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多次腳踢影院銀幕,現場無大人對孩子行為進行制止,後果嚴重

2020-11-06 二胎常識

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你努力地保護孩子,不想讓受一點傷害,是否是一種錯誤理念?是否會驕縱孩子?是否會讓未來的路更艱難?

兒童多次腳踢正在放映動畫片的銀幕,現場無大人對孩子行為進行制止

近日,網上一段家長放任孩子肆意破壞影廳銀幕的視頻火了,視頻中兩名兒童在銀幕前玩鬧,一名兒童多次腳踢正在放映動畫片的銀幕,而現場沒有任何大人進行制止。網友們紛紛留言「孩子破壞財物,家長怎麼能放任不管呢?」「在家踢電視,大人管不管?」「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有什麼樣的熊孩子,孩子都是慣出來的!」「孩子調皮很正常,可大人不教育就不要生孩子」「別打,應該慣著,這孩子長大後,警察叔叔會教給他怎麼做人的!」「不怪熊孩子,源頭是熊大人」

經後續追蹤得知,事後孩子家長帶著孩子向影院賠禮道歉,答應賠償影院兩萬多的損失。家長表示當時是一個大人帶著兩個孩子看電影,而該場次僅售出3張票,相當於包場了,而在放映動畫片時,大人看著看著睡著了,以至於沒發現銀幕前發生的事情,造成孩子搗亂無人制止的現象發生,給影院造成損失。

說到底,這個孩子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舉動,絕不是第一次,而是平時生活中也是如此,只是這次事情比較嚴重,出了事罷了。只能說「百果必有因」,父母的失職,終將為自己的教育失敗買單。

其實,說起電影院的「熊孩子」,不少觀眾都有自己的奇葩遭遇。有的孩子,一看電影就開啟「十萬個為什麼」模式,直到電影結束;有的孩子,一看電影就激動,亂踢椅子、大喊大叫,讓你完全不知道銀幕上放映的是什麼;有的孩子,坐下沒看幾分鐘,就滿場亂跑......這些熊孩子的行為,讓不少影迷都心有餘悸。

而這些「熊孩子」背後,一定有「熊父母」在支持,你常常會聽到「小孩子,沒辦法,說了也不聽」「你一個大人,和孩子計較什麼」之類的話,不但不制止孩子的行為,還對旁邊提出異議的觀眾給予反駁、白眼。

兒童應不應該帶進電影院呢?

一般電影的長度在90分鐘以上,孩子的注意力不可能持續這麼久,因此兒童不適合帶進電影院。

心理實驗表明:3歲孩子注意力可維持3-5分鐘,4歲孩子注意力可維持10分鐘,5-6歲孩子注意力也只能維持15分鐘。低齡段的孩子帶進影院,無法集中注意力,很難安靜地看完一部電影。

你不捨得教育孩子,世界一定會狠狠懲罰

李天一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這個名字,他出生在一個藝術家庭,父母都是歌唱家,優秀的遺傳基因,讓他在歌唱方面有過人的天分,原本是一個前途無量的孩子,可誰能料到在15歲那年,因涉嫌強姦而被捕。他的70歲父親李雙江老淚縱橫,後悔對兒子平時的驕縱,但為時已晚,不但要承擔經濟賠償,還要承擔良心的譴責,在銀幕前的形象也大大下跌。

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不捨得打不捨得罵,可孩子犯錯時,不當時教育,等長大了再想改就晚了。俗話說「子不教父之過」,在孩子小的時候,教給他行為舉止的規矩,在孩子犯錯時,及時給予指正和引導,才是父母最好的教育。你不捨得教育孩子,世界一定會狠狠懲罰,也一定會懲罰驕縱孩子的父母,不是現在就是將來。

大人的行為,讓孩子覺得一切都是應該的,可無形中會把孩子的嬌慣之氣帶出來,那就麻煩了。

1、給孩子制定一些規則

想要孩子獨立,就要讓孩子主動發現問題,並勇於去承擔責任,給孩子制定一些規則,明確告訴哪些能做,哪些不可以做,這樣才能塑造出優秀的孩子。

2、鍛鍊孩子自主能力

讓孩子大膽去做,只要做好一件事,就會有成就感,以後會更加喜歡去獨立完成事情。如果犯了錯,告訴孩子因為錯誤會導致什麼後果,不要怕孩子受一點小傷,就心疼不已,這些是他成長路上必須經歷的,也是自身的一種成長。

3、不要拿忙碌做藉口

不拿自己忙,用你認為的「吃好穿好用好」錯誤理念,利用金錢來滿足孩子要求,換得片刻的知足,無形中會讓孩子產生很大的不滿足,也會傳遞給孩子一種錯誤的想法,以後的性格會讓你大失所望。

「為人父母,不只是養還有教。」這句話,送給全天下的父母們!


【今日討論話題】該不該帶孩子去電影院?哪些行為是驕縱孩子?歡迎留言交流!

ps: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熊孩子踢影廳銀幕家長未制止
    來源:南國都市報近日 「海口一家長放任小孩破壞影廳銀幕造成影院設備損失上萬」的視頻在抖音上傳播 記者查看後發現 該視頻來源於監控畫面 發生於10月4日14時30分 視頻中影廳內大部分座位都空著 >一個小朋友在空座位上爬來爬去期間多次用腳踢電影銀幕隨後,記者聯繫了事發影城恆視LUXE雷射巨幕影城(花園夜市店),該影城負責人楊先生表示確有其事,已聯繫家長商談相關賠償事宜。
  • 熊孩子又搞事了,熊孩子觀影踢壞銀幕,影院損失超上萬
    10月4日,海南海口,一家長放任小孩破壞影廳銀幕造成影院設備損失上萬的視頻在網絡熱傳,通過監控畫面看出,影廳內大部分座位都空著,一個小朋友在空座位上爬來爬去,期間多次用腳踢電影銀幕。看看這年頭這些孩子一個比一個聰明,一個比一個能鬧,不過家長也要制止,孩子犯錯家監護人要賠償,這是民事責任,自己孩子腰疼也要管,你不管著,打錯不犯小錯不斷,日後也難成大氣,總有家長感覺孩子犯錯就是應該,小孩不犯錯難道讓大人犯錯嗎,但是凡事都有個度,因為小孩對自己所做的任何事都沒有,認知,他只是任性感覺好玩就去做,但後果得大人承擔,很簡單經濟賠償。
  • 孩子用腳踢踹銀幕,家長卻視若無睹,網友:早晚有人替你管教孩子
    從監控中可以看到,當時大人和孩子本來都坐在第四排,但是當電影播放到一半的時候,其中的一個孩子就從四排慢慢的爬到了前面,並且走到銀幕面前開始用腳踢踹銀幕,來來回回應該有二十多次。而這時候,隨行的大人卻並沒有做出 任何的反應,也有意識到孩子的行為欠妥,也沒有意識到孩子可能會對銀幕造成損壞。
  • 大人觀影睡著,熊孩子無人管束弄壞銀幕,影院:賠償價格約2萬多
    大人觀影睡著,熊孩子無人管束大鬧影廳前幾日,網絡上一段視頻引起了多數網友的關注,視頻的內容是這樣的,當時在一家較為小型的影廳內,一名大人帶著兩個孩子來到影廳,隨後影院內慢慢播放起動畫片,一旁的大人顯然對於動畫片的內容並不感興趣,沒過一會兒大人便靠在座椅上閉目睡著了過去。
  • 連踹影院銀幕致損失上萬,熊孩子家長無動於衷,這種家長還有救嗎
    國慶期間,海口的這個小女孩一夜之間成了全網的焦點人物一名家長帶兩個小女孩到影院看電影,當時這個放映廳幾乎沒有其它人,小女孩從第4排爬到了銀幕前不斷跑啊跳啊,期間還多次用腳踹電影銀幕,造成銀幕上的金屬粉脫落損壞,最終影院只能將這塊價值一萬塊錢左右的銀幕整體換掉
  • 觀影踢壞銀幕或賠上萬,父母:我哭了
    這不,海口的一家人也來看電影了,不過很不幸這次的觀影后果也許並不愉快了。據網上的視頻顯示,小朋友在觀影期間多次用腳踢打播放電影的銀幕,而家長坐在一旁並未阻止。當時工作人員並未發現任何異常,直到5號,工作人員發現銀幕出現了問題,上面的腳印使得工作人員立即調出錄像,才發現此事。據楊先生介紹,電影的銀幕是一種很特殊的設備,任何的踢打都會使得其表面的金屬粉脫落而造成形變,這位小朋友多次的踢踹讓這塊屏幕損壞,如今已經聯絡其家長進行後續賠償。
  • 熊孩子20多腳踹壞影院銀幕,更換需用半個月,家長只肯賠銀幕成本
    但大家只要一想教訓一下熊孩子,就會有熊孩子的父母站出來打著大道理的旗號對別人進行綁架,讓大家只能暗暗吃個大虧,像是海口的一家影院就在熊孩子的手上吃了虧。根據事故現場的監控我們了解到當時影院的銀幕正在播放著電影,沒有想到就在這個時候跑出了一個熊孩子,熊孩子在銀幕前蹦蹦跳跳的,還時不時的用腳踹向銀幕。在這個過程當中,熊孩子總共朝著銀幕踹了20多腳,而且踹的力度還不小,最終導致銀幕都變形了。
  • 「熊孩子」踢壞影院屏幕,造成上萬元損失,親媽卻熟視無睹
    放縱會害了孩子最近一段視頻在網上熱傳,家長帶孩子去影院看電影,院裡面幾乎沒有其他的人,大部分的的座位都是空著,而且孩子在影院的座椅上爬來爬去,期間家長也沒有制止孩子的行為,行為愈演愈烈,「熊孩子」甚至多次用腳踢前方的電影屏幕,家長卻仍然沒有制止,熟視無睹。
  • 母親帶兩孩子看電影,孩子卻把影院銀幕踢壞,母親:讓孩子道個歉算了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傾向於責怪熊孩子,但很少有人對此進行反思。在熊孩子的背後,父母的教育往往存在問題。這天,一位家長帶著他的兩個孩子去電影院看電影,大人坐在椅子上看電影,孩子可能對這部電影不太感興趣,所以在會場裡走來走去。後來,也許是因為太無聊了,兩個孩子來到大屏幕前,對著屏幕拳打腳踢。我們都知道電影院的銀幕其實很貴。兩個孩子在屏幕上拳打腳踢了20多次,屏幕也被不可逆轉地損壞了。
  • 「熊孩子」踢壞影院上萬元屏幕,家長不加阻攔
    「熊孩子」踢壞影院上萬元屏幕,家長不加阻攔 2020-10-08 15: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不論家中誰帶娃,這些行為要制止,不僅大人累,也不利於孩子成長
    當孩子出現以下四種行為,要及時制止一、追著娃餵飯「民以食為天」,吃飯是給孩子提供營養的重要途徑。三、大人包辦一切在生活中,很多父母由於過於溺愛孩子,幫孩子包辦一切大小事務,比如:穿衣、餵飯、打掃房間...《變形記》是將城市富二代與農村貧窮的留守兒童互換身份,體驗生活的的節目。
  • 銀幕起火、通風管掉落……《信條》2D變4D?影院「動手」了
    9月4日,網友曝出一段視頻,稱浙江台州經開萬達影院《信條》首映現場,銀幕後面突然起火,現場觀眾被緊急撤離。隨後有工作人員稱是短路引起的明火,消防趕到前已及時控制。在「Ifeng電影」的調查中,有資深影院從業者表示,這很可能是音箱正負極短路引起的明火。《信條》中有大量重音音效,很考驗影院設備。
  • 熊孩子踹壞影院銀幕,價值過萬,更換需用半個月,家長態度更過分
    在海南海口有一個孩子踢壞了影院的熒幕,這個孩子踢壞了銀幕,按理來說應該是道歉的,父母應該會教育孩子,但是不曾想,這位家長的態度真的是讓人大開眼見。這位家長表示只會賠償這個銀幕的成本,當時這位小朋友和她的媽媽一起來醫影院看電影,這位小朋友卻不安安穩穩,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 三歲之前,一定要去制止孩子的這種行為,否則之後大人孩子都累
    導讀:三歲之前,一定要去制止孩子的這種行為,否則之後大人孩子都累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三歲之前,一定要去制止孩子的這種行為,否則之後大人孩子都累!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最高法:對性侵兒童犯罪後果極其嚴重的堅決判處死刑
    該負責人表示,性侵害兒童犯罪嚴重損害兒童身心健康,嚴重違背社會倫理道德,人民法院對此類犯罪歷來堅持零容忍的立場,對犯罪性質、情節極其惡劣,後果極其嚴重的,堅決依法判處死刑,絕不姑息。特別是父母和老師要承擔起更多的責任,幫助兒童增強預防網絡侵害的意識,讓兒童了解和掌握識別性侵的能力,及時發現兒童的一些異常變化,遇到疑似性侵害,及時發現和報警,進行幹預,避免嚴重侵害發生。  性侵兒童犯罪是一個複雜的社會問題,也是全球各國共同面臨的嚴峻挑戰。
  • 「家庭幹預必備」自閉症兒童異常行為應對表(下)
    二、怪異行為家長們都會發現孩子經常會出現一些怪異的行為,比如:走路時姿勢的怪相,拿東西時手指的扭曲等;一般產生這種行為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孩子想通過這種行為引起大人的注意;另一個是孩子的自我刺激,就是孩子在做出這些行為時可以從中得到某種刺激。
  • 科學冷靜的解讀兒童攻擊行為,輕鬆控制兒童攻擊行為
    (4)對於2——5歲的兒童,攻擊心理逐漸減弱暴力攻擊發生率在2——3歲達到高峰,隨後下降,到幼兒園及小學低年級暴力衝突會轉化為,嘲弄奚落,造謠,貶低等行為。雖然肢體衝突發生率降低,但是兒童隨著年齡的增長,儘管工具性攻擊減少,但是敵意性攻擊隨年齡增長而增加了,尤其是天生好戰的孩子之間。
  • 釋放個性不是無原則的放縱。校園欺凌後果很嚴重
    浙江大學一份針對「青少年攻擊性行為的社會心理研究」顯示,49%的青少年承認對其他同學有過不同程度的暴力行為,而87%的青少年曾遭受過其他同學不同程度的暴力行為。 1.家長對孩子的無原則的溺愛。一些家長文化素養不高,對孩子溺愛,孩子要什麼給什麼,疏於管教。在習慣養成、品格塑造等方面,無目的,無方法。孩子以自我為中心,不達目的死不罷休。家長對孩子無原則地滿足一些要求。家長有怕孩子吃虧的心理,會教育孩子通過暴力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