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碩士畢業生殉情,悲劇是如何造成的?分析貧困家庭的教育問題

2020-09-05 洪炎逆淵

2020年8月26日,湖南省邵陽市新寧縣豐田鄉,父母看著陳陸洋生前留下的滿地獎狀證書崩潰大哭。他們至今都想不通,在別人眼中聰明絕頂的兒子為何會做傻事。


整理陳陸洋的獎狀和證件


接受不了女友提出的分手,而選擇輕生。

2020年6月27日,湖大碩士畢業生陳陸洋在獵德大橋跳入珠江自殺,從他留下的18封遺書得知,他是為情所困,只是因為接受不了女友提出的分手。

陳陸洋出生在一個極為貧困的家庭,稱得上家徒四壁。

9年前,在一次結對幫扶的活動中,林鋒和陳陸洋結成了幫扶對子。

林鋒回憶說:「當時看到陳陸洋的時候很心酸,比起其他的孩子,他還要瘦弱很多,眼神裡還有一種帶著膽怯的希冀。我特地去他家看了一下。家裡沒有任何電器,連張完整的桌子都沒有,窗戶上還蓋著塑料布。」

和這些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陳陸洋的獎狀貼滿了一整面牆,給這個破敗的房屋增加了些許生氣。

林鋒小時候也是過過苦日子的,他在陳陸洋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小時候,從那以後,他開始持續資助陳陸洋讀書。

陳陸洋也沒辜負林鋒的期望,進入中南大學一年後,就獲得中南大學優秀學生獎學金、專業一等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他把每次取得的成績,都第一時間跟林鋒報告。

2015年,林鋒趁著出差的機會去長沙看望陳陸洋,陳陸洋在言語之間透露出對現在工作的不滿意。林峰便建議他再去讀研究生,那樣競爭力會更大一些。

這個建議合了陳陸洋的心意,一年之後,陳陸洋考上了湖南大學土木工程專業研究生。

直到他進入廣州一家國企工作,林鋒才停止對他的資助。

林鋒知道陳陸洋跳江殉情痛心不已。本以為資助陳陸洋上大學會給他和家人帶來更好的生活,沒想到會是這個結果。

林鋒趕到陳陸洋老家之後,發現他家的環境還跟9年前一樣,依然沒有家電、沒有像樣的家具,連整理陳陸洋的獎狀和證件,一家人都是在潮溼的地上完成的。

從陳陸洋威脅女友的簡訊中可以看到,他並不缺錢,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他給女友轉了三萬五,但是女友執意退回。

靠好心人資助讀完了大學和研究生,他沒有想到給家裡改善生活條件,反而有錢轉給女友,這讓很多人覺得他不知道感恩、不值得同情。


陳陸洋給女友轉錢的信息


其實真實情況不一定是這樣,不知道一個人經歷了什麼咱們不要妄加判斷。

逝者已逝,願他安息。

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藉此分析一下貧困家庭的教育問題和貧困孩子的成長問題,希望大家看完能有所收穫,讓類似的悲劇不要再發生。

因家庭貧困物質匱乏,一直壓制孩子欲望,不能正確引導孩子,使孩子變得自卑與懦弱 。

還記我小時候的一件事,過完年有了壓歲錢,我迫不及待的去小賣部花了七塊錢買了一把打塑料子彈的手槍,回家還沒和哥哥炫耀一會,就被父母發現了。

當時場景非常壓抑,父母嚴厲的訓斥我很長時間,我一直哭鼻涕一把淚一把。

哥哥在一旁默不作聲,時而偷瞄我的槍。

最後我被迫把心愛的玩具槍退了回去,當時太傷心了,退回來七塊錢被父母收走。

那時候家裡太窮了,七塊錢挺重要的不能亂花。

不過這件事在我的心理還是造成了影響。我感覺自己比那些有玩具槍的孩子低一頭。花了不少的時間討好那些有玩具槍的孩子,不惜挨兩槍,也繼續和他們混在一起,只希望他們把槍借我玩兩下。時間一長我變得有些自卑與懦弱 。

後來我長大了,也沒脫離那把玩家槍的影響。為了遊戲中的一把槍我花了七千不只,心中有一股執念做夢都想。錢都是次要的關鍵是性格中一旦形成自卑與懦弱很難去除。

人都會有欲望,貧困家庭因為物質匱乏,孩子要好吃的好玩的欲望經常被壓制。貧困家庭的父母文化水平低,不懂得教育不懂得引導,強制孩子做出違心的行為。導致孩子不能自發地作為,不能表達一個人真正的感覺與想法,以及因此必須做作虛偽,這是導致自卑與懦弱的根本原因。


自卑的孩子


那麼貧困家庭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呢?

就拿我買槍這事來說,父母不應該太過嚴厲的訓斥,應該多講道理。孩子多半不能聽進去,那也要講,最後難免強制收走玩具槍。不過沒關係。這時候應該安慰孩子,給孩子個期望,讓孩子自己賺錢買玩具槍。帶著孩子一起出去幹活,讓孩子跟著爸爸幹點輔助工作,慢慢攢錢。可能要攢好多天才能攢夠買玩具槍的錢。孩子可能半途放棄了,那他也知道了父母賺錢的辛苦。

如果孩子堅持到最後賺到了買玩具槍的錢,那就給他買一把,那種靠自己的力量達成心願的成就感,會帶給人無所不能的勇氣,這是人生中很珍貴的成長經歷。

一個人身上發生的任何事都是因緣和合的結果,不是表面上看到的那樣簡單,其中的一個重要的因可能就是在你忘記的童年種下的。

作為貧困家庭出來的孩子要不斷反省自己,認識到自己的優點和不足,有意識的修正自己。

貧困家庭的溺愛是一種悲哀,不要拒絕孩子對家庭建設的付出。

分析一下這一段,孩子畢業了能賺錢了,家裡依然很窮,很多人開始覺得這孩子自私。能給女友三萬五,不能給家裡三五百修修窗戶。

但是事實可能不是這樣,我也出身貧困家庭,能想像到這樣一個場景:孩子得了獎學金,高興的想給家裡打錢,分享快樂覺得自己能回饋家裡,改善一下家裡的生活了。

父母很高興,但通常不會接受,父母多半會說:「家裡不缺錢,你自己留著吧。生活需要錢,老大不小了,以後還要娶媳婦買房子。」

這種行為是不對的,會讓孩子以為自己不被需要。

陳陸洋毫不猶豫的跳入的珠江,為什麼呢?我覺得他很可能感覺自己不被需要。

珠江

家裡不要自己的錢,父母不需要自己,自己只是家庭的拖累。

幫扶自己的林鋒是大老闆,更不需要自己。

女友離開自己,自己不被女友需要。

他哥哥又罵了他,能夠想像,他哥哥罵他的內容,無非是他不知道感恩,白眼狼一個,給女友那麼多錢也不給養育自己的父母,更讓他感覺羞愧難當,無地自容。

事實不一定是這樣,他可能有他的計劃,我們不得而知。

種種因素合在一起,加上性格中潛藏的自卑感膨脹,整個人被負面情緒淹沒,走上了不歸路。

人在瀕臨死亡時一定能想明白很多事,他在黑暗冰冷的江水中掙扎的時候,一定會後悔自己衝動的決定,可是為時已晚。

所以,人一定要覺知自己的情緒,負面情緒升起時,自己能夠覺知就不會出大問題,我有一個訓練覺知情緒的方法,在評論區裡告訴大家,先繼續往下分析。

貧困家庭的孩子有自卑心理的不在少數,走上社會以後,內心自卑與自信一眼就能看出來。兩個同樣瘦弱的人,自信者站在那裡像一根牙籤,自卑者站在那裡像一根豆芽。

身體的發展不只取決於營養,也受到心靈影響的,身體可以反映心靈所存在的缺點和錯誤,影響人體的激素分泌,進而影響人的骨骼結構。

所以,孩子要給家人錢的時候,家人一定要接受並表示感謝並讚揚孩子的優良品質,即使你不想要你也要收下,就當幫助孩子攢著。這可以激發孩子的感恩之心。

為什麼窮人家的孩子沒有早當家。


早當家的孩子


有些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了,有些窮人家的孩子沒有早當家,為什麼呢?

只有早早參與到家庭建設中的孩子才能早當家。

還記得那個做拉麵的五歲男孩嗎?還有那個一個人照顧爺爺的小女孩嗎?

他們早當家是因為家庭條件過於貧困,早早接過了家庭的重擔,參與到了家庭建設當中。

所以想要孩子早當家,就要讓孩子參與家庭建設。小事上就是,打掃房間、整理物品、招待客人等等。

孩子再大一點,像陳陸洋家,就讓孩子拿錢換玻璃、鋪地面、置辦幾樣簡單的家具。

花孩子這點錢並不算什麼。

當孩子回家踩在自己拿錢鋪的平整地面上,看到明亮的玻璃,心中的滿足感不是錢能比的,這種滿足感有利於一個人的心靈成長。

我們再來分析一下貧困家庭早期的孩子教育問題,人的性格特徵多半是在五歲之前形成的,一旦形成極難改變,影響終生。

貧困家庭物質匱乏,有點好吃的全都給孩子吃是不對的。

孩子小時候思想直接,你毫無保留的把好吃的都留給他,他就會覺得周圍的好東西本就該屬於自己,養成自私自利的習慣。


好吃的都給孩子不對


老家有個老人對孫子異常疼愛,每次吃包子都把包子餡給孫子吃,自己只吃包子皮。每次都慈愛的笑看著孫子狼吞虎咽。結果有一次忘記扣包子餡給孫子了。孫子還等著吃奶奶的包子餡,見奶奶竟然自己吃了。他氣的摔下筷子,破口大罵。

孩子覺得委屈,奶奶搶了本該屬於他的食物。

奶奶心裡也很悲傷,那麼疼愛的孫子竟然這麼不孝。

這是貧困家庭教育的悲哀。

因為不懂教育、不懂孩子心理。家長發自愛心的寵溺行為,有些時候是不對的,會起到反面效果。

正確做法是不要每次都給孩子包子餡,時不時的給一次,給的這時候一定要直截了當說明原因:奶奶愛你,想讓你多吃點,好快點長大幫奶奶幹活。並且引導孩子心中升起感恩之心。

孩子給你食物吃,你一定要接受。

有時候孩子會表現的很懂事,把吃的分給你。貧困家庭物質缺乏。孩子願意分給自己食物,媽媽這時候會很高興,但一定會拒絕說:「謝謝寶寶,媽媽不餓,你自己吃吧。」

家長這樣做幾次之後,就會發現孩子再也不會把吃的分給你。你可能還要責怪孩子太自私,吃獨食,其實真不怪他。


孩子餵爸爸


孩子開始分享食物給家人,說明他開始懵懵懂懂的升起感恩之心。

你不接受,他簡單的思想理解不了你的苦心,他會認為你真的不想吃,你不需要,他也沒必要給你。

你的拒絕相當於扼殺了他萌芽中的感恩之心,這是一種極端錯誤的行為。

正確的做法是接受孩子給的食物,並表示歡喜和感謝,誇獎孩子懂得感恩。

以上幾點都強調感恩,因為感恩是一種非常重要的高級情感。

孝順是一種感恩,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

回報社會也是一種感恩,感謝社會對自己生活的幫助。

愛護大自然也是一種感恩,感謝大自然對自己的饋贈。

愛國也是一種感恩,感謝國家對自己的保護,腳下踩著的路、高鐵等基礎設施都是國家修建的。

所以,要激發孩子的感恩之心,一個正能量的人一定有一顆感恩之心。

教會孩子適當的分享,提高孩子的情商、社交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

貧困家庭食物自己吃都不夠,更別說分享了。

小時候有點吃的媽媽都告訴我,自己吃別給別人,這是由生活條件決定的。那時候穿衣帶補丁,一年吃不上一次肉,面黃肌瘦的。有點好吃的自己都不夠,誰會分享呢。

現在的孩子什麼都不缺,家裡再窮也不差幾個水果,家裡來其他孩子父母首先要教會孩子分享食物和玩具。


孩子分享玩具


孩子在母體中時以為天地都是自己的,餓了臍帶就會輸送營養到自己的身體裡。

出生以後才認識到自己與世界的差別。

三四歲的小孩子還分不清什麼是自己的什麼是別人的。

特別是現在家裡只有一個孩子的,他會認為周圍的好東西都是他的,這種想法是正常的。

自己的玩具不給別人玩,別人的玩具還要搶來自己玩,吃的東西也總是盯著別人手裡的,不讓別人碰自己的。這都是正常行為。

這時候父母要做好引導,要教會孩子換位思考,比如:你拿走孩子特別想玩的玩具,假裝不給孩子玩,讓孩子體會到這種感覺,然後再問他:「你現在是不是不開心呢?」

孩子肯定會如實回答說是的,這時候趁機引導他說:「如果你的好朋友想要玩你的玩具,你不願意和他分享,你的好朋友也會像你現在這樣不開心。」

讓小孩子感受到他才會記住,只和他說是沒有用的。

通過這種引導而不是強迫讓孩子慢慢學會分享,學會換位思考,體會別人的感覺。

愛分享的孩子走到哪裡都受歡迎,朋友也多,人就會陽光開朗,社交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也會更強。

要有幾個知心朋友好好勸勸陳陸洋,他走不到這一步。

人有幾個知心朋友,能在自己被負面情緒淹沒的關鍵時刻勸勸自己至關重要。

上面很多內容都和家庭教育有關,大家看到以後不要認為貧困家庭的父母就不好。其實家庭越貧困父母對孩子付出的就越多。

如果在你還沒出生的時候,有個神仙下凡對你父母說,可以讓你出生在一個富裕的家庭,但是他們會失去你。你的父母就算不捨得也一定會同意的。

受到客觀物質條件和受教育程度的限制,父母給予孩子的物質和教育都是他們能給予的最好結果。

最後說說女朋友的問題。

貧困家庭的父母對孩子處對象的問題態度很統一,上學時不能處對象。可是孩子青春期了,身體發育成熟哪能不想這方面的問題。

人是兩性生物,性的問題不可迴避。

而對於貧困家庭的孩子學習成績又太重要了,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上學都是貧寒學子晉升的階梯。我覺得這個問題得分人,有些孩子有了互相喜歡的女孩,家裡可以讓他處對象,前提是不能耽誤學業。

就算最後分手了也是一次鍛鍊的機會,能夠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能夠認識到很多事自己還不能掌控。從此就像有了抗體,不會把分手這種事看的無法接受。


分手快樂


強制孩子不處對象會造成一系列嚴重的不良後果。

孩子可能會看一些小電影,這些小電影為了吸引人,尺度比較大,看了影響身心健康。而且這類網站,一般都植入了網賭平臺的小廣告,性感小姐姐真人發牌,玩了一夜暴富之類的。萬一點進去迷上網賭那可真是萬劫不復。這裡不多說網賭的套路和危害了,大家可以看看我的另一篇深挖網賭罪惡的文章。

貧困家庭的孩子,沒有繼承而來的雄厚物質基礎,一定要明白來日方長的道理,要有長遠的規劃。

女朋友要走就讓她走,誰也留不住一個真心要走的人,以後不見得碰不到更好的,來日方長嗎。

就算女朋友今天走了,以後不見得就不會再回來,未來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你只要不斷提高自己,就可以了。

而且女孩喜歡的是強大自信的男孩,對於痴情的男孩她們只會可憐和同情。

作為一個男孩男人,你想被同情還是被喜歡呢?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任何人都要自強不息,生活或者事業上出了任何問題,根本原因肯定是自己還不夠強大。要麼物質上不足,要麼精神上不足。

為人父母雖然年齡大了,也要看書學習,看孩子的父母一定要多學一些育兒知識。

孩子和年輕人更要多學習,不光要看知識類的書籍,也要看心靈方面的書籍。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感恩遇見,懂得放下,努力生活。

相關焦點

  • 殉情?貧困碩士畢業生跳江,父母崩潰大哭,網友對他的死爭論不休
    近日,一名貧困碩士畢業生因為愛情的失意,走上輕生的道路。貧困碩士畢業生走向自殺,父母崩潰大哭陳陸洋殉情的背後,其身份也引起網友的廣泛討論,陳陸洋小時候家裡很貧困,考上大學後受到愛心人士的特別資助,順利的讀完大學本科和碩士階段,雖然出身沒那麼好,但是還是很幸運的遇到了愛心人士的幫助,我覺得他應該很感恩才對。
  • 貧困碩士畢業生殉情父母崩潰大哭 全家人的希望破滅了
    最近,網上一則貧困碩士畢業生殉情的事情,引起了諸多關注。死者曾是全家人的希望,因為他學習成績比較好,一家人都為他感到驕傲,但是現在人突然沒了,只留下了18篇日記,全家人都無法接受這個現實,尤其是死者父母的精神一下子垮了。
  • 湖南大學貧困碩士為愛殉情,窮苦父母痛哭暈厥,只留下滿屋獎狀
    近日在湖南就發生了一起剛剛畢業的貧困碩士為愛殉情的悲劇,他剛剛畢業入職了大型的國企,沒有給貧困的家庭帶來任何改變,只留下了滿屋子的獎狀,他窮苦的父母聽說此事之後痛苦昏厥。讓我們具體來看看發生了什麼事情。
  • 湖南大學貧困碩士為愛殉情:剛畢業入職國企,窮苦父母痛哭暈厥
    近日在湖南就發生了一起剛剛畢業的貧困碩士為愛殉情的悲劇,他剛剛畢業入職了大型的國企,沒有給貧困的家庭帶來任何改變,只留下了滿屋子的獎狀,他窮苦的父母聽說此事之後痛苦昏厥。讓我們具體來看看發生了什麼事情。
  • 貧困碩士畢業生殉情父母崩潰大哭,只留下一地的榮譽證書
    貧困碩士畢業生殉情父母崩潰大哭,只留下一地的榮譽證書。一路走好,願天堂無怨,珍愛生命!看到這裡,我十分的痛心,為什麼一個貧困的研究生的心靈這麼脆弱,要這麼想不開。
  • 《貧困碩士研究生殉情》
    中南大學剛畢業的碩士研究生一躍跳入珠江,結束了自己花一樣的生命,原因是搞對象失敗了,殉情自殺。拋下了含辛茹苦把他扶養成人的爹娘,視頻中,一對老人白髮蒼蒼,面對兒子的決絕無情,悲傷不已,號啕大哭。在整理他的遺物時候,家人發現了他自殺前寫下的 18篇日記,裡面記錄了他無法接受和女友分手的現實。
  • 湖南大學貧困碩士畢業生殉情,父母崩潰大哭,窮才是罪魁禍首
    一名剛被資助上完學的湖大碩士畢業生跳入珠江自殺。在整理他的遺物時候,家人發現了他自殺前寫下的18篇日記,裡面記錄了他無法接受和女友分手的現實。據了解,該名男生自幼家貧、靠愛心人士資助完成中南大學本科學業、繼而又考上湖南大學土木工程專業研究生。
  • 興才計劃:貧困碩士畢業生殉情,父母崩潰大哭
    剛剛獲得補貼以完成學業的湖大學畢業生跳入珠江自殺。在整理財產時,他的家人發現他自殺前寫了18本日記,這記錄了他不能接受與女友分手的現實。據了解,男孩從小在貧困家庭中長大,但學習上一直非常努力,成績優異。在愛心的人們的支持下,他在中南大學完成了大學學業,並被湖南大學錄取為土木工程專業的研究生。
  • 興才計劃:貧困碩士畢業生殉情,父母崩潰大哭
    剛剛獲得補貼以完成學業的湖大學畢業生跳入珠江自殺。在整理財產時,他的家人發現他自殺前寫了18本日記,這記錄了他不能接受與女友分手的現實。據了解,男孩從小在貧困家庭中長大,但學習上一直非常努力,成績優異。在愛心的人們的支持下,他在中南大學完成了大學學業,並被湖南大學錄取為土木工程專業的研究生。在採訪父母時,他們看著榮譽證書嚎啕大哭,至今無法接受這樣的變故。
  • 後續曝光,「湖大碩士畢業生珠江殉情」,殉情簡訊內容曝光
    後續曝光,「湖大碩士畢業生珠江殉情」,殉情簡訊內容曝光!一個人能上一個很好的大學,同樣能讀到碩士研究生也是相當簡單的一件事。在現在這個是社會本科生遍地都是,就研究生現在也是普遍多了起來,其實仔細想想觀察一下,本科生真的是少數點的,研究生更是少中則少。
  • 碩士畢業生「殉情」跳江,壓垮他的不是愛情,而是貧窮和索取
    車經過獵德大橋時,兒子突然問了句:那個殉情的貧困碩士畢業生就是從這裡跳江的吧?兒子說的是這兩天上了熱搜的一個新聞:湖南大學貧困碩士畢業生在廣州殉情跳江,父母崩潰大哭。話題有些沉重,我本來沒打算和孩子聊的,既然他已經關注到了這個新聞,那就聊聊吧。
  • 看到跳江自殺的貧困碩士畢業生新聞有感,貧困生該如何走出來?
    important}最近,一條貧困碩士畢業生跳珠江自殺的新聞引發熱議。,期間接受好心人資助,如今29歲了終於可以回報社會和家庭了,想不到因為感情問題想不開而自尋短見。很多人在分析陳某為什麼會走上不歸路。有人被新聞報導誤導,覺得陳某上了名牌大學這麼多年,卻沒有改善家裡條件,父母依然生活在貧困當中,然後加上感情的不順,讓他萬念俱灰。
  • 來自貧困家庭的本科生就業如何了?他們就業的主要領域竟然是……
    本文將從貧困地區農村生源受教育機會、畢業生脫貧成效、對貧困地區的服務貢獻三個方面入手,分析呈現本科教育對脫貧攻堅的實際作用和效果,從而為本科教育助力貧困地區實現穩定脫貧和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 地方本科院校為貧困地區農村生源提供了更多的教育機會● 貧困地區農村生源就讀院校和專業體現了當地人才需求特點●地方本科院校貧困地區的農村家庭畢業生在家鄉的就業比例高,是人才吸引力弱的貧困地區不可替代的人才供應生命線●貧困地區農村家庭畢業生就業領域主要是當地急需人才的基礎行業,如教育、政府管理和醫療● 地方本科院校為貧困地區農村生源提供了更多的教育機會
  • 三部門幫扶貧困家庭畢業生就業
    來源:人民健康網本報北京8月5日電 (記者李心萍)日前,人社部、教育部、國務院扶貧辦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貧困家庭高校畢業生就業幫扶工作的通知》,提出將貧困家庭高校畢業生全面納入就業幫扶,使建檔立卡貧困家庭、零就業家庭畢業生全面就業到位,使有需求的其他貧困家庭畢業生全面幫扶到位。
  • 為貧困家庭高校畢業生打通就業渠道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加大,貧困家庭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十分嚴峻,為此,人社部、教育部、國務院扶貧辦日前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貧困家庭高校畢業生就業幫扶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將貧困家庭高校畢業生全面納入就業幫扶,使建檔立卡貧困家庭、零就業家庭畢業生全面就業到位,使有需求的其他貧困家庭畢業生全面幫扶到位。
  • 被資助上完學,湖大碩士畢業生珠江殉情,他是白讀書了嗎?
    畢業於知名高校,擁有重點專業的高學歷和專業技能,在不錯的單位工作,還未來得及回饋貧困的家庭和一直資助自己的恩人,他為何輕易的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了呢?年6月26日昨晚問你狀態如何,你說不好,考博算了,可以的呢。
  • 那個殉情的29歲研究生:他的內心究竟有多掙扎與無助?
    「湖南大學貧困碩士畢業生殉情,父母崩潰大哭,他到底經歷了什麼?」2.「湖大碩士畢業生跳江殉情,留下18篇日記吐露心聲,在感情中如何做到不走極端?」世界上的人幾乎都曾為情所困過,而殉情的人也不在少數。但陳陸洋不一樣,他頭頂著「名校碩士」的頭銜,掛著「貧困」的帽子。這個世界的人啊,總是喜歡對發生在別人身上的事情評頭論足。有人說他內心脆弱,在感情裡很極端,有人分析他應該如何做才能擺脫已成定局的歸宿……逝者已逝,無論怎麼樣,我們都沒能阻止一個生命的終結。
  • 貧困碩士畢業生或因無法接受分手自殺,曾寫下18篇日記,父母崩潰大哭
    來源標題:貧困碩士畢業生或因無法接受分手自殺,曾寫下18篇日記,父母崩潰大哭 7月6日,廣東廣州。一名剛被資助上完學的湖大碩士畢業生跳入珠江自殺。
  • 貧困碩士畢業生為愛自殺後,一個鳳凰男自述:要通過"運作",榨取女方所有資源
    苦讀十餘載的寒門碩士因愛殉情,令人扼腕,愛情因何成為壓垮他的最後一根稻草。陳陸洋出身在湖南省邵陽市新寧縣豐田鄉一個極其貧困的家庭,資助陳陸洋9年的林峰說,&34;這起悲劇既源於個人,也源於時代下小人物的負重前行。
  • 碩士畢業生跳江殉情,曾寫18篇日記,「自卑的他」是痴情還是極端
    碩士畢業生跳江殉情,生前曾寫18篇日記,「自卑的他」是痴情還是極端愛心資助人士林峰我是9年前結識陳陸洋的,那時他正考上中南大學。」讓哥哥陳立平深感懊悔和自責的是,他原本有可能阻止這場悲劇的發生。今年6月6日下午,陳立平突然接到自稱弟弟陳陸洋前女友「藍藍」發來的手機簡訊。藍藍告訴陳立平,陳陸洋情緒不好,希望他能打電話去開導一下。隨後,藍藍還轉發了一條陳陸洋發給她的簡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