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設備行業:特斯拉的動力電池夢都有哪些布局?

2020-12-11 東方財富網

摘要

特斯拉電池日將在2020年4月召開,將會公布新型電池的進展情況。本文通過梳理分析特斯拉收購的Maxwell擁有的乾電極相關技術和專利,對特斯拉自產電池可能選擇的技術路線做出初步判斷。我們預測特斯拉的動力電池,有望採用高鎳正極+矽碳負極(摻鋰)+乾電極+超級電容的技術組合。

特斯拉在電池領域有哪些布局?特斯拉在電池材料領域推行去鈷化、無鈷化。從最早的車型Roadster採用鈷酸鋰電池到後來的Model S/X/3採用NCA電池,鈷的用量大幅減少。特斯拉還準備在上海工廠生產的電動車中使用不含鈷的電池。另一方面,特斯拉致力於掌握動力電池核心技術。2014年7月,特斯拉與松下合資建設動力電池超級工廠;2019年先後收購超級電容生產商Maxwell和鋰電設備製造商Hibar;還有媒體預測特斯拉可能已經收購了鋰離子電池初創公司SilLion。

特斯拉未來的電池技術路線是怎樣的?鋰電池(乾電極工藝+高鎳正極+預鋰化矽碳負極)+超級電容(鋰離子電容)組合。高鎳材料體系是鋰電池發展的主流方向,乾電極的工藝改善可以加快高鎳化的進程。在動力源方面,將鋰電池和超級電容通過電路連接的方式進行集成。在高速行駛的車況下,電池作為主動力輸出平均功率;在加速、減速、反覆啟停等狀態下,電容器介入作為動力釋放和回收的主要來源。Maxwell已經在2017年申請了一套基於混合動力平臺的超級電容+鋰電池的系統集成方案的專利,我們認為特斯拉未來將引進電池為主動力、超級電容為輔助電源的解決方案,在保證電動車續航的同時,優化行車過程,提供更好的駕駛體驗。

Maxwell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Maxwell創辦於1965年,主要業務包括超級電容器、高壓電容器和減輕輻射微電子產品,已成為全球領先的超級電容製造商,旗下客戶包括吉利、沃爾沃、大陸集團、西門子等。Maxwell是少數將乾電極技術運用於超級電容生產的廠商,儘管公司盈利水平難言樂觀,但特斯拉仍以55%的溢價率進行收購,表明特斯拉看重公司的核心技術實力,雙方的合作有望產生顯著的協同效應。

乾電極技術有哪些優點和應用難點?與傳統的溼法工藝相比,乾電極技術主要有以下優點:1)壓實密度高,對高鎳電池材料體系的兼容性更強;2)成本較溼法工藝下降10%-20%+;3)循環壽命更長、高溫穩定性更好、充放電速率更高、能量消耗更低等。乾電極技術在鋰電池上的應用難點在於乾電極技術製作的極片容易脫粉,因此對粘結性要求高,目前的乾電極工藝還難以滿足生產要求。

超級電容有哪些優缺點?與電池相比,超級電容具有以下優點:1)充放電速度快,是電池的100倍;2)單位功率傳輸質量更低,功率密度更高;3)更高的充放電轉換效率,能量以電能而非化學能的形式儲存,因此能量損失較少;4)穩定持續工作的溫度範圍更寬(-40o C to +65o C);5)無維護或低維護需求;6)循環壽命更長;7)無重金屬,不會帶來環境問題。超級電容擁有短時間快速充放電的能力,在汽車領域適合用於啟停系統。超級電容的缺點在於單位電量成本高,並且能量密度低,作為電動車的主動力來源難度較大。

投資建議:1)乾電極技術是對電池生產工藝的優化,沒有改變當前的電池材料體系,並且會加速鋰電池向高鎳化方向發展。強烈推薦具備技術優勢的高鎳三元正極材料龍頭企業當升科技;乾電極技術的發展將會帶動高鎳添加劑、成膜添加劑等新型添加劑的用量增加,推薦在新型添加劑領域具備深厚技術積累的電解液龍頭新宙邦。2)超級電容具有功率密度高、循環壽命長的顯著優勢,有望作為電動車上的輔助電源提升車輛的駕駛性能。推薦全球最大的超級化學品配套企業新宙邦。3)特斯拉的新型電池從研發成功到量產需要一定的過程,中短期內動力電池還將以外供為主。持續關注特斯拉國產化、LG化學/寧德時代供應鏈的投資機會。強烈推薦寧德時代、匯川技術,推薦璞泰來、星源材質、臥龍電驅,關注恩捷股份。

風險提示:1)新技術商業化應用不及預期的風險:乾電極技術在鋰電池的商業化應用仍有待進一步觀察,難以一蹴而就;2)疫情影響時間延長的風險:若疫情中短期內無法有效控制,可能導致企業復工時間和消費者購買需求的延後,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復甦造成負面影響;3)政策力度不及預期的風險:如果國內外政策對實現新能源汽車支持力度軟化或改變,導致政策出臺力度低於預期,將顯著影響新能源汽車市場整體規模;4)電動車自燃事故帶來的消費者信任風險:國內外特斯拉車型曾發生過多起自燃事件,其採用的高鎳電池體系對產品本身的安全性是一大考驗。若特斯拉再度發生自燃事件,或將引發消費者的信任危機,給產品銷量帶來負面影響。

01

特斯拉的動力電池夢

1.1 特斯拉布局動力電池

特斯拉在電動汽車關鍵零部件動力電池的規劃和布局方面一直動作頻頻。

一方面,特斯拉在電池材料領域推行去鈷化、無鈷化。從最早的車型Roadster採用鈷酸鋰電池到後來的Model S/X/3採用NCA電池,鈷的用量大幅減少。2018年6月,馬斯克表示當時特斯拉電池中鈷的含量僅為3%,未來將實現「無鈷化」。2020年2月,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特斯拉正在和寧德時代展開深入談判,準備在上海工廠生產的電動車中使用不含鈷的電池,旗下首批無鈷化車型有望率先在中國推出。

另一方面,特斯拉致力於掌握動力電池核心技術。2014年7月,特斯拉與松下合資建設動力電池超級工廠;2019年先後收購超級電容生產商Maxwell和鋰電設備製造商Hibar;最近有媒體報導特斯拉正在弗裡蒙特建造一條試點電池生產線,並在設計自己的電池生產設備,還有媒體預測特斯拉可能已經收購了鋰離子電池初創公司SilLion(為商用圓柱形電池研發高負載矽陽極和電極技術)。在2020年4月的電池大會上,特斯拉將會公布新電池的信息,屆時特斯拉多年來的電池研發成果預計將引發廣泛關注,加快行業變革。

1.2 Maxwell:超級電容龍頭,掌握乾電極技術

Maxwell創辦於1965年,1983年在納斯達克上市,1992年開始涉足超級電容器,並於2005年推出首款大容量超級電容;2017年獲得Nesscap能源核心業務,2019年2月被特斯拉以2.18億美元收購,於2019年5月退市。

公司總部在美國加州聖地牙哥,在美國、德國、中國和韓國建有設計中心、製造工廠或銷售網點。公司規模較小,截至2018年,公司在四個國家的總員工人數367人,其中中國有27人;公司多位高管有計算機、電子等領域的知識背景和半導體行業的從業經歷。

公司主要業務包括超級電容器、高壓電容器(2018年剝離)和減輕輻射微電子產品(2016年剝離),經過多年發展,已成為全球領先的超級電容製造商,旗下超級電容產品涵蓋標準系列、XP系列、DuraBlue系列等多個品類,綜合了高功率密度、長循環壽命、快速充放電等優點,廣泛應用於汽車、電網儲能、風電、UPS、消費和工業電子產品、機器人等領域。除此之外,Maxwell還是少數將乾電極技術運用於超級電容生產的廠商,掌握乾電級生產的核心技術。

公司客戶眾多,覆蓋領域廣。在汽車領域,公司的超級電容用于吉利的微混及插混車型,客戶還包括其他一線主機廠和大陸集團等零部件供應商;在軌道交通領域,公司幫助中國中車開發新型鋰離子電容;在工業領域,公司為西門子開發網格能量存儲系統;在風電領域,公司與金風科技子公司北京天誠同創電氣開展業務合作。

收入縮減,盈利能力下滑。2014年之後,Maxwell營業收入進入下降通道,2018年營業收入9046萬美元,同比下降30.6%,主要因為2017年的收入中包含高壓電容器業務,而2018年已將其剝離;若扣除這部分影響,2018年營收增長3.1%。毛利率由最高的40%下降到10%左右,淨利潤已連續5年為負。儘管公司盈利水平難言樂觀,但特斯拉仍以55%的溢價率進行收購,表明特斯拉看重公司的核心技術實力,雙方的合作有望產生顯著的協同效應。

02

新技術路線猜想:乾電極+超級電容

我們認為特斯拉將大概率依託Maxwell的技術方向來決定自產電池的路線。綜合考慮Maxwell的產品技術、專利情況和特斯拉原有的技術路徑,我們認為特斯拉自產的新型電池將是高鎳正極+矽碳負極(摻鋰)+乾電極+超級電容的組合。

2.1 乾電極:性能提升,成本下降

乾電極電池與傳統電池的差異主要體現在極片的製造工藝上。傳統的鋰電池製造將具有粘合劑材料的溶劑NMP與負極或正極粉末混合後,把漿料塗在電極集電體上並乾燥。乾電極技術不使用溶劑,而是將少量(約5-8%)細粉狀PTFE粘合劑與正極粉末混合,然後將混合的正極+粘合劑粉末通過擠壓機形成薄的電極材料帶,最後將擠出的電極材料帶層壓到金屬箔集電體上形成成品電極。

與傳統的溼法工藝相比,乾電極技術主要有以下優點:

1)壓實密度高,對高鎳電池材料體系的兼容性更強。當前高鎳正極+矽碳負極的電池材料體系是鋰電池發展的主流方向之一。

正極方面,在傳統工藝的鋰電池生產條件下,高鎳正極熱穩定性較差、表層結構不穩定、鎳元素呈鹼性易吸收水分,採用乾電極的工藝可以有效緩解上述問題。

負極方面,矽碳材料的首次充放電效率低(首次循環在負極生成SEI膜造成容量損失)、膨脹大、長循環會帶來材料粉化。運用乾電極的工藝在負極採用預鋰技術,將提高電池的容量。Maxwell在預鋰技術方面早有儲備;根據美國專利局的公開信息,Maxwell在2018年申請的專利中,矽碳負極預鋰化之後可提升首次循環效率至80.4%,而控制樣本(無預鋰)的矽碳負極首次循環效率僅為73.9%。

總的來說,相比傳統的工藝過程,乾電極本身壓實密度高,同時該技術能夠將諸如高鎳、矽等能量密度更高、液體敏感性更強的活性材料應用在電極生產上,使得電池能量密度的提升更加容易,伴隨的風險更小。目前Maxwell採用乾電極技術已經能夠實現大於300Wh/kg的電芯能量密度,比當前溼電極電池高出10%以上;未來或將達到500Wh/kg。

2)成本較溼法工藝下降10%-20%+。乾電極不使用有毒的NMP溶劑,更加環保,同時省掉了塗布、極片乾燥等生產環節,降低了物料和設備費用,簡化了生產工藝流程。如果算上潛在的能量密度提升帶來的成本下降,乾電極工藝將進一步壓縮成本。當前乾電極工藝帶來單車成本下降200-1000美元;Maxwell預計在本世紀20年代初實現超過350Wh/kg的電芯能量密度,對應製造成本低於100美元/kWh。

3)其它重要性能的改善。包括循環壽命更長(是溼法工藝的2倍)、高溫穩定性更好、充放電速率更高(乾電極極片內阻更小)、能量消耗更低等。

乾電極技術已經用於超級電容,鋰電池應用難度較大。Maxwell是全球少數採用乾電極技術生產超級電容的企業,該項技術已經擁有了成熟的商業化應用案例。超級電容正負極材料都採用活性炭,比表面積較高,極片膨脹係數低,對粘結性要求不高,採用乾電極工藝難度不大;而商業化的鋰電池正負極材料比表面積小,充放電過程伴隨體積膨脹,製作的極片容易脫粉,因此對粘結性要求高,目前的乾電極工藝還難以滿足生產要求。

Maxwell表示已經將乾電極技術應用於鋰電池。2016年,公司與一家全球領先的汽車製造商和一家全球性的零部件一級供應商籤署聯合開發協議,基於概念論證來證明乾電極具備中試階段的良好性能。公司同時在2018年年報中明確表示,已經開發和改進(have developed and transformed)已有的乾電極技術應用於電池的生產,認為乾電極技術有潛力在電池行業特別是在電動車領域(particularly for use in electric vehicles)成為一項開創性(groundbreaking)技術,使用這項技術將獲得比當今最先進的(state of the art)鋰電池更卓越的性能和更低的成本。公司在2018年年報中還表示計劃在2019年建設中試生產設施,以進一步證明這項技術帶來的好處和可行性。

2.2 超級電容:輔助動力源

功率密度高、循環壽命長。與電池相比,超級電容具有以下優點:1)充放電速度快,是電池的100倍;2)單位功率傳輸質量更低,功率密度更高;3)更高的充放電轉換效率,能量以電能而非化學能的形式儲存,因此能量損失較少;4)穩定持續工作的溫度範圍更寬(-40o C to +65o C);5)無維護或低維護需求;6)循環壽命更長;7)無重金屬,不會帶來環境問題。超級電容擁有短時間快速充放電的能力,在汽車領域適合用於啟停系統。

超級電容的缺點也很明顯,單位電量成本高,並且能量密度低,作為電動車的主動力來源難度較大。

對於Maxwell的超級電容在特斯拉中的作用和扮演的角色,我們認為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探討:

1)進一步開發介於電容和電池之間的混合儲能器件。基於這一想法,Maxwell已經開發出能夠量產的鋰離子電容,該儲能器件擁有與超級電容相似的功率密度和循環壽命,並且能量密度是超級電容的3倍,與鉛酸電池在一個水平上,但與鋰離子電池還存在不小的差距。考慮到電容本身的特性,要想進一步在量級上縮小與鋰電池在能量密度上的差距,成為獨立的電動汽車主動力電源,難度較大。

2)鋰電池+超級電容(鋰離子電容)組合。將鋰電池和超級電容通過電路連接的方式進行集成。在高速行駛的車況下,電池作為主動力輸出平均功率;在加速、減速、反覆啟停等狀態下,電容器介入作為動力釋放和回收的主要來源。考慮到Maxwell已經在2017年申請了一套基於混合動力平臺的超級電容+鋰電池的系統集成方案的專利,我們認為特斯拉未來將引進電池為主動力、超級電容為輔助電源的解決方案,在保證電動車續航的同時,優化行車過程,提供更好的駕駛體驗。

電池日上可能給出新型電池的方案、進度以及電池量產的計劃。基於以上分析,我們認為特斯拉自產的新型電池將是高鎳正極+矽碳負極(摻鋰)+乾電極+超級電容的組合。我們預測即將於4月份舉辦的電池日可能涉及以下內容:

1)給出新型電池的方案。比如電池的材料體系、乾電極工藝的優勢、新型電池的性能參數、超級電容的作用等。特斯拉可能在會上帶來全新的電化學技術。此外,特斯拉在上海工廠使用的無鈷電池的具體情況預計也會在大會上披露。

2)公布新型電池的進度。包括新型電池能否量產,量產還要解決的問題等。我們認為乾電極技術在電動車上的生產應用的研究和實踐大概率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3)披露新型電池的量產的計劃。包括量產的時間節點、產能規模、生產地點等信息。我們認為特斯拉的新型電池量產會在2021年以後,中短期內還是以外購為主;在美國、上海和歐洲都會有自建電池工廠進行電池生產的計劃。

03

投資建議

特斯拉將於2020年4月在Battery Day公布新型電池的相關情況,預計會對乾電極技術在鋰電池上的適用情況以及超級電容的相關應用進行說明。根據上文中Maxwell對乾電極技術在電動車領域的使用進行的諸多的實驗和工作,我們認為乾電極技術在電動車上的生產應用的研究和實踐大概率取得了進展。對此,把握以下三條主線:

1)乾電極技術是對電池生產工藝的優化,沒有改變當前的電池材料體系,並且會加速鋰電池向高鎳化方向發展。強烈推薦具備技術優勢的高鎳三元正極材料龍頭企業當升科技;乾電極電池的發展將會帶動高鎳添加劑、成膜添加劑等新型添加劑的用量增加,推薦在新型添加劑領域具備深厚技術積累的電解液龍頭新宙邦。

2)超級電容具有功率密度高、循環壽命長的顯著優勢,有望作為電動車上的輔助電源提升車輛的駕駛性能。推薦全球最大的超級化學品配套企業新宙邦。

3)特斯拉的新型電池從研發成功到量產需要一定的過程,預計2021年後會量產電池,短期內動力電池還是以外供為主。持續關注特斯拉國產化、LG化學/寧德時代供應鏈的投資機會。強烈推薦寧德時代、匯川技術,推薦璞泰來、星源材質、臥龍電驅,關注恩捷股份。

04

風險提示

1) 新技術商業化應用不及預期的風險:乾電極技術在鋰電池的商業化應用仍有待進一步觀察,難以一蹴而就。

2) 疫情影響時間延長的風險:若疫情中短期內無法有效控制,可能導致企業復工時間和消費者購買需求的延後,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復甦造成負面影響。

3) 政策力度不及預期的風險:如果國內外政策對實現新能源汽車支持力度軟化或改變,導致政策出臺力度低於預期,將顯著影響新能源汽車市場整體規模。

4) 電動車自燃事故帶來的消費者信任風險:國內外特斯拉車型曾發生過多起自燃事件,其採用的高鎳電池體系對產品本身的安全性是一大考驗。若特斯拉再度發生自燃事件,或將引發消費者的信任危機,給產品銷量帶來負面影響

(文章來源:平安研究)

相關焦點

  • 鋰電池設備行業:特斯拉自建電池廠利好國產設備龍頭 設備公司估值...
    預計特斯拉自建電池生產線將以中國設備為主,國產設備龍頭將受益。電池行業格局將分化,使得擴產規模彈性加大,設備需求相比原有預期大幅增加。   3、設備公司未來三年彈性最大,設備估值將向上修正   設備環節估值水平約為35-40倍,大幅低於電池和電池材料公司約60倍PE水平,我們判斷估值將向上修正。
  • 特斯拉動力電池戰略分析:特斯拉的電池風雲
    一、特斯拉動力電池技術布局:長壽命&無鈷願景1、特斯拉本體技術布局:電氣基本盤,電池佔比低 「技術極客」是特斯拉公司的關鍵屬性。電子電氣架構、用能充能系統等的先進性奠定了其智能電動車產 品的銷量和地位。
  • 特斯拉「電池日」即將召開,哪些個股具備機會?
    這些特性決定了超級電容器與高能量密度電池能夠形成完美的組合,當車輛正常行駛時,動力電池提供主要的電力。而當車輛處於動能回收或是急加速急減速等可能對電池造成負面影響的工況時,超級電容器則能夠承擔儲存與釋放電能的功效。超級電容+動力電池的雙重動力組合可以大大提高汽車的性能和壽命,未來很有可能成為特斯拉的殺手鐧。
  • 特斯拉自產電池的秘密:低調布局5年,用成本碾壓同行!產線正在搭建
    ,動力電池產業迅速崛起,全球已形成中、日、韓三國企業爭霸,松下、LG、寧德時代等巨頭分庭抗禮的行業格局。更多擁有資本與技術的車企在特斯拉的號召下,將會湧入動力電池市場,衝擊當前的動力電池產業格局。 在這樣關鍵的節點上,我們有必要找到特斯拉如何突破動力電池產業技術壁壘,一步一步解決電池研發,並最終具備電芯生產能力的秘密。 車東西通過對特斯拉五年以來的投資布局、技術研發情況與產業鏈布局進行梳理,找到了其中的答案。
  • 2020年特斯拉動力電池戰略分析
    來源:中信建投 一、特斯拉動力電池技術布局:長壽命&無鈷願景 1、特斯拉本體技術布局:電氣基本盤特斯拉在相關 方面的研究初步體現出了較強的競爭力(~4000 次以上深充深放),而主要動力電池企業同樣在此領域持續進行 研發投入與成果轉化。在不太遠的將來,新能源汽車有望實現和燃油汽車的「同壽同權」。另外,長壽命電池和 高鎳的兼容性相對較差,適當的鈷含量則大有裨益,這也說明動力電池對鈷仍將有相當程度有效需求。
  • 從混合動力到燃料電池,特斯拉「超級工廠」意味著什麼?
    特斯拉超級工廠「超級工廠是現代生產技術的奇蹟,是一臺製造機器的機器,」馬斯克說。除了散熱外,它還為鋰離子電池生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規模經濟效益,將價格從2016年4月的每千瓦時190美元降低到每千瓦時130美元。巨大的生產規模,以及減少浪費和大幅減少的供應鏈,大大節省了成本,最終使電池生產成本減少30%。超級工廠被認為是馬斯克變革汽車行業夢想的關鍵環節。
  • 特斯拉動力電池深度剖析:再探「門口的野蠻人」
    過去 200 多年以來,技術進步始終推動電池向能量密度更高、成本更低的方向演進。車用動力電池總體經歷了鎳氫/錳酸鋰/鈷酸鋰-磷酸鐵鋰-三元鋰電三個階段,電池性能持續優化,成本不斷下降。特斯拉是全球電動車龍頭, 致力於改變世界能源結構,推動世界向可再生能源轉變,其電池技術始終引領行業。
  • 特斯拉160萬公裡電池5月發布,對電池起家的比亞迪威脅有多大
    特斯拉Gigafactory超級電池廠從這一系列的布局來看,馬斯克的野心誓要在動力電池領域,成為不可或缺的存在,但動力電池比拼的是技術創新力,以及巨額投資研發力,競爭規則跟整車領域並不一樣。老羅對特斯拉在動力電池的布局並不看好,畢竟就算在整車領域現在是高光存在,但這也是暫時的領先,在汽車行業,哪家車企沒出個爆款高光個一兩年呢。特斯拉當務之急是繼續穩住在高端電動汽車領域的位置,而不是忙著延伸,別到時候兩頭都顧不上,揀了芝麻丟了西瓜那就得不償失了。寧德時代與比亞迪差距越來越大,手握刀片電池+業務拆分的比亞迪勝算多大?
  • 特斯拉自產電池的秘密:用成本碾壓同行 產線正在搭建
    更多擁有資本與技術的車企在特斯拉的號召下,將會湧入動力電池市場,衝擊當前的動力電池產業格局。 在這樣關鍵的節點上,我們有必要找到特斯拉如何突破動力電池產業技術壁壘,一步一步解決電池研發,並最終具備電芯生產能力的秘密。 車東西通過對特斯拉五年以來的投資布局、技術研發情況與產業鏈布局進行梳理,找到了其中的答案。
  • 退役動力電池往哪去?2019年特斯拉電池回收業務收入已達1.64億美元
    而根據天眼查數據,目前全國有大約3000家動力電池回收相關企業,它們平分這個市場,每家所得只有不到600萬元。實力較強的頭部企業,其回收處理廢舊動力電池的能力也只有1萬噸/年,收入也趕不上不以此為主業的特斯拉。那麼問題來了:是國內回收企業技術不行,還是特斯拉有什麼高招?
  • 特斯拉宣布動力電池降本計劃!電動車與燃油車同價時代不遠了
    朋友們或多或少都有聽說過關於電動車動力電池成本的問題,比如經常有這樣的新聞報導:某某買了一輛特斯拉換電池竟然要16萬……動力電池過高的成本至今仍然令電動車售價較燃油車高,拔高了消費者的購買門檻,從而也制約著電動車的市場發展。
  • Model 3動力電池充不滿?!特斯拉是這麼解釋的
    近日,有多位車主反映裝配了磷酸鐵鋰電池的國產版特斯拉Model 3存在電量無法充至100%的情況。官方根據此現象做出回復稱,該現象是由於電池化學特性導致的電量測算誤差,車輛顯示數值未達100%,但動力電池的實際電量已充滿。
  • 新能源汽車行業專題報告:動力電池,未來幾何
    結合動力電池產品的使用場景,耐撞擊、耐振動、擠壓穿刺等機械衝擊是電池外包裝必要的功能之一,此外還需要滿足化學方面的防火阻燃、浸泡要求,以及設計方面的輕量化、走線布局等要求。所以動力電池的封裝工藝也具有一定的技術門檻。動力電池按分裝技術劃分主要有方形電池、圓形電池以及軟包電池三類,各有優劣。
  • 特斯拉動力電池饑渴:松下、寧德時代、LG化學三家分晉
    日前,有國外媒體報導稱,特斯拉2月份在中國工廠所生產的Model 3全部採用的是LG化學供應的動力電池,電池的供應量達到201.92MWh。 數據顯示,作為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頭部廠商,特斯拉僅在2019年就達到了367500 輛的新車交付總量。
  • 新能源車的動力電池回收是個偽風口?
    動力電池在電動汽車成本中約佔三分之一,價格很高。而若將拆卸下來的廢舊電池用於照明、取暖等領域多少有些大材小用的意思,並且其整體效益並不如電網供電來的划算。特斯拉CTO 、聯合創始人之一Straubel此前也公開表示,特斯拉研究發現動力電池的二次利用並沒有多大的經濟效益。當然,目前一些大型企業也在嘗試利用退役電池組成大型儲能站,用於光伏發電等領域。
  • 中韓動力電池開戰!供貨特斯拉的LG化學將撼動寧德時代的霸主地位?
    2020年1月2日韓媒報導,中國鋰電設備廠商先導智能已經開始為LG化學南京圓柱電池工廠供應卷繞機,這是在為國產特斯拉生產2170圓柱電池做準備。除此之外,雙方還將就軟包電池所需求的疊片機設備展開合作。在此之前,LG化學主要使用韓國鋰電設備商DA科技的產品,這被認為是LG的降本舉措。
  • 支持4000次充放電循環 壽命或達25年 特斯拉電池能有那麼神嗎?
    不過特斯拉最近提交了一項名為「鎳鈷鋁電極合成方法」的專利,似乎即將解決這一行業難題。該項專利可以讓電池支持4000次的充放電循環,假設每周給車充電三次,電池至少也能使用25年以上,這已經超過了許多燃油車的使用壽命,聽起來著實有點「黑科技」的意思。那麼今天邦老師就給大家分析一下,看看特斯拉的電池真的會有那麼神奇嗎?
  • 大批動力電池要退役!中國建立換電站,特斯拉竟然有高招!
    新能源汽車搞得風生水起,一批動力電池也將迎來退役時刻。根據有關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國內累計退役的動力電池將會超過20萬噸,其中有6萬噸的電池需要進行報廢處理。到2025年左右,動力電池的累計退役量預期將會達到78萬噸約為116GWh,其中將有約23.4萬噸的電池需要進行報廢處理。這擁有巨大利潤空間的市場,自然吸引了投資者的眼球。資本都想找到自己縱橫捭闔之地,咱們先簡單了解一下,有關新能源汽車電池的小知識。三元鋰電池中含有的大量鎳、鈷、錳等貴金屬,這些貴金屬是可以被回收二次利用的。
  • 頭部格局尚未固化,動力電池領域風雲四起
    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僅對華自科技、海目星、先導智能三家設備採購,寧德時代斥資金額就超過40億元。 今年7月,一直穩坐動力電池行業第一寶座寧德時代被LG化學反超,加之比亞迪「刀片電池」崛起,寧德時代可謂是腹背受敵。隨著寧德時代此次設備的採購,動力電池行業龍頭寶座的爭奪也拉開了帷幕。
  • 特斯拉收購Maxwell自製電池深度梳理與投資機會
    超級電容就相當於電力系統中的高速緩存。這樣動能回收時發的電可以存在電容中而不是充進電池,急加速時電容和電池同時供電可以爆發更高功率,低溫時不必加熱電池就能保證加速和回收功率,高溫時也避免了電池大功率充放電,有效延長電池壽命。可以迴避掉很多鋰電池的固有缺陷,產生質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