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是第三個「中國醫師節」
淄博市中心醫院人力資源部、宣傳科
面向全院徵集了首屆「醫二代」學霸資料
8月21日、22日
小編給大家分別介紹了其中的8人和7人
(點擊可看詳情↓)
劍橋、哥大、復旦、山大…淄博第一批「醫二代」學霸亮相!他們都來自...5個博士、2個碩士!7名學霸,都來自淄博這裡今天再帶你認識一批學霸
這些學霸都是來自
淄博市中心醫院神經內科一個科室的「醫二代」
一個科室共有7個「醫二代」是博士,
這也太厲害了吧
快來跟著小編認識這7名學霸~
李維特
李維特,墨爾本大學法律博士Juris Doctor,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本科。目前就職於美國K&L Gates高蓋茨國際律師事務所(墨爾本辦公室),具有中國與澳大利亞法律從業資格。
「小時候在西二路中心醫院家屬院成長的經歷,至今仍是我心中美好的回憶。」李維特說,有好多個夜晚她常常望著柳泉路上對面大樓的點點燈光,數著父親還有多久才能到家。大約也是那個時候,從父親繁忙的工作中,她漸漸感受到了父親和他的同事們對於工作的認真負責,仁心仁術。這樣的態度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李維特的學習與工作,她以父親為榜樣,不斷鞭策自己做事做人也要事事認真、處處負責。「不管『醫二代』是否會克紹箕裘,承襲衣缽,我們當中的每一位都已經深深地被醫者身上背負的使命與責任所影響。」李維特表示,無論從事何種職業、無論身處何方,作為醫者的後代會接過責任這一棒,努力錘鍊本領,用心做事,踏實做人,在自己的崗位上發光發熱。
李一達
李一達,本科畢業於山東大學臨床醫學院,碩士研究生以腫瘤學專業就讀於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其間經考核轉博並進入博士階段學習,已發表多篇SCI論著和綜述。
受醫生母親的影響,李一達從小就對醫生職業充滿了好奇與敬意,同時養成了自立又自律的良好習慣,也深深體會到醫務工作者的辛苦。母親沒有節假日,有的只是周而復始的夜班與白班。但每每看到母親因為成功搶救病人,亦或病人好轉出院而流露出的喜悅之情,又倍感醫務工作者的崇高,所以高考後李一達毅然選擇了從醫。醫路無止境,需要不斷學習,不斷進取。學醫的道路雖然艱苦,每學期都要面對大量的專業課考試,但從做了醫學生的那一刻起,李一達就已做好心理準備,因為深知以後要面對的是寶貴而又脆弱的生命。同時,醫學的邏輯和嚴謹也培養了他探索和求知的精神,並促使他投身於科研,為應對目前人類健康的最大威脅之一的腫瘤貢獻一份力量。
任瑜
任瑜,於天津大學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本科畢業,以優異成績保送直博,就讀於天津大學精密測試技術與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博士畢業後先後進入上海市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博士後工作站,上海市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機械與製造計量技術研究所工作。工程師,國家一級註冊計量師。
醫務工作者的家庭環境給予她的是自律與擔當的言傳身教——對工作的負責,對生命的尊重。父母親在她的印象裡總是忙碌,白班夜班假日班,班班不息。家事醫事救命事,事事忙碌。有限的在家的時間也總是捧書一本,耕讀不倦。無他,醫術無涯,常學常新。學習氛圍濃鬱的環境,促使她自小養成勤閱讀、愛思考的好習慣。責任重於泰山的責任感錘鍊出她一絲不苟的學習、工作作風。中心醫院的孩子,獨立生活沒問題!中心醫院的孩子,耕讀不綴是習慣!還希望跟著父母,回到醫院的大家庭,唱響兒時的大合唱!
孫豐
孫豐,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博士,現就職於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
孫豐成長於一個家中多位前輩親人從醫的家庭,他的母親是淄博市中心醫院的神經內科大夫。孫豐自幼耳聞目睹作為醫生的母親工作繁忙,救治病人不分晝夜、無論節假日,回到家常常一身疲倦。但每當看到病人痊癒,聽到那一聲發自內心的「感謝」,那種成就感,又令母親十分開心,所有辛苦煩惱都雲消霧散。每當這時他也感同身受,這往往也是全家人分享幸福的美好時刻。有一種幸福叫病人康復,現在長大從醫的他真切感受到了這些。
從醫之路十分艱辛,由於專業知識更新快,需要終身時時刻刻學習。孫豐看到母親為了更好地救治病人,業餘時間鑽研業務,關注醫療前沿發展,家中形成了濃厚的學習氛圍。
榜樣的力量勝過任何說教和動員令,這些都成為孫豐成長中滿滿的正能量。他暗暗地下決心,要好好學習,子承母業,做一個人民需要的好醫生。現在,他通過自己的努力已經實現了初步目標,學業有成,成為了一名外科醫生。正如歌中所唱「長大後我就成了你」「年幼時你是我的榜樣」,「現在我要成為您的驕傲和自豪」!
孫豐深深懂得選擇學醫就選擇了責任和擔當。健康所系,性命相託。感謝母親的榜樣力量,「感謝淄博市中心醫院對我產生重要的引領和鼓舞,我是中心醫院的孩子,這是無比的榮光和自豪。救死扶傷、從醫為民將是我的無悔選擇,我必將更加努力做一個人民需要的好醫生。」孫豐說。
續廣智
續廣智,英國東英吉利大學、英國氣候研究中心博士畢業,完成了中國海洋大學博士後的研究,正入職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從小成長在淄博市中心醫院大院,受同為醫生的父母親的影響,續廣智養成了自覺學習的習慣、認真的學習態度、精益求精的學習精神。父母工作忙碌,也培養了他自理、自立、自律的能力和作風,為將來的科研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山東大學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保研資格,為了更好地發展,申請到英國UEA 大學讀研,並最終獲得CRU 的博士學位。
淄博市中心醫院大院的環境,培養了一批批優秀的、自立自強的孩子。父母的忙忙碌碌,不但沒有讓他們懈怠,而是讓他們從小懂得了要靠自己努力的信念,培養了他們獨立自律的精神。這也是淄博市中心醫院不斷發展壯大的基礎,是優良傳統的一種傳承。
楊惠敏
楊惠敏,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博士畢業,就職於山東省齊魯醫科大學附屬齊魯醫院。
楊惠敏的父母都是醫生,媽媽是淄博市中心醫院神經內科醫生,爸爸是張店區人民醫院神經外科醫生。她在淄博市中心醫院職工大院度過了青少年時代。耳濡目染,從小對醫生的職業充滿了尊重和嚮往。小學時楊惠敏就喜歡閱讀臨床病例分析的書,感覺醫生就像是福爾摩斯,能從一些細小的變化中查找出疾病的元兇,所以立志要做一名為人民健康護航的白衣天使。同時,受父母的影響,楊惠敏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父母工作很忙碌,培養了她獨立自律、思維縝密的學習態度,為將來的生活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高中畢業楊惠敏順利考入南方醫科大學,完成了她的人生小目標。楊惠敏深知,醫學領域博大精深,要成為一名好醫生,必須不斷攀登新的高峰。本科畢業後,楊惠敏考入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泌尿內科,完成了碩士和博士學習,並留校穿上了嚮往已久的隔離衣。「那是我眼中最美最神聖的衣服。我將從此沿著父母走過的路,開始醫學領域工作的新篇章!」
第三個醫師節之際,楊惠敏表示:「感謝淄博市中心醫院的良好的學術氛圍,感謝父母的言傳身教,是你們的楷模作用培養了我自立自強的個性。我將不負眾望,工作中秉承淄博市中心醫院院訓,努力成為一名優秀的醫生。淄博市中心醫院是我成長的搖籃,在此祝願淄博市中心不斷發展壯大,優良傳統代代相傳,培養出更多學霸『醫二代』!」
周玉斌
周玉斌,201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醫學免疫學博士,現任四川科倫藥物研究院臨床研究中心運營總監。周玉斌2000年畢業於淄博市實驗中學第一屆,2005年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畢業後學校保送直博。
因母親就職於淄博市中心醫院神經內科,周玉斌從小就在醫院環境中長大,見慣了深夜醫護人員忙而不亂的身影,對生死一線的搶救也不陌生,養成了沉穩、遇事不慌的性格;自小學開始,每天放學後與母親同時學習,周玉斌寫作業,他的母親自學英語、進修專業。
周玉斌見證過醫者在患者劫後餘生中的偉大,也體會過作為醫護家屬不能被陪伴的辛酸,但在人生岔路口,仍然願意「除人類之疾痛,助健康之完美」。雖然沒有選擇在一線直接面對病患,但在另一個戰場上,周玉斌在為解決當前臨床上力不從心的疾病而奮鬥,他說:「堅守『健康所系,性命相託』的誓言,這是一名『醫二代』的傳承。」
簡直太牛啦!
真.別人家的孩子啊
猛戳下方小花給他們點讚
大眾日報淄博融媒體中心記者 翟詠雪 通訊員 鄭春雁
責任編輯:石晶 審核:李進軍 校對:孫雙
【來源:魯中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