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關鍵的拐點階段,「戰疫」前線,醫護工作者們在堅守著,風雨無阻地與時間賽跑,在「戰疫」後方,中國的小朋友們也不甘示弱,他們投入、熱情,面對疫情積極想辦法,默默貢獻著自己的力量。西瓜創客在線少兒編程的小創客們,用自己學到的編程知識創作出「健康知識講座」、「編程新聞聯播」、「消滅病毒小遊戲」等編程作品,向世界宣告「抗擊疫情,我在行動」!
截止3月6日,西瓜創客面向全球 60 多個國家、百萬用戶發起的「武漢加油」主題活動,獲得超過 10 萬個青少年家庭關注,並收到超過 3000 個編程作品,為防護疫情貢獻自己的力量。此外,在「停課不停學」期間,西瓜創客小學員們更加努力學習編程,練習編程時長是平日練習時長的 1.66 倍,很多孩子有時間打磨自己的作品,來自上海的一位四年級小學員在編程作業中,修改和迭代自己的作品高達 52 次。
湖北小創客化身記者「上前線採訪」
來自湖北荊門市的陳翊翔同學,自從疫情爆發以來,每天都在家和家人一起看新聞,關注疫情進展。從 5 年級開始學編程的他,一直想通過自己的力量幫助到別人。當看到西瓜創客發起「武漢加油」的活動後,陳翊翔決定用自己所學的 Scratch 程式語言知識,設計作品《冠狀病毒健康講座》,希望將一些防護知識用更有趣的形式展現出來,提醒大家注意安全:「我和我的家人都健康的,也希望其他朋友們注意防護。
(陳翊翔編程作品畫面)
在作品中,陳翊翔同學化身小筆者,清晰地給大家展示了正確的防護知識和防疫措施。疫情當前,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崗位上盡一份力,在這個時候,身在湖北荊門市的陳翊翔小朋友沒有陷入慌亂,而是用自己所會的編程技能,製作出科普作品幫助大家正確預防。
從小就喜歡航空知識的陳翊翔,對於自己的編程作品中,最喜歡《太空之旅》,「我的老師肖恩老師講解了火箭的知識和分級火箭的發射原理。我用編程作業成功發射了一枚三級火箭,當太空飛行器進入太空,遇到太空碎片後,我成功的躲避了太空碎片,並通過改變運行速度切換軌道,幫助太空飛行器回到地球,使用反向推進和軟著陸的方式,完成了安全降落。」據了解在陳翊翔的班級裡,還有很多其他同學在學習編程,他希望做出更多優秀的編程作品,與其他厲害的同學一起「切磋一下」!
抗擊疫情,中國編程少年在行動
10 歲的周延希,是來自雲南的西瓜創客學員,在設計《武漢加油》的作品時,還特別邀請媽媽幫助為作品配音。和媽媽一起分飾角色,以病人和醫生的對話方式,清晰地講解了如何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的方法。編程讓孩子再現自己眼中的世界,在這過程中,無論是藝術還是科學,都是編程少年手中為他所用的利器。
(周延希編程作品畫面)
「疫情發生之後,我們開始了停課不停學,通常以前每周編程 3 次左右,最近每天都會編程。我希望疫情能儘快結束,大家都起來。」 周延希對記者說。愛學習的延希,非常喜歡科幻、歷史、人體生命學的書籍,他希望自己還能用編程設計一個「病毒檢測機」,「不管是老病毒,還是新病毒,我希望病毒檢測機都可以檢測出它的 DNA、移動軌跡、傳播方式等,這樣可以為研究病毒的專家提供幫助,也可以更早研究出疫苗,讓大家免受疫情的傷害!」
在近 15 天裡,西瓜創客學員的創作意願高漲,學員社區產生的創意作品數量接近過往一個月的數量,在社區分享了40000多個創意作品。抗擊疫情,西瓜創客的編程少年們在行動,除了用自己的知識和技能力所能及作出編程作品外,還通過西瓜創客創意社區、自己經營的編程工作室、社交平臺傳遞健康知識,貢獻自己的力量,「學以致用「、」帶著知識回到生活,去解決問題「,就是學編程的意義。
(西瓜創客學員編程作品畫面)
據了解,為響應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的號召,並將優質課程共享給疫情之下的學生們,西瓜創客面向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免費的在線「數學思維課」,截止2月13日,在西瓜創客平臺已有已超過 10 萬中小學生開始在線學習這套課程,並於2月開放《宇宙探索課》、《垃圾分類課》,通過輸出優質的課程,讓在線教育給孩子們營造安心的學習環境,幫助孩子學習不延期。此外,西瓜創客攜手央視頻、新華網、新浪教育、鳳凰教育、網易教育、咪咕、360等平臺,將課程開放到「停課不停學」課程專欄,為更多學生備戰新學期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