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跳江自殺的貧困碩士畢業生新聞有感,貧困生該如何走出來?

2020-09-03 梁鵬飛

最近,一條貧困碩士畢業生跳珠江自殺的新聞引發熱議。

新聞當事人陳某,自幼家貧,靠自己努力考上了中南大學,畢業以後又考取了湖南大學碩士研究生,期間接受好心人資助,如今29歲了終於可以回報社會和家庭了,想不到因為感情問題想不開而自尋短見。

看到這條新聞,感觸特別多。因為新聞裡的這個主角,有太多我自己的影子。相信每一個有類似經歷的朋友,對此都心有戚戚吧。

很多人在分析陳某為什麼會走上不歸路。有人被新聞報導誤導,覺得陳某上了名牌大學這麼多年,卻沒有改善家裡條件,父母依然生活在貧困當中,然後加上感情的不順,讓他萬念俱灰。

事實其實並非如此,陳某碩士畢業以後在廣州某國企工作,工資收入都不錯。從他寫的日記可以看出,他這句「我們在廣州兩年左右就可以買房安定了」就可以說明。

而網上陳某的一個發小的說法,則證明了陳某的家庭並沒有新聞報導的那麼不堪。

陳某還有一個哥哥和姐姐,其中他的哥哥初中畢業以後就出去打工,早期陳某讀書的費用有很多是靠哥哥支持。他們家靠著哥哥打工,當然他父母也沒有閒著,靠這些年攢下來的錢已經建了三層樓的新房,就快住進去了。並不是新聞報導裡面說的「9年過去,陳陸洋的家貧窮依舊」那樣。

所以,很難說是貧窮壓倒了陳某。但陳某最終的悲劇,又和貧窮息息相關。其實貧窮對一個人最大的傷害,並非來自物資層面,貧窮會折磨一個人的內心,久而久之,自卑而敏感的內心,會嚴重影響一個人的心理健康。

有的人能夠走出來,有的人可能就走不出來。

我想結合我自己的經歷,談談這個事兒。我出生於1984年,李健在歌手舞臺上翻唱的一首《父親的散文詩》相信很多80後都深有感悟。

關於我的家庭情況就不多說了,總之在我懂事之後很長一段時期,我都為學費而發愁。

1996年,我12歲,上小學五年級。那是暑假前的某個星期天,不知道是哪個小夥伴提議,我們從村裡往鎮上出發,一路上看到廢紙就撿起來,走了半小時到廢品收購站,把手上的廢紙賣掉,一斤3毛錢,賣出了3塊錢。1塊錢12個遊戲幣,在旁邊的街機遊戲廳,我們用了1個小時把遊戲幣打完。

那會我們最喜歡玩的是街機三國志,1個小時,10個遊戲幣差不多可以通關。

錢沒了,我們繼續津津有味看著別人玩,直到天快黑,才戀戀不捨離開遊戲廳回家。

這是屬於一個12歲小孩子的童年故事,這是我小學歲月非常普通的一個星期天。

暑假來臨的時候,我已經迷上了撿廢品。

每天天剛亮,我就爬起來,直奔鎮上,把每個街道每個犄角旮旯都走一遍,把頭天晚上他們丟在門口的垃圾翻檢一遍。

那一年的暑假,賣廢品我積攢了100塊錢,人生第一次看到這麼多錢。那一刻非常開心。開學以後,這些錢大多拿去交了學雜費。

1997年我小學畢業了,這個暑假,我迎來了新的挑戰。

村子旁邊的農場搞科技育種,想培育一種新的抗蟲害棉花。需要像袁隆平搞雜交水稻那樣,搞雜交棉花,需要給棉花人工授粉。

是一項非常有意思的農活,雖然當時13歲的我早已看過並自己做過所有的農活,但這種農活遠遠超出了我的想像。

這個活兒具體怎麼幹,就不給大家囉嗦了,反正在7、8月份的大多數時候,一天中最熱的時候,我都在棉花田裡待著,因為有棉花葉子遮擋,倒也曬不著,但是悶熱如蒸籠,非常非常難受。每天幹活我都要帶上那種軍用水壺——那個年代大塑料瓶還比較少見,一天下來至少要喝掉5、6壺白開水。

暑假過去,我掙到了400多塊錢。這筆錢變成了我初一學費的一部分,我很開心。

初中3年的暑假,我都和這個農場結下了不解之緣。

2000年我上高中了。由於不是義務教育階段,高中學費更貴,加上住校的夥食費,這些遠遠超出了當年我這個貧窮家庭的想像,就在這一年,我的母親,隨著村裡外出打工的隊伍,去了廣州。但是每年新學期開學之後,總有那麼幾天,我在教室上著課,會有教務處的工作人員把我交出去,問我學費的事情。

我只能看著他的眼睛,然後說家裡暫時還沒錢。每個月住宿150-200塊的飯錢是必須保障的,學費能欠著就欠著吧。

整個中學階段,學費一直是我揮之不去的夢魘。反而到上了大學,國家助學貸款徹底解決了這個問題。

不過在大學第一個學期,吃飯也還是個問題。入學之初辦完各種手續我帶的錢只剩下一千塊,對付完了4個月,平均每個月夥食費只有200塊多點,後來有了助學金和勤工儉學收入,然後學校一個老師得知我的情況,每個學期資助我一千元,直到我畢業,這份恩情,至今難忘。

總而言之,一路走來,我和這位陳同學的經歷,應該有很多類似之處。在很長一段時期,貧困是一直壓在我們頭上的陰影。因為貧困而帶來的其它問題,特別是自卑的心理,相信是每一個貧困家庭出來的孩子,必須要面對的問題。

我還記得,在我5年級那個暑假,我在鎮上大街小巷翻撿垃圾的時候,偶爾遇上同班同學的情形,確實有點不堪回首。

上大學第一學期,我基本上都不和同學一起吃飯,因為有時候中午這頓,我吃完了米飯,剩下的菜要放在飯盒裡,晚上打一份米飯繼續吃,我也不想讓自己的同學看到這一幕。

由於自卑而導致的不合群等心理問題,困擾了所有的貧困學生,我想這是每一個貧困生在十多年的求學生涯中,最難以面對的困境。

所以,貧窮帶來的最大問題,不是物質的缺乏,而是因為物質的缺乏導致的,和其他人的交流問題。因為物質的缺乏,而不願意,或者說沒法像其他人那樣正常社交,因為社交必然要涉及到物質,沒有物質的基礎,很多交往就沒法開展。久而久之,貧困家庭的孩子就會變得越來越自卑、自閉、敏感、多疑,進而影響其個人的心理健康。

那麼,我是如何應對這些情況的呢?

說來很慚愧,我個人覺得面對這種困境,首先,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臉皮要厚一點。我就舉一個例子,高中的時候我母親去廣州打工,每次周末放假回家,我都是在親戚家吃飯,有時候去同學家蹭一頓,有的時候就是在同學那玩得時間過了,同學父母說要不然一起吃,我也不懂拒絕,可能臉皮厚是我的天賦吧。

當然現在想起來,還真是挺不懂事的。

每個人的性格各有不同,說起來我本身就屬於神經比較大條的那種。

多年以後,回顧我的少年時代,我覺得這是自己能夠撐過那段艱難歲月的重要法寶。後來我越來越不在意別人對我的看法。

窮人家的孩子,臉皮真的不能太薄。如果太在意別人的看法,你的內心就會越來越沉重。活了這麼多年,如果說有什麼生活感悟的話,我覺得是一個人千萬不要和自己過不去。

我也知道看開點這句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很難,但是窮人家的孩子,有的時候不要太把尊嚴當回事。

其次,我覺得少年時代的很多磨練,確實大大增加了我的承受能力。

從小學開始我就做各種農活,尤其是初中那幾年暑假幹雜交棉花的活兒,當時真的特別苦。記得當年的太陽,透過棉花葉子的縫隙投落在腳邊,碎碎的陽光,斑駁的時光,很多時候,我覺得時間仿佛靜止不動,汗如雨下,那個夏天的那種明亮陽光,讓我記憶到了今天。

棉花開的最多的時候,一天有10多個小時都在地裡勞作,從早上5點多爬起來,中午午睡是必須的,但下午可能到天黑了還沒有完全乾完,有的時候真的是完全憑一口勁兒在撐著。

多年以後,我倒覺得這段經歷對我來說挺寶貴的。能吃苦,吃得了苦,絕對是一個人的優勢。以後再遇到什麼覺得難事,都不會覺得那是過不去的坎。

所以貧困家庭出來的孩子,在小的時候最好多磨練自己,磨練自己的意志,也磨練自己的氣性。

其實,貧窮有時候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東西並不都是負面。

20多年後,我回想起當年的小學時代,一路走來,浮生如夢,夢又幾何?

恍恍惚惚,1996年鎮上的電子遊戲廳街機場景,似乎猶在眼前。我用張飛拿著箱子裡拿到的草薙劍,還在大殺四方。

後來玩過的所有遊戲,都不曾再能找到1996年的快樂。

物資匱乏的時代,一點點的快樂都足以讓人記憶終生。這就好比沙漠中喝到的那滴水,寒冷冬夜之中烤的那個篝火,最是記憶深刻。

唉,就說這麼多吧。

祝福咱們國家所有的貧困家庭都能早日脫貧,祝福所有的孩子都能在富足的環境中成長。

相關焦點

  • 貧困碩士畢業生跳江,父母崩潰大哭,網友對他的死爭論不休
    近日,一名貧困碩士畢業生因為愛情的失意,走上輕生的道路。貧困碩士畢業生走向自殺,父母崩潰大哭陳陸洋殉情的背後,其身份也引起網友的廣泛討論,陳陸洋小時候家裡很貧困,考上大學後受到愛心人士的特別資助,順利的讀完大學本科和碩士階段,雖然出身沒那麼好,但是還是很幸運的遇到了愛心人士的幫助,我覺得他應該很感恩才對。
  • 湖大碩士跳江殉情,留 18 篇日記,感情中如何能不走極端?
    事件回顧2020年6月28日零點,湖大碩士研究生陳陸洋爬上廣州獵德大橋,6分鐘後,他縱身跳入珠江。此前,他身上的標籤一直是「貧困生」和「名校碩士畢業」,而在學成之後,在所有人都認為他「邁過了人生最大的坎」的時候,他選擇了結束。
  • 湖大研究生跳江自殺:失戀,真的不可怕!
    這兩天,在各大新聞類APP的熱門榜單上,都能看到「湖大碩士跳江事件」。2020年6月,湖南大學碩士畢業生陳陸洋從廣州獵德大橋橋上跳下,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令人嘆息。陳陸洋從小家境貧窮,靠愛心人士的資助,讀完了中南大學本科學業。
  • 湖大碩士畢業生跳江殉情:學會表達,或許那將是唯一的救贖
    7月,一名剛被資助上完學的湖大碩士畢業生,跳入珠江自殺。在整理他遺物的時候,家人發現了他自殺前寫下的18篇日記,裡面記錄了他無法接受和女友分手的現實。8月25日,根據今日女報譚裡和工作室記者報導,自幼家貧、靠愛心人士資助完成中南大學本科學業、繼而又考上湖南大學土木工程專業研究生陳陸洋,在廣州獵德大橋橋欄跳江自殺
  • 貧困碩士畢業生殉情 一生所學都學狗身上了 父母崩潰大哭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一名剛被資助上完學的湖大碩士大學畢業生跳入珠江自殺而自殺的原因竟然是無法接受和女友分手的現實。這也是多麼的愚蠢和不負責任的行為,作為一位貧困大學生,本來就經歷艱苦一步步完成今天的學業,家裡的父母日盼夜盼終於盼來了小孩子的出頭之日,可是萬萬沒想到,因為一段感情糾葛,引以為傲的孩子走上了不歸路。而投河自殺的貧困碩士生,根本沒有顧及父母的感受,在感情上他是自私的。
  • 湖南一貧困碩士因分手跳江身亡,曾受資助9年入職國企,生前寫18篇日記控訴情傷
    8月25日,據猛獁新聞報導,在廣東省廣州市一名碩士研究生陳某洋跳珠江身亡。經了解,陳某洋出身貧困家庭,靠著自己的努力與好心人士的資助,順利考上了湖南大學的碩士研究生,並且在國企單位入職。這樣一個刻苦努力,前途大好的人卻選擇跳江自殺,這與他的情感生活有密切的關係。
  • 跳江碩士畢業生前女友回應 成年人的世界什麼情緒什麼命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跳江碩士畢業生前女友回應 成年人的世界什麼情緒什麼命 近日,看到了一則讓人痛心不已的新聞。 7月6日,廣東廣州,一名剛被資助上完學的湖大碩士畢業生陳陸洋跳入珠江自殺。在整理他的遺物的時候,家人發現了他自殺前寫下的18篇日記,裡面記錄了他無法接受和   原標題:跳江碩士畢業生前女友回應 成年人的世界什麼情緒什麼命     近日,看到了一則讓人痛心不已的新聞。     7月6日,廣東廣州,一名剛被資助上完學的湖大碩士畢業生陳陸洋跳入珠江自殺。
  • 貧困碩士畢業生或因無法接受分手自殺,曾寫下18篇日記,父母崩潰大哭
    來源標題:貧困碩士畢業生或因無法接受分手自殺,曾寫下18篇日記,父母崩潰大哭 7月6日,廣東廣州。一名剛被資助上完學的湖大碩士畢業生跳入珠江自殺。
  • 貧困碩士畢業生殉情,父母崩潰,「我恨你」是留給前女友最後的話
    文丨鄭鄭最近有一則新聞引發全民熱議,但卻不是什麼好事,看了感覺有些壓抑,有些惋惜。提起碩士畢業生,想到的是學識淵博、堅韌而有毅力,以及光明的前途,可他卻選擇了結束生命據了解,在碩士畢業生陳陸洋(化名)小的手,家裡就很貧困,是依靠愛心人士的資助才完成了中南大學本科學業
  • 碩士畢業生「殉情」跳江,壓垮他的不是愛情,而是貧窮和索取
    車經過獵德大橋時,兒子突然問了句:那個殉情的貧困碩士畢業生就是從這裡跳江的吧?兒子說的是這兩天上了熱搜的一個新聞:湖南大學貧困碩士畢業生在廣州殉情跳江,父母崩潰大哭。話題有些沉重,我本來沒打算和孩子聊的,既然他已經關注到了這個新聞,那就聊聊吧。
  • 貧困碩士畢業生自殺父母崩潰大哭 曾寫下18篇日記
    一名剛被資助上完學的湖大碩士畢業生跳入珠江自殺。在整理他的遺物時候,家人發現了他自殺前寫下的18篇日記,裡面記錄了他無法接受和女友分手的現實。據了解,該名男生自幼家貧、靠愛心人士資助完成中南大學本科學業、繼而又考上湖南大學土木工程專業研究生。其父母在接受採訪時,望著滿地的榮譽證書嚎啕不止。
  • 貧困碩士畢業生殉情父母崩潰大哭,失戀後該如何調整情緒?
    一名剛被資助上完學的湖大碩士畢業生跳入珠江自殺。在整理他的遺物時候,家人發現了他自殺前寫下的18篇日記,裡面記錄了他無法接受和女友分手的現實。據了解,該名男生自幼家貧失戀後該如何調整情緒呢?1、允許痛苦痛苦是正常現象,兩個曾經親密無間的人未來要形同陌路,那些快樂的悲傷的,無論什麼樣的過往都只能變成回憶被塵封起來,再次想起時已是物是人非,痛苦當然是可以的。這種時候倒也不必強迫自己不去回憶,給自己設定一個時間,儘管沉浸其中,不過同時要告訴自己,痛苦結束之後還要開始新的生活。
  • 碩士貧困生陳陸洋因失戀自殺:依戀在關係中是如何綁架一個人的?
    今天看到一則新聞:剛剛畢業的碩士貧困生陳陸洋接受不了女朋友分手,留下18篇日記,爬上廣州塔旁的獵德大橋的橋欄,縱身跳入一片漆黑、深不見底的珠江,結束了他的生命。從此他的生命永遠定格在29歲。留下一貧如洗的家和年邁的父母,他們因為接受不了這個打擊,放聲大哭,悲痛欲絕。
  • 貧困碩士畢業生殉情父母崩潰大哭,情殤難過,扼腕嘆息
    近日,廣東廣州一名剛被資助上完學的湖大碩士畢業生跳入珠江自殺,父母望著滿地的榮譽證書嚎啕不止、崩潰大哭。在整理他的遺物時候,家人發現了他自殺前寫下的18篇日記,裡面記錄了他無法接受和女友分手的現實。 早晨一大早看到這樣的新聞,感到既生氣又惋惜,生氣的是作為一個兒子,而且是學有所成,曾經是父母的希望與驕傲
  • 湖南大學貧困碩士畢業生殉情,父母崩潰大哭,窮才是罪魁禍首
    一名剛被資助上完學的湖大碩士畢業生跳入珠江自殺。在整理他的遺物時候,家人發現了他自殺前寫下的18篇日記,裡面記錄了他無法接受和女友分手的現實。據了解,該名男生自幼家貧、靠愛心人士資助完成中南大學本科學業、繼而又考上湖南大學土木工程專業研究生。
  • 跳江碩士畢業生,愛情比生命還重要?
    你曾告訴自己要理智的愛當愛情失去的時候才發現理智很難 今年6月,一名29歲湖大碩士畢業生跳入珠江自殺。在他的遺物裡有他自殺前寫下的18篇日記,裡面記錄了他無法接受和女友分手的現實。這位碩士畢業生,小時候家裡很貧窮,靠著愛心人士的資助完成中南大學本科學業,然後又考上湖南大學土木工程專業研究生。他的父母面對這一消息,看著滿地的榮譽證書,嚎啕大哭。據曾資助男生求學的愛心人士說:他性格堅韌、自強不息,沒想到感情的挫折成了壓垮他生命的最後稻草。
  •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貧困碩士畢業生,投河前徵得家人同意了嗎
    一名剛被資助上完學的湖大碩士畢業生跳入珠江自殺。而自殺的原因竟然是無法接受和女友分手的現實。這是多麼愚蠢和不負責任的行為,作為一位貧困大學生,本來就歷經艱苦一步步完成今天的學業,家裡的父母日盼夜盼終於盼來了孩子的出頭之日,可是萬萬沒想到,因為一段感情糾葛,引以為傲的孩子走上了不歸路。古語云「身體髮膚,受之父母」。
  • 29歲貧困碩士自殺,父母痛哭崩潰:真正決定人生的,是「能扛事兒」
    7月6日,有這樣一條新聞登上了熱搜,剛被資助上完學的湖大碩士畢業生陳洋,選擇跳江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 貧困碩士為愛跳江,受資助9年入職國企,留18篇日記憤怒控訴女方
    據猛獁新聞8月25日報導,湖南大學剛畢業一年的一名碩士研究生跳珠江殉情。家境十分貧困的他靠愛心人士的資助從大學讀到碩士研究生。年邁的父母得知這個消息悲痛欲絕,資助人士認為他不該這樣。他為什麼會走到這一步,直到人們發現他生前寫下的18篇日記,記錄了他與女友分手後因無法面對現實,最終選擇"墮落"的情緒過程。
  • 「湖大碩士畢業生珠江殉情」後續,他的女友發聲了
    前段時間發生了一起大學碩士因情自殺的事件,相信很多人也都知道這件事情,在網上,對於這位碩士的議論也是各種各樣。這名碩士生才子從小家中非常的貧困,在他上大學期間的學費和一些生活費都是一些好心人的資助。生活如此艱難,成績卻依然如此優秀,也是非常值得人們稱讚,而寒門出才子也就是這個說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