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自閉症的原因包括遺傳因素等等,那麼自閉症到底是如何造成的呢?患上自閉症的一些症狀又有哪些呢?如果有自閉症又應該怎樣去治療呢?不了解的盆友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自閉症的原因
1、圍產期因素
圍產期各種併發症,如產傷、宮內窒息等較正常對照組多發現自閉症。
2、家庭因素
父母可能都是比較聰明或者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但是做事太過於刻板,還有強逼的傾向,讓孩子感覺家庭缺乏溫暖。
3、遺傳因素
該因素對自閉症的作用已趨於明確,部分患兒與遺傳因素有關,患本病的兒童同胞中有2%到6%患本病,單卵雙生子同病率高達36%。
4、環境因素
早年生活環境中缺乏豐富和適當的刺激,沒有教以社會行為。或長期處在單調環境中的兒童,會用反覆動作來進行自我刺激,對外界環境就不發生愛好。
5、腦器質性損害
一部分的自閉症患兒伴癲癇發作、腦CT有非特異性改變。
6、免疫系統異常和神經內分泌和神經遞質失調
此類自閉症患者發現T淋巴細胞數量減少,輔助T細胞和B細胞數量減少、抑制-誘導T細胞缺乏、自然殺傷細胞活性減低等,此外該病與多種神經內分泌和神經遞質功能失調有關。研究發現孤獨症患者的單胺系統,如5-羥色胺(5-HT)和兒茶酚胺發育不成熟,松果體-丘腦下部-垂體-腎上腺軸異常,導致5-HT、內啡肽增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分泌減少。
治療方法
1、有條件的獎勵
家長必須能夠注意及時獎勵孩子所表現出來的技能和為此所做出的努力,同時要必避免無意獎勵不當行為。
2、簡短清晰的指令
家長與孩子交往提出問題時,首先要確定孩子是在注意自己,然後對他發出簡短清晰的指令。
3、分享控制權
在生活中往往看到兩種情況,一是安排好一切,孩子服從。
另一種是什麼都由著孩子。
那麼上文提到的所謂分享控制權就要防止這兩種極端的 發生,就在家長的做法。
自閉症患兒與正常人一樣,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特別有動力,如果孩子有要求想玩某種玩具,家長應該與孩子一起玩,並在玩中談論與這種玩具相關的事,這樣,讓孩子在玩耍中學習。
但是,他們有時會做出一些重複機械行為或危險行為,在這些情況下,家長不能任由孩子,而應實行必需的控制或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和興趣。
4、穿插訓練新舊技能
家長在訓練時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為孩子創造成功的機會,保持他們學習的動力並提高自信,在訓練過程中,教其學新技能的同時也讓其有足夠的機會重複已經學到的技能,並因此得到獎勵,使患兒在學習過程具有成功的性質,相應避免的是那種貪新貪難的教育方法和拔苗助長的求勝心理。
5、運用自然獎勵物
也就是使孩子的行為在行為的自然後果中得到獎勵。
6、獎勵孩子的合理努力
在訓練初期,孩子往往不能達到家長的指標,即使孩子有一定進步,他們的技能也存在這樣那樣的缺陷,為了保持孩子的學習興趣,並漸進的達到目標,家長要注意不斷獎勵孩子的合理努力。
7、強調事物的多樣形式
任何事物根據它的形狀、大小、味道等都具有多種多樣的形式。自閉症兒童往往只關注其中一個方面,假若家長在與孩子相處時不強調關於事物的多樣性,就白白丟失了許多教育機會。
自閉症的症狀
1、社會交往障礙
嬰兒期不願被抱起,不願與人貼近。
幼兒期對父母無依戀,不能與同齡兒童建立夥伴關係,不與他人分享。
學齡期後,對父母有感情,但缺乏主動與人交往的興趣和行為。
成年後仍缺乏交往的興趣和社交技能,不能建立戀愛關係和婚姻。
2、交流障礙
(1)非言語交流障礙
①該症患兒常以哭或尖叫表示他們的不舒適或需要。
②稍大的患兒可能會拉著大人手走向他想要的東西缺乏相應的面部表情,表情也常顯得漠然,很少用點頭、搖頭、擺手等動作來表達自己的真實意願。
(2)言語交流障礙
①語言理解力不同程度受損。
②言語發育遲緩或不發育,也有部分患兒2-3歲前曾有表達性言語,但以後逐漸減少,甚至完全消失。
③言語形式及內容異常:患兒常常存在模仿言語、刻板重複言語,語法結構、人稱代詞常用錯,語調、語速、節律、重音等也存在異常。
④言語運用能力受損:部分患兒雖然會背兒歌、背廣告詞,但卻很少用言語進行交流,且不會提出話題、維持話題或僅靠刻板重複的短語進行交談,糾纏於同一話題。
3、行為重複方式
自閉症患兒常對不是玩具的物品產生興趣,行為方式也很刻板,並常會出現刻板重複的動作和奇特怪異的行為,如:重複蹦跳、將手放在眼前凝視、撲動或用腳尖走路等。
結語: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自閉症的一些原因啊還有它的症狀,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了,那麼一點要注意孩子的身體心理的健康,希望可以幫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