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翻】年初獻禮——回顧與展望

2020-12-15 芥末堆

【芥末翻】是芥末堆全新推出的一檔學術欄目,由芥末堆海外翻譯社群的小夥伴們助力完成。我們致力於將全球經典或是前沿的教育理念、教育技術、學習理論、實踐案例等文獻翻譯成中文,並希望能夠通過引進這類優質教育研究成果,在全球教育科學的推動下,讓更好的教育來得更快!

圖片來源:谷歌圖片

2018已經牽起了我們的手,可是我們總是會在被牽起的一刻回頭留戀。我們無法忍住對過往的回顧,自然也禁不住對未來的張望。芥末翻亦是如此,索性讓我們一起回顧過去和展望未來。

回顧篇:在2017裡,芥末翻陪大家一起度過了一段時間,那讓我們就沿著時光的腳印,順著這些關鍵詞找尋我們共同的回憶吧。我們將從教育目標、教學方法、教學評價、教育熱點這四個方面進行回顧,如果遇到感興趣的點,可以點擊關鍵詞直接連結到相關文章喲!

1.教育目標,以能力培養為導向

(1)計算思維

計算思維是指對問題進行闡釋和解決的思考過程,並形成能被信息處理機構有效執行的解決方案。

(2)跨學科能力

為了成功地進行跨學科交流,更準確地說,在任何特定的跨學科學習或工作環境中,能夠理解和採取行動,學生需要足夠的個人和社會技能,也被稱為「跨學科能力」。它與二十一世紀的每一個技能高度相關,通常是指對學科局限採取批判性的觀點,解決跨學科的複雜問題,進行跨學科交流,處理跨學科合作和團隊合作,以及利用綜合潛力創造創新。

2.學習方法,重點關注參與式教學

(3)基於問題的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

通過讓學生面臨現實錯綜複雜的問題,發揮問題解決者的積極作用,並同時發展解決問題的策略和學科知識基礎和技能的課程發展和教學系統。

(4)項目式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

項目式學習主要包含兩個部分。其一是,有一個用來組織和推動活動的問題;其二是,這些活動產生了一系列的物品或產品,最終歸結於一個解決問題的產品。

(5)故事教學法(Storytelling Method)

故事教學法是教師在課堂上根據所講授的內容穿插些相關的簡明、短小故事、以說明註解強調所講內容,或者乾脆就用故事內容代替講課內容,吸引學生注意、激發學生聽課興趣、啟發學生思考、直接從故事中悟到蘊涵的道理、掌握其中的知識技術等的一種深入淺出、化繁為簡、寓教於樂、喜聞樂見的教學方法。

3.教育評價,重點關注評價方法與評價中發現的教育問題:

(6)形成性評價(Formative Evaluation)

形成性評價是指在教學過程中為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發現教和學中的問題而進行的評價。形成性評價又稱過程評價,是在教學過程中進行的評價,是為引導教學過程正確、完善地前進,而對學生學習結果和教師教學效果採取的評價。形成性評價常採用非正式考試或單元測驗的形式來進行。測驗的編制必須考慮單元教學中所有重要目標。通過形成性評價,教師可以隨時了解學生在學習上的進展情況,獲得教學過程中的連續反饋,為教師隨時調整教學計劃、改進教學方法提供參考。

(7)結果性評價(Summative Evaluation)

終結性評價就是對課堂教學的達成結果進行恰當的評價,指的是在教學活動結束後為判斷其效果而進行的評價。一個單元,一個模塊,或一個學期的教學結束後對最終結果所進行的評價,都可以說是終結性評價。

(8)遊戲行為失調(Gaming  Disorder)

Gaming  Disorder通常的譯法還有遊戲障礙、遊戲成癮、遊戲行為偏差等等。遊戲行為失調體現在一類反覆出現或持續存在的遊戲行為模式(或稱「電子遊戲」、「視頻遊戲」),該行為無論在線與否(如,網際網路),可由以下特徵判斷:對於遊戲的控制力受損(如,啟動遊戲、遊戲頻率、遊戲密度、遊戲持續時間、難以終止、無法脫離遊戲背景);相對於其他日常活動與其他興趣,給予遊戲更高的優先程度;由於負面情況的出現造成的遊戲行為的持續與升級。該行為模式可能會嚴重到嚴重影響個人、家庭、社會、教育、職業等重要領域的重要運作。該行為模式可能會持續、偶發和反覆發作。在確診前,以上的行為模式和其他特徵出現至少12個月才能被認定為證據,除非所有確診條件均吻合且症狀嚴重。

(9)批判性素養

批判性素養是一種對自我的社會建構提出質疑的語言使用方式。當我們精通文字時,我們會研究我們的持續發展,揭示我們對世界的理解和行為的主觀立場。讀者被視作是閱讀過程中的積極參與者,並努力使得他們超越被動地接受,而主動地對文本信息進行質疑,檢查或糾正。

(10)計算障礙

學習者在學習數學過程中,存在嚴重的問題。「百裡挑一」的計算障礙者存在正常智力發育(遲緩)和工作記憶(有限)等症狀,還伴有其他的發展型障礙,例如閱讀障礙,多動症(ADHD)。

4.教育熱點,重點關注人工智慧教育(AIEd)

(11)智能輔導系統(Intelligent Tutoring Systems,ITS)

ITS 使用人工智慧技術來模擬真人一對一輔導,及時為學習者匹配最符合其認知需求的學習材料和活動,並提供有針對性的實時反饋。ITS系統讓學習者自主掌握學習進程,幫助學習者培養自我管理能力,或用教學策略輔助學生的學習,幫助學習者應對挑戰,找到學習的最近發展區。

(12)學習者模型(Learner Models)

學習者模型,包括覆蓋模型、鉛版模型、攝動模型、基於約束的模型、貝葉斯網絡學生模型、基於模糊理論的學生模型等。這些模型大多側重於通過不同方式表徵學習者的知識, 判別學習者對領域知識的掌握程度, 從而進行個性化學習推 理。 

展望篇:以上就是2017芥末翻的小結了。那麼今年,2018,芥末翻將從教育理論基礎、教學實施方法、教育評價與測量、教育教學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有趣的研究5個方面向大家介紹海外前沿研究。

第一季度13篇論文即將新鮮出爐,請大家接好~

1.教育實踐建立在教育理論基礎之上,2018第一季度以有關理論的論文為主,共6篇。具體如下:

(1)徽章對教育有用嗎?這取決於徽章類型和學習者的專業知識

教育徽章被標榜成一種能夠更好地增加學習者動力的評估方式。我們考慮了兩種不同的教育徽章分別是榮譽徽章和在線遊戲獎勵。為了揭開徽章與動機之間的關係,研究者在中學智能教學系統的應用數學課程中開展了研究。我們的發現表明,贏得徽章和學習者的動機之間可相互促進。然而,徽章的效果取決於學習者原有知識掌握的水平。徽章類型也會影響學習者的動機。因此,教育徽章設計師必須考慮學習者的學習能力和對徽章的認知。

關鍵詞:獎勵機制;替代性評價;教育徽章

(2)個人在學習潛力方面的差異

過去五萬年來,人類大腦發育的遺傳基礎並沒有根本改變。但是由於認知潛力的開發,過去幾個世紀以來,人類已經極大地改變了世界。例如,技術設備的發明,合作與競爭的日漸規範,推理工具和數學等符號系統的創造。人類特殊的學習能力使新生兒能夠適應他們所生的世界; 然而,在學校進行的教育研究表明人類學習能力存在巨大的個體差異。在心理學領域,認知心理學已經開發了記憶和信息處理模型,試圖解釋人類如何學習(一般視角),而個體之間的差異(差異視角)一直是現在心理測量學研究的目標。儘管兩個研究線都是獨立進行的,但是它們越來越趨於一致,他們共同研究工作記憶模型和知識建構。本綜述首先介紹了關於人類信息處理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其在學術學習中的潛力。然後,簡要介紹心理智能研究的歷史,並介紹最近關於智力在現代社會中的作用以及關於自然養育的爭論。最後,在綜述結論中將整合當今研究者對學習潛力的研究結論。

關鍵詞:學習潛力;心理學;學習能力

(3)壓力下的學習和記憶:對課堂的影響

考試,緊迫的期限和人際衝突,可能會導致學生和教師的高度壓力。對過去二十年的研究發現,壓力事件期間和之後釋放的激素和神經遞質是人類學習和記憶過程的主要調節因子,對教育有重要影響。雖然學習時間的壓力被認為能夠增強記憶的形成,從而產生強大的記憶,但是壓力顯著地損害了記憶的恢復,例如,在考試中出現發揮失常的風險。最近的證據進一步表明,壓力可能會阻礙記憶在新信息中的更新,並導致學習者從靈活的「認知」學習轉向相當嚴格的「習慣」行為。總的來說,這些壓力引起的變化便可能解釋在課堂壓力下學習和記憶出現的一些問題。這些來自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的見解,可能會有助於促進學生和教師的教育過程。

關鍵詞:心理與神經科學;壓力與記憶;課堂中的記憶障礙

(4)蒙臺梭利教育:對目前研究的回顧

蒙臺梭利的教育方法已經存在了一百多年,但對其效果的評估是稀缺的。論文主要包含以下三部分內容,(1)確定蒙臺梭利教學法的一些關鍵要素,(2)回顧現有的對蒙臺梭利教育的評價,(3)回顧一些未明確評價蒙氏教育,但評價了在(1)中提到的要素的研究。因此,本文的目的是回顧蒙臺梭利教育的研究,並希望促進未來相關領域的研究,同時研究結果也有助於教師更好地理解蒙臺梭利教育的內涵和有效性。

關鍵詞:蒙氏教育;教育評價

(5)通過在大腦中預測錯誤來進行社交學習

了解這個世界對於生存和成功至關重要。在群居動物中,了解別人是融入社會的必要組成部分,並最終有助於提高進化的適應性。人類和非人類動物如何替代感知他人的內在狀態和經歷,是發展心理學長期以來的研究熱點,也往往是涉及自身和他人學習和決策領域的研究熱點。在這篇綜述中,研究者探索了心理學如何對表徵他人的過程進行概念界定,以及神經科學如何揭示強化學習原理,從獎勵刺激的角度探索社會學習的神經機制。特別是,研究者討論了多個大腦結構中的自我意識和通過獎勵(而非自我原生認知)引發的對錯誤預警,探究了如何有效地運用強化學習模型調解社會學習。基於預測的大腦計算原理在參考自身和參考他人之間可能顯著地保守,也意味著有章可循。

關鍵詞:錯誤預警;社會學習;神經科學 

(6)了解大腦:一種學習科學的誕生 通過認知和大腦科學進行學習的新發現

本篇是對認知和腦科學最近研究的綜述,匯集了關鍵信息和潛在的政策含義,展示了神經科學研究為教育和學習政策和實踐做出的貢獻。主題包括對終身學習的討論;大腦的成熟;整體教學法;青春期大腦的發育與認知狀態;與年齡相匹配的學習形式和課程;解決「3D」(誦讀困難,失調症和痴呆症)的方法;以及神經科學可能越來越多地涉及的評估和選擇問題。這個章節還指出了需要進一步進行教育神經科學研究的領域,這些領域在報告的不同章節有所展示。

關鍵詞:認知和腦科學;教育與學習;研究方向

2.在教學方法方面,以近期熱門的PBL(problem-based learning/project-based learning)為主,共3篇:

(7)基於設計的學習VS傳統學習模式, 中學科學教育通過基於設計的學習更有助於科學概念的學習和教育公平

一場在中學科學課堂的實踐,學生設計和建造電子報警系統,在四周時間內學習電力概念,使用真實的工程設計方法。研究者以城市公立學校八年級為研究對象,在26個科學班(10名教師和587名學生)中實施了系統方法,在20個科學課的調查組中實施了傳統教學法(5名教師和466名學生)。研究成果表明,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用於教授科學概念的系統設計方法在核心科學概念的知識獲取更加有效,在學生參與度和長久記憶方面具有優越的性能。系統設計方法對低成就的非洲裔美國學生極有幫助。

關鍵詞:基於設計的學習;K-12教育;系統課程設計

(8)一起學習設計: 群體大小是否會影響學習效果?

隨著基於項目的學習在K-12科學課堂,特別是在化學課堂中的廣泛使用,教師們逐漸意識到應該用實驗來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性。然而什麼樣的課堂規模比較合適?能夠最大限度促進學生學習呢?目前這個項目在研究「在項目制學習中,團隊規模如何影響學生學習化學」,以及學生如何在此過程中進行知識遷移,提高跨學科能力。結果表明,在特定的條件(如高級教室)與課堂規模(一種看起來很表面的特徵)相互作用下會影響學生學習深度以及知識遷移。

關鍵詞:課堂規模;項目制學習;基於設計的學習;高中科學課程;知識獲取

(9)在管理教育中從傳統學習轉向問題式學習:一線教育管理者技能發展項目

教育提供者嘗試不同於傳統方式的教學策略。基於問題的學習(PBL)是其中一種,它可以增強從業者的能力。過渡到PBL對課程教學團隊來說可能是一個挑戰。本文通過詳細介紹10個一線管理人員的管理能力發展計劃如何從傳統的學習交付過渡到實驗性PBL,從而提供了以證據為基礎的見解。根據轉型過程中確定的六個階段和關於學生經歷的經驗數據,確定了關於管理向PBL過渡的五個結論:(1)需要課程設計團隊以外的利益相關者的重要參與和投入; (2)需要適應PBL的制度,紀律和團隊合作; (3)讓學生團隊合作跟上PBL固有節奏; (4)為了更好地控制過程,要掌握他們的潛在需求; (5)推斷出實施PBL所帶來的機會和資源成本。

關鍵詞:基於問題的學習;教育管理; 一線管理者

3.教育測量與評價方面1篇,對實驗數據進行評析:

(10)什麼樣的數據和分析能夠促進有效地學習

收集和分析有關學習的數據在各階段教育中呈現指數級增長的趨勢。數據科學對理解在線學習和混合學習環境有很大的影響。已經收集的關於學生學習的大量數據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一個以前沒有的更深入的見解,因此在未來的幾年中可能會對學習科學產生重大影響。然而,儘管數據科學應用於教育的潛力顯而易見,但最近的一些文章指出,大量收集的學生行為數據並不能全面地捕捉學生的學習情況。羅傑斯認為,這種教育分析的實證主義觀點更廣泛地反映了社會科學中的問題。雖然對數據和分析的使用進行批判有不可否認的價值,但是研究者認為數據科學對於了解學習的力量和意圖正在變得越來越明顯。學習的科學數據和分析的交叉使得能夠通過更複雜的方式支持學生的學習。

關鍵詞:學習行為數據;數據分析;有效性檢驗

4.教育教學過程中需解決的問題,主要介紹「閱讀障礙」這一問題,共1篇:

(11)幫助閱讀困難的孩子:迄今為止我們知道的一些東西

有相當比例的兒童在學習閱讀的過程中遇到了很大的障礙。這不僅損害了他們的學習成績,而且影響了他們的社交,情緒和心理健康。為了幫助這些孩子,閱讀方面的科學家們努力了一個多世紀去更好地理解閱讀困難的本質和有閱讀障礙的人。文中概述研究者們迄今為止學到的一些東西,並向我們展示了閱讀困難的原因和最有效的解決方法。

關鍵詞: 人類行為;教育;閱讀障礙

5.有趣的研究方向包含2篇論文,一篇介紹Altschool的個性化學習平臺,另一篇是根據學生的差異設計不同的學習模塊:

(12)AltSchool和成長型思維:使用AltSchool個性化學習平臺促進成長型思維的建議

因為2015年頒布的「讓每個學生都獲得成功法案」(ESSA)的頒布,各州和地區的個性化學習活動可獲得財政支持。個性化學習教學有助於加強師生關係,為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教學和支持,創造更加靈活的學習環境(2016年優秀教育聯盟)。實現這一目標的一種方式是通過個性化學習平臺(PLP),為教育工作者和學生提供實現個性化學習的技術。從2013年開始的AltSchool使用PLP來幫助他們實現「讓所有的孩子充分發揮潛能」(AltSchool.com)的使命。他們網站的部分內容也討論了他們如何教導他們學校對學生進行思維培養,在本文將概述AltSchool如何使用他們的PLP來促進成長型思維教育。

關鍵詞:個性化學習;思維教育;個性化培養平臺

(13)為學習設置模塊—— 一種學生全面發展框架

本文從關於兒童的談話開始。我們希望了解孩子們如何獲得學習的技能和思維方式。研究探索了如下問題:在兒童中建立哪些技能才能在學校取得成功?如果我們知道它們是什麼,它們可以教嗎?在逆境中成長如何影響這些關鍵技能的獲得? 布魯克·斯塔福德·布裡札德(Brooke Stafford-Brizard)著手回答這些問題,並提出了一個綜合的學生發展框架,以科學為基礎,服務於公平。發展框架展示了一個始於幼年的發展連續體。除此之外,他承認,孩子們並不總是在生活中站在同一起跑線,他們並不都是沿著這條平坦的道路前進的。這篇論文載有背景和原理去支持和開發所有兒童學習障礙的設置,特別是在K-12階段。

 研究者提出這個框架,希望它能夠作為一個平臺,讓來自政策,研究和實踐領域的多個利益相關者為學校的學生發展建立一個完善的方法,這種方法甚至可能超越學校。這項工作有助於學生在學校中獲得成功所需的全套技能和思維方式,在離開學校後也能持續運用。「為兒童而設的轉變」提供了這一框架,為協同努力深化改革K-12教育作出了貢獻。

關鍵詞:學生發展;學習技能;思維方式;學生發展平臺

>>聲明

本文涉及的論文僅作了解之用,並非用於學術研究或商業決策。芥末堆海外翻譯社群的小夥伴們力求將關鍵理念與思想更廣泛地傳播至中文區域,故部分表達可能與原文有所差異。如需使用,請查證原文。【原文連結:點擊關鍵詞和標題即可】

1、本文是

芥末堆網

原創文章,轉載可點擊

芥末堆內容合作

了解詳情,未經授權拒絕一切形式轉載,違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布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並希望被芥末堆報導,請您

填寫信息

告訴我們。

來源: 芥末堆

推廣: 芥末堆商務合作:010-5726 9867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