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這10大「怪異」症狀,實屬正常,新手爸媽別擔心

2020-09-04 謙謙寶媽

聽兒科醫生朋友講,經常有新手爸媽,著急忙慌地抱著寶寶來就診,結果卻是寶寶的正常生理情況,搞得自己哭笑不得。

作為新生代的寶爸寶媽們,你們是否也遇到過一些,看似異常、棘手的問題?

1、新生兒肚子大

看起來像氣球,跟蟈蟈的肚子似的。這是由於腹肌發育不完善,腹壁比較鬆弛,受胃腸空盈的影響所找茬的。這跟腹脹沒有關係,隨著寶寶月齡增加,腹肌逐漸發育完善,肚子會慢慢的變平坦。

2、灰白色皮脂

有些寶媽發現寶寶身上,有一層髒兮兮的東西,以為是皮膚病。其實,足月出生的寶寶,皮膚上會覆蓋一層胎脂,能夠保護新生兒嬌嫩的皮膚。這些胎脂分布不均勻,出生後會慢慢褪去,不需要刻意清洗。

3、經常打嗝

成年人打嗝,是非常難受的。有些新生兒經常打嗝,媽媽就會擔心寶寶是不是生病了。其實,這是由於寶寶橫膈膜肌和神經發育不完善引起的。寶媽可以嘗試拍隔、餵溫開水、餵奶等方式來緩解。隨著寶寶長大,這種打嗝現象會慢慢變少。

4、慄粒疹

少數新生兒,在鼻尖、鼻翼、臉頰等處,如針尖大小黃白色的小疹子,學名叫嬰兒慄粒疹。是由於皮膚在代謝過程中,脫落的細胞不斷堆積,堵塞了皮膚上的小毛孔導致的,等脫皮後會自動消失,千萬不要去擠。

5、四肢蜷縮

細心的寶媽會發現,寶寶出生後兩條腿一直是彎曲的,雙足內返,兩臂輕度外轉,就跟青蛙仰面朝天似的,這是新生兒肌張力的正常表現。隨著月齡增長,四肢會逐漸伸展,千萬不要以為寶寶是羅圈腿,給寶寶進行捆綁糾正。

6、驚跳反射

新生兒經常會有四肢驚跳反射,跟大人抽筋似的。這並不是寶寶在抽筋,而是新生兒神經系統發育的正常表現,是一種生理性反射。隨著寶寶神經系統逐漸發育成熟,這種現象會慢慢消失,不要以為是寶寶缺鈣,從而亂給寶寶補鈣。

7、脫皮

胎兒在媽媽肚子裡時,被羊水泡著,出生後受空氣影響,皮膚會變得乾燥,加上新陳代謝,舊的上皮細胞會脫落,出現生理性脫皮,屬於正常現象。如果脫皮嚴重,可以塗抹嬰兒潤膚霜,保持皮膚溼潤,切記不可撕扯,否則會導致感染。

8、吐奶、漾奶

新生兒的胃呈水平位,而且容量小,食道彈性小,吃奶太多、太急,吃完奶後沒拍隔,很容易造成吐奶、漾奶的現象,這並不代表寶寶生病了。建議寶媽餵奶時,讓寶寶處於半臥位、半側身姿勢,餵完奶後及時拍隔,多抱寶寶一會兒,半個小時後再往床上躺。

9、蒙古斑(青斑)

少部分寶寶,在出生後可見背部、臀部有光滑的青灰色斑塊,這是因為皮膚中含有過量色素造成的。大多數蒙古斑,會在孩子7周歲之前自動消退,不需要特殊治療。

10、生理性黃疸

寶寶出生2~5天時,會突然全身皮膚變黃,有些甚至眼睛都是黃的,這叫生理性黃疸。大約70%以上的寶寶,都會出現這種情況,7~15天自動消退。個別寶寶,可能會持續一個月,只要中途檢測黃疸值,在正常範圍內的話,無需特殊處理。

新生兒護理5條禁忌:

1、新生兒用藥,必須向醫生詢問,尤其是用量,切不可自作主張,有些成人藥會造成嬰兒殘疾或後遺症。

2、不要為了方便照顧寶寶,晚上開燈睡覺,這樣會降低嬰兒免疫力。白天保持正常光線,晚上要保持黑暗,讓寶寶適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規律。

3、十個月以內的寶寶,禁止搖晃、抖動,會損傷寶寶的大腦,嚴重情況下,可能導致腦出血。

4、不要相信任何迷信,對新生兒任何部位進行「捆綁糾正」,你越糾正,寶寶長大後越容易骨骼變形。

5、任何時候,都要注意寶寶的口鼻部位,避免被遮擋,造成新生兒窒息。

作為新生兒父母,只需要每天觀察寶寶的呼吸、皮膚顏色、吃奶、大小便情況,有任何自己解釋不了的症狀,最好向兒科醫生諮詢。餵養新生兒路上,會遇到很多艱難坎坷,一定要有耐心、恆心,才能度過每一個難關。

相關焦點

  • 新生兒這10大「怪異」症狀,實屬正常,新手爸媽別擔心!
    聽兒科醫生朋友講,經常有新手爸媽,著急忙慌地抱著寶寶來就診,結果卻是寶寶的正常生理情況,搞得自己哭笑不得。作為新生代的寶爸寶媽們,你們是否也遇到過一些,看似異常、棘手的問題?1、新生兒肚子大看起來像氣球,跟蟈蟈的肚子似的。這是由於腹肌發育不完善,腹壁比較鬆弛,受胃腸空盈的影響所找茬的。這跟腹脹沒有關係,隨著寶寶月齡增加,腹肌逐漸發育完善,肚子會慢慢的變平坦。
  • 新生兒出現4種異常的症狀,新手爸媽別慌
    十月懷胎很辛苦,寶寶順利生下來後,很多寶媽都鬆了一口氣,感覺難熬的日子終於過去了,但是寶寶出生後,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不適,新手爸媽總會被搞得焦頭爛額,有些在寶爸寶媽看來「異常」的症狀,其實是新生兒都會有的正常現象哦!
  • 新生兒老是睡覺不正常?新手爸媽別慌,新生兒這幾種情況都正常
    寶寶的出生,對於每個家庭都是非常高興的事情,但碰到沒有經驗的新手爸爸媽媽,那可真是困難重重,總是擔心寶寶會不舒服,焦慮不已,關於如何護理好新生寶寶的問題,寶爸寶媽看過來!1.新生兒吐奶正不正常?吐奶是新生兒比較常見的現象,一般是由於寶寶食管下端的括約肌較鬆弛或者餵養過多所導致的。
  • 這些新生兒問題都很正常,新手爸媽別擔心,提前學習了
    但是面對這個嬌嫩、脆弱的小生命,沒有經驗的新手爸媽總有亂了陣腳的時候。尤其是感覺孩子有些異常的表現時,更是不知所措。其實有一些常見的新生兒問題,家人遇到沒有必要慌亂,都很正常。提前知道,能少很多不必要的擔心。
  • 新生兒常見的12個生理現象,新手爸媽不必過於擔心
    新生兒特別容易出現一些非常嚇人的症狀,新手爸媽不了解,經常帶孩子去醫院,浪費了時間,也帶來了不必要的損失。下面我們將盤點一下新生兒常見的12個生理現象。一般在出生2至3天後,大概4/5的孩子會出現皮膚、鞏膜黃染的現象,這是比較正常的,幾天後就會消失,爸爸媽媽不用太擔心。不過如果黃疸一周後沒有消退,或者伴有其他症狀,有可能是病理性黃疸,要及時去醫院就診。
  • 給新手寶媽的建議:5個新生兒常有的症狀,護理方法學起來!
    本文由蘿爸原創分享,歡迎關注、留言,本期蘿爸分享的內容是:給新手寶媽的建議,5個新生兒常有的症狀,護理方法學起來!對於新手爸媽來說,由於經驗有限,所以對於新生兒的一些現象會非常緊張,總擔心是不是生病了。
  • 新手爸媽要了解,新生兒若有這五種症狀,不需要去醫院!
    導語:新手爸媽要了解,新生兒若有這五種症狀,不需要去醫院!對於很多新手寶爸寶媽來說,在手忙腳亂照顧孩子的同時,可能也伴隨著諸多擔心,覺得這是寶寶的異常現象,其實,新生兒有這五種表現不需要就醫,所以不用擔心。
  • 各位新手爸媽請注意!新生兒有這些情況別慌張 根本不是病
    各位新手爸媽請注意!新生兒有這些情況別慌張 根本不是病時間:2020-12-17 16:49   來源:育兒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各位新手爸媽請注意!新生兒有這些情況別慌張 根本不是病 寶寶出生後,家長都會對孩子的一舉一動很緊張,尤其是發現孩子出現一些異常。
  • 7天內的新生兒這5個「異常變化」,是正常現象,新手爸媽莫慌
    其實新生兒這樣那樣的變化,很多都是正常的,新手爸媽學會辨別並撐握相關的育兒或護理知識,就不會那麼不安了!體重減輕體重作為體現小寶寶健康成長的一個衡量指標,很多家長在新生兒期都異常關心小寶寶的體重增長。剛出生3-5的的小寶寶都有生理性的體重減輕的現象,減輕的體重約為總體重的5-8%,這是胎便、尿液、汗液等排出量大於奶量造成的,只要體重降低不超過10%,都是正常的。接著,體重會在生後第二周逐漸回升,如果小寶寶5-7天後,體重都沒有增長,且尿尿的次數少(換尿片不足6次),則表明奶水不足了,要加奶量。
  • 【原創】新生兒身上出現這5種症狀,是正常現象,寶媽不用太擔心
    寶寶出生後,媽媽對寶寶的一切都特別關心,也少不了一些亂七八糟的奇怪事情,一些常見的還能應付,但是對於一些很少聽人提及的,真是都嚇壞這些新手爸媽了,那麼,今天就根據這些新手媽媽給我們提供的些既覺得常見但是又挺少人提及到的新生兒的生理現象分享給大家,希望能給接下來當媽媽的你有點心理準備,不用太擔心。
  • 新生兒這些「生病」症狀很正常,家長不必太擔心,管了反而有害
    護士說沒事,很正常。後來又陸續發現了幾個我們以為的生病症狀,都被護士否定了。寶寶剛出生,做爸媽的自然很緊張,因為不了解新生兒的生理特點,常常會把正常症狀當成病,導致虛驚一場。這些症狀不管還好,有些爸媽因為過於擔心,自作主張給寶寶治療,反而傷害了寶寶的健康。那麼,哪些我們眼中的病症其實是正常症狀呢?
  • 新手爸媽必知的新生兒9大「正常的異常」現象
    新生兒出生後,身上會出現很多看似異常的情況,不明原因的新手爸媽一定會嚇一跳,還以為寶寶身體出現了異常情況,下面我就為新手爸媽盤點一下新生兒出現的10大正常的異常想像但這並不是一種疾病,絕大多數寶寶都會出現新生兒黃疸,這是寶寶肝臟功能發育不完善造成的,一般在兩周內新生兒黃疸就會消失,每個寶寶的黃疸輕重情況也不一樣,相比較之下,我家大寶的黃疸情況就比較嚴重,二寶就很輕微,幾乎看不出來。
  • 新生兒出現這4種症狀會嚇到很多爸媽, 其實是正常現象, 看看你家...
    新生兒的降臨,會給家庭帶來喜悅的同時也會產生一些焦頭爛額的煩惱,但對缺乏經驗的新手爸媽來說,一切都是「不明覺厲」的,甚至會被嚇到。下面就是常見的一些症狀,家長不需要太擔心。第一種,新生寶寶肚子大一般孩子的青蛙肚是孩子成長中的特點。嬰幼兒腹壁肌肉尚未發育成熟,腹肌沒有足夠力量承擔臟器重量,因而下腹部會比較突出,所以寶寶的肚子看起來鼓鼓的。隨著年齡的增加,會漸漸變得平坦。。如果寶寶能吃、能拉、沒有嘔吐的現象,且肚子摸起來軟軟的、活動力良好、排氣正常、體重仍有增加,就不必太擔心。
  • 新手爸媽快收藏,一張黃疸圖輕鬆應對新生兒黃疸!
    黃疸,當了爸媽的人都不陌生,大約80%的寶寶在出生後都會出現一些皮膚黏膜、鞏膜的黃疸,這是正常的。黃疸又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的,但是大部分寶寶都屬於生理性黃疸,過了黃疸高峰期會逐漸的自然消退。什麼是生理性黃疸?
  • 「新生兒黃疸」別擔心,這篇文章告訴你:如何告別娃「胎黃」難題
    執筆:長安編輯:長安定稿:歐陽比文新生兒黃疸是新手爸媽常遇之事,而且是值得寶爸寶媽重視的問題,可是大多數的父母並沒有對新生兒黃疸深入了解,所以遇到的時候總會手足無措。家人很是擔心,生怕寶寶這是生了什麼疾病,就抓緊把醫生找來,讓醫生給寶寶好好診斷一下,不然不放心。醫生診斷之後,告訴了芳華,寶寶這是新生兒黃疸,沒什麼大問題,別太擔心,過幾天就會消退的,芳華這才放心。新生兒黃疸是什麼?
  • 新生兒五種看似異常的情況,實際卻很健康,新手爸媽別自己嚇自己
    「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面對剛剛出生、渾身柔軟的新生兒,寶爸媽們往往會感到不知所措,真的是捧在手裡都怕化了。這些初來乍到的小祖宗們,也絲毫不讓人省心,總是弄出一些奇奇怪怪的么蛾子來,搞得新手爸媽們提心弔膽。
  • 新生兒正常大便次數是多少?新手爸媽必備
    粉哥導讀:新生兒大便次數是很多寶爸寶媽疑惑的事情,一天三四次,正常嗎?一天一兩次正常嗎?一天五六次,正常嗎?
  • 出生兩周,新生兒的發育特點和護理關鍵,新手爸媽要清楚
    導讀:出生兩周,新生兒的發育特點和護理關鍵,新手爸媽要清楚新生兒的發育特點出生後,寶寶不僅會排出墨綠色大便,體重也會「不增反退」。別擔心,這些都是正常的。出生後,寶寶除了小便頻繁,還需要排洩出大量胎便,但是他們當然睡眠需求大、胃容量小,每天吃的少睡的多,這就導致排洩多於攝入,然後就會出現「生理性體重下降」的情況。
  • 新生兒自帶10個"秘密屬性",新手爸媽若不知,會耽誤嬰兒護理
    因此,這時候的新生兒護理,最容易出現問題。開心果媽媽作為過來人,便分享10個新生兒自帶的"秘密屬性",這些可能老人也不知曉,醫生也不一定會詳細告知,作為新手父母,如果了解了這些屬性,那麼照顧起來,便少了許多的擔心和錯誤。
  • 新生兒自帶10個「秘密屬性」,新手爸媽若是不知,會耽誤嬰兒護理
    開心果媽媽作為過來人,便分享10個新生兒自帶的"秘密屬性",這些可能老人也不知曉,醫生也不一定會詳細告知,作為新手父母,如果了解了這些屬性,那麼照顧起來,便少了許多的擔心和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