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已經過了,就意味著冬天已經結束,但是立春才到五九,距離真正的溫暖的春季還是比較遠的。現在已經過了立春,北風就慢慢減少,基本上都是東風、東南風為主打風向,而東風和東南風,都是暖風,所謂東風送暖,萬物復甦就這是這個意思。在立春過後,冰面開始破裂,往往於立春之後10日左右開始,此時的碎冰片,水面上也時常可見浮於水面的魚群。這時對於我們垂釣者來說,就是餓了一冬天的魚,也正等著我們投餵餌料呢。
總的來說,立春雖然代表著春季的開始,但是溫度一時不會有很大的變化,我們也能感覺得到現在和冬季沒有什麼差別。所以在我們垂釣還是以延續冬季的垂釣方法為主,但是變化小不等於沒有變化,而且魚兒對這些變化要比我們人類敏感的多,所以我們還是要從細節處著手,做出積極的改變,才能在立春後取得不錯的戰績。
我們都知道冬季我們要釣深,這是因為深一些的水溫度會高一些,更適合魚兒的生存。到了立春以後,如果溫度沒有明顯的上升,我們還是要釣深,但是和冬季不同的是我們要釣的比冬季再深一些。
這是過了立春之後,地溫明顯上升,大地的體量是明顯高於水域的容積的,所以這個時候的水底,就一直處於一個熱流失過程,隨著立春往後,水底會越來越溫暖,而這種水底溫度和地溫的變化,最直接的反應,就是水底的藻類會開始滋生,並且隨著破冰、日照增加等因素,在光合作用的影響下,緩慢釋放可溶解的氧氣,水底的溶氧、水溫、藻類這些都算是有利因素,自然釣深越深,魚口越好。
我們在冬季要選擇水域面積比較小的釣場垂釣。這是因為,冬季我們餌料(窩料和釣餌)味道在水中傳播的速度和範圍都會縮小和減慢很多。水域面積小一些,我們餌料擴散的範圍所佔水域總面積的比例也就大一些,這樣被魚兒發現的機率也就大一些,餌料的效果也就好一些。
到了立春之後,低溫這個影響因素還是存在,但是它的強度已經明顯減弱了,隨之而來的是魚兒隨著立春之後,地溫越來越高,日照越來越長,魚兒活性越來越活躍。發窩慢、發窩緩,這種情況也會得以改善,所以只要餌料夠香、夠腥、夠濃鬱,水域面積越大,誘魚進窩的機會越大,漁獲自然也就越好。還有就是水域面積越大,其水溫越平穩,升或將都要緩慢一些,在初春這樣溫度變化劇烈而且頻繁的時節裡,水溫的平穩對垂釣時很有利的因素。
以上兩點,都是在冬季垂釣技巧上的延續,看似簡單,但也是眾多釣友多年來總結出來的經驗。不要小看這小小的變化,對漁獲影響很是不小,希望對釣友們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