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混合動力到燃料電池,特斯拉「超級工廠」意味著什麼?

2020-12-20 DeepTech深科技

萬眾矚目的特斯拉超級工廠7月底在美國內華達州舉辦了盛大的開張儀式。目前只有14%的大規模結構已經建成,其餘項目將於2020年完成,總投入達50億美元。

據特斯拉稱,電池生產將於2017年開始,到2018年,超級工廠將能為50萬輛Model 3s提供電池。特斯拉需要建立超級工廠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它提供的鋰離子電池生產的費用較低。

特斯拉超級工廠

「超級工廠是現代生產技術的奇蹟,是一臺製造機器的機器,」馬斯克說。除了散熱外,它還為鋰離子電池生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規模經濟效益,將價格從2016年4月的每千瓦時190美元降低到每千瓦時130美元。巨大的生產規模,以及減少浪費和大幅減少的供應鏈,大大節省了成本,最終使電池生產成本減少30%。

超級工廠被認為是馬斯克變革汽車行業夢想的關鍵環節。電動車和鋰離子電池現狀如何呢?

2015年全球銷售的汽車總數約為7237萬輛。電動汽車佔該數量的約0.8%(54萬輛),比2014年銷售的約37.6萬輛有大幅增加,但仍低於全球銷售汽車總量的1%。

其實在全球售出的電動車中,特斯拉的Model S也只佔有了10%不到的比例。特斯拉賺得了眼球,然而還是傳統汽車廠商真正在賺錢。雷諾日產一年內賣出了10萬輛LEAF電動車,是特斯拉賣出所有電動車的兩倍多。福特、寶馬、奔馳、奧迪、豐田等大汽車廠則主攻混合動力汽車。

今天就讓我們來盤點一下市場上主要的電動車和混合動力車:

電池電動汽車(BEV)

電池電動汽車僅依靠電池組為發動機提供動力,這意味著行駛範圍通常相當有限。特斯拉就是個例外,他們的modelS已經達到約430公裡的行駛距離。我們對此持保留態度,因為它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各種外部因素,電池組的大小,開車的速度,天氣和是否使用空調等都會影響行駛範圍。

市面上其他汽車廠商製造的電動車還有寶馬的i3,雪佛蘭的Spark EV,三菱的i-MiEV和日產的LEAF。

BEV最大的問題在於充電站的缺乏,以及充電過程漫長的等待時間。特斯拉正在建設他們的超級充電站網絡,但其他汽車品牌目前不能使用特斯拉充電站。當然你要是只是拿來通勤,行駛範圍似乎不是什麼大問題。

電動汽車高昂的價格也是人們觀望的另一個原因,儘管特斯拉推出平價版電動車Model3,仍然要掏3.5萬美金。(在中國人看來好像也不算什麼了)。

特斯拉Model S

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EV

除了擁有電池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還具有常規的氣體或柴油動力發動機。混合動力受歡迎的原因是它們兼具長途行駛和短途低能耗的優點。

PHEV可以從插座充電,電池組可用於短距離。一旦電源耗盡,司機可以依靠發動機繼續駕駛。當然,PHEV不像全電動車和燃料電池電動車那樣環保,但比起傳統汽車汙染顯然大幅減小。寶馬i8,雪佛蘭Volt,豐田PriusPlug-in和三菱Outlander PHEV是市場上知名的插電式混合動力電動汽車。

寶馬i8

混合動力電動汽車(HEV)

傳統的氣動發動機和電動機的常規混合動力實際上不被認為是「電動車」,因為他們不能從電網再充電,完全由汽油發動機和再生制動供電。最著名的HEV的例子是豐田Prius,第一個真正成功的混合動力車,還有本田的Civic,豐田的Camry和福特的Escape。

豐田普銳斯

燃料電池電動車(FCEV)

燃料電池電動車通常通過將氫氣轉化為電力來為電動機提供動力。氫氣到電的轉換過程只產生水和熱,這意味著FCEV是唯一可歸類為零排放的電動車。

FCEV和BEV車輛之間有一個主要區別,也是BEV的致命弱點:行駛範圍太短。FCEV的現代燃氣發動機和加油一樣容易,大約五分鐘就可充滿燃料電池。那麼為什麼今天人們不更多的開FCEV呢?

該技術是相對新的,這意味著FCEV缺乏燃料基礎設施,當然,由於車輛生產數量目前低,汽車單價高。在目前市場上的少數FCEV中,現代Tucson僅可出租。最暢銷的FCEV豐田Mirai,售價大約在58,000美元。

豐田Mirai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與氫的生產和儲存相關的問題,我們以後可以慢慢討論。

是什麼在制約電動車的發展?

豐田從1992年開始開發FCEV技術,並於2015年開始銷售豐田Mirai。足足過了23年。這是很常見的汽車模型達到7-8年的年齡,才得到整容,這可能只是在引擎蓋下的一個小改動。

回頭看看特斯拉,2003年成立,2008年就推出了Roadster。儘管馬斯克自己也承認了Roadster的失敗,僅僅5年就推出第一款車型是令人佩服的。那之後僅僅8年,特斯拉就相繼推出了頗受好評的Model S,Model X。

與此同時,傳統汽車製造商大多是基於成熟的技術對舊模型的進行小修小補。而特斯拉一下子帶來了完新的汽車模型與高度複雜,未經市場檢驗的科技。沒有特斯拉在這條路上勇敢探索,電動汽車的進程將會放慢很多。

能源存儲一直以來都被人們忽視。風和陽光本質上是不穩定的能量來源,因為太陽不會全天發光,風也不會源源不斷的吹來,這需要能量存儲裝置來平衡能源的輸入。在過去267年間,電池技術的小規模、漸進式的改進還不足以滿足不斷增長的全球需求。

化石燃料具有遠超電池的能量密度,這意味在鋰電池迎頭趕上之前,汽油動力汽車將不會消失。即使電池技術的不斷升級和改進,鋰離子電池也很重,並且容量惡化,導致電動車用戶必須在5-10年內更換電池組。特斯拉自己也承認,電池組容量在使用4 - 5年時開始退化,到第8年,電池組容量預計下降30%。更令人擔憂的使,電池組替換的價格目前最少也要12,000美元。

1991年推出的第一款索尼製造的鋰離子電池相比,目前的鋰離子電池的能量是其能源的兩倍以上,這源自25年間不間斷地研究。學界的共識認為對於鋰離子電池來說,能量密度最多還能挖掘30%的增量。這意味著鋰離子電池永遠不會是解決方案。

那為什麼特斯拉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鋰離子電池這個籃子裡呢?作為一個行動派,鋰離子電池是目前特斯拉「秘密宏圖」計劃最具成本效益的解決方案。

電動車的未來

總有一天,鋰離子電池的時代將會過去,鋰離子電池的局限性意味著必然出現更好的替代品。如果我們回頭看前面討論的四種類型的電動車,只有一種不依賴於電池技術:燃料電池電動車。

在FCEV中使用的燃料氫氣,是自然界非常豐富的元素。利用可再生能源產生氫氣的過程是驚人的0碳排放。汽車行業中有一批專門的FCEV信徒,豐田也許是最熱心的。豐田和本田一直熱衷於開發他們的FCEV車型。

然而很多人都不這麼認為,原因很簡單:成本太高。且不談儲存和轉移氫氣的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就連生產氫氣的過程都是多此一舉。消耗大量電能來產生氫,而實際上,那些電能就可以直接被用來驅動電動車。

那麼電動車的未來到底在哪裡呢?混合動力電動車嗎?他昂貴,同時裝有兩套驅動設備,導致沉重的體型極大的削減了行駛範圍。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鋰離子電池會統治電動車的未來。

特斯拉是目前唯一擁有勇氣的汽車製造商,他一直走在最前面推動電動車的發展,而其他汽車製造商似乎對開發混合動力車這樣的小打小鬧抱有希望。實際上,即使特斯拉入了鋰電池「超級工廠」的坑,當另一種技術開始超越鋰電池時,伊隆·馬斯克也會毫無猶豫的出現在那裡。

相關焦點

  • 馬斯克:特斯拉柏林超級工廠將使用4680電池
    繼9月底在社交媒體上透露4680電池幾個月前就已開始實車測試之後,特斯拉CEO馬斯克又透露這一新推出的電池,將用於柏林超級工廠所生產的電動汽車
  • 招聘廣告暗示特斯拉或在柏林超級工廠生產自己的電池
    來源:TechWeb原標題:招聘廣告暗示:特斯拉可能在柏林超級工廠生產自己的電池12月1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特斯拉發布的招聘廣告暗示,該公司可能在其位於德國柏林的「4號超級工廠」(Gigafactory
  • 電力設備行業:特斯拉的動力電池夢都有哪些布局?
    特斯拉在電池領域有哪些布局?特斯拉在電池材料領域推行去鈷化、無鈷化。從最早的車型Roadster採用鈷酸鋰電池到後來的Model S/X/3採用NCA電池,鈷的用量大幅減少。特斯拉還準備在上海工廠生產的電動車中使用不含鈷的電池。另一方面,特斯拉致力於掌握動力電池核心技術。
  • 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43期:「百萬英裡電池」來了!時間就在9...
    山東:力爭用3年時間打造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產業聚集區日前,山東省工信廳發布《山東省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工作實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3年,在山東省重點區域打造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的產業聚集區
  • 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開始生產ModelY_易車網
    在過去9個月中,特斯拉一直在對上海超級工廠進行擴建,從而為Model Y電動SUV的生產做準備,該工廠的規模擴大了一倍有餘。10月,特斯拉發布了上海超級工廠內Model Y廠房的照片。上個月,工信部批准該公司在中國生產Model Y。
  • 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開始生產ModelY
    在過去9個月中,特斯拉一直在對上海超級工廠進行擴建,從而為Model Y電動SUV的生產做準備,該工廠的規模擴大了一倍有餘。10月,特斯拉發布了上海超級工廠內Model Y廠房的照片。上個月,工信部批准該公司在中國生產Model Y。
  • 根本就不需要什麼新能源汽車,不管是電動汽車還是氫燃料電池汽車
    百年燃油汽車產業迎來了轉折點,首先迎來的混合動力汽車、插電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在這三部車的遊戲裡面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日本豐田汽車把混合動力專利壟斷之後,各國拋棄了這一減少車輛能耗最快、最省力的方式,轉而大張旗鼓發展插電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動汽車。這裡面的代表就是美國明星車企-特斯拉。
  • 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38期:特斯拉「百萬英裡」新電池系與...
    這一合作有望在特斯拉「電池日」上宣布。此前有報導顯示,特斯拉發明了一種新的電極技術(單晶鎳鈷鋁電極),能讓電動汽車的全生命周期續航裡程達到100萬英裡(160萬公裡),並使電池成本降低到100美元/KWh以下,讓特斯拉的電動車售價能低於燃油車水平。這一電極技術離不開加拿大電池專家傑夫·達恩,以及特斯拉收購的麥克斯韋(Maxwell)的工作。
  • 特斯拉動力電池戰略分析:特斯拉的電池風雲
    特斯拉的主要技術專利主要包括自研、外部收購獲得這兩部分。特斯拉(Tesla Motors Inc/Tesla Inc)截至 2020 年初已有 2200 餘項專利公開,其主要分布為電氣系統、動力 電池結構、溫控、連接等。動力電池子項總量和佔比均不高。和傳統動力電池龍頭相比,在動力電池相關專利 數量上的差距巨大。
  • 詳解宇宙黑科技:氫燃料電池動力
    「燃料電池」這四個字想必大家或多或少都聽說過,因為這是全世界科學家研究了數十年的技術,始終沒有取得重大的技術突破,至少是沒有誰能夠拿得出成本適合消費級市場的成熟技術。而在不到一年前,豐田就放出豪言說已經在燃料電池領域取得了技術突破,可以使車用燃料電池的成本從100萬美元降到5萬美元,降幅高達95%!不到一年,豐田便用Mirai兌現了豪言。
  • 松下否認與特斯拉合作在3號超級工廠投產電池計劃
    11月2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當地時間周三,松下否認了與特斯拉合作在「3號超級工廠」(Gigafactory 3)投產電池的計劃。據悉,松下不僅為特斯拉的Model S和Model X供應電池,還與特斯拉合作在內華達州的「1號超級工廠」(Gigafactory 1)生產Model 3所需的電池。此前,有傳言稱,松下將與特斯拉合作在中國生產電池,但松下社長津賀一宏對此進行了否認。他表示,目前並沒有為特斯拉中國業務在中國新建電池工廠的計劃。
  • 動力電池競爭白刃化,寧德時代推超級電池迎接挑戰
    以夢為馬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在全球加速發展,夢想的燃料來自技術的進步,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最大掣肘仍是電池技術。今年3月29日比亞迪發布的一款刀片電池引得業界關注,這也拉開了寧德時代(300750-CN)與比亞迪(01211-HK)的「隔空口舌之戰」。
  • 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41期:首個嘗鮮國產200萬公裡續航電池...
    曾毓群稱,「只要有人下訂單,我們就準備好生產,價格要比目前電動車的電池貴10%左右。」特斯拉在今年2月確立了和寧德時代的合作關係,經過數月談判,寧德時代和特斯拉籤訂了為期2年的電池供應合同。而在此之前,特斯拉2019年就表示,預計未來將生產出行駛百萬英裡的電池。
  • 外媒:特斯拉柏林超級工廠已開始招聘管理職位
    原標題:外媒:特斯拉柏林超級工廠已開始招聘管理職位   據外媒報導,目前,特斯拉
  • 特斯拉計劃在奧斯汀超級工廠新建氫氧化鋰精煉廠 2022年底投產
    電池原材料諮詢公司基準礦物情報(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最新報告顯示,特斯拉準備在德克薩斯州奧斯汀超級工廠附近建造一座氫氧化鋰精煉廠,將鋰輝石轉化為生產電池所需的原材料氫氧化鋰,目標運營日期為2022年第四季度。
  • 特斯拉或將在美國再建一座電動車超級工廠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特斯拉執行長伊隆·馬斯克正在謀劃新的布局。近日,慣於吊大家胃口的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發起一起投票,詢問是否應該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再建設一座電動車超級工廠(Gigafactory)。雖然只有「Giga Texas?」
  • 特斯拉1號超級工廠直接僱員超過3000人 成全球最大電池工廠
    特斯拉1號超級工廠直接僱員超過3000人 成全球最大電池工廠 2018-08-22 11:37
  • 曝特斯拉柏林超級工廠新消息 將配先進噴漆車間
    【太平洋汽車網 行業頻道】近日,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在社交網站發布一張特斯拉柏林超級工廠相關圖片。另據其他消息顯示,特斯拉柏林超級工廠在進入7月後會加速建設,首批鋼筋混凝土板已於上周運抵工廠。
  • 氫燃料電池汽車:你應該了解的內幕
    兩家日本最大的汽車製造商將在氫動力上下重注。豐田將在明年推出售價5.75萬美元的 Mirai 燃料電池汽車(FCV),而氫動力先驅本田也將在 2016 年推出一款氫動力汽車。等等,環保汽車不都是電動汽車(EV)嗎?燃料電池汽車也可以算作電動汽車,但你可以在五分鐘內給電池灌滿燃料,而不是等上幾個小時來充滿電。電動汽車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更換整組電池。
  • 特斯拉自產電池的秘密:用成本碾壓同行 產線正在搭建
    另一項超級電容技術,則可以用作能量回收過程中的快速儲能裝置,其能耗遠小於將回收的動能重新儲備到電池中。 而在急加速過程中,超級電容器能夠實現大功率放電,避免動力電池直接大功率放電產生鋰晶枝,對電池結構造成不可逆的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