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位於甘肅西部,是中國內地通往新疆的要道,東起烏鞘嶺,西至古玉門關,南北介於南山和北山間,長約900千米,寬數千千米至近百千米,為西北—東南走向的狹長平地,形如走廊,稱甘肅走廊。
因位於黃河以西,又稱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自南而北,依次出現南山北麓坡積帶、洪積帶、洪積衝積帶、衝積帶和北山南麓坡積帶。走廊地勢平坦,沿河衝積平原形成武威、張掖、酒泉等大片綠洲。
其餘廣大地區以風力作用和乾燥剝蝕作用為主,戈壁面積廣大,綠洲面積更小。河西走廊冬春二季常形成寒潮天氣。夏季降水的主要來源是侵入本區的夏季風。
氣候乾燥,冷熱變化劇烈,風大沙多。自東而西年降水量漸少,乾燥度漸大。河西走廊歷代均為中國東部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目前也是溝通中國東部和新疆的幹道,為西北邊防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