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溫室農場自動化種植蔬菜,美國農業機器人公司「Iron Ox」獲...

2020-12-20 36氪

據外媒報導,美國 Iron Ox完成2000萬美元B輪融資,由 Pathbreaker Venture 領投,Crosslink Capital、Amplify Partners、ENIAC Ventures、R7 Partners、Tuesday Ventures、At One Ventures 和 Y Combinator 參投。到目前為止,公司募集融資總額達4500萬美元。

農業科技公司 Iron Qx 由 Brandon Alexander 和 Jon Binney 創立於2015年,總部位於美國聖卡洛斯,旨在用機器人實現自動化農業種植,提高農作物產量。Brandon Alexander 曾是 Google 的網絡工程師。

Iron Ox 花了兩年半的時間來研發農業機器人,終於在2018年設立公司第一家完全自主生產的室內農場,在水培盒中種植蔬菜。這個月,公司已正式推出位於加利福尼亞州吉爾羅伊的室內農場,該農場的種植面積為一萬平方英尺。新推出的農場已經開始向全州的許多零售商和餐館提供蔬菜,包括知名公司Whole Foods 和小公司 Bianchini's Market 等,還計劃明年在全國範圍內擴大交付量。

Angus 機器人

Iron Ox 已經研發出兩款農業機器人,名為 Angus 和 Iron Ox,Angus 重一千磅,體形相當於一輛汽車的大小,負責拾取和運輸託盤。Iron Ox 機器人是機械臂,負責播種和移植的精細操作。Iron Ox 的室內農場已經可以種植萵苣、毛茛、甘藍、羅勒、香菜和韭菜等綠色蔬菜。

整個種植過程是全自動的,Iron Ox 有自己的植物生長監控系統、傳感器系統和水培系統,機器人能夠自動完成種植和收割等一系列操作。

Iron Ox 機器人

Iron Ox 的室內農場每年可以生產約2.6萬株植物,年產量為室外農場的三十倍,同時使用的空間更小。但是室內農場的種植也存在一個問題,LED照明的室內農場很耗電,是公司巨大的成本支出。

Brandon Alexander 表示,機器人農業可以解決勞動力短缺和供應鏈問題,Iron Ox 想通過自主研發的室內農場來解決食品安全問題,同時能夠降低農產品價格,解決100億人口的糧食問題。公司計劃在2021年在各個州建立更多的室內農場。

相關焦點

  • 為消費者提供新鮮農產品,垂直農業公司「Plenty」獲 1.4 億美元融資
    迄今為止,該公司的融資總額已經達到了 5 億美元。 2014 年 8 月,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南舊金山的「Plenty」,由 Jack Oslan、Matt Barnard、Nate Mazonson 和 Nate Storey 成立。該公司是一家垂直農業公司,向世界各地的人們帶來新鮮的、乾淨衛生且健康的農產品。
  • 阿聯農業技術公司「Pure Harvest」獲...
    智能農業領域的初創企業「Pure Harvest」想要改變這一現狀,並提出了一個創新的解決方案——大棚種菜,旨在為中東地區的農業發展做出貢獻。「Pure Harvest」曾在 2016 年,利用 110 萬美元融資,在 Al Ain 以北的農村小鎮 Nahel 購買了一個 3.3 公頃的農場。
  • PNP發布2020農業科技趨勢預判,室內農業、自動化等是重點
    農業企業愈加認識到,面對這些挑戰,需要尋求新的解決辦法。在過去的10年裡,農業技術的投資有了巨大的增長,在過去的5年裡有67億美元的投資,僅去年一年就有19億美元。主要技術創新集中在室內垂直農場、自動化和機器人技術、畜牧技術、現代溫室實踐、精準農業和人工智慧以及區塊鏈方面。
  • 「極飛科技」發布農業機器人與農場管理系統,想推動農業智能化轉變
    12月19日,在 2020 智慧農業技術大會(SAC)上,「極飛科技」發布了為解決農業生產痛點而設計的最新產品:農業無人車、自動駕駛儀以及智慧農業系統。極飛嘗試通過技術創新,以機器替代勞力,以 AI 科學指導替代人工經驗依賴,賦能農業生產。
  • 潮科技 |農業機器人行業應用報告
    據《彭博社》報導,這一項目可以讓中國數百萬個低產的、有汙染的農場實現現代化。美國2018年,美國農業部(USDA)國家食品和農業研究所(NIFA)宣布通過國家機器人聯合計劃(NRI-2.0)支持在農業領域研發和使用協作機器人。NIFA的使命是投資和推進農業研究、教育和推廣,以解決社會挑戰。
  • 從育苗、種植到採收分揀,這些機器人搞定農業生產全流程
    想像一下,農民不用出現在農田、果園或者溫室大棚裡,以前農民手動的種植、採摘、觀察等活動全部由機器人來精準、高效地完成,所有農業生產現場沒有一個人工出現,農民只需要坐在電腦前控制「機器人大軍」即可。
  • 用算法「種」出的草莓裡,藏著年輕人與農業的未來
    AI 組的種植溫室裡,設備可實時讀取溫度、光照等環境參數,並實現溫室內的自動化控制。 不過,程飈看到了跨國遠程種植的可靠性。這是一個能夠從源頭改變農業生產方式的巨大機遇,一個可以串聯起小農戶,實現規模化、標準化生產的起點。他立即成立了一家商業化公司,將 AI 算法打包成解決方案,幫助農戶減少水資源和肥料的消耗並提高產量。 很快,他們已有 200 畝左右的服務面積。「其中一個合作,9 月 20 日上午談的,下午就開始定產地,現在已經在安裝設備了。」
  • 超市也可以是農產品種植地?美國室內農場公司「Infarm」獲 1.7 億...
    到目前為止,公司籌集融資總額超3億美元。室內垂直農場 Infarm 由 Erez Galonska、Guy Galonska 和 Osnat Michaeli 創立於2013年,總部位於德國柏林,旨在為消費者提供更新鮮健康的綠色食物。
  • 「比特農場」裡的極客巫師
    表哥是在當地的「草莓研究院」工作,日常就是通過實驗整理更好的草莓種植方法,畢竟人家是全國最牛的草莓之鄉,還是挺講科學方法的。他表哥知道魏來是程式設計師,就跟他說草莓種植過程其實也能寫成程序。因為影響草莓種植的關鍵要素有幾十種,現在有了自動化的「比特農場」,智能化已經是必然要發生的了。
  • 在南極洲的溫室裡種蔬菜很厲害,第一批成果剛剛收穫了
    之前在南極,人們通常通過航運和空運向駐留在那裡的科學家提供食物。但現在他們多了一種選擇。在南極的德國科考站裡,科學家們享用了來自溫室裡的蔬菜豐收,包含萵苣、黃瓜和小蘿蔔。管理者 Bernhard Gropp 說:「它們嘗起來就像剛從花園裡摘下來的一樣。」
  • 室內高層垂直農場正在全球「生根發芽」
    (圖源:彭博社)彭博社報導稱,高層室內蔬菜農場的潮流正在世界各地蔓延。在日本京都的一個郊區,技術公司和初創公司雲集,Spread Co.正準備開設世界上最大的自動化蔬菜工廠。一些商業公司聲稱通過機器人、技術和規模的結合解決了這個問題,Spread便是其中之一。該公司位於日本矽谷凱漢科學城(Keihanna Science City)的新工廠,將在定製設計的LED燈下,每天在貨架上種植3萬棵生菜。一個密封的房間可以保護蔬菜免受害蟲、疾病和灰塵的侵害。
  • 深度洞察:透視荷蘭農業,看中國溫室農業的新商業、新趨勢
    比如,荷蘭溫室區域型布局逐漸向南部集中,荷蘭北部地區的溫室面積逐步縮小;溫室蔬菜的種植面積逐漸減少,花卉或盆栽植物面積不斷上升;每戶經營的溫室面積逐漸增大,說明溫室向集約化、規模化方向發展。2、日光溫室日光溫室是節能日光溫室的簡稱,又稱暖棚,由倆側山牆、維護後牆體、支撐骨架及覆蓋材料組成。是我國北方地區獨有的一種溫室類型。是一種在室內不加熱的溫室,通過後牆體對太陽能吸收實現蓄放熱,維持室內一定的溫度水平,以滿足蔬菜作物生長的需要。
  • 大量的農業,智慧農場為未來的生存!
    作為國家安全戰略的一部分,美國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一直致力於農業技術的發展。圍繞科學和技術委員會(NSTC)國家信息通信技術和致力於開發融合為基礎的原創技術2000,年GPS與農活無人行走,推出了早上農資多元技術如噴塗。近年來,物聯網,納米技術和機器人技術相結合,為農業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
  • 水培蔬菜種植玻璃溫室大棚簡介、蔬菜種植考慮的因素有哪些
    水培蔬菜,是指大部分根系生長在營養液液層層中,只通過營養液為其提供水分、養分、氧氣的有別於傳統土壤栽培形式下進行栽培的蔬菜。水培蔬菜生長周期短,富含多種人體所必需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廣源溫室於工編輯】水培是無土栽培的一種,分類於無基質栽培,無基質栽培類型是指植物根系生長的環境中沒有基質固定根系,根系生長在營養液或含有營養液的潮溼空氣中,但育苗時可能使用某些基質。那麼水培的蔬菜玻璃溫室大棚應該符合那些條件、規模化的水培蔬菜種植大棚應該如何的設計建造呢?
  • 小空間大能量,人類食物的未來在城市農場?
    2018年發表在《Earth's Future》上的一項研究表明,都市農業對於生活在城市裡的人們至關重要,每年可生產多達1.8億噸的食物——約佔全球豆類和蔬菜總產量的10%。事實上,新冠病毒的爆發並不是人們第一次擔心食品安全問題。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Woodrow ·Wilson)就要求美國人種植「勝利花園」以防止食物短缺。
  • 8個世界首個農場引發行業震驚
    荷蘭房地產公司Beladon正在鹿特丹默威港建造世界上第一個「漂浮農場」,並將利用它來養殖40頭Meuse-Rhine-Issel奶牛。值得注意的是,這裡有機器人幫助擠奶。在這些室內農場,在紫外線的照射下,農作物垂直種植在成排的架子上。
  • 這裡的蔬菜慢生長──走進薊州區上倉鎮設施農業園區「蟲蟲農場」
    天津北方網訊:寒冬時節,走進位於薊州區上倉鎮的設施農業園區「蟲蟲農場」,溫室大棚裡一片新綠,菜農們正在採收茴香、油菜、韭菜、芹菜,菜香味讓人格外舒暢。
  • 現實版QQ農場,國外自動化種植基地
    還真有,比如這個叫Farmbot的機器人,用它種菜簡直像玩QQ農場一樣簡單。Farmbot機器人可以自動播種、噴灑農藥,甚至自動除草,你要做的是在作物成熟時去收割就好了。將這些零件安裝好之後,你就可以通過一個配套的App來時刻觀察自己的菜園了,就像QQ農場一樣。你可以直接拖拽不同的作物到菜地上,機器人就會在相應的位置播下種子,你甚至能為每一株作物制定不同的種植計劃。雷鋒網了解到,Farmbot還有一些可擴展的零件,它們也可以通過App實現手動控制,比如,做一個嚇鳥用的稻草人?
  • 航天技術育種,機器人當農夫,農業生產盡顯「科技範」!
    深圳農科集團還擁有自己的太空作物園,園區內栽種展示了利用太空育種技術改良的蔬菜、花卉、果樹、經濟作物及園林植物等共計20科100多種,其中有神舟系列搭載過的單果重量超過4公斤的太空天水早茄,隨俄羅斯飛船遨遊過太空、胡蘿蔔素含量比一般品種高出3倍的番茄等。在該公司展位,記者看到,經過太空育種的蔬菜種子特別受觀眾青睞,大家都想親自種植一下,看看這些「上過天」的「太空蔬菜」究竟有何神奇。
  • 「科技農人」,可能是未來的當紅職業
    抱有不同但又相似的追求,前不久,他們各自所組成的隊伍都進入到了「第一屆多多農研科技大賽」決賽。他們將去研究並落地:通過算法來遠程「定製」草莓的口味和產量。從選手招募,到初賽答辯,極客公園一直對這項比賽進行了見證與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