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聽見有人形象地把大學比作「象牙塔」 ,所謂「象牙塔」,指的是「與世隔絕的夢幻境地和逃避現實生活的世外桃源、隱居之地」。
相較於社會,大學的確簡單一些。但當我們進入後會發現,大學也是社會的縮影,而這裡也有我們的掙扎與成長。
一、學會享受孤獨,從孤獨中找到價值與意義。大學裡大家感悟最深的恐怕就是孤獨了,離開父母,遠離家鄉只是孤獨來源的一小部分,而大學模式的改變,也註定了我們圈子的縮小和孤獨的加劇。
記得某女同學驚呼:大學一個學期下來跟男同學說的話還沒以前跟男同桌一天說得多。而對於男女比例失調的院系,恐怕這種情況更加嚴重。一句話,若是與室友關係好,孤獨感就還好,但若是與室友有矛盾或者三觀不合,那恭喜你,你大學四年就可以深刻體會一把孤獨感了。但《半山文集》裡說到:」孤獨可以把人還原到一無所有,也同時能把人還原到最完整的自我擁有。"若是不能消去孤獨,那習慣就好,找到寂寞的快樂與價值,一個人我們可以高效率的做事學習。盲目的磨合和卑微的合群真的只能加劇我們的孤獨感罷了。
二、找回逐漸喪失的驕傲與自信,給自己多一些朝氣與肯定。學習模式的改變,使我們每個人有了更大支配自己時間的能力。但我們驚訝的發現,難道這就是十二年後我們苦苦求來,當時極度渴望的自由?我們漸漸明白,這種自由也是要帶著枷鎖跳舞的 ,根本沒有當初所謂的「到了大學了就輕鬆了」一說。我們的差距在漸漸拉大,大學開始拋開學習片面的一隅,很多時候,我們在與別人比較時,才發現自己多麼渺小,很多時候我們都是無力的。家境優越,長相端正,能歌善舞的人比我們還要努力,我們憑什麼做佛系青年呢?多給自己一些驕傲與自信,從一點點確定的小事中總找到獲得感,努力變得更加優秀,平庸無能不是你不思進取的藉口。
三、學習不是你的全部,但是你作為學生的主要任務!進入大學我們發現,我們的生活開始多樣化成人化,有人談戀愛,有人做兼職,有人開始創業,於是我們開始覺得學習並沒有那重要了。其實即使大部分人將來從事的工作與所選專業無關,但記住,專業知識的儲備終將留給未來更多的選擇。而對於考研黨,專業知識學習的重要性更加不言而喻。退一步講,大學不掛科不補考不記過,既是為了不浪費寶貴的時大學間,由於政策的改變,也是為了保證我們順利畢業。
四、戀愛需要緣分,不要因為孤獨而強求,努力變得優秀,你才配得上更好的。有的時候高質量的單身比低質量的戀愛更重要,如果我們因為自己形單影隻而盲目開始一段戀愛,其實是對彼此的不負責任。開始後才發現三觀不合,真的是浪費彼此的時間和精力。談幾場分手的戀愛,還不如靜靜的變得優秀,等那個談了就不分手的人,你若盛開蝴蝶自來。
五、目標制定了就馬上開始,不要糾結成敗,你不踏出第一步,你就已經敗了,你也永遠不會知道你會得到什麼驚喜。你喜歡英語,因為發音不行放棄;你喜歡寫作,因為基礎不行放棄;你喜歡旅遊,因為資金不足放棄。好像這些都情有可原,但仔細去想其實都是我們給自己的膽怯找的藉口。我知道第一步很難,但踏出後,起初可能會跌跌撞撞,可最後會穩步前進。就像每天早上在學校我都可以看見,有一個男生拿著一本英語書,在湖邊大聲的背單詞,風雨兼程。我想沒有人會笑他發音有多麼的不標準,只是由衷的佩服。就像我下決心做自媒體,熬夜複習寫原創,卻還是有次被別人罵文章連小學水平都沒有,悶悶不樂好幾天。而驚喜就是,總會有人肯定我的努力,他們會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給我聽,這種溝通的感覺很奇妙,而那也成為我筆耕不輟的動力來源。
這就是小編進入大學一年來淺薄的想法和感受,可能不全面也不完全正確。所以親愛的你們,關於大學有哪些感悟和想法呢?歡迎評論和小編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