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日船隻對峙 韓外交部:驅逐日方船屬正當執法

2021-01-14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月13日電 據韓媒報導,就11日發生的韓國海洋警察廳船隻與日本測量船對峙事件,韓國外交部12日表示,海洋警察廳驅逐駛入濟州東南海域(日稱女島以西海域)的日本測量船,是「正當執法行為」。

韓國外交部發言人崔泳杉12日表示,由於日本船隻駛入韓國「專屬經濟海域」進行調查,韓方依據國際法和相關法令,在該海域內開展了正常執法活動。

據報導,一名韓國外交部官員稱,日本政府通過外交渠道就此提出抗議。韓方已向日方表示,這是海警在韓國管轄海域開展的正當執法活動,並明確要求日方「立即停止未經韓方事先同意的海洋調查活動」。

據此前日媒報導,日本海上保安廳表示,當地時間11日凌晨3時30分許,一艘名為「昭洋」的日方測量船在女島以西140公裡附近海域(韓方稱濟州島東南海域)進行調查時,遭到韓國海洋警察廳船隻的無線電警告。日方船隻回應稱,此處為日本的「專屬經濟區」,「目前正在進行正當調查活動」,韓方應立即停止警告,並遠離本船。

相關焦點

  • 韓外交部:無證據顯示被伊扣留韓船汙染海洋
    韓聯社消息,韓國外交部第一次官(副部長)崔鍾建6日就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以環境汙染為由扣留韓籍船舶一事表示,韓方認為沒有證據顯示韓船有汙染環境行為。崔鍾建當天在韓國會外交統一委員會緊急座談會上如上表述。他指出,如果是肉眼可辨的海洋汙染,可以動用直升機確認,但並未發現相關證據,且該船隻在安全裝置齊全完好的情況下出航。韓聯社稱,一名外統委委員認為,該事件與伊朗內部權力鬥爭、對美戰略,以及在韓被凍結的70億美元原油出口貨款等有關。外統委委員長宋永吉也在會上指出,雖然伊朗外交部宣稱這與被凍結的70億美元資金無關,但不免讓人懷疑。
  • 外交部:黃巖島瀉湖內已無菲方公務船隻
    據菲律賓媒體5日報導,菲律賓外交部當日發表聲明稱兩艘中國公務船隻和1艘菲律賓公務船已離開黃巖島環礁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劉為民5日就此回應稱:「據了解,黃巖島瀉湖內已沒有菲方公務船隻。中方漁船在瀉湖內的作業狀況正常,沒有再受到幹擾。 」他還強調,中國公務船一直在黃巖島海域根據現場執法、管理和服務的需要,進行部署和值守。
  • 韓「薩德」基地連夜作業,疑對系統升級?外交部:中方堅決反對
    近日,韓國國防部和駐韓美軍將工程設備和建材運入星州「薩德」基地,招致當地民眾強烈反對。據海外網編譯報導,韓國當地時間28日晚至29日早間,韓國防部和駐韓美軍將工程設備和建材運入星州「薩德」基地,招致當地民眾強烈反對,5人在與警方對峙中受傷。
  • 韓軍艦抵荷姆茲海峽附近:應對韓籍船隻被伊朗扣留事件
    韓國清海部隊驅逐艦「崔瑩」號當地時間5日抵達荷姆茲海峽附近海域,以應對韓籍化學品運輸船被伊朗扣留事件。 韓聯社5日報導稱,韓國政府官員當天表示,清海部隊5日凌晨抵達事發海域,開始執行任務。據悉,韓籍運輸船「韓國化學」(Hankuk Chemi)號4日在荷姆茲海峽靠近阿曼一側的海域航行時被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扣留,船上共有包括5名韓籍船員在內的20名船員。 據了解,「崔瑩」號將同總部設在巴林的聯合海上力量(CMF)、韓國外交部和韓國海洋水產部等有關部門密切合作應對情況。
  • 韓國寸步不讓,雙方海上對峙約10小時
    中新網1月14日援引韓國媒體報導稱,11日韓國海洋警察廳船隻與日本測量船在兩國有爭議的海域發生了對峙事件,韓國外交部發言人崔永杉12日針對此事回應道,由於日本船隻駛入韓國「專屬經濟海域」進行調查,韓國方面根據國際法和相關法令,海洋警察廳出手驅逐駛入濟州東南海域(日本稱為女島以西海域)的日本測量船,是「正當執法行為」。一名韓國官員表示,日本政府已經通過外交渠道就此次事件提出抗議。
  • 外交部回應薩德裝備抵韓:由此產生的一切後果由美韓來承擔
    外交部回應薩德裝備抵韓:由此產生的一切後果由美韓來承擔 萬宇/人民日報客戶端 2017-03-07 16:12
  • 赴伊朗索船無果,韓代表空手而歸
    但協商無果而終,僅確認了雙方立場差異,韓國代表團將於14日回國。報導稱,韓國外交部第一次官(副部長)崔鍾建於本月10日至12日對伊朗進行訪問,會見了伊朗外交部長扎裡夫、副外長阿拉格希和伊朗中央銀行行長阿卜杜爾納賽爾·赫馬提等各界人士,就油輪被扣押、伊朗在韓資金被凍結等問題進行磋商。
  • 拒撤回對韓出口限制,日本學者憂:會給日企造成「迴旋鏢」式打擊
    【環球時報駐日本、韓國特派記者 劉軍國 馬菲】在日韓有望於本周就出口限制問題舉行會談的消息傳出後,日本7月9日拒絕韓國取消出口限制的要求。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表態稱,「對韓國不信任」,同時宣布取消對韓特惠待遇。日本共同社9日報導稱,日本外交消息人士表示,即使是參院選舉後,首相安倍晉三也不會軟化態度。日方還考慮增加限制對韓出口商品名錄,促使韓國儘快就被徵勞工問題採取措施。
  • 韓獨檢組堵門欲搜青瓦臺遭拒 對峙5小時無功而返
    在對峙了數小時後,獨檢組最終未能進入青瓦臺。韓國親信門獨立檢察組發言人李圭哲3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法院前一天籤發的搜查證有效期截至本月28日。雖然當天青瓦臺拒絕接受獨檢組搜查,但是獨檢組還有機會再次嘗試搜查。韓國KBS電視臺3日的報導稱,特檢助理樸忠跟等20名調查人員當天上午10時許抵達青瓦臺,試圖進行現場調查,但遭到青瓦臺方面的嚴詞拒絕。
  • 施君玉:韓「鐵心」部署「薩德」 中方該如何應對?
    文|施君玉  據韓媒援引韓外交部消息人士透露,韓駐華大使金章洙日前會晤了中國政府朝鮮半島事務特別代表武大偉,首次通過外交渠道向中方通告,韓不會取消「薩德」部署計劃。據說,這一通報代表了韓方的最終決定。聯繫近一個月以來韓決策層的表態,此消息似有一定可信度。
  • 伊朗突然出手扣押油輪,韓軍艦緊急駛往海峽,要求立即釋放船隻!
    在這種緊張的氛圍下,一個意外事件又發生了,那就是韓國的運送化學物品的船隻被扣押。伊朗方面發表聲明指出,一艘韓國籍的貨輪多次違反環保條例,造成環境汙染,伊朗方面進行了扣押調查處理。據悉,這艘船隻裝載了7200噸石油化工原料,上面有20名船員,其中包括5名韓籍船員。伊朗公布了扣押這艘韓國船隻的相關視頻和圖片。
  • 瀋陽樂天世界項目獲批 韓媒:「限韓令」或小幅放寬
    韓聯社認為,在中方針對「薩德」入韓實施「限韓令」的背景下,項目獲批出乎意料,這也被認為是中方放寬了限制幅度。該消息人士表示,瀋陽樂天世界項目耗時頗久,其間並無進展,此次突然獲批出乎意料。當地政府對此表示,樂天世界施工許可證經項目審查和稅務調查等正規程序後頒發,與「限韓令」無關。
  • 韓外交部回應防彈少年團事件:希望不影響兩國友誼
    防彈少年團網易娛樂10月14日報導  韓國外交部昨天回應防彈少年團近期的發言在中國引發爭議一事,表示不應因相關事件影響中韓兩國國民之間的相互理解和紐帶感。在昨天舉行的韓國外交部例行發布會上,發言人回答如何看待防彈少年團在中國引發爭議,韓國企業撤下防彈少年團廣告一事,表示,韓國政府正在密切關注此事,以避免讓相關事件影響到中韓兩國國民之間的相互理解和紐帶感,今後韓國政府將繼續努力為發展中韓關係和增進兩國友誼而努力。
  • 為應對韓籍船隻被伊朗扣留事件,船東委託保賠協會赴當地調查
    為應對韓籍化學品運輸船被伊朗扣留事件,韓籍運輸船「韓國化學」(Hankuk Chemi)號船東DM Shipping航運公司已委託保賠保險協會(P&I)前往當地調查。據此前報導, 「韓國化學」號4日在荷姆茲海峽靠近阿曼一側的海域航行時被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扣留,船上共有包括5名韓籍船員在內的20名船員。 伊朗外交部方面稱,根據地方部門的初步報告,該案涉及技術性問題,伊方依照法院命令扣留該船並調查其海洋汙染情況。
  • 「挺韓」「罷韓」兩場遊行高雄同日上演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 張維】距離臺灣地區「總統大選」還有20天,「挺韓」「罷韓」兩場遊行21日同時在高雄舉行。目前,島內民調也如同21日高雄遊行的人數一樣真假難辨,島內一些媒體最擔心的是蔡英文使出「最後的瘋狂」,即在今年12月31日通過所謂「反滲透法」。不管選舉結果怎樣,以煽動同胞仇恨、犧牲兩岸利益的方式來操縱選舉,民進黨這場選戰打得還真是有點無恥。
  • 韓美向「薩德」基地運設備,韓媒擔憂影響韓中關係
    多家韓媒29日稱,韓國國防部和駐韓美軍從28日晚至29日早間採取突擊行動,在韓國警方的配合下,突破星州郡「反薩」群眾的阻撓,通過陸路向「薩德」基地搬運大量設備。韓媒擔憂稱,在美中矛盾日益激化的當下,此舉恐造成韓中兩國外交關係惡化。
  • 抗戰結束,被俘的日軍中有很多韓籍士兵,是如何處理的?
    1945年10月17日,蔣介石致電陸軍總司令何應欽,通令各收復區和地方政府施行「處置日軍中韓籍士兵及韓僑辦法兩項」:一,日軍中之韓籍士兵一律與日俘集中管理,將來送日俘歸國時同時送其歸國。二,各地韓僑亦由省市集中管理,將來船運日僑時一併送其回韓。
  • 韓外交部公開日語等5國語言視頻 為「東海」正名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韓聯社9月14日報導,繼2月公開韓文和英文版「東海」宣傳視頻後,韓國外交部13日在視頻網站YouTube上公開了日文、西班牙文、法文、俄羅斯文和德文等5種語言版本視頻。韓國外交部計劃還將製作中文、義大利文、阿拉伯文、印度文版視頻。外交部官員14日表示,為了在網絡空間闡明韓國政府對「東海」的立場,同時為了讓韓國人能向外國人準確介紹「東海」而製作了該視頻。韓國曾在1997年舉行的IHO大會上首次就相關問題提出意見。之後在IHO大會上不斷提出為「東海」正名的主張。
  • 「挺韓」「罷韓」兩場遊行高雄上演,凸顯臺灣選情藍綠對抗態勢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 張維】距離臺灣地區「總統大選」還有20天,「挺韓」「罷韓」兩場遊行21日同時在高雄舉行。目前,島內民調也如同21日高雄遊行的人數一樣真假難辨,島內一些媒體最擔心的是蔡英文使出「最後的瘋狂」,即在今年12月31日通過所謂「反滲透法」。不管選舉結果怎樣,以煽動同胞仇恨、犧牲兩岸利益的方式來操縱選舉,民進黨這場選戰打得還真是有點無恥。
  • 外媒:中國勘探船與馬來西亞船隻在南海對峙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周三說,「海洋地質八號」正在進行正常活動,並指責美國官員抹黑北京。一位馬來西亞安全部門的消息人士告訴路透社,「海洋地質八號」周五一度被10多艘中國船隻伴隨,其中包括屬於海警和海上民兵的船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