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說法】校園貸可以註銷?中消協:個人徵信信息無法人為修改

2020-11-03 昭烏達路街道

案例

近日,據媒體報導,江蘇揚州的小陳突然接到一個自稱是某貸款公司客服的電話,對方稱小陳在大學期間借的一筆9000元「校園貸」未還,現在國家正在大力整治校園貸款,如果小陳再不還,將影響到個人徵信。

雖然小陳在上學期間並沒有借過校園貸,但由於對方提供的信息絲毫不差,小陳很是驚訝。對方提出只要按其說的操作,小陳的貸款記錄就會註銷,個人徵信也不會受影響。在對方的指導下,小陳向多個App申請了貸款,最終申請到三筆總計65000元的貸款。隨後,按照對方的要求,他將貸款分別轉到三個陌生的個人帳戶裡。按要求操作後,對方又要小陳把下載的App都刪除。此時,小陳才發覺事情不對勁,趕緊把之前貸款的App一一打開核對,結果發現一個下午就損失了6萬多元。

小陳遭遇的就是一個典型的「註銷校園貸」陷阱,這也是近期「校園貸」的新變種。

調查發現,「校園貸」有關的詐騙近期又出現了高發的情況

,在多個社交軟體平臺搜索「校園貸」詐騙的關鍵字,出現大量用戶反映受騙的經歷。為此,中消協於10月26日發出消費警示。

消費警示

「校園貸」是主要面向大學生群體的一項借貸業務,初衷主要是為家境貧寒的學生提供貸款完成學業,或是為解決在校生創新創業解決資金短缺問題。但是,由於當前「校園貸」市場存在辦理貸款業務門檻低、經營者資質參差不齊、身份審核形同虛設、合同信息不透明、風險提示不充分等一系列問題,導致一些不法借貸機構將「校園貸」變成了「校園害」,造成了不良的社會影響。

據了解,「註銷校園貸」詐騙手法主要分為兩類,一是針對有註冊網貸平臺帳號或有貸款記錄的,騙子會聲稱「根據國家相關政策需要配合註銷帳號,否則會影響個人徵信」;二是針對無註冊網貸平臺帳號或無貸款記錄的,騙子則稱「你的身份信息被盜用註冊了網貸帳號,需要配合註銷,否則會影響個人徵信」。由於騙子能夠準確說出對方的真實姓名、身份證號、學校名稱,甚至消費記錄等隱私信息,詐騙得以成功。

其實,為遏制不良「校園貸」侵害廣大學生,國家有關部門自2016年起就先後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校園網貸整治工作的通知》《關於進一步加強校園貸規範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未經銀行業監管部門批准設立的機構,一律禁止提供校園貸服務,並明令禁止網際網路借貸平臺以任何形式向大學生貸款。

但是,在這種嚴防嚴治的高壓態勢下,仍有部分不法機構為了獲取暴利鋌而走險,現實中仍存在「註銷校園貸」「套路貸」「培訓貸」等多種不良「校園貸」陷阱。有研究機構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監測到有關網貸詐騙負面輿情信息共計28.8萬餘條,其中涉及「註銷校園貸」的騙局接近9.3萬條,佔32.14%。

為更好保護廣大學生的財產安全,避免其陷入形形色色的「校園貸」陷阱,中消協建議:警惕「註銷校園貸」騙局,不向陌生帳戶轉帳;樹立正確消費觀念,辦理貸款務必做好前期工作;主動學習金融消費知識,保管好個人信息留存有關憑證,積極向有關部門舉報。

相關警示強調

實際上,相關部門、業內並沒有推出所謂的「註銷校園貸」操作,個人徵信信息也無法人為修改,只要大學生借款後能夠按時還清貸款,就不會影響到個人徵信。大學生如果對個人徵信存在疑問的,可通過當地人民銀行徵信部門、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信息服務平臺或是撥打徵信中心客服電話等官方渠道進行諮詢。

來源: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臺官方微信

相關焦點

  • 躲過了「校園貸」,卻躲不過「註銷校園貸」……
    註銷校園貸款帳戶 詐騙者通過精準掌握受害人信息,以受害者有網貸記錄會影響個人徵信為藉口,在造成受害者恐慌後,假借註銷校園貸記錄之名,使受害者在眾多網貸平臺進行貸款,最後誘導受害者將錢存入所謂的「安全帳號」後便「銷聲匿跡」。
  • 「註銷校園貸」詐騙高發 這個地方今年已被騙200多萬
    據平安鹿城消息,9月24日,溫州市鹿城區反詐中心發布的通報稱,今年1月份以來,鹿城區共接到「註銷校園貸」類詐騙警情61起,損失金額高達206.61萬元。根據數據統計,受騙對象中女性佔比達78.7%,20至25歲佔比72.1%,受騙金額在1萬元以上的佔比75.41%,最高詐騙金額為13.82萬元。
  • 來電聲稱能註銷「校園貸」、」分期樂」?小心是新型詐騙
    還有另一種情況騙子利用不法手段獲得個人網貸情況以清除記錄為藉口讓你連續網貸持續入套!借過校園貸卻要你在其他平臺借款清除記錄?案例一4月10日,周某接到一個自稱愛財科技的電話,對方準確說出周某的個人信息,稱周某的信息被登記在校園貸裡,如果不註銷會影響徵信,周某就相信了。
  • 來電聲稱註銷「校園貸」、「分期樂」,全是騙子的花招
    還有另一種情況騙子利用不法手段獲得個人網貸情況以清除記錄為藉口讓你連續網貸持續入套!借過校園貸卻要你在其他平臺借款清除記錄?案例一4月10日,周某接到一個自稱愛財科技的電話,對方準確說出周某的個人信息,稱周某的信息被登記在校園貸裡,如果不註銷會影響徵信,周某就相信了。
  • 「電信反詐」來電聲稱註銷「校園貸」、「分期樂」,全是騙子的花招
    案例一2019年4月3日,泉州市城東某大學學生帥某,接到一個手機來電,對方稱帥某身份被冒用,在「分期樂」的網站有一個額度為10000元的借款帳號,但是按照國家政策,嚴禁在校大學生在分期樂平臺上有任何帳號,要求帥某要把帳戶註銷,否則會影響個人徵信。
  • 陌生來電,專門和你探討個人徵信問題,該怎麼處理?
    9月10日早上10時許,小露在宿舍接到了一個自稱是「中郵錢包」客服的電話,對方稱小露之前在平臺上註冊過校園貸的帳號,但是按照國家政策,嚴禁在校大學生在此類借貸平臺上有任何帳號,而且她的信息已被洩露,要求立即把帳戶註銷,否則會影響個人徵信。客服準確地說出了小露的個人身份信息,讓小露信以為真。
  • 遠離校園貸詐騙 信用消費要選正規金融機構
    那麼,什麼是校園貸?所謂校園貸,顧名思義就是面向校園裡學生的非法貸款,多是網絡借貸,有著要求低、來錢快的特點。專家提醒,避免上當受騙的最好辦法就是從根本上遠離校園貸。大學生想要體驗信用消費最好的途徑,是選擇銀行等正規機構。
  • 「現需註銷您的帳號,否則影響個人徵信…」注意,已有人被騙!
    個人徵信現在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一些騙子卻借著「可以註銷校園貸」、「曾辦理過校園貸,國家要收回額度」、「貸款平臺不註銷會影響徵信」等說辭為幌子,將黑手伸向在校大學生或剛剛就業不久的年輕人。
  • 網絡安全宣傳周|開學季 警惕校園貸詐騙
    校園貸是指在校學生向各類借貸平臺借錢的行為,與正規貸款相比,不良校園貸以網貸平臺為放貸主體,往往只需要身份證、學生證和聯繫電話,審查鬆散放貸極快,無論什麼消費理由都能通過審查順利貸款,利息遠遠高於銀行並且收取手續費。
  • 註銷「校園貸」?是騙局!
    1月8日晚上,正在刷手機的小黃突然接到一個自稱是某金融公司客服的電話,對方稱現在需要關閉校園貸,要求小黃註銷校園貸帳戶。如不配合,將影響到小黃的個人徵信問題。小黃說自己沒有在貸款平臺上註冊過,對方稱小黃的個人信息被「不法分子」洩露註冊帳戶,並能準確地說出小黃的個人信息和就讀的大學名,聽到這裡,小黃不由得緊張起來,假設影響到了個人徵信,以後工作生活都會受阻,那可就是大麻煩。為了防止他人利用自己的個人信息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小黃連忙問「客服」有沒有辦法處理。涉世未深的小黃此刻還沒意識到,自己已經進入了騙子提前設計好的圈套。
  • 不註銷網貸帳戶會影響個人徵信?別信!
    原標題:不註銷網貸帳戶會影響個人徵信?別信!作者:許莉芸 如今,網貸平臺逐步退出,卻給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機」。近期,不法分子打著某某網貸平臺客服的名義,聲稱幫忙「註銷網貸帳號」,實則為新型詐騙。
  • 「校園貸」詐騙又出新花樣 警方提醒:警惕各類不良「校園貸」陷阱
    央廣網揚州10月31日消息(記者李欣)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近期,全國多個地方出現了一種新的詐騙方式——「註銷校園貸」,不少在校生以及剛畢業不久的大學生紛紛「中招」。中國消費者協會和各地警方也接連發布警示,提醒廣大青年學生警惕各類不良「校園貸」陷阱。「註銷校園貸」到底是怎樣的套路?和「校園貸」相比有何不同?青年學生又該如何防騙呢?
  • 「趕緊註銷,不然影響個人徵信」接到這個電話後接連被騙,警方預警:校園貸詐騙「升級」了
    可沒想到的是,騙子又編出了「註銷校園貸帳戶」的新劇本。「親,請問畢業於某某學校對吧?身份證號是XXX對嗎?」這一開場白之後,就是一通「恐慌攻擊」,稱有人冒用你的資料註冊校園貸,如果不註銷貸款就會影響徵信。當接到這樣的來電,你是否也會緊張起來?記者從警方獲悉,此類詐騙近期多發,騙局主要瞄準年輕人,尤其是新踏入社會、剛畢業不久的上班族。
  • 【治安播報】全民反詐 天下無詐——警惕 「註銷校園貸」類詐騙特刊
    騙子聲稱可以幫人註銷校園貸~很多人此前未接觸過網際網路貸款,卻因為同一個理由被騙——害怕背上校園貸小周接到陌生人來電,對方問他是否曾註冊過校園貸,稱國家要取消校園貸,讓他配合註銷帳號,且對方能準確無誤的報出小周的個人信息,包括畢業學校和在學校內註冊的貸款平臺名稱。而3年前,小周確實註冊過校園貸,因此對對方的話深信不疑。慌張的小周聽到對方告訴自己,如果不馬上註銷校園貸帳號,會影響之後的銀行貸款和個人徵信。
  • 註銷校園貸帳戶就不影響個人徵信?別上當!
    「你在學校期間註冊過的校園貸違規了,不處理的話,會影響個人徵信!」這個「客服」不僅搬出一堆「國家政策」,還甩出「授權證書」和「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圖片。剛畢業沒幾年的小楊一下子就上鉤了,被騙走近15萬元。
  • 羅定又發生一起「清除貸款徵信記錄」詐騙案 一事主被騙41餘萬元
    ,對方稱可以幫其清除貸款徵信記錄,不然會影響日後的徵信。今年以來,羅定市公安機關共接報多起上述「註銷校園貸騙子主要針對大學畢業生,在職教師、醫護人員等進行精準詐騙,自稱是「360金融」、「京東金融」、「蘇寧金融」等借貸平臺的客服打電話給受害人,「告知」受害人在大學期間註冊了校園貸,如不及時註銷會影響其個人徵信。隨後通過QQ聯繫,稱其徵信不足無法註銷,需要做流水或先借款再把信用提升。
  • 警惕「京東白條學生貸款帳戶」註銷詐騙...
    」小編當然回答沒有啊都不知道校園貸是個啥然後對方急切並關心的問道:當時京東校園貸在學校做推廣的時候,每推薦一個人會獲得相應的佣金及小禮品,您的信息會不會被同學借用去申請京東校園貸了呢?這回騙子瞄準了「京東白條註銷」!案 列小羅接到一個自稱是「京東金融客服」的電話。對方稱國家在整治校園貸款,京東金融要註銷其在大學期間註冊的京東白條帳戶,若不及時註銷,會對個人徵信造成影響。
  • 【以案說法】註銷網貸帳戶騙局激增 專門為年輕人「量身定做」
    在288308條網貸詐騙負面輿情信息中,涉及「註銷校園貸」騙局92672條,佔比32.14%;「山寨平臺」騙局78735條,佔比27.31%;「網貸刷單」騙局41036條,佔比14.23%;「刷銀行流水」騙局26015條,佔比9.02%;「消除不良記錄」騙局21403條,佔比7.42%;二維碼詐騙11769條,佔比4.08%;其他負面信息16678條,佔比5.78%。
  • 警惕騙子利用註銷分期貸等信息布騙局
    新華社蘭州4月28日電(記者姜偉超、胡偉傑)蘭州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近期接到多起報警,舉報不法分子發布可以註銷分期貸、校園貸等信息,大肆進行詐騙活動。4月份以來,已有多人被騙。蘭州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介紹,張某4月10日接到手機來電,對方稱張某之前在某手機借款平臺上註冊了個人信息,如不註銷會影響個人徵信。對方要求張某將該借款平臺上5000元額度的借款轉給對方,對方就會幫助註銷借款平臺的帳號,在平臺的借款不用張某償還,由他們後臺處理。騙子為了獲取信任,還給張某發來他們的「工作照」。於是張某就按照對方的要求借款5000元並轉帳給對方。
  • 警惕以「股票投資」、「註銷校園貸」為名的詐騙
    沒有人能真正準確預測股票走勢,沒有人能在各種投資中做到穩賺不賠,因此市民千萬不要相信陌生人的廣告,所謂的投資群、理財群、薦股群,鼓吹「穩賺不賠」的都是詐騙!註銷校園貸案件解析7月25日,溧陽市民李先生接到一自稱是360金融公司員工的電話,對方稱現在根據政策需要清理校園貸帳戶信息,要求添加李先生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