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建廠瞄準家電市場,日媒:留給松下的時間不多了

2020-12-22 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訊)

時隔16年松下將在中國新建家電工廠。12月12日,日經中文網刊文稱,這家新工廠計劃2021年啟動烹飪家電的生產。對於收益性低的家電業務,松下將在虧損的電視等領域推進大膽的結構改革,同時將重心放在具有40多年的關係、保持品牌號召力的中國。

文章寫道,在中美貿易摩擦導致企業不斷調整生產基地的背景下,此次看起來「罕見」的戰略體現出,松下在探索盈利模式的危機感。

投資近3億元,「祖傳家電」瞄準中國消費者

本月6日,松下電器中國東北亞公司在浙江嘉興舉行新公司籤約儀式。松下專務執行董事本間哲朗用流暢的中文強調:「將在家電競爭最為激烈的中國製造貼近消費者的商品,面向世界開展業務。」

據介紹,投入45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92億元)的新工廠將自2021年9月起,生產微波爐、電飯鍋和熱水壺等烹飪家電。按計劃,1年後實現滿負荷運轉,預計每年實現20億元的營業收入。而負責工廠運營的新公司還將具備策劃與開發的功能,打造迎合中國消費者偏好的商品。

文章稱,此次松下將增長戰略的關鍵定在中國,新建工廠是首輪戰略的具體舉措。松下希望在中國確立成功模式、今後在亞洲其他地區拓展的戰略。「最後應該保護的目標是廣域亞洲。」本間哲朗說道。

事實上,成立新公司,只是松下近來改革的最新進展。

此前,今年4月,松下設立中國東北亞公司對於家電和住宅設備的營業收入和營業利潤的管理,負有全部責任。本間哲朗表示,新公司擁有在區域內開發、製造和銷售的商品的全部權限。而此前一舉一動都要請示日本的事業部。

上個月,松下宣布2021年前退出LCD,稱與中企競爭,收益難以為繼;之後又從半導體領域抽身,將子公司「松下半導體解決方案」出售給中國臺灣的新唐科技公司。

日經中文網稱,松下加快推進結構改革,就連仍佔集團營業收入約3成的祖業家電也不例外。像電視業務,松下正在推進與低價產品其他企業的合作。

業界並不看好

然而,松下此舉並不被行業對手看好。報導援引另一家日本大型家電企業高管的話點評稱:「品類縮減等結構改革進展遲緩,現狀與盈利體制相距甚遠。」

文章指出,松下2019財年(截至2020年3月)的家電業務營業利潤率預計僅為2.8%。而世界行業平均為7.5%,松下處於落後狀態。此前作為「日本家電」的核心企業席捲世界市場的威嚴已蕩然無存。

目前,冰箱領域的海爾、家用空調領域的格力電器、平板電視領域的三星電子分別掌握全球份額的約20%。領導松下家電業務的常務執行董事品田正弘坦陳,與競爭對手的差距越來越大,松下正在「重新敲定拓展高收益業務的架構」。

文章進一步指出,僅依靠收縮性均衡,難以描繪將來的發展路線圖。而決策比競爭對手遲緩,優秀的中國人才也沒有得到充分利用。

同時,隨著水平分工取得進展,美國大型IT企業全面涉足硬體,家電行業的贏家格局已完全改變。松下通過與過去決別來拓展中國市場,道路並不平坦。

「中國製造」進軍日本市場

松下與中國的關係有著超過40年的歷史。1978年,訪問日本的鄧小平前往大阪府,與松下創始人松下幸之助見面,說「能否為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幫點忙?」接受請求的松下幸之助決定前往中國,並於1987年在北京成立了生產顯像管的合資企業,這是「二戰」後中國的首家外資工廠。

目前,松下在中國的家電年營業收入達到2000億日元(約合129.75億元人民幣),在外資企業中仍是頂尖水平。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中國企業也正在進攻日本的家電市場。像海信集團收購東芝的電視部門,小米也決定進入日本市場。對此,松下常務執行董事品田正弘表示「絕對不容樂觀,但日本是特殊的市場」。

「中國企業也在理解特殊性的基礎上,來到日本企業的根據地。能否在守住日本國內市場的同時,在中國找到邁向世界的道路?留給松下的時間已經不多了。」文章最後寫道。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時隔16年後 松下在華再建家電工廠
    12月6日,日系家電品牌松下宣布在中國浙江省建立生產微波爐和電飯煲等廚房電器的新工廠,投資額45億日元,計劃2021年開始投入運營。距離上次松下在華建廠,已經時隔16年之久,那麼是什麼原因讓松下在這麼多年當中都沒有大動作,而現在就開始重新發力了呢?
  • 銷量不振質量遭疑 日立松下等日系家電在華難出線
    (原標題:銷量不振質量遭疑 日立松下等日系家電在華難出線)
  • 松下首個華人總經理吳亮:松下家電中國再出發
    2017年 4月1日,松下集團任命吳亮(松下集團中國獨資企業中第一個華人總經理)為位於杭州的松下家電(中國)有限公司的掌舵人。吳亮:「為了能夠更好地應對激烈變化的中國市場,擴大中國家電事業,通過制定最適合於中國家電事業的健全體制、確立能發揮集團綜合實力的家電綜合銷售體制,來強化『開製販』一體運營,加速事業及商品的聯協;因此『松下家電(中國)有限公司』應運而生。」此番舉措是松下集團的重大轉型,更是本土化的重要表現,在其他日企面臨重重問題的時候,松下轉型的背後是什麼?這其中又給我們哪些啟示?
  • 松下本間哲朗:中國成熟的智能家電市場,其他國家很難找到
    北京商報訊(記者石飛月)針對松下時隔16年再次在中國建設家電工廠一事,12月11日,松下電器中國東北亞公司總裁本間哲朗獨家回應北京商報記者時表示,「這個項目我們差不多一年前就開始研討,今後智能廚電在哪裡開發、哪裡製造,松下花了很長時間規劃,甚至除了中國以外的國家也考察過。
  • 日立東芝後,松下退出家電市場也不遠了?
    三洋日立東芝後,松下退出家電消費市場是大概率事件當日立、東芝、三洋等日本老牌企業,紛紛退出家電消費市場的直接競爭,對於最早進入中國家電市場的松下來說,接下來也會採取類似的手段嗎?家電圈認為,松下退出家電消費市場的競爭,是大概率事件。
  • 時隔16年松下將在中國新建家電工廠 業界並不看好
    時隔16年松下將在中國新建家電工廠 業界並不看好 (觀察者網訊)時隔16年松下將在中國新建家電工廠。12月12日,日經中文網刊文稱,這家新工廠計劃2021年啟動烹飪家電的生產。
  • 三洋日立東芝後 松下退出家電消費市場也不遠了?
    因為從鼎盛時期在中國家電市場一舉佔據超過15%的份額,到如今不足2%,甚至在部分家電品類已經被邊緣化,比如彩電。同樣最近幾年來關於松下退出家電消費市場競爭的消息,一直在坊間流傳。雖然松下家電不斷拋出在中國市場的發展新目標,也無濟於事。
  • 繼日立東芝三洋等日企後,松下退出家電消費市場是大概率事件
    在這場轉型過程中,帶給中國消費者最直觀感受,因為在家電消費市場收縮,比如關停等離子面板工廠、退出彩電消費市場,松下距離家庭生活越來越遠;而在戰略方向上,松下在收購三洋的全部業務後,不只是將三洋品牌徹底放棄,同時還將三洋白電最核心資產賣給海爾,表明其轉型B2B的決心。
  • 日本家電被國產品牌滅得沒了鬥志 只剩松下了!
    松下的在華家電業務開始轉守為攻。《日本經濟新聞》3月10日報導稱,此前在與中國企業的價格競爭中,松下的業務規模不斷縮小,但通過專注高端機型的戰略,2016財年(截至2017年3月)已確保在華家電業務的增收增益。松下將與4月成立統括公司,統一運營從開發、生產到銷售的整體業務。
  • 松下推出全陣容冰箱 「輕廚房」概念引領高端家電升級
    12月10日,以「為鮮活而生  樂享美『食』為主題的2018松下冰箱新品發布會在無錫隆重舉行,松下家電(中國)有限公司冰箱BU長兼無錫松下冷機有限公司總經理佐佐木正人、無錫松下冷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基一、松下家電(中國)有限公司冰箱BU長助理丁靈等人出席了活動。
  • 每一步都是超越 松下家電百年歷史回顧
    每一步都是超越 松下家電百年歷史回顧 2017年08月26日 00:24作者:李伏勝編輯:李伏勝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松下是我們大家都耳熟能詳的家電品牌,它誕生於1918年,明年即將迎來百歲的生日。
  • 松下冰箱在華頻曝質量投訴 仍推新品賺高利潤
    松下冰箱冷藏室失靈,報修十多天無人理;松下冰箱出現異響,廠家很淡定愁死消費者……儘管松下冰箱在華頻曝質量售後問題,消費者投訴不斷,但昨天松下冰箱還是推出新品,欲通過高價在華賺取高利潤。  松下冰箱冷藏室失靈 報修十多天無人理  「我家的松下冰箱冷藏室製冷失靈十多天了,三番四次報修,至今還不見人來修理。」
  • 此刻開始 更新生活 松下家電重回中國「潮頭」
    3月13日,「此刻開始 更新生活」——松下家電住空間戰略暨nanoeX技術創新發布會在上海浦東裕景大飯店隆重舉行。正值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以下簡稱AWE2019)召開前夕,發布會上,松下家電(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吳亮正式發布了2021年的市場目標,松下將通過推進「住空間」戰略、建立東北亞新社等實質性舉措,繼續強化在中國家電市場的外資品牌領導地位,並努力在2021年實現銷售額突破210億元的階段性目標。
  • 特斯拉在華建廠,最值得被重視的概念股竟然是這隻 | 申萬宏源電話...
    【電新 韓啟明/宋 歡】特斯拉在華建廠預期強化,建議重點關注宏發股份、先導智能,同時合資建廠合作方角度建議關註上海臨港和上海電氣。九月電池數據再次驗證三元主導地位,建議關注CATL產業鏈標的。【化工 宋 濤/沈 衡】特斯拉在華建廠預期強化,國內鋰電材料龍頭有望迎來發展新機遇,繼續推薦創新股份。
  • 別了,松下!又一巨頭變賣中國工廠!
    曾經的松下電器,何等風光!然而誰能想到,短短六年不到的時間,一代家電巨頭松下竟然淪落到今天變賣土地,變賣公司的慘烈地步!PSNS工廠坐落在美麗的蘇州新區,佔地面積2萬6千㎡,其生產的松下安防監控攝像機,銷往全球各地。儘管2012年中日關係出現了巨大波折,在中國大陸投資建廠的日企均受到猛烈衝擊,但PSNS似乎一直穩如泰山。在2015年11月20日,公司還舉辦了盛大的創業20周年紀念慶典。
  • 松下家電發布2021年市場目標 銷售額預突破210億元
    松下家電發布2021年市場目標 銷售額預突破210億元 2019-「此刻開始更新生活」——松下家電住空間戰略暨nanoeX技術創新發布會在上海舉行。
  • 掃地機器人清潔成績墊底,松下家電為啥「不走心」?
    但只有時代的企業,沒有永恆的贏家,如今日系品牌除了索尼依然強勢之外,在家電行業幾乎集體沒落。尤其是在全球最大的家電市場中國市場,日系品牌早已被中國品牌壓制,松下等個別品牌雖然還保留了家電業務,但也是日薄西山。
  • 日立松下家用電器亮相上海 瞄準中國高端市場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據日本《讀賣新聞》3月21日消息,日本家用電器製造商19日-22日在上海舉辦了家電博覽會,宣傳該公司冰箱、空氣淨化器等新產品。日本公司明確表示,其將努力發掘自己的特色,以區別於中國和韓國家電製造商,中韓兩國一直在電視機的銷售上有很強競爭實力。
  • 日本家電企業邊緣化,索尼、松下為何冰火兩重天?
    從近段時間兩家企業的表現來看,索尼正在崛起,「後復興」階段到來;而松下則陷入家電衰退泥潭,各類家電業務節節敗退。 索尼業績飆升,電視等業務重現復興 公開數據顯示,索尼2017財年前三季度(2017年4月1日至12月31日)實現純利潤5076.2億日元,是上年同期456.39億日元的11倍多;銷售方面,索尼2017財年前三季度銷售額同比增加15.7%,約為6.6萬億日元。
  • 2021年衝擊600億銷售額 松下要搶灘中國5%家電市場份額
    600億,對任何企業都不是一個小數目,不過在AWE2019前夕召開的松下家電住空間戰略發布會上,松下表示要在2021年將銷售額提高到600億元,家電業務佔到當中1/3,搶灘中國家電市場5%份額。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來,在2019年松下要重拾電視,衝刺更高的銷售額,到2021年將銷售額提高到今天的200%,達600億元(折合約一萬億日元),其中家電為210億,要佔據中國家電市場5%份額。要實現這一目標,松下家電(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吳亮提出了三個方針:讓產品更近、讓功能更強、讓生活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