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螞蟥,它曾經是我兒時的「玩具」。記得上小學,有一年的夏天特別的旱,許多水池和小河都幹了,放學後,與幾個小同伴一起去小河摸魚,就發現了特大的螞蟥,長度約有10公分還有多,關鍵是很粗,而且是一群。當時,由於第一次見如此大的螞蟥,沒人敢去碰,一個膽大的小夥伴從河邊找了一個枯樹枝挑了一條,放在岸上後,它就蜷縮起來了。縮起身子來之後,螞蟥整個就像一個球,這時在我們的慫恿下,那個膽大的小夥伴拿了起來往地上一摔,沒想到螞蟥竟然像彈地球一樣跳得老高。從那以後,螞蟥就成為了我們的玩具,也是從那以後,我對螞蟥沒有了原本的那種恐懼感。
最近許多農村老話都被闢謠了,那麼農村老人說:螞蟥被燒掉或者吃掉還能繁殖是真的嗎?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簡單的來了解一下螞蟥
在農村生活過的小夥伴都有過夏天下水的經歷,而下水有一種最讓人懼怕的動物,它就是螞蟥。許多小夥伴可能對水蛭和螞蟥有些分不清楚,其實,螞蟥就是水蛭。不同的是,螞蟥有三種,上面說的那種比較大的是旱螞蟥,體型中等細長的為水螞蟥,體型最下的為寄生螞蟥。
如果你有過被螞蟥叮的經歷,那多半就是水螞蟥。小時候,我也曾經被叮過,這種生活在水中的螞蟥在水中極難被發現,但是它卻能夠通過溫度的變化準確的找到我們的位置,之後,它們會悄無聲息地將吸盤吸到我們的人體毛細血管比較豐富的地方,開始吸血。而水螞蟥吸血的整個過程,我們都毫無察覺,這是因為它的吸盤可以釋放具有麻醉性的分泌物,在分泌物中還有組織我們血液凝固的成分,所以,即使被吸血,我們也很難發現它們。當吸盤吸住人體後,它的三個肉質的、鋸齒狀的顎片就會對人的皮膚進行「Y」形狀的切割,最後完成吸血。
一般情況下,水螞蟥吸人血的位置大都在腿部,我被叮就恰好在小腿上,上岸之後低頭才發現,為了讓水螞蟥鬆開,我用拖鞋底不知道拍了多少下,它才鬆開了嘴。這是對付水螞蟥最好的辦法,切記不要直接生拽,因為你可能拽斷了,它也不會鬆口,還會將自己的傷口擴大。
當然,旱螞蟥也是吸血的,但是,它很難叮咬到人,原因很簡單,它們體型較大,容易被人發現,而且它們在潮溼的岸邊,很難直接叮咬到我們的腿部。所以旱螞蟥的吸血目標就放在了牛羊等家畜身上,這些動物在河邊吃草時,很難發現它們,給了它們可乘之機。
第三種寄生螞蟥是體型最小的,它們在被寄主吸入身體前很難用肉眼發現,經常會寄生在一些家畜或者是野生動物以及水生動物體內,原因很簡單,這些動物喝了有寄生螞蟥的水。
螞蟥被燒死了還能繁殖嗎?吃進肚子也能繁殖嗎?
先說第一個問題,螞蟥被燒死了還能繁殖嗎?這個問題看起來很簡單,都死了還繁殖什麼,但其實沒有那麼簡單。螞蟥是一種卵生動物,如果它產卵後,你將螞蟥燒死,顯然是燒不到螞蟥的卵袋的。這是其一。
第二,螞蟥交配完畢後,就會將體內的卵袋排出,然後用自己的吸盤將卵袋封口,此時,一個完全不需要母體的繁殖器就形成了,此時將螞蟥燒死,卵袋中螞蟥是可以靠裡面的蛋白質以及其他營養物質長大的。如果此時雌性螞蟥剛排出卵袋,還沒來得及封口就被燒死了。那麼,卵袋由於沒有封口,裡面的營養物質外漏,此時的卵袋就沒有太大用處了,而這些未經發育的小螞蟥自然也會死掉。
因此,被燒死的螞蟥沒有了生命,自然就不具備繁殖能力,但是如果它已經排出並且封好了卵袋,那麼,它的後代依然是可以發育的。如果是直接將卵袋燒掉,自然也就不會有後續了。
我們再來看第二個問題。如果螞蟥被吃進肚子,它還能繁殖嗎?
這個問題有兩個答案:會和不會。不會是因為螞蟥一旦被吃進肚子裡,就會進入我們的胃中,而胃中的胃液屬於酸性,很快就會把螞蟥腐蝕掉。所以,一般情況下,將螞蟥吃進肚子是沒有太大問題的。
之所以說會,就是在我們誤食活體的螞蟥時,它不一定會直接到達我們的胃,而是可能會在我們的氣管上吸住,而氣管是氣體交換的必經之路,所以有著充足的氧氣和養分。這樣螞蟥就有可能存活。
因此,如果誤食了活體的螞蟥,趕緊就醫才是王道。
總結
經過上面的介紹我們發現,農村老人說的:螞蟥燒掉以後能繁殖,吃進肚子裡也能繁殖。並不完全是錯誤的,這要取決於具體的情況。
當然,螞蟥雖然挺讓人害怕和討厭的,但是,它們可是一種名貴的中藥材。這更印證了那句「萬物皆有其存在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