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聽不懂,在過海關的時候英語就給留學小白上了一課。
每當海關一個問題接著一個問題的時候只能用YES和NO回答,稍不留神一個問題沒有聽懂,就被莫名其妙帶進了小黑屋。
而最難過的「聽不懂」在課堂和小組作業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選了一節大家都評價教學風格幽默的教授,結果課堂上的笑話一個都聽不懂」
「小組成員的花式口音太多,俚語太多,到底在說什麼??我還是裝聾作啞好了」
「每次被Homestay的奶奶誇讚的時候只能點頭微笑,回一句Thank you,明明開朗健談的自己被貼上了文靜女孩的標籤」
「一門課有30%的分數需要在課上回答問題,但是害怕因為Chinglish被嘲笑,只能放棄分數」
「上課時唯唯諾諾,微信上重拳出擊。」
「點餐不知道喜歡吃的東西怎麼說,只能用This,That代替所有。」
每次自己都暗暗發誓一定要好好學英語,但是又因為不敢說錯過了所有能夠練習口語的機會。
如果可以裝聾作啞度過大學四年那也許是我做的最大努力。但是選了文科的我,厚厚的課本,幾百篇論文也在生活中處處挖坑。
閱讀速度跟不上在論文面前體現的淋漓盡致。
生活中的租房文件,保險清單,大堆需要仔細閱讀才能籤下的合同無一例外都在對我重拳出擊。
明明考雅思考託福積累了這麼多單詞量,結果Essay交上去不及格?
數學課上被本地同學抱大腿,遇到Essay裝做不認識的冷漠想必你也有所體會。
高中靠著簡單句畢業,到了大學才知道自己的簡單句已經考不過一門考試了。
留學生的終極Penta Kill大概就是讀了四年書,中文中文不會了,英文英文也不好。一句話不能用完整的中文表達,說起英文卻也磕磕巴巴。
中國留學生說英語鬧尷尬、嚇老外的例子層出不窮,那麼英語不好是不是就不能出國留學了呢?害怕出國之後,說著一口燙嘴的英文,難以招架?希望大家記住:無論流利與否,敢開口說的都是好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