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解要求,解答入規合範歷史小論文存在命題形式和議論方式的區別。因此,應注意正確審題與規範答題。首先,要判定題目主題與解答範圍:其次,要提煉觀點,歸納史實,考慮史論如何結合;最後,判定立論還是駁論,選擇答題格式,展開評論。
立論題,一般要求依據或者確定正確的觀點、結論,運用正確的理論,選取有關的史實,從正面論證某論 點的正確性,或談談對某一正確觀點的理解與認識。論證的方法有歸納論證,對比論證,層遞論證,因果論證等,根據需要採用一種或幾種。
答題格式是:指出觀點正確。圍繞觀點或結論,按題目的具體要求和限定範圍,進行評述或論證。 駁論題,先要認真思考對方的觀點及支持觀點的理由和根據,弄清其錯誤的實質。然後展開批駁,一要批駁對方的論點,以揭示其錯誤的性質;二要批駁對方的論據,以證明其虛假或證據的不足;三要批駁對方的論證,以揭露對方議論中所運用的論據與論點之間存在的矛盾或邏輯錯誤。這樣,才能駁倒錯誤觀點,闡明正確的思想與結論。
答題格式
1.判斷觀點或結論的錯誤,圍繞主題及規定範圍確定正確的觀點並進行史實論證,亦即對錯誤的觀點進行駁斥的過程,最後,進行理論分析,指出錯誤之處及其根源和實質。
2.觀點統帥材料觀點是歷史小論文的靈魂,而史論結合才構成它的身軀。當然,這觀點必須是正確的觀點,它的依據就是 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進行歷史小論文的審題和解答時,不管是否定和駁斥錯誤的觀點,還是正確地評價人物、事件或是確定和論證正確的論點,都應該選準理論觀點和有關史實,進行評論,否則將離題千裡,不合要求。
3.著眼重點,訓練多向思維歷史小論文主要考查學生理論應用和分析論證的能力,雖高於教材,但仍源於教材,它一般都是針對教材中的重點知識設計命題。因此,在掌握教材重點知識的基礎上,注意指導學生多向變換角度分析教材,升華認識,十分有助於學生解答好歷史小論文題目。
變換基礎知識認識角度的方法,主要有三種:一種是提供材料或觀點,創設新情境,以深化認識,提高分析能力。一種是對已形成結論的知識問個「為什麼?」以訓練歸納史實、論證觀點的能力。還有一種是聯繫相關知識提出問題,以培養學生的縱橫聯繫、比較分析的能力。
4.重視滲透、遷移,全面提高學科能力儘管歷史小論文這種形式,對廣大師生來說是新問題,而且比分大,難度高。但我們只要充分發揮技能遷移的作用,重視學科知識與答題技巧的相互滲透,完全可以找到迅速有效地提高解題能力的捷徑。
所謂遷移,是一種普遍存在的心理現象,指已經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對後來的學習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其中起促進作用的影響叫正遷移,起妨礙作用的影響叫負遷移。我們要利用的當然是正遷移的作用,主要是利用學生已經掌握的相關學科知識和解題分析能力,幫助他們儘快地適應歷史小論文的答題要求。
審題思路方面,我們能遷移的知識與技能有:
①語文學科中的文言文和現代文正確釋讀與概括的能力,議論文立論與駁論的技巧,以及文字表達條理清晰、邏輯嚴密的基本功。
②政治學科中的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和基本觀點。
③歷史本學科中學過的歷史知識和基本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