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黃巖島瀉湖內已無菲方公務船隻

2020-12-23 觀察者網

據菲律賓媒體5日報導,菲律賓外交部當日發表聲明稱兩艘中國公務船隻和1艘菲律賓公務船已離開黃巖島環礁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劉為民5日就此回應稱:「據了解,黃巖島瀉湖內已沒有菲方公務船隻。中方漁船在瀉湖內的作業狀況正常,沒有再受到幹擾。 」他還強調,中國公務船一直在黃巖島海域根據現場執法、管理和服務的需要,進行部署和值守。

菲稱將繼續與中方協商

菲律賓GMA新聞網5日稱,菲律賓外交部5日發表了聲明,稱兩艘中國政府船隻和1艘菲律賓公務船已離開黃巖島環礁湖。「經過協商,兩艘中國海運船舶及我國漁業水產資源局船隻均已撤離該海域。」菲外交部同時表示,菲方將繼續與中方保持協商,以「解決有關黃巖島的其他遺留問題」。

報導稱,菲律賓外交部發言人勞爾•赫爾南德斯在給GMA新聞網發送的文字短訊中聲稱,在黃巖島環礁湖海域內已經沒有中國及菲律賓的公務船隻,有部分中國漁船停留在此。不過,赫爾南德斯表示,中國和菲律賓的幾艘公務船仍停留在黃巖島環礁湖海域外不遠處。

中方公務船根據需要部署

在中國外交部5日的記者會上,有記者問:日前,菲律賓外交部發表聲明稱,菲中雙方公務船均已從黃巖島瀉湖內撤離。中方對此有何評論?中方是否考慮在黃巖島緊張局勢緩和後繼續安排公務船駐守黃巖島並保持警戒狀態?

發言人劉為民表示,中國公務船一直在黃巖島海域根據現場執法、管理和服務的需要,進行部署和值守。中方並正就妥善解決事態與菲方直接溝通。據了解,黃巖島瀉湖內已沒有菲方公務船隻。中方漁船在瀉湖內的作業狀況正常,沒有再受到幹擾。

菲總統與美方談黃巖島事件

另據《菲律賓每日問詢者報》4日報導,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當日與到訪菲律賓的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丁•鄧普西舉行了會談。菲律賓外交部長德爾•羅薩裡奧、菲律賓國防部長加斯明等人與會。德爾•羅薩裡奧會後向菲媒體表示,鄧普西就黃巖島中菲對峙事件表態,稱將對菲律賓在南海展現「最小程度的防禦姿態」提供支持,並表示,美國政府支持和平解決中菲兩國在黃巖島的衝突。

相關焦點

  • 外電:中菲部分公務船撤離黃巖島潟湖
    我國最先進漁政船抵達黃巖島海域巡航執法參考消息網6月6日報導 菲律賓政府5日表示,中國和菲律賓將南海有爭議島礁的部分船隻重新安置據法新社報導,菲律賓有關部門表示,進行了雙邊磋商之後,中國從黃巖島潟湖中撤走了兩艘政府船隻,菲律賓漁業部門的一艘船隻也效仿了此舉。菲總統阿基諾的發言人陳顯達表示,經過協調的撤退是朝正確方向邁出的一步,「局勢緩和了,我們重視雙方為使帕納塔格礁緊張局勢逐步降級採取的舉措」。菲外交部發言人埃爾南德斯表示,相互撤退使得潟湖中的中國漁船剩下30艘,並補充說在該地區沒有菲律賓漁民。
  • 白巖松:黃巖島在中國控制之內並永遠是中國的
    播報:  日前菲律賓政府官方宣稱,菲律賓政府已正式把黃巖島稱為「帕納塔格礁」, 但當被問及這一稱呼是否意味著菲律賓對該島的所有權時,菲方表示改名只是「為了簡潔」。  6號,菲律賓《馬尼拉公報》引述埃蒙德?陳的話報導說:「菲律賓外交部指示我們清除黃巖島任何不屬於我們的標識物或建築。」
  • 中菲媒體在黃巖島爭端中評論框架分析
    16日,菲方一考古船進入黃巖島瀉湖內進行「考古打撈作業」。16日,美菲「肩並肩」聯合軍演開始。17日,菲方稱將把黃巖島爭端提交國際海洋法法庭;中國外交部給予批駁,稱黃巖島是中國的固有領土,具有不可爭辯性,不存在提交國際海洋法法庭的問題。在這個階段,中方對黃巖島爭端的行動與言論同樣迅速,發表的評論主要圍繞國家主權完整、黃巖島屬於中國的法理依據以及建言獻策展開,評論較為理性。
  • 菲律賓警衛隊替軍艦因怕丟臉 已把南海當成生意
    10號,菲律賓海軍最大的軍艦德爾皮拉爾號闖入了中國的黃巖島海域,打著維護主權的旗號,對避風停靠在黃巖島瀉湖之內的12艘中國漁船進行襲擾,企圖非法抓扣我國的漁民。索性的是,兩艘中國的海監船及時趕到,擋在了我方的漁船和菲方的軍艦之間,隨後,雙方就開始了長達2天的對峙。直到今天上午,德爾皮拉爾號才撤出了黃巖島水域。與此同時,菲律賓方面又派了一艘海上警衛隊的船隻來代替德爾皮拉爾號。
  • 中評社:黃巖島事件菲律賓理虧橫蠻又愚弱
    香港」中評社」5月13日文章,原題:菲律賓必須接受懲罰保證不再滋事(作者:中評社特約評論員:王名舟)自從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傅瑩於2012年5月7日就菲律賓挑釁中國黃巖島主權一事向菲律賓發出最後通牒式嚴厲交涉後,菲方態度似乎在高壓下出現軟化。
  • 黃巖島事件背後:菲律賓的戰略動機
    即使在1997年以後,菲律賓出版的所有官方地圖上都沒有將黃巖島圈入領土範圍。直到2009年,菲國會通過《領海基線法案》,才明確將中國的黃巖島和南沙群島部分島礁劃為其領土。菲律賓對黃巖島動作背後,是其不斷擴大南海「圈地」的戰略抉擇的結果。那麼,菲律賓的戰略動機在哪裡?
  • 菲電視臺欲拍攝黃巖島,中國海警英語喊話將其驅離
    其中一名中國海警人員微笑向菲記者表示,該處是中國海域,可以捕魚,但未經批准,不得錄製節目。菲記者回應稱,該處是菲律賓的專屬經濟區,但中國海警並沒有理會。中國海警船拒絕菲拍攝後,菲記者要求給他們30分鐘「收拾行李」。菲電視臺稱,中方人員同意了這一請求,但補充道如果他們不離開,將採取強制行動。
  • 菲律賓警告漁民避開黃巖島海域以免被驅趕:中國就在那裡
    不過,菲律賓外交部8月3日建議本國漁民避開有主權爭議的南海黃巖島海域漁場,因為「中國就在那裡」,以免受到驅趕。 就在前一天,中國最高法院周二作出司法解釋說,中國海域內的任何非法捕魚行為都會受到懲罰。 菲外交部發言人查爾斯·何塞(Charles Jose)3日表示,讓菲律賓漁民返回該海域捕魚作業是拉莫斯本次訪華之行優先考慮的問題之一。
  • 中國對黃巖島的領土主權擁有充分法理依據 - 中國在線
    菲律賓海軍近日闖入中國黃巖島海域,並在「維護主權」的旗號下對避風停靠在黃巖島的12艘中國漁船進行襲擾。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劉為民13日在例行記者會上指出,黃巖島是中國的固有領土,菲律賓方面襲擾中國漁船漁民,侵犯中國主權,違背雙方關於維護南海和平穩定、不使事態複雜化和擴大化的共識,是此次事件的起因。
  • 谷歌地圖移除黃巖島中文標註
    新華網北京7月14日電 據新華社「新華國際」客戶端報導,近日,菲律賓有人在網上提出,要求谷歌移除其地圖服務上中文標註的「黃巖島」,數日之後,打開谷歌地圖就已找不到「黃巖島」三個中文字。谷歌對此修改並未做出公開表態。  事情的起源在上周,當時,菲有人在美國請願網站Change.org發起請願,要求谷歌移除其地圖服務上對中國固有領土「黃巖島」的相關中文標註。
  • 中英文《黃巖島十問》將出版 解讀黃巖島主權歸屬
    中國南海研究院院長吳士存11日向中新社介紹說:「3900多字的《黃巖島十問》,字斟句酌地解讀了中國對黃巖島主權無可爭辯的歷史和現實依據。駁斥了菲律賓主張黃巖島主權既無歷史依據,同時也是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曲解和濫用。 」  該讀本主要內容包括:黃巖島在哪裡?中國是何時發現並命名黃巖島的?中國是如何對黃巖島進行開發和利用的?中國是如何對黃巖島實施有效管轄的?
  • 黃巖島屬於中國的歷史依據
    [9]菲方試圖通過立法形式侵吞中國領土的作法,自然遭到了中國政府的反對。2008年3月間,中國外交部向菲外交部遞交了「立場書」,重申中國政府對於南沙群島的主權立場。而菲前總統阿羅約卻表示:這項法案將列為菲優先處理的案件。
  • 中菲宣布共同開發南海資源後,裡根號航母來攪局,一度靠近黃巖島
    據悉,美軍向來較少在這片海域活動,一般都在西沙南沙,這次更是一度靠近了黃巖島。美軍方面目前未對此次行動給出具體回應。 該群島由黃巖島和30座已命名的暗沙組成,其中,菲律賓還一直對我黃巖島聲索主權。 美航母進入中沙群島海域後,我軍隨即做出了回應。據中國海事局17日消息,明日(18日)起,海南島西部海域將舉行實彈射擊演習,從早上6點到下午7點,為期2天。
  • 中國在黃巖島填海造陸被美國成功勸阻?中方回應
    據此,菲方可在「賓漢隆起」進行自然資源勘探和開發,但這並不意味著菲方可將其作為自己的領土。二、根據包括《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在內的國際法,沿海國對大陸架的權利不影響上覆水域或水域上空的法律地位,不影響外國船隻依國際法在沿海國專屬經濟區和公海享有的航行自由,以及在領海內享有的無害通過權。
  • 「南海仲裁案」中菲方和仲裁庭說理論證部分相關問題的初步研究報告
    例如,菲律賓提交的三份仲裁請求——第10、第11和第13——都對中國在黃巖島周圍領海內的行動提出挑戰。我們注意到一個事實,中國的《中國政府立場文件》並不否認本仲裁庭對這些仲裁請求具有管轄權。[19]然而,菲方認為中方在黃巖島無權主張超過12海裏海洋權利的觀點在《公約》中並沒有明確的依據。
  • 中菲為南海紀錄片隔空交鋒 菲媒指責中國產地球儀
    【環球時報記者 劉德】「菲方企圖通過誤導和欺騙手段,騙取同情,營造『受害者』的假象。」英國路透社報導稱,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29日在一份聲明中,指責菲律賓播放南海問題紀錄片傳播錯誤信息。菲律賓總統府通訊作業辦公室主任科羅馬稍後回應稱,這部紀錄片不是為中國製作的,也沒希望得到中國支持。
  • 關於中菲「南海仲裁案」海洋管轄權爭議仲裁事項的研究報告
    下文主要分成三小節:中國是否幹涉菲律賓對其非生物資源的主權權利,是否幹涉菲律賓對生物資源的主權權利和管轄權,是否幹涉菲律賓漁民在黃巖島的傳統生計問題。(一)中國是否幹涉菲律賓對其非生物資源的主權權利菲方認為自2009年後,中國對南海斷續線內的所有水域主張的歷史性權利不斷加強。這幹涉了菲律賓享有和行使對海床及底土非生物資源的主權權利和管轄權。
  • 韓日船隻對峙 韓外交部:驅逐日方船屬正當執法
    中新網1月13日電 據韓媒報導,就11日發生的韓國海洋警察廳船隻與日本測量船對峙事件,韓國外交部12日表示,海洋警察廳驅逐駛入濟州東南海域(日稱女島以西海域)的日本測量船,是「正當執法行為」。韓國外交部發言人崔泳杉12日表示,由於日本船隻駛入韓國「專屬經濟海域」進行調查,韓方依據國際法和相關法令,在該海域內開展了正常執法活動。據報導,一名韓國外交部官員稱,日本政府通過外交渠道就此提出抗議。韓方已向日方表示,這是海警在韓國管轄海域開展的正當執法活動,並明確要求日方「立即停止未經韓方事先同意的海洋調查活動」。
  • 臺灣對菲八項「制裁」
    菲律賓公務船對臺灣漁民掃射,導致一名漁民死亡事件引發了目前已持續一周的dispute/confrontation(爭議/衝突)。在第二波制裁開始之前,臺灣地區領導人曾對菲律賓發出72小時最後通牒(72-hour ultimatum),要求菲方正式、有誠意地作出回應,否則,8項反制措施便會到時生效臺灣方面採取的第二波制裁措施(second wave of sanctions)包括:發布菲律賓旅遊警示燈號為「紅色」,不鼓勵赴菲律賓旅遊或洽公(
  • 王 勝||「巴黎和約線」(「菲律賓條約界限」) 與黃巖島主權歸屬
    截至1930年菲律賓條約界限形成,其與黃巖島的關係是明確將後者排除在外的。然而,近日有西方學者撰文認為,菲律賓條約界限經過數次變動,說明其具有可變動性:如果界限內的島嶼不屬於西班牙,那麼該島嶼應該排除在外;同樣,如果界限外的島嶼屬於西班牙,那麼仍該將其納入界限內。換言之,數次變動的事實表明條約界限並不是固定不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