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Toby Lu
「今天,您雞娃了嗎?」
現在的中國家長見面寒暄的詞語都變了,這其實是一種集體焦慮感的體現,圈外大部分人都不懂什麼叫「雞娃」。
「雞娃」最早在補課圈、報班圈開始流行的,所謂「雞娃」,即指「打雞血」的孩子,他們不斷被父母安排上各種補習班,參加各種等級考,拿各種證書。
特別現在暑假期間,常常是補課學習的高峰期,K12教育作為剛需,市場上有眾多關於K12的教育平臺,線下、線上、一對一等模式,競爭異常激烈。在線教育企業需要及時認清中國的家長人群畫像,他們的信息獲取來源和選擇K12平臺的偏好情況。
最近,百度平臺發布了一份《百度平臺K12人群洞察報告》,百度作為中國第一大搜索平臺,每天有數十億的搜索請求、百億次信息流推薦,這其中包含大量的教育相關的需求和線索,值得參考。
01 清晰這3點,認清K12人群學習需求
1.2020年疫情之下,在線學習需求持續增長
疫情導致一些行業發展面臨困境,但是也讓一些行業被推到風口上,例如在線辦公、在線教育等行業,學校紛紛延遲開學,在線教育迎來來大量的家長和學生的關注。
自2月份以來,疫情防控之下,大部分地區的學校還未開學,鼓勵在線化的方式進行學習,K12教育成為家長們的第一選擇。其中2月份的在線教育需求同比增長126%、3月份同比增長115%、4月份同比增長80%。
時間進入4月份,廣東和江蘇地區初中和高三的課程相繼恢復,這時候K12的需求進入平穩階段,而北京地區卻因為疫情升級,導致K12教育需求出現反彈上升,再次到達高位。
2.到底是素質教育還是應試教育?
現在的學習可謂是十八般武藝樣樣必須精通,學得了數理化,做得了編程,寫得了書法。當前教育提倡素質教育,也給予更多的傾斜,但是在家長們的實際實踐中還是側重於「學霸」的培養。
根據百度提供的數據顯示,對於學科的學習趨勢從2019年6月到2020年6月增長了21%,K12的素質培養需求趨勢則只增長了6%。並且,素質教育主要集中在小學階段的學習,隨著年級的提升,對於學科學習的需求就越緊迫。
在素質教育培養階段,對於科目的選擇也存在很大的差異,通過數據分析,家長們更加偏愛美術、舞蹈和樂器等傳統藝術培訓,值得注意的是,益智編程類的課程需求漲幅最大,達到18%的增長。
3.不同地區「雞娃」培養側重大不同
教育到底是要「雞娃」、「學霸「還是」佛系「,不同地區的家長想法不盡相同。百度根據升學率的高低和培訓需求的強弱,將全國分為四大類型。
在京滬蘇地區追求高升學率,培訓需求強,拼的是「學霸」和「素雞」全面培養;而在川魯浙等人口大省高考大省,升學壓力大,追求高升學率,在此情況下學科校外培養需求旺盛,素質培養多數為藝術特長生的高考做準備。在青海、海南、新疆等地升學率低,培訓需求也相對較弱,家長對子女的培訓也相對比較佛系。天津則「自成一派」——高升學率低培訓需求下的「自在教育」,成為了應試教育主流中的特例。
我們看出每個地方的家長對於教育上的「雞娃」方式並不相同,這部分的人群屬性洞察,也讓K12教育企業較好的了解家長喜好的全貌。
02 記住這3點,認清K12人群決策特徵
1.媽媽決策為主,特別是下沉市場的媽媽
我們在認清K12市場的真實人群需求之後,還需要了解這部分的人群決策特徵,做到對症下藥。比如在家庭教育中,主導權到底是在爸爸還是在媽媽?爸爸與媽媽的人群決策特徵是不一樣的,關注的教育點也是不一樣的。
根據百度提供的數據顯示,媽媽才是K12核心決策人群,女性佔比達62%、男性佔比達36%。在人群中80後和85後是K12教育的兩大決策人群,兩者總和超過50%,並且隨著90後人群的成長,這部分人群的佔比正在上升。
媽媽群體對於「雞娃」的教育更有決策權,但哪裡的媽媽更關注「雞娃」的成長呢?
我們在數據中發現,在K12行業中,越是下沉市場,媽媽對於「雞娃」的成長越是關注。通過2019年與2020年的數據對比,隨著城市線數越低,需求增長幅度越大。
2.何時、何地決策也很重要
營銷需要準確的識別目標群體和行為習慣。比如他們喜歡活躍在什麼樣的社交媒體平臺?什麼時間比較活躍?
我們發現在百度App與百度網盤、好看視頻中的用戶數量較多,且分布比較集中。隨著行動裝置的增多,移動端已經成為主要的觸網方式,K12決策人群的8成表達集中在移動端,時間上呈現出從下午2點到晚上8點到達頂峰,上班時間主要表達集中在PC端。
3.「百度一下」後的人群去向
K12決策者們在百度平臺了解信息之後去向了哪裡?
數據顯示,用戶主要在百度在學科培訓中有43%的人群選擇在百度平臺進一步了解,有35%的人群選擇進入品牌官網進行了解,有21%的用戶選擇在其他平臺。
在素質教育中則是有超過62%的人群選擇在百度平臺,通過百度知道、百度百科等繼續獲取進一步信息,這些去向是教育機構與用戶做深入溝通的重要觸點。
03 如何在百度平臺圈住K12用戶心智?
以上所呈現出來的K12人群學習需求和K12人群決策特徵,都是通過百度平臺的數據分析所得出,可以看出當前K12企業想要高效獲取人群線索,百度平臺成為市場推廣中一個重要的平臺。
Morketing了解到當前百度對於K12教育行業所採取的方案是全域、全鏈、增效,它是以百度App、搜索、信息流、百家號、智能小程序、好看視頻、百科、知道等產品的營銷能力為一體的,體現「全鏈路」營銷方式,讓每個環節成為業務增長點。
具體來說,百度平臺的全域營銷方式,在線上場景中,百度有信息分發平臺百度App、百家號、百度智能小程序,還有知識垂直類產品、互娛文娛、工具、出行等,百度系外的愛奇藝等平臺,加上線下場景中DuOS 、戶外聚屏廣告資源。
在全鏈營銷方式上,主要是利用各種商業資源來縮短K12用戶的付費購買鏈路。比如在搜索環節中,本身用戶的檢索行為是非常準確的需求,平臺可以根據需求來做匹配;還有種草的方式,是平臺的主動推薦,主要依據用戶的興趣偏好;還有開屏互動,用戶與品牌直接產生互動,加深印象。
在增效方式上,包括觀星盤、基木魚、一站式投放、客戶運營平臺也能為為廣告客戶運營和投放提供便利。
04 總結
2020年是在線教育行業至關重要的一年,線上教育需求量井噴,各大教育機構紛紛砸錢投廣告,擴大用戶規模,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
對於K12教育企業來說,獲客的前提是需要了解用戶需求,再以此為依據對症下藥,在不清楚的情況下,勢必會面臨用戶粘性、轉化率等問題,百度發布的這份《百度平臺K12人群洞察報告》,無疑是給教育廣告主帶來一份行業指南。
K12教育企業需要改變盲目燒錢獲客、價格戰獲客的路數,加強了解客戶,選擇合適的平臺影響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