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一民族人口達70萬,卻不在56民族之列,尚處於「未識別」狀態

2020-12-11 騰訊網

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支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們是一家。」 —— 《愛我中華》

著名歌唱家宋祖英的《愛我中華》這首歌多年前風靡全國,幾乎是家喻戶曉、老少皆知,這首歌不僅唱出了濃濃的愛國情懷,更突顯了各民族間的團結。

大家都知道,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共有漢、藏、回、滿等五十六個民族,這些民族星羅棋布般散落在中華大地上,共同組成了偉大的中華民族。

不過很少有人知道的是,中國還有一個比較特殊的群體,他們並不屬於56個民族中的任何一個,尚處於「未識別民族」之列,身份證也和我們不一樣,民族一欄寫的是「穿青人」。

少有人知道的是,中國還有一個比較特殊的群體,他們並不屬於56個民族中的任何一個,尚處於「未識別民族」之列,身份證也和我們不一樣,民族一欄寫的是「穿青

一、靠服飾識別的民族

很多人對民族這一概念的第一反應或許會首先體現在衣著、風俗、信仰等方面,從小我們就知道,不同民族的服飾會有較大區別。

例如比較有代表性的維吾爾族,男裝一般以黑白兩色為主調,顯得更剛毅粗獷,而女裝則用色講究鮮豔、靚麗,色彩飽和度高、對比性強,所以像維吾爾族的傳統服飾就比較容易辨認。

或許是由於大多數人接觸信息的局限性,很多人會覺得我國對民族的劃分,只是以服飾的差異為標準,其實並不是這麼簡單。

上世紀五十年代,國家開始進行全國人口大普查,期間就一併開展了民族的識別劃分工作,簡單來說劃分的標準可以分為四大類,即地域、經濟生活、心理特徵和語言,當然服飾也比較重要,但並不是首要條件。

「穿青人」一族在傳統習俗和語言上,其實與漢族並無較大差別,但他們歷來喜歡穿青色的衣服,所以堅持認定自己是一個獨立的民族。

這顯然不符合當初民族劃分的標準,因此第一次普查結束後,「穿青人」被暫時擱置了,成為了獨立於56個民族之外的「未識別民族」。

「穿青人」在全國的分布並不廣泛,主要分布在貴州省的西部,如畢節、六盤水等地區,近些年來才逐漸有族人向全國各地。

相對其他民族來說,「穿青人」一族的人口總數也不算多,五十年代人口普查的時候僅20餘萬,後來慢慢繁衍到近70萬人。

值得一提的是,「穿青人」內部就民族歸屬問題也有分歧,一部分人主動回歸漢族,另一部分堅持成為獨立的民族。

二、 「穿青人」起源之謎

造成「穿青人」內部分歧的原因有很多,不過這很大程度上源自於他們對自己起源的迷惑,因為迄今為止,沒有人能準確地描述這個民族究竟發源於何時何地。

曾有位著名學者說過,如果一個民族不知道自己從何而來,那麼將如水上浮萍,在歷史的波濤中隨波逐流,難以形成屬於自己的文化。

而對於一個民族而言,沒有文化是一件恐怖且可悲的事情。關於「穿青人」的起源之說,社會上普遍流傳著兩種版本。

一說「穿青人」本是明朝時因戰亂逃難來的漢人,他們有的來自山東,有的來自安徽,最後匯集到相對太平的西南邊陲,然後便在此地安家立業、繁衍生息。

其中很多漢人與當地人結了婚,漸漸融入了當地的風土人情中,但因為不願忘掉自己的本族,所以自稱「土人」,後來因為服飾尚青,故又被稱作「穿青人」。

相較之下另一種說法更容易讓人信服。我們都知道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是個很有血性的人,他在位的時候大明朝的軍事力量非常強。

但事實上明朝開國的時候雲貴等地還不穩定,經常有起義軍割據一方,因此朱元璋便派了大將沐英,率領20餘萬將士前去徵討。

與很多朝代不同,朱元璋的部隊實行的是「屯兵制」,即軍隊駐紮在某地的時候軍人要參與勞動生產,以實現自給自足,這樣能大大減弱對朝廷的補給依靠。

因此沐英帶領20萬將士前往雲貴一帶後,最後也駐紮了下來,當時軍中將士大部分來自中原,多為漢人。

這些漢族將士在西南邊陲落地生根,與當地女子結為夫妻,繁衍生息。後來明朝沒落、滿清一統天下,這些舊朝將士依舊不忘自己的漢人身份,為此還展開了慘烈的抗爭。

為了與那些向滿清低頭的漢人劃清界限,這群人自發地穿上與當時老百姓衣著顏色不同的青衣,「穿青人」的叫法也就逐漸傳開了。

結語

隨著各民族之間的交流和融合,一部分穿青人如願回到了漢族這個大家庭裡,當然也有一部分願意「自立門戶」,國家對此並沒有表現出強硬的態度。

不僅如此,政府對穿青人的政策幾乎與少數民族無異,他們同樣可以享受到考試加分等優惠政策,所以儘管穿青人這個民族沒有納入到56個民族之中,國家還是給予了極大的優待。

相關焦點

  • 中國這民族是「未識別民族」,在56個民族之外,身份證也不一樣
    中國這民族是「未識別民族」,在56個民族之外,身份證也不一樣 人們腦海中固有的印象是中國有56個民族,但是在身份證民族一欄上,中國不止有56個民族,還有另一種「未識別待定民族」,穿青人。
  • 我國未識別的神秘民族,身份證寫著「穿青人」,到底是個什麼民族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後,中國政府正式確認56個民族。穿青人被列為"其他未識別民族"。是一個民族風格淳樸、熱情好客的民族,由於穿青人擁有獨特文化,至今穿青人仍想成為一支獨立民族,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國家也終於給了他們一個新的身份,民族那一欄赫然寫著「穿青人」。
  • 我國有56個民族,若外國人加入我國國籍後,民族一欄該怎麼填?
    而這就會令不少外國人犯難了,中國有56個民族,暫且不論能否加入我國國籍,假設外國人加入了我國國籍之後,「民族一欄」該怎麼填寫呢?不妨看看這些外國人取巧的辦法。一般情況下,外國人在加入中國時會選擇與他們自己本民族、國家相近的56民族之一填寫。比如說,韓國人若加入中國籍,可以選擇填寫朝鮮族。比如烏克蘭人、白俄羅斯人若加入中國籍,可以選擇填寫俄羅斯族。
  • 銅陵來了「穿青人」 神秘族群不在56個民族之列
    一起去的同伴都領回來了,可他還要等等,因為他的身份證民族一欄上標註的是「穿青人」。派出所經過核實並向省公安廳請示後,終於通過手工的方式幫他辦理好了居住證,這讓他非常開心。「穿青人」,是一個難以被確認民族的族群,並不在中國56 個民族之列。他們從哪裡來?有什麼自己的特色?在現實生活中會遇到哪些問題?通過沈守祥的講述,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神秘的族群。
  • 新中國成立初,全國統計有400多個民族,為何最終認定56個民族?
    抗戰時期,「人不分老幼,地不分南北」,真正凝聚起了民族力量一致抵禦外辱,民族情緒達到了空前的高漲。《義勇軍進行曲》那句「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刻」,讓中華民族的觀念傳遍了大江南北。新中國成立後,經過長時間的工作,我國最後確定是由56個民族組成。「56個民族56朵花,56個民族是一家……」這就是我國民族的真實寫照。
  • 貴州有一個民族,美女如雲,不在56個民族內,身份證很特別
    引言:貴州有一個民族,美女如雲,不在56個民族內,身份證很特別 民族,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而產生的群體,早在封建社會甚至是奴隸社會時期就已經有了這一概念。我們國家自古以來就有非常多的民族,隨著歷史長河的流淌,它們中的一部分已經消失,如鮮卑族、匈奴族,有些則流傳了下來,如我們的漢族。
  • 中國56個民族之外的「待定民族」,人口有67萬,只能從衣服辨別出
    說起來中國是一個擁有56個民族的國家,其中漢族人口佔了95以上,而其他五十五個民族的人口數量很少,不過類似於蒙古族、藏族、苗族等族人口的數量只是相對於漢族來說很少,但實際上他們的人口數量早已經逼近千萬,算起來也是個不小的數目。
  • 【履職路上追夢人】茸芭莘那:保護人口較少民族口頭傳統
    茸芭莘那 周燦 攝  「在56個民族大家庭中,有28個人口數量少於30萬的人口較少民族。他們大多沒有文字,民族的文化和記憶主要通過口耳相傳、口傳心授的方式一代代向下傳承。」2018年8月至12月,茸芭莘那和國家圖書館中國記憶項目中心團隊三次赴雲南省普米族聚居地,行程達三萬多公裡,做了大量的口頭傳統典藏工作。
  • 我國有56個民族,加入我國國籍的外國人,該是什麼民族呢?
    導語:我國有56個民族,加入我國國籍的外國人,該是什麼民族呢?中國是一個擁有很多民族的國家,一共有56個民族。這56個民族就代表著各種不同的文化和習俗,也向世界呈現出了中國不同文化的多樣性,這些年來中國不斷的發展壯大。有來自全世界的人民來到中國旅遊,甚至有些外國人決定在中國定居和生活,那外國人加入中國國籍後,身份證上是什麼民族呢?雖然有外國人想要拿到中國國籍,但是實際上,外國人要加入中國國籍是十分困難的一件事情。特別是對於國外的普通人來說,是基本不可能的。
  • 越南我國的跨境民族:漢族京族互相同化,壯族為兩國最大少數民族
    越南是一個以京族(越族)為主體的多民族國家。根據越南政府1979年的劃分,全國人口共分為54個民族。在《越南經濟:近年發展迅速,GDP總量不及廣西,人均差距更大》一文中提到,越南陸地面積為32.9萬平方公裡。
  • 這個民族是56個民族之一,人口只有5萬多,千年來從不與外族通婚
    導言「56個民族,56支花,56個兄妹是一家,56種語言,融成一句話,說愛我中華!」中國一共是56個民族,每一個民族全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由於民族諸多,許多 民族乃至都不被大部分人所了解,下面要為大夥說一個很獨特的民族,他是中國唯一的白色人種民族,而2000餘年至今從來不與異族通婚,只求確保血統的純潔。這一民族稱為塔吉克族,塔吉克族屬歐羅巴人種印度地中海類型,民族語言為塔吉克語,塔吉克族主體在中亞,中國境內的塔吉克族主要聚居於新疆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
  • 56個民族服飾——苗族服飾!
    苗族 ,是一個發源於中國的國際性的民族,在2010年的人口普查中,主要分布在貴州、湖南、雲南、重慶、湖北、四川、海南、廣西等省(區)。 苗族的衣服又叫苗服,黔東南苗服不下200種,是我國和世界上苗族的服飾。
  • 全國政協委員茸芭莘那:加緊保護人口較少民族的口頭傳統
    在我國56個民族大家庭中,有28個人口數量少於30萬的人口較少民族。他們大多沒有文字,民族的文化和記憶主要通過口耳相傳的方式一代代傳承。口頭傳統是研究人口較少民族文化的樞紐,是展示人口較少民族文化的窗口。
  • 中國有56個民族,外國人加入我國屬於什麼民族?和你想的不一樣
    中國擁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中國一共有56個民族,每一個中國公民都有屬於自己的民族,其中最多的就是漢族了。隨著改革開放的進程不斷地加深,國與國之間的交流也是越來越多了,很多人都會被外國的文化吸引,移民到了國外,最終成為了其他國家的公民。
  • 中國有56個民族,外國人加入我們國籍後,身份證上是什麼民族?
    中國民族特色中國國籍的公民每一個人都會擁有一個身份證,而在身份證上面,會填有你的民族,各其他證實身份的信息。56個民族的身份證除了種族標誌的是各自的種族,其餘都是一樣的。56個民族一直都有大雜居、小聚居、相互交錯居住的特點。漢族地區有少數民族聚居,少數民族地區有漢族居住。
  • 我國最後被認定的少數民族:女孩13歲舉行成人禮,舅舅是一家之主
    我國最後被認定的少數民族:女孩13歲舉行成人禮,舅舅是一家之主雲南省位於中國西南地區,這裡地理環境獨特、地形複雜,層層疊疊的大山造成了交通不便,所以各地居民都生活在一個相對於"封閉"的狀態,隨著時間的流逝大家開始有了自己的語言、服飾、生活方式
  • 【民族團結一家親】民族團結小知識,你了解多少?
    3我國民族的特點是什麼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社會主義國家,由56個民族組成,每一個民族都是這個民族大家庭中不可缺少的成員。我國的少數民族,第一是人數多,加起來有一億多人口;第二是居住地域廣,民族自治地方面積加起來佔國土總面積的64%,我國兩萬多公裡陸地邊境線絕大部分位於少數民族聚居區;第三是混居程度高,一個民族常常散布於許多地方,一個地方常常生活著若干民族。在中國,保持國家的統一,維護領土的完整,實現人民的團結,都離不開各民族的共同努力。
  • 外國人獲得中國國籍後,會分到什麼民族呢?不在56個民族以內
    現如今,國人出門看到外國人早已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了。他們認為我國具有豐厚的文化底蘊,而且公民待人熱情真誠,所以願意長期留在這裡發展,甚至有不少人「擠破頭」也想要擁有中國國籍。那麼,我國公民分為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各自的文化和風俗,外國人獲得中國國籍後,會分到什麼民族呢?需要指出的是,他們並不在56個民族以內。
  • 我國共有56個民族,外國人加入中國國籍,身份證上是什麼民族?
    首先由於中國不承認雙重國籍身份,所以這些人必須要放棄原來的國籍。其次,必須要長期居住在中國,父母二人中至少有一個是中國人。另外,對中國作出突出貢獻的外籍科學家、企業家等也可以加入中國國籍。大家都知道,在我們的戶口本、身份證上都有民族一欄,絕大多數人是漢族,那麼當這些外國人入了中國國籍之後,戶口本、身份證的民族一欄填什麼民族呢?是不是56個民族之一呢?
  • 初中中國地理知識點歸納:人口和民族
    1.我國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   截止2006年12月31日,我國約有13億人口,約佔世界人口總數的1/5略強,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我國人口的分布是東南多,西北少.農村人口比重大,佔57%,城鎮人口比重小,只有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