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丨母親節的美食

2021-02-17 英語筆記Cindy

今天的文章選自《紐約時報》,文章發的有點晚啦,不過愛媽媽也不僅是在母親節這一天,學會這道菜可以隨時做給媽媽吃~

【P.S. :BBC免費精聽群目前還有名額,學習群只有一個要求,就是每天堅持認真學習啦,想要參加的小夥伴戳福利丨BBC精聽學習群2期報名,明天就正式開始啦~ 精聽方法在這裡:精聽方法分享丨如何聽懂BBC】


Braised Chicken With Tomatoes, Olives and Capers

番茄、橄欖、刺山柑燉雞

TOTAL TIME / 總計用時:

1 hour / 1小時

INGREDIENTS / 配料:

2 tablespoons olive oil / 2湯匙橄欖油

1 whole cut-up chicken, or about 3 pounds parts, bone in, skin on / 1整個切開的雞,或者大約3磅的帶骨和皮的雞肉

Salt and freshly ground black pepper / 鹽和現磨的黑胡椒

2 medium onions, chopped / 2個中等個頭的洋蔥,切碎

2 tablespoons drained capers / 2湯匙瀝乾的刺山柑

2 teaspoons minced garlic / 2茶匙切碎的大蒜

1 28-ounce can diced tomatoes (with juice) / 1罐28盎司的切碎的番茄(帶汁液)

1/2 cup dry white wine or chicken stock / 1/2杯乾白葡萄酒或者雞肉高湯

1 cup Niçoise or kalamata olives, pitted / 1杯尼斯或卡拉馬塔橄欖,去核

1 tablespoon fresh thyme leaves / 1湯匙鮮百裡香葉

1/4 cup chopped fresh parsley for garnish / 1/4杯切碎的鮮歐芹做裝飾

PREPARATION / 烹製方法:

1. Put the oil in a large, deep skillet or Dutch oven over medium-high heat. When it’s hot, add the chicken, skin side down. Sprinkle with salt and pepper and cook undisturbed, adjusting the heat so the chicken doesn’t burn, until the pieces are browned on the bottom and release easily from the skillet, 5 to 10 minutes. Continue cooking, turning the chicken every few minutes, until it’s brown all over, 5 to 10 minutes more. Remove the chicken from the pan and pour off all but 2 tablespoons of the fat.

1. 把油倒入一個深底大煎鍋或者荷蘭烤肉鍋中,用中火或大火加熱。油變熱後,加入雞肉,帶皮的一側朝下。撒上鹽和胡椒,不要翻動,控制火候以免雞肉燒焦。煎約5至10分鐘,至雞塊底部變黃,易與鍋底分離。繼續煎,每隔幾分鐘就翻一下雞肉,直到各面都變黃,這大約又需要5至10分鐘。把雞肉從鍋中取出,倒掉肥油,只留約2湯匙。

2. Add the onions and capers and cook, stirring occasionally, until the onions soften, 3 to 5 minutes. Add the garlic and tomatoes; cook until the mixture starts to bubble and the tomatoes thicken slightly, 2 to 3 minutes. Stir in the wine and let the mixture bubble for another 2 minutes.

2. 加入洋蔥和刺山柑,偶爾攪拌,直到洋蔥變軟,約需3至5分鐘。加入大蒜和番茄;加熱至沸騰、番茄略微變稠,約需2至3分鐘。攪入葡萄酒,再沸騰2分鐘。

3. Add the olives and thyme, and return the chicken to the skillet, nestling the pieces into the sauce. Adjust the heat so the liquid bubbles gently but steadily, then cover the skillet. Cook, turning the chicken every 10 minutes or so and adding a splash of stock or water if the sauce looks too dry, until the chicken is tender and cooked thro

ugh, 20 to 30 minutes (an instant-read thermometer inserted into the thickest part of the thigh should read 155 to 165). Taste the sauce, and adjust the seasoning. Garnish with the parsley, and serve.

3. 加入橄欖和百裡香,把雞肉倒回鍋中,把雞塊攪入醬中。調節火溫,以使汁液和緩、穩定地沸騰,然後蓋上蓋子。大約每10分鐘翻一下雞肉,如果醬汁看起來太幹,就潑點高湯或水,直到雞肉變軟,約需20至30分鐘(把快速讀數的溫度計插入雞大腿最粗的部位,溫度應達到155至165華氏度)。嘗一下醬汁,適當調味。用歐芹裝飾,上桌。

YIELD / 份量:

4 servings

可供4人食用。

Cindy丨一級筆譯、二級筆譯、二級口譯、上海高口

相關焦點

  • 關注丨傅瑩在《紐約時報》發文,傳遞了哪些重要信息?
    11月24日,《紐約時報》刊發了一篇中國資深外交官傅瑩的文章,題為《中美構建合作-競爭關係是可能的》。而就在當地時間11月23日,美國總務管理局通知拜登,川普政府準備啟動過渡進程。拜登同日公布了首批國家安全和外交事務重要官員。在美國新政府逐漸成型階段,傅瑩這篇文章論及重新激活中美關係,引發海內外廣泛關注。
  • 每經19點丨傅瑩在《紐約時報》發文:重新激活中美關係;遼寧自來水...
    每經編輯:步靜1丨傅瑩在《紐約時報》發文:重新激活中美關係據俠客島,今天,《紐約時報》刊發了一篇中國資深外交官傅瑩的文章,題為《中美構建合作-競爭關係是可能的》。文中傳遞了很多重要信息,被外界認為是向美方新執政團隊的一次「喊話」。文章中提到,重新激活中美關係時,重要的是準確判斷對方的意圖。
  • 老「陰陽人」《紐約時報》又來了!
    美媒《紐約時報》也承認這一點。它在1月5日的一篇文章中稱,當許多國家仍飽受新冠之害,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之一。中國在2020年全年報告的感染人數不到10萬人。自去年11月初以來,美國每天報告的病例都超過了這個數字。但如果你以為這篇文章一反常態,傳遞中國的正能量,那就大錯特錯了。
  • 為什麼是《紐約時報》中文網
    (譯註:《紐約時報》格調嚴肅,以文字為主,圖片為輔,因而被外界戲稱為「灰色女士」)北京時間6月28日早上,《紐約時報》的首個外文網站(cn.nytimes.com)正式上線。紐約時報中文網既包括從NYTimes.com翻譯過來的稿件,又有中文作者的原創作者。這是《紐約時報》的一個裡程碑,也是我們全球戰略的關鍵一步。
  • 紐約時報網站印象
    相比《紐約時報》上百年的歷史,創建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僅有十多年歷史的《紐約時報》網站是一個成長中的幼兒。作為傳統媒體向新媒體延伸的一支力量,《紐約時報》網站一方面承續百年大報的風範,在頁面設計、內容布局上莊重、大氣、自然,一方面又緊貼網際網路脈搏,精心設計各類互動,展現出報紙網站一種獨特的韻味。
  • 以紮根理論看紐約時報的數位化轉型:讀《紐約時報是如何做新聞》
    與當時流行的「故事模式+黃色新聞潮+簡訊息模式」不同,《紐約時報》獨闢蹊徑,尤其喜歡看在長篇大論和報告,這些讓《紐約時報》更是顯眼,「它讓美國人形成了一個堅定的信念:每逢大事,欲求信息之全,非買《紐約時報》不可」。
  • 2019年《紐約時報》十大好書
    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國,《紐約時報》的編輯們也評選出了 2019 年度十本最佳小說、非小說作品。今天,讓我們看看美國同行選出了哪十本好書。 《紐約時報》評 2019 年度十本好書《呼吸》(Exhalation)特德·姜(Ted Chiang)著《呼吸》是美國華裔科幻作家,4 屆雨果獎、4 屆星雲獎得主特德·姜的第二本小說集,收錄了特德·姜的 9 篇中短篇小說,其中 4 篇《雙面真相》《大寂靜》《臍》和《焦慮是自由引起的暈眩》
  • 《紐約時報》改版新嘗試
    紐約時報記者Maggie Haberman在Twitter發布的抨擊川普的推文已經被轉發了1500多次,報導ISIS與蓋達組織的記者的Rukmini Callimachi常在推文中添加報導背景和色彩。
  • 紐約時報廣告刊發標準
    因此,紐約時報一直在盡最大努力,通過阻擋那些容易引人誤解的、不準確的或是欺騙性的商業信息,阻擋那些存在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自我吹噓,阻擋那些不能遵守信息的莊重和尊嚴原則的信息,來保護其讀者和廣告客戶。時報設立了廣告審查部門,其功能是在廣告發布之前對廣告進行檢查。所有提交到時報的廣告都要經過仔細審讀,決定其是否符合時報多年來形成的可接受的標準。
  • 《紐約時報》推出新閱讀器
    資料來源:譯言5月12日《紐約時報》今天推出了新版桌面閱讀器。該閱讀器以Adobe AIR為平臺,所以現在Mac機和Linux用戶也可以使用。《紐約時報》訂戶以及閱讀器付費用戶可以瀏覽全部內容。該閱讀器最大特色就是離線閱讀和文本可讀性(使用了Adobe的文本布局框架技術),用戶可以方便地改變字體大小,文章可以列印。另一個特點就是可以縮小預覽報紙,和閱讀真正報紙的感覺類似。不過在我們的測試中,滑鼠滾輪鍵在該閱讀器中無法使用,只能用鍵盤翻頁。
  • 紐約時報網站全免費開放
    紐約時報自1851年創刊以來,已經贏得了在全世界範圍內的廣泛聲譽。目前它在美國的發行量僅次於今日美國和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網站在1995年上線,但令人鬱悶的是,網站上的一部分專欄和詳細文章被列入「精選」,需要付費觀看,月費為7.95美元,年費49.95美元。紐約時報今天宣布,取消「精選」將整個網站免費開放給所有讀者。
  • 《紐約時報》最新頭版,震撼…
    《紐約時報》23日提前公布了將於24日出版的報紙頭版——大標題是「美國接近10萬人死亡,無法計算的損失」。該報用整個頭版列出了1000名新冠肺炎死者的姓名、年齡和身份;這篇特殊「報導」的導語寫道:「他們不僅是一個個名字,他們曾經是我們。數字不可能全面衡量新冠疫情對美國的影響,不管是病人的數量、被打斷的工作還是戛然而止的生命。
  • 《紐約時報》寫了篇關於珍珠奶茶的文章,為何遭到美國網友炮轟?
    來自臺灣的珍珠奶茶在歐美已經屢見不鮮,而近日《紐約時報》一篇關於珍珠奶茶的文章,點燃了讀者的怒火。 華人網友對此報導罵聲一片,批評《紐約時報》「大概沒有亞裔」,一般亞裔只要聽到「Bubble」或「Boba」,就知道是珍珠,但紐約時報卻用帶有偏見的「Blob」來描述。而且,文章還忽視了珍珠奶茶早已在美國流行了近20年的事實,一名網友在Twitter上嘲諷說:「紐約時報,你們到現在才發現珍珠奶茶的存在嗎?」
  • 《紐約時報》開始嚇唬臺灣了
    但在1月2日的一篇報導中,《紐約時報》卻指出臺灣目前的防疫策略「不可持續」。不過,《紐約時報》作者在後文指出,目前臺灣實行的防疫策略並非長久之計。臺媒從角落找出了《紐約時報》這篇報導做的截圖作者認為臺灣防疫策略「難以持續」的原因之一,是臺灣這種高強度封鎖「缺乏後招」。
  • 母親節紐約華社康乃馨熱銷 多肉植物成爆款
    中國僑網5月13日電 綜合美國《世界日報》報導,母親節已至,熱門的康乃馨這幾天已明顯漲價,紐約華人小區的花卉業者表示,康乃馨在去年母親節時賣到缺貨,今年為免存貨供不應求,節前幾天,每天都先備好30到50束康乃馨花束;康乃馨價格也從平常的一枝一美元漲到一枝兩美元,如果再搭配上單價較高的百合
  • 紐約華人美甲店老闆示威 抗議《紐約時報》報導不實
    中國日報網10月8日電(信蓮) 據美國媒體報導,10月6日,約300名紐約市美甲店老闆,其中絕大多數都是華人,來到位於曼哈頓8大道41街的《紐約時報》總部前舉行抗議示威活動。他們要求紐時為今年5月份的一篇採訪文章道歉。一個活動組織者說,如果得不到答覆,他們要每周都來抗議一次。不過,《紐約時報》隨後回應說他們的報導是有根據的。
  • 食譜丨紐約芝士蛋糕,香濃柔軟的美味甜點
    做過很多次芝士蛋糕,第一次嘗試做紐約芝士蛋糕,這款甜點在美國紐約很受大部分人喜愛喲。做法簡單易學不用烘烤,口感柔軟順滑,入口即化,吃的時候加一勺覆盆子果醬,口味更加美味,讓人無法抗拒。喜歡的話,可以嘗試做一下唄~紐約芝士蛋糕- 食材 -
  • 中國「主旋律」如何登上《紐約時報》
    習近平中英文版系列圖書在美銷售  最近,《紐約時報》上寫著「熱烈歡迎習近平主席訪問美國」的整版圖書廣告火了,也讓廣告主——書商朱大平忙了。  選擇在美國報紙打廣告  讀者定位是高端精英人群  此前,陳光標在《紐約時報》上的保釣和慈善廣告都曾引起過國人的轟動。對於自己打的廣告受到極大的關注一事,朱大平表示,中國的圖書在《紐約時報》上做廣告可能是第一次。
  • 紐約時報廣場舉行無公眾跨年活動
    當地時間2021年1月1日0時,新年鐘聲敲響,紐約時報廣場焰火燃放,彩紙飛舞,慶祝新年到來。受新冠疫情影響,2021年紐約時報廣場跨年慶祝活動不對公眾開放,只通過電視和線上轉播,以避免人群聚集。
  • 《紐約時報》2019年度十大好書
    近日,美國《紐約時報》評出2019年度十大好書,一起來看看哪些還沒在你的書單裡吧。圖片來源:紐約時報網站Disappearing Earth《消失的土地》By Julia Phillips茱莉亞·菲利普斯著In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