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2021年考研大綱的變化後,2021考研311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大綱基本無大變化,備考學子可放心。但是,大綱僅僅是給出考試的範圍,具體要考什麼?怎麼考?我們尚不可知。但我們可以根據歷年考試的規律去把握今年考試的規律。
311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一共考查5個科目,分別為:教育學原理、中國教育史、外國教育史、教育心理學和教育研究方法。那麼結合2021年最新大綱,我們應該怎麼把握和準備外國教育史呢?
一、大綱解析
我們外國教育史的大綱明確的考察目標主要有三個:1.系統掌握外國教育史的基本知識,了解教育思想演變、教育制度發展、教育實施進程的基本線索,特別是主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重要的教育制度、重大的教育事件。2.準確理解有關外國教育史的基本文獻,特別是其中的代表性材料。3.正確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評價外國教育史實,總結經驗與教訓,為現實的教育改革與發展提供理論啟示。
由考察的目標我們不難看出,在我們的外國教育史複習中,各個時期的思想史、制度史和一些重要的教育事件仍然是我們的考察重點,所以考生在複習的時候要有所側重。但是中國教育史和外國教育史有那麼多思想家、不同的時期又有不同的制度,同學們複習時難免會陷入迷茫。為了打消學生的這種情緒,結合新考綱,咱們中公的教研老師結合考綱分別對中國教育史和外國教育史的重難點進行了梳理,以減輕同學們的學習負擔。
(一)外國教育史
外國教育史的考試重點集中在古代的思想史、近現代的思想史和制度史,希望同學們在複習的過程中注意詳略,有針對性地進行複習,下面就具體介紹教育史的複習方法。
通過對教育學統考歷年試題的分析,不難發現,中國教育史和外國教育史的總分值始終保持100分左右,考試的題型主要有選擇題、簡答題和分析論述題。
另外,中外教的選擇題一般為20道左右,所佔分值40分左右,剩下的分值就被辨析題、簡答題和分析論述題佔據。值得注意的是,分析論述題所出的知識點是在中國教育史和外國教育史輪換出題的,同學們可以根據規律有所側重地進行備考,下面老師提供一些學習建議,供同學們參考。
(二)善於運用比較的方法
比較的方法主要有橫向比較和縱向比較,橫向比較就是中國教育史和外國教育史之間的比較,如在學習蘇格拉底的思想時,可以與孔子的思想進行比較,學習陶行知的教育實踐與思想時就要主動與杜威的思想進行比較;什麼是縱向比較呢,也就是從時間的縱軸上看我們教育史實,如在學習西方教育思潮時,近代涉及誇美紐斯、盧梭、裴斯泰洛齊,現代杜威幾個人物。通過這種比較的視角,可以加深對外國教育史現象的認識,能夠更好地認識教育現象的本質。
(三)選擇適合自己的時間背書學習
由於教育史的知識點很多都是需要考生們識記的,所以這就要求大家對相應的知識點進行背誦,但是每個人的學習狀態是各不相同的,因此選擇適合自己的時間進行背書學習就是非常重要的。
考生們要主動探索自己的最佳背書時間,如有的考生早上背書效果比較好,但是有的考生晚上背書效果比較好,所以考生們不應盲目採取別人的複習方法,而是要根據自己的狀態固定自己的背書學習時間,這樣才能使學習的效果最優化,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四)保持良好的心態
越來考研複習的衝刺階段,同學們的心理動蕩越大,甚至出現失眠,過度焦慮等現象,導致失眠,複習效率大大降低,形成惡性循環,耽誤考研的複習,所以正確的複習心態與規劃是十分重要的,狀態好則複習的效率也高。
那麼,如何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呢?首先,心態保持平和,不要管別人複習的怎麼好,要注意力都放在自己身上。另一方面,一定要形成規律的作息習慣,適當的休息是很有必要的,特別是到後期,不要勉強增加自己的複習時間,影響正常休息。
以上是對教育學考研外國教育史部分的的複習建議。另外,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複習原則,在理清知識框架的前提之下,區分重點與非重點,把握重點併兼顧全面,在真正理解的基礎上準確記憶,儘可能聯繫教育現實做深度挖掘。
加油,最後預祝各位同學能夠旗開得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