好消息!《劍來》已出實體書了,僅憑這一點就能證明本書現在有多火!
書中湧現出了無數驚才絕豔之輩,但要說其中最瀟灑倜儻的,必然是———人間最得意,白也
在一次偶然之際,驚奇地發現,原來白也的歷史人物原型竟然是———詩仙李白
為什麼是李白?原因如下
劍詩俱風流白也
《劍來》書中的白也,被譽為中土神洲的第一人,戰力之高毫不誇張,合道十四境為自己胸中詩篇。
被周密下套,白也手持仙劍太白,一斬再斬五王座,雖道死但身未消,被老秀才帶去其它天下。
來,小夥伴們可以回憶一下,白也有多少別致雅號,
劍詩俱風流白也、白也詩無敵、人間最得意……
白也名字由來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
這句詩取自杜甫的《春日憶李白》,相信這一句就能佐證許多了!
杜甫、李白,兩人都是唐代有名的詩人,被後人稱為一仙一聖,可見其地位有多高,
歷史上說這兩人僅有三次會面,初見時,李白已四十三歲,杜甫三十二歲,但兩人一見如故,以詩會友,友誼持續了一生
李白的劍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多數世人只知李白的詩有多好,卻不知道李白的劍道有多高。
李白字太白,《劍來》中白也手持仙劍太白,這說沒一點帶你關係,估計也沒人信。
據統計,《全唐詩》李白詩中「劍」字共出現了107次,古時李白的行蹤,遍布大江南北,沒有一點武藝防身怎麼可能行千裡路。
而且,唐代有三絕,李白的詩,裴旻的劍術,張旭的草書。
而李白學劍師從裴旻,劍術天賦極高,在野史上有人曾說,李白的劍術可稱大唐第二,僅此於他的師父裴旻(這可是官方排名的劍聖)
結語
白也、李白、這兩人的聯繫我相信大家是一清二次了,不得不說,總管太會玩了,太會取名字了。
以這一首李白《俠客行》作為結尾,我想是再好不過了!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