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計劃生育工作徹底轉型的一年。在這一年裡,國家層面撤銷了計劃生育部門,成立裡衛健委職能上也大幅縮減計劃生育方面內容。在這一年裡,省級層面也撤銷計劃生育部門,成立裡省級衛健委。
生育政策自2016年1月全面放開二孩以來,人們的生育意願和生育率持續走低,僅在2016年釋放完二孩生育潛能後,出生人口數量就持續減少。出現了越放開生育,人們越不生的怪現象。
進入新時代以來,人們的生育意願出現了多元化,有一個都不生的丁克家族;有隻生一個就足以的一孩家族;有最多只生兩個的家族;還有一部分想生三胎的家族。今天我們就著重講一下生三胎的情形。根據目前的生育率,想生三胎的人群不會太多。但是我們也不應該忽視這個群體的生育意願。
我們的生育政策還有很大的優化空間。在2016年我們之所以要全面放開二孩,就是想釋放一部分生育潛能來彌補出生人口驟減的現象。實施三年以來,事實證明全面放開二孩只是緩解了出生人口的下降幅度,並未從根本上解決出生人口驟降的現象。所以我們的生育政策還是要繼續釋放人們的生育潛能,讓生育政策最大程度的滿足人們的生育意願,讓想生的人能生,敢生,生的起,養得起。
那麼目前生育三胎的最大障礙是什麼呢?或者說對那些想生三胎卻又不敢生的原因是什麼呢?從大層面上來講,有兩大原因。一是雖然撤銷了計劃生育部門,但是政策還有待明確。人們還在擔心再開出天價超生罰單,也就是所謂的社會撫養費。河南省柘城縣開動員會突擊徵收三胎及以上家庭的社會撫養費就是其中最典型的案例。二是整個社會環境還不是生育友好環境。體現在生的起,養不起。具體體現在坐月子費用高昂;請保姆費用高昂;上幼兒園費用高昂;面臨上有四老,下有三小的居家壓力;還有面臨各種興趣班、補習班的各種費用;這還不說將來上學的吃穿用,還有高昂的大學費用等等。
人口問題始終是決定民族、國家的大問題。家庭裡面人丁興旺也是人們的最樸素願望(想生)。讓人們能夠充分擁有和行使自己的生育權(能生),將是生育政策調整優化的重點。讓人們不再畏懼各種撫養壓力(敢生),將是政府和全社會需要思考和改進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