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長假不敢外出,只好悶在家裡看書,其中幾本是關於管理的。想起長假前在中信出版社和編輯們討論這個主題的書籍中有哪些不錯,記得我報出書名時,連編輯們都覺得很贊,乾脆整理出一個推薦書單。
這些書多有幾個共同特點:
多是很輕鬆的小書,不厚。大約一到兩個小時內就可以看完。
多契合了未來一段時間的管理思考和前沿實踐。
其中幾本我曾在多個場合推薦。當然,這些書我都一一看過,在此之外,還有更多書因為不好而直接扔掉了,沒有納入進來。另一個人習慣是:書成系列讀,啟發和感觸更大。好吧,書單如下:
1、《共好》
這本書我推薦過多次。第一次還是在騰訊內部參加培訓時知道的這個主題,後來特地找來書來看,薄薄的一個小冊子,看完發現這本書和自組織、社群內部的自我管理、自我驅動有著很強的聯繫。
這幾天和中信的編輯們聊,他們也發現這本書近期的銷售有抬頭的趨勢。都是類似這樣的口碑擴散帶來的銷量。
2、《敏捷革命:提升個人創造力與企業效率的全新協作模式》
敏捷開發是目前技術開發中一個最常見的形態,沒想到慢慢擴展變成了團隊協作的方式。
類似的還有《精益創業》,一種新的產品開發模式,也因此演變成了團隊協作、企業管理的一種新形式。大熱門暢銷書,就不多說了。
3、《即時引爆》
當一種技術開發、產品開發模式成為常態後,一定會對團隊協作和企業管理模式產生深度影響。從工業時代中流水線對管理方式的影響就可見一斑,只是今天,受到影響的對象變成了網絡、技術,變成了在社交網絡環境下,紛雜的聲音中如何脫穎而出,迅速引爆。《即時引爆》除了探討如何引爆外,還重點探討了引爆對團隊協作的改變和影響,及如何打造不斷引爆產品的優秀團隊。《即時引爆》和《敏捷革命》、《精益創業》的特點有些類似。
4、《團隊協作的五大障礙》
也是一本薄薄的小冊子,故事的講述方式讓人讀起來很快,很舒服。內容雖然討論的是常見問題,但是在大家都習慣王者榮耀5VS5般對戰情景下,一個頹廢、不團的小團隊如何找到贏的方式?就變得很有意思了。
和《共好》一樣,這類書的寫作對應的都是培訓市場,因此很薄,很好讀。
5、《新管理革命》
這本書像是個叛逆的小子,將目前幾個常見的方式都批駁了個遍,如郵件不好、不要KPI、工資最好每個人都互相知道、不要競業條款等等等等。說不上好,說不上壞,寫作方式是老美典型的大案例+結論的方式,讀起來很輕鬆。
6、《橫向領導力》
之前在一個書單中推薦過,也向同事分享過。很多年輕同事在部門溝通中比較吃力,橫向領導力就是講述這個問題的。
7、《聯盟》
《聯盟》有些淺、平,適合入門級,是個快速翻完的書籍。很多講的東西是N年前各大公司就已經在身體力行的事情,如前員工網絡等。坦率講,看完這本書有些失望,因為僅僅是和Linkedin的員工聊天,就能獲得許多關於職場、關於管理的有趣結論,而作為大boss卻只能寫這些淺的書,大概反映出一個問題吧:
許多公司有很多很贊的數據、思考、案例,卻不知道怎麼整理他們。換句話說:如果有一個團隊專門幫助一些大型企業梳理、整理這些方法論和數據、發現,將是非常棒的事情,不管是外圍的團隊還是內部成立一個這樣的團隊。國內尤其是BAT,加上滴滴、美團等這樣的公司更值得這樣做。
因此,這本書不特別推薦,如果湊巧在手上就翻翻吧。
8、《重新定義團隊》
谷歌近來的一個系列書還不錯,《重新定義團隊》是其中一本,當年就是這個系列中的《重新定義公司》出來,才將《即時引爆》趕下了盤踞一個多月新書銷售第一的位置。
書本身比較符合閱讀預期,谷歌HR高管的工作思考和筆記,但是又不空洞,作者看來是個比較會講故事的人,很多細節很像我們和作者坐在一起聽他講述一樣。因此體驗和感受都比較好。
通常看這類書的後記&鳴謝還能看出一個小跡象:就是真正出版社深度參與和策劃的書,是如何被要求、被寫作出來的。如《聯盟》中討論到的一樣,如果有團隊專門這麼幹,那麼國內將會產出多少好書啊。真是一件讓人期待的事情。
和其他書相比,《重新定義團隊》最厚。
9、《小群效應》
《社交紅利》系列最新一本,也是關於社群運營、社群經濟寫的最紮實的一本。騰訊、百度、豆瓣的深度方法論和70個大中小案例餵養出來的內容。社群其實關注兩個話題:信息的擴散方式,和管理方式。也就是信息如何穿透無數社群、如何將無數社群緊密圍繞在自己身邊?是很關鍵的兩個大問題。不過嚴格意義上,這本書更關注市場傳播,算是部分提及吧。
這本書正在展開預售,預計10月下旬就可以拿到了。
PS:《小群效應》銷售地址:
噹噹(作者籤名版):http://product.dangdang.com/25167147.html
天貓:http://tb.am/yajjg
亞馬遜:https://www.amazon.cn/dp/B075ZB7L9R
京東:http://item.jd.com/12200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