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寧娶從良女,不要過牆妻」,是什麼意思?老話說的有道理嗎

2020-12-15 村東張二狗

提要:俗語「寧娶從良女,不要過牆妻」,是什麼意思?老話說的有道理嗎

文/二狗

在農村生活中會有很多老話說法,不僅包含農業生產、氣象變化的農諺,也會包含一些生活經驗、人生哲理和婚喪嫁娶方面的前人看法,經過一代代長期經驗總結,進而成為了後人生活中不可獲取的一種前車之鑑,可以讓當下人儘量規避風險,少走彎路!

而至於「寧娶從良女,不要過牆妻」這句老話,說的是是關於結婚之時,作為人生的終身大事,往往馬虎不得,過去很多普通農戶一輩子可能只有一回而已,故而就得謹慎選擇合適之者,以便男耕女織,安穩過日子!下面結合所了解情況簡單聊一下,以供參考:

「從良女」一般是指以前在青樓、胡同等場所從事過不良職業,後來卻改過自新的風塵女子,要知道,一個人的青春時期稍縱即逝,年輕時可以靠美麗容顏取悅別人而混口飯吃,但隨著歲月不饒人,使得人生經歷高潮迭起後也會迎來低落後半生,往往會對現實、生命、家庭和親人有更深的看法,故而很多這類人群會未雨綢繆,早早去籌劃自己以後的出路,大致會有三種選項,即:嫁人、出家或成功當上老鴇。

雖然有些人特別看重氣節,會「賣藝不賣身」,但由於過去這類不良職業的女人往往進門容易,出門很難,因而既然可以從良改變,說明人品還行,對待歸宿會特別在乎,因而一旦上年紀後遇到出路時,會專心找個可以依附後半生而過上踏實的普通生活,故而會對家庭觀念特別看重,因此,也是一些男人娶妻困難的一種美滿選擇吧!

而「過牆女」則是指那些已婚出軌的女子,多表現為不守婦道,容易紅杏出牆。例如我們學過的經典詩句「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雖是描繪梅花,但後來卻被用來形容女人出軌的情況。而至於「過牆女」史上最有名的壞女人應該為潘金蓮,在水滸傳中不僅勾搭武松,還與西門慶偷情後,併合謀不軌殺害武大郎,在一些戲曲作品中可謂是最狠毒、浪蕩、妖豔之人,並世代是一種女人的反面教材。

所以說,對待婚姻大事,遇到「過牆女」時應該遠遠避之,寧可去娶那些曾經人生不檢點卻已經改過自新的「從良女」,相比較更利於自己後半生的家庭幸福。例如現代版的例子:日本女優「蒼井空」應該算是人盡皆知吧,雖然有過比較汙的人生時期,卻在2017年宣布退出所從事行業,並找到可以接納她的另一半而選擇結婚開啟了新人生和新生活,後來又生了一對雙胞胎孩子,也算是過上了一種圓滿的人生後半程,相比那些遇到紅杏出牆、婚內出軌的家庭要幸福快樂多了!(以上為個人見解)

相關焦點

  • 俗語「寧娶從良女,不娶過牆妻」到底是什麼意思?你可能沒聽過
    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了很多寶貴的精神財富,即便是在我們眼中看來毫無文化根基的普通百姓,也能夠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總結出來很多富有哲理的諺語或俗語。而這些傳承了上千年或是幾百年的道理,有些在我們看來是比較適用的,有些則已經不再順應這個時代的發展了。
  • 民間老話「寧娶從良女,不要過牆妻」是啥意思?又有何道理呢?
    那麼,民間老話「寧娶從良女,不要過牆妻」是啥意思?又有何道理呢?實際上,這是老祖宗說出了關於女性的道德底線。過去古時候所說的所謂「從良女」,是指那些青樓妓院煙花之地的女子,離開賣藝賣身賣笑的胭脂水粉生活,脫離樂籍,嫁於良民,從此改邪歸正,選擇重新做人,並且安分守己過正常普通人的日子,本本分分做一個良家婦女的女性。
  • 俗語:「寧娶從良女,莫要過牆妻」何意?
    俗語:「寧娶從良女,莫要過牆妻」何意?老祖宗留下來的經驗!俗語,是傳統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俗語不但文字簡練,包羅萬象,而且朗朗上口,蘊含真理。在這裡,有一句關於如何選擇妻子的俗語:「寧娶從良女,莫要過牆妻」。那麼它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請繼續往下看。1.「寧娶從良女」。「從良」這個詞語,最初出自唐·蔣防《霍小玉傳》。
  • 俗語:「寧娶從良妓,不娶過牆妻」什麼意思?道理在現代也很實用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俗語就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俗語是老祖宗對於生活經驗的總結,所以大都十分有道理,有句俗語叫「寧娶從良妓不娶過牆妻」是什麼意思呢?古人們又給我們怎樣的警示呢?寧娶從良妓,說的是寧願娶從良的煙花女子,在古代的社會,一般煙花柳巷之地的女子,多數是身世可憐之人,古代的女子社會地位很低,不像現在似的很容易就能找到工作,如果家境十分貧窮,而家中又沒有男人能掙錢養家的話,她們只能選擇去青樓。
  • 老話說「寧娶從良妓,不要過牆妻」,有什麼道理?男人要多注意
    它用簡單、樸素的語言,向我們展現出其中最為精闢的道理。對於中國的婚姻方面,也是有著許多的俗語,而這比較出名的一句則是:寧娶從良妓,不娶過牆妻,那麼這句話是有著什麼樣的歷史背景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解讀。老話說「寧娶從良妓,不要過牆妻」,有什麼道理?男人要多注意從字面上理解,就是說寧願娶青樓裡面想要從良的煙花女子,也不會娶紅杏出牆的女人。由此可見,在古人的觀念裡面,雖然青樓女子一直存在於煙花之地,可是不一定就是風月之人,因為她們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只賣藝的。
  • 俗語:寧娶從善女,不要過牆妻,是什麼意思?為何不能要過牆妻?
    先解讀一下什麼是「從善女」?什麼又是「過牆妻」?所謂的從善女,就是以前是妓女,後來或者是被人贖身,或者自己跳出苦海,總之擺脫了皮肉生意的女性。所謂的過牆妻,那就更好理解了,就是喜歡紅杏出牆的女人,沒事拈花惹草,到處勾引男人。
  • 俗語:「寧娶從良妓,不娶過牆妻」是什麼意思?有何道理?
    民間俗語:「寧娶從良妓,不娶過牆妻」是什麼意思?有何道理?古代很多男子都有三妻四妾,因為古代很多男子都是那種非常好色,同時也是因為家族中的人想讓他們擁有更多的孩子,好讓家族更加的興旺。其實古代的人娶妻生子一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但是古代有這樣一句話叫做寧娶從良妓,而不娶過牆妻,其實這句話的意思很多人都懂的。從這句話當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古代人民的總結了多年的智慧,我們應該積極去學習。古代有很多男子逛青樓的時候,都會對某一個女子產生好感,產生想要把那個女子娶回家的心情。
  • 農村俗語「寧娶亡夫寡,別娶活漢妻」啥意思?有道理嗎?
    歲月如梭,時光荏苒,「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田園生活已不在,但有些記憶卻猶如傷疤,深深的刻在了我的腦海裡,比如老人常說的俗語,它告誡著我該如何做人,做事。俗語「父母在,人生尚有歸處,父母走,人生只剩旅途」,就告訴了我,父母的愛是天底下最真摯,最無私,最溫暖,最偉大的愛,作為子女就要及時的 行孝,不要等到失去,才追悔莫及。
  • 農村俗語「寧可餓死,不娶活漢妻」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中流傳著很多簡明精練、膾炙人口的俗語,反映了農村生活的點點滴滴,有的關於農耕勞作、有的關於生活瑣事、有的關於風俗習慣、有的關於人生哲理……總之,農村俗語是祖先們根據生活經驗積累而來,對子孫後代們的生活大有裨益,不過有些俗語需要用辯證的眼光來看待,並不是所有的農村俗語都值得學習與傳承
  • 俗語說:「寧娶寡婦,不娶生妻」,「生妻」是什麼意思?
    很多人應該都知道「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裡」,這是古人用來進行天氣預測的俗語,由於古代沒有如今這樣發達的科技可以預測天氣,所以他們只能總結生活中的經驗,並將這些經驗當作推測天氣的依據。時至今日,這些俗語,也有很大的實用性。不過,既然有比較有價值的俗語,那勢必也有沒有什麼價值的俗語。
  • 農村俗語「寧勸賭莫勸嫖,寧窮死莫娶生妻」啥意思?什麼是生妻?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先輩告誡後代該如何做人的至理名言,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寧勸賭莫勸嫖,寧窮死莫娶生妻」,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生妻指的什麼呢?
  • 「寧繞百裡路,不渡七尺河;願娶糊塗妻,不要麻纏婆」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寧繞百裡路,不渡七尺河;願娶糊塗妻,不要麻纏婆」。農村有這樣一句俗語:有小河,無淺水。意思是說:很小的河流當中也有水深的地方。就拿洛河來講,河水的最淺處也許只有一米深,而最深處也許有五米深。由此可見任何一條河流的總體深淺都是無法確定的。七尺河看似很窄,但一步是很難跨越過去的,一旦因不知河水的深淺而涉水而過的話,就有可能遭遇危險,而在河水中遭遇的危險將會是致命的。
  • 農村俗語「寧娶富家奴,不娶窮家女」,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從前老人們常說「寧娶富家奴,不娶窮家女」,一句話就詮釋了從前的人們找老婆的眼光。那麼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是否有道理呢?在舊社會,很多富裕的人家都會僱傭或者收買奴僕在家中幹活,而「丫鬟」這個職業也就因此而產生。從前的人孩子生的多,如果家裡窮根本就養不起。
  • 「寧可野宿荒墳,不可夜居古廟」,什麼意思,難道墳地比古廟安全
    導言我們的老祖宗匯總了諸多蘊含生活哲理的俗語,如「寧要男大一春,不必女大一辰」「寧娶從良女,不娶過牆妻」「寧願試人棺,切不可試人鞋」「寧吃野禽四兩,不要吃獸類500克」「男怕屬雞,女怕屬猴」這些。許多 民間俗語聽起來很低俗,但這也更是俗語的特色,簡明扼要,更容易讓最底層勞動者接納和了解。今日這句話俗語或許有些人聽聞過,那便是「寧願野宿荒墳,不能夜居古廟」,你了解是什麼意思嗎?實際上老祖宗匯總的句句戳心在理,遺憾十人九不知道!
  • 「寧娶寡婦,不娶生妻」,何為出妻?娶了會有什麼問題
    俗語是老祖宗們一代又一代的傳下來的,它包含了很多老祖宗們的生活智慧,它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所以流傳甚遠。但是也有的俗語要根據古時候的生活情境來看,它並不符合現代社會情況。今天就來說一句關於男子娶妻的俗語:「寧娶寡婦,不娶生妻。」
  • 「不犁丈人田,不娶活漢妻」什麼意思?
    其實,農村俗語如果死摳字面的意思,就會偏離俗語的真實用意,很難理解俗語想要給人們講明的道理。「不犁丈人田,不娶活漢妻」,此句俗與其他的俗語類似,採用一種比喻的手法,告訴人們一個道理,那就是男人不能只寄希望於種別人的「耕地」,或者依靠別人種的「耕地」生活。娶妻也是同樣的道理,不能娶他人之妻,也就是有夫之婦,到頭來只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 民間俗語「寧讓狗咬,別讓鵝啄;寧願窮死,別娶活漢妻」有啥講究
    民間俗語「寧讓狗咬,別讓鵝啄;寧願窮死,別娶活漢妻」有啥講究?俗語中多是從生活中反覆觀摩與匯集的經驗所得,所以當某個時刻感到言語匱乏的時候,恰好這句精準的語句能夠表達最精確的意思。那麼這句農村老人常說的句話「寧讓狗咬, 別讓鵝啄;寧願窮死,別娶活漢妻」您有聽說嗎?相信總結出這句俗語的老祖宗也有過滄桑而又「慘痛」的經歷。「寧讓狗咬,別讓鵝啄」農村美麗優雅的大白鵝,在湖面上紅掌撥清波,就像是一名芭蕾舞者,姿勢柔美,羽毛潔白無瑕,看起來渾身透著高冷範兒。
  • 老祖宗的智慧:四十不多欲,五十不多情啥意思?男人越早明白越好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五千年浩如煙海的歷史塵埃間,我們的老祖宗總結了眾多飽含生活哲理的俗語,如「樹怕三搖,女怕三撩,雞怕攆狗怕舔」 「飽暖思淫慾,饑寒起盜心」 「寧可夜宿荒墳,不可旅居古剎」 「寧娶從良女,不娶過牆妻」等等。
  • 俗語:「寧娶寡婦,不娶生妻!」什麼意思?什麼是「生妻」?
    而且,想必大家心裡都有一套屬於自己的價值觀和婚姻觀,大家通過這一觀念選擇自己的配偶。其實,婚姻觀早在千百年前便已經出現,只不過當時,它是用俗語表達出來的。正如:「寧娶寡婦,不娶生妻!」就是古代婚姻觀的一種。何為寡婦?何為生妻?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古人為什麼會這樣說?
  • 農村俗語「男怕初一,女怕十五」, 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概括了農村人的生活百態,包羅著萬象的大千社會。生活在農村的人們再教育後人的時候總少不了幾句俗語,所以在農村長大的孩子耳濡目染的總能說說上幾句,剛開始聽的時候,感覺也沒有什麼意思,可是,和生活結合起來慢慢品味,就會悟到其中蘊含的深刻的哲學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