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警方找上門來,王根生(化名)都不覺得自己「被騙了」。他認定,賣給他玉石的老闆出手闊綽、重情重義,價值5萬元的兩塊玉石被自己7000元拿下,是自己「賺到了」。但事實上,這兩塊玉石的實際價值不足60元。
12月8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上海浦東警方獲悉,日前,浦東公安偵破上海首例以低價「上海一日遊」為幌子的集團化詐騙案,抓獲團夥成員91名,其中61人於12月7日被批准逮捕。該案涉及被害人2000餘人,50歲的王根生便是其中之一。
黑導遊帶店購物強買強賣的事件屢有發生,但這次「中招」的不少人卻是像王根生一樣「自願」掏錢。
「上海一日遊野雞團」如何行騙?12月8日,澎湃新聞記者採訪到辦案民警,試圖還原這樣一個層層推進、步步渲染、情感烘託的詐騙圈套。
在這場騙局中,派頭十足的玉石店、飽識玉石知識的專業人員、玉石講解員、出手闊綽的玉石店老闆悉數登場。其中「表演」戲份最重的玉石店老闆會通過虛構事實的方式,誤導遊客「主動」花錢請客吃飯,並稱願意支付的吃飯金額代表與老闆的情分多少。
暗訪的時候,民警的出價金額是一千元,被篩選出去,對方揚言情分不夠。留下的多是出價2999元、3999元等的遊客。
暗訪現場圖 浦東公安供圖
精準定位,善於偽裝
據浦東公安外高橋公安處刑事偵查大隊副大隊長吳龔旭介紹,一般玉店分為「經營模式」和「老闆模式」兩種,前者為正常經營,後者即是「黑店」。黑導遊一般會主動上門詢問,找「老闆模式」的店鋪「合作」,詐騙金額「導遊」與玉店六四分成。
達成一致後,作案開始。犯罪分子首先會以99-150元不等的低價為噱頭擴散「上海一日遊」的消息。主要方式包括在旅館、街頭投放「一日遊」廣告小卡片,在微信公眾號、網頁平臺發布廣告連結,在南京東路、南京西路、人民廣場等人流眾多的場所現場招攬遊客。
招攬的遊客定位也有講究,主要以老年人和社會閱歷比較低的年輕人為目標人群。吳龔旭稱:「人數一旦湊齊,便安排時間,數十人統一坐上大巴車遊覽上海。」
遊覽一兩個免費景點後,大巴便來到玉石店。「詐騙團夥善於偽裝,玉店環境看上去很正規。」吳龔旭介紹,玉店門口放著絢麗的貔貅,進門處擺著不少或切或整的原石。燈光明亮,琳琅滿目,各式擺件布局讓玉店顯得派頭十足。
此時,一名犯罪分子偽裝成飽識玉石知識的專業人員率先登場。他提醒遊客外面的玉石千萬亂買,大都是假的,過度包裝嚴重。
「我們是專業的,我們是廠方,玉石加工廠,做一手買賣。」看著原石上掛著的廠家標籤,不少遊客來了興趣,但離掏錢購買仍有距離。
逐一現身,營造氛圍
緊接著,黑導遊將一眾遊客帶入約有三十張椅子的會議室,此時,玉石講解員現身。
暗訪現場圖
「會議開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講解員不講賣玉石,他從自身的生活、工作講起,再介紹玉石相關專業知識,又說到今天會有領導視察,希望得到大家的好評,獲得大家的掌聲。」吳龔旭回憶,當時現場掌聲雷動,遊客的動作和講解員的話語達到共振。
而直到此時,對方絲毫未提「錢」的事。「這是敏感點,時機不成熟,犯罪團夥不會輕易觸碰。」吳龔旭說。
氣氛越來越濃,自稱玉店老闆的第三位犯罪分子擇機入場。吳龔旭稱,該老闆打扮時髦有腔調,自稱有家族產業,當天來視察碰到大家是有緣分,便拿出幾塊上好玉石給大家瞧瞧。
在隨後的展示中,闊綽的老闆仿佛心情特別高興,便一時興起,將標價三四千元的玉貔貅直接報價一百元。
「一百元賣給你要不要?」老闆問。有人猶豫,但也有人覺得一百元本就不多,即使是假的也不會虧本,表示:「要!」
「買了準備派什麼用?」老闆問遊客。
「送90多歲的老外婆。」遊客回答。
「此時該老闆開始套近乎,聲稱自己也有一位年邁的阿婆,為鼓勵遊客的孝心,老闆再次『善心大發』,說『這塊玉石我一塊錢送給你』。」吳龔旭稱,此時,一個出手闊綽、重情重義的老闆形象呈現出來。
一塊錢買到玉石的遊客很開心,周圍的其他遊客也「傻眼了」,氣氛再次調動起來。
「出門靠朋友,希望跟大家成為朋友,我在澳門有產業,日後你們去澳門我來招待,包吃住,但遊玩不包。」玉店老闆言語看似真誠,又進一步拉近了與遊客的關係。
吳龔旭分析,能跟大老闆做朋友,不少遊客的心已經蠢蠢欲動。此時,犯罪分子的真實目的漸漸顯露。
你出飯錢,我給信物
玉店老闆稱,既然大家是朋友,朋友之間就要請吃飯,並要求顧客把願意支付的吃飯金額寫在紙上,以此衡量與老闆的情分多少、緣分高低。
「這是很關鍵的一步,犯罪分子會篩選掉寫十塊五塊的人,留下金額較大遊客,多是2999、3999元等,說是數字有好彩頭。」吳龔旭稱,暗訪的時候,民警在紙上寫的金額是一千元,隨即也被篩選了出去,對方揚言情分不夠。
有幸入選的人成為了大老闆的朋友,高興之餘,玉店老闆又趁勢說道:「既然願意請客吃飯,那先把錢給我,我們就交了這個朋友。」同時,其他人員立馬上前掃碼收款,並按照老闆要求拿來「好東西」,作為友誼的信物贈予遊客。
吳龔旭介紹,這些「好東西」(玉石珠寶)標籤價格甚是昂貴,從幾千到幾萬不等,遊客們以為自己佔了大便宜。但後期經警方鑑定,其實際價值往往在幾塊錢到幾百塊錢不等。
之後,玉店老闆留了私人聯繫方式,有遊客現場打電話無人接聽,玉店老闆以工作時間未帶私人手機等說法糊弄了過去。
一場詐騙圈套就此完成,大多數受騙者心情愉悅地坐上大巴車,前往一日遊的下一站,也有部分被騙遊客上車後跟他人交流時才反應過來自己被騙了,折回玉店理論,但對方往往百般推脫,遭遇退款難。
日前,浦東公安偵破以低價「上海一日遊」為幌子的集團化詐騙案。
而所謂的一日遊其實也很「坑」,所謂的豪華皇家遊輪實則就是普通的擺渡船,除了金茂大廈,其餘景點都是免費的。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案件被警方定義為詐騙刑事犯罪,而不是消費糾紛,原因便在於整個作案過程不存在買賣環節。浦東公安外高橋公安處刑事偵查大隊副大隊長項天陽表示,上海一日遊只是幌子,犯罪分子以請客交友的名義贈送玉石,此時,玉石只是行騙道具,整個案件實則是犯罪分子虛構身份騙取受害人信用,從而達到非法獲利目的的刑事犯罪。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