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你們在一起奮鬥的每一天都是幸福的!
大瑤中學 劉雪連老師
從2019年12月正式啟動校慶籌備工作,到今天2021年1月18日,不知不覺己歷時一年多。
從1班~395班的校友基礎信息,學校檔案室無任何資料可以查閱。
「一定要克服一切困難,發動一切可以發動的力量,完成好各班校友基礎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工作!」這是校長室布置給我們的首要任務,工作量之大,任務之難遠超我們想像(其中大瑤中學之前還有五七中學、楓林中學,中間還有幾個拆班的情況)。一聲令下,所有瑤中人參與進來,無一人落下,採用一人包一班或一人包幾班的方法,一個一個去問,一個一個打電話,瑤中人硬是憑著這種「愚公移山」的精神,完成了別人認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目前從1班~2017班所有校友信息基本完善,並分班整理成了電子版的校友通訊錄,還建立了校友班級聯絡人的聯絡群。瑤中人,你們好樣的,為你們的團結、務實和主人翁精神點讚!
「我們沒有搞過校慶的任何經驗!」「初級中學要把校慶搞很非常不容易!」「我們瑤中人就是要跟別人不一樣,幹別人沒幹過的事,幹別人幹不了的事」。這是瑤中五十年校慶總策劃何宗武校長在會上反覆說過的話。
沒有任何經驗,大家靠著摸索開始了工作。成立校慶籌備辦公室(簡稱校籌辦),下設宣傳組、聯誼組、學術組、成果組、後勤保障組五個小組,各小組在校籌辦的統籌安排下有序的開展各項工作。各項工作之所以得以有序的開展,那是因為每個瑤中人將學校的榮辱與自己牢牢的捆綁在了一起。
老師們集思廣益,校慶主題、logo標識、吉祥物、抖音號等應運而生。當看到邱繼森主任設計的logo標識、吉祥物時,太有創意了,怎麼這麼有才華!每一項都不止一個設計,最難能可貴的是:為了徵集大家的意見,聽到大家的聲音,每一項設計的定稿學校都通過問卷星在老師、校友中進行調研,以最後的調研結果來確定。
校慶要有自己的校歌,我們的陶賢波校長(瑤中的才子校長)主動請纓,開始填詞,經過十幾次對歌詞的反覆斟酌與修改。目前,校歌譜曲、錄製均己完成!
要搞校慶,就必須要梳理學校的辦學歷史,沒有檔案可查,我們的劉海春校長就聯繫己經退休了的老領導、老教師、老同學,一個一個的去詢問、一個一個的去走訪,《溯源校史,一路艱辛》還原了瑤中五十年的發展歷程。在走訪的過程中,應大家的要求,有感而發,大筆寫下《大瑤中學瑤》這一華美篇章。記得海校逐字逐句給我解讀的時候,我是非常感動的!我想,對於在大瑤中學工作過32年的他,沒有對瑤中別樣的情懷,是寫不出這麼有血有肉飽含深情的文字的。
校友回來看什麼?校園環境至少要改善吧!為了籌集資金進行校園設備設施的改善及校園環境的建設,2020年整個暑假便成了何宗武校長最忙碌的時期,聯合大瑤鎮政府,與大瑤鎮的各個社區、村部進行對接,多次組織召開會議,同時,也奔走於教育局、校友等之間,其中的艱辛,別人是無法感同深受的。目前,大瑤鎮政府拔款100萬元用於校園文化建設,鄉賢校友宋常本和天和社區捐建的天和廣場己經建成,傑出鄉賢校友寧平成立湖外秋林助學幫扶基金捐贈100萬元;崇文社區擬捐建圖書館等等,其它社區和校友也在積極的支持學校建設!瑤中的發展與振興需要各級政府、社會鄉賢、各位校友、社會愛心人士的支持!瑤中感謝你們的大愛!
校友基本信息搜集完了以後,聯誼組的聶校、黃校、海校、陸校、和傑書記、素素等一個一個的打電話,核對信息,聯絡校友,寄發《給校友的一封信》,儘管會出現打電話不接、加了微信會拉黑等各種碰壁的情況。只要他們拿起手機,拔通下一個校友的電話號碼時,他們就會把最溫暖的話語、最親切的聲音,留給了下一個拔通電話的校友……
一路走來,還有許多令人感動的瞬間:
陸賞萍校長,對於徵集到的每一張老照片都視若珍寶。他會想盡一切辦法修復每一張破損的照片,對於無法確定班級的照片,會發校友群一一進行鑑定,生怕出半點紕漏……
「如何勾起校友的回憶,找到回家的感覺?校友回到母校要看到什麼?想聽到什麼?想感受什麼?校友怎麼叄與我們的活動?有沒有當年的老師,當年的同學……」這是討論文藝匯演方案、策劃校慶專題片時考慮最多、討論最多的點。感動於大家時時處處真真正正的把校友放在了心尖!……
當我把校慶報初稿電子版放在校慶籌備群中,目的是讓大家看看排版、欄目的設置情況,想聽聽大家的意見,令我沒想到的是:何校、聶校、世禮校長、劉會計、陳校、陶校等紛紛給予了反饋,有發現錯別字的,有提出信息有誤的,一個小後括號沒打都沒有逃過我們劉會計的眼睛。手機上、電子版、那麼小……真的太感動了……
一周迎校慶欄目:《迎校慶,瑤中人都做了些什麼?》第三期製作的時候,盧校、陸主任,尤其是素素和楊雨兩人一邊感冒一邊寫文字、設計布局、修改圖片。第三期一出來,令我非常驚訝!有品質、上檔次!正如陸主任所言:做公眾號,我們是認真的!認真只能將事情做對,用心才能將事情做好!宣傳組!辦公室!高品質源於你們的認真、用心、實力和精益求精!你們太棒了!……
對於身體不是太好的邱宏老師,半天完成幾百位外調教師信息的清查、輸機工作,不知道她是克服了怎樣的困難完成的……
對於工作任務清單,李旭波主任、陳校會一項一項清出來,貼在辦公桌上,時刻提醒自己……
作為校慶慶典當天重頭戲的總導演小嬌,除了正常的課務、德育處的工作、文藝節目的日常排練,還奔走於老年大學與校友之間,只為慶典當天給校友們帶來驚豔……
企業微信群內發來了一組老照片和幾篇校友徵文,一看,是李宗國老師發來的,如果沒記錯的話,校慶徵文一發布,第一個上交的,便是李老師,文章中飽含對瑤中深深的情懷,作為退休後返聘的老師,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瑤中的發展發出自己的光和熱……
「我做夢都在策劃專題片,在走訪」「一定要拍有別於別人不一樣的專題片」釗齊說,他就是在採訪退休的老領導的過程中度過了一個個周末,對於一個才來瑤中半年的年輕人來說,又是一種什麼的樣的熱情……
何校、劉書記、聶校、和傑書記等不辭勞苦走訪長沙、瀏陽的部分校友……
李仕化老師不光要整理所有校友的資料,還要收集所有校慶的資料,對於我寫的每周的校慶總結,他會認真閱讀,及時修改和補充……
在收集學校名師風採時,25位老師的資料,一天半的時間,全部弄好,感動於老師們做事的效率和對校籌辦的工作的支持。仔細閱讀大家的資料,我再一次的被感動,老師那麼優秀,那麼謙虛。記得羅建老師說:「你是做宣傳工作的,你們最辛苦」謝謝羅老師的理解;晚上9點多,哄孩子睡了的邱紅霞老師開始了資料整理,快11點了,和資料一起發過來了,還有幾張照片,「雪蓮,照片你幫我選。」邱老師辛苦了,謝謝你的信任……
學校需要收集老師、校友的徵文,李芳老師就帶頭,她自己、她兒子、她學生,紛紛響應,進行創作,品讀佳作,深感文學功底之深厚,令人讚嘆……
還有太多太多……
有時候,我反覆問自己,對於沒什麼追求,還40+的我,校慶工作中給予我最大的動力是什麼?我想一定是大家帶給我滿滿的感動……
憶起過去的點滴,不禁淚溼眼眶……感謝大家,和你們在一起奮鬥的每一天都是幸福的!
雪蓮 2021.1.18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