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3歲前是自閉症最佳治療時機

2020-12-19 華龍網

昨天是第七個「世界自閉症日」。《雨人》、《海洋天堂》等電影讓我們了解到這些「星星的孩子」的生活,他們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雖然智商受限、與人交流困難,但是部分自閉症兒童卻擁有「特異功能」。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心理精神科兒童心理醫生李英輝指出,家長不應被兒童的「特異功能」所蒙蔽,隨著年齡的增加,要關注孩子的與人交往能力的變化。通訊員劉敏 揚子晚報記者 楊甜子 於丹丹

男童能認千字說話卻不完整

亮亮(化名)是個三歲半的小男生,為了培養孩子的認知能力,亮亮媽媽從小教亮亮識字。隨便指出童話書裡的某一個字,亮亮都認識。小小的孩子就能認識這麼多的字,亮亮的「特異功能」成了父母跟街坊鄰裡炫耀的資本,亮亮父母也覺得這是自己教育成功的結果。

最近亮亮媽媽覺得,亮亮跟其他孩子有些不一樣,雖然認識好多字,但是卻連完整的話還說不了幾句。起初還以為是這孩子就是說話晚,但是越來越覺得不對勁。亮亮媽媽跟亮亮說話的時候,亮亮的眼睛都是朝斜上方看的,即使偶爾看一下媽媽,也很快就轉移了。平時也不願意跟小朋友玩,老是一個人躲在角落裡瞎鼓搗。於是,亮亮媽媽帶著亮亮到中大醫院檢查,沒想到亮亮竟檢查出是自閉症。

「特異功能」只是機械記憶

自閉症,又稱孤獨症或孤獨性障礙等,是廣泛性發育障礙。我國的自閉症患者數量在逐年升高,據全國殘疾人普查情況統計,兒童自閉症已佔我國精神殘疾首位,《中國自閉症兒童現狀分析報告》顯示,2012年,我國僅在各類機構學習的孤獨症兒童就有1.1萬人,患病兒童數量超過百萬。

李英輝醫生指出,自閉症的核心特徵就是與人交流的障礙,行為動作機械重複。自閉症患兒小時候可能就是不願跟人眼神交流。隨著年齡的增長,發展成高功能孤獨症,用不合適的方式跟人交流,有的患兒不是用言語跟人交流,而是推小朋友或者是揪小朋友辮子等方式。還可能會伴有焦慮症、抑鬱症等方面的心理疾病。

李英輝還介紹道,這些自閉症患兒雖然在社會交往、智力等方面有一些缺陷,但是他們往往擁有超常的記憶能力。這主要是因為他們大腦某一部分的功能比較強大。但是他們的記憶主要是機械性的,並不理解什麼意思。電影《雨人》中的「雨人」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他有「過目不忘」的本領,他能記得電話簿上任意一個讀過的電話號碼,心算速度不輸計算器。在現實生活中,有些孩子有很強模仿本領,英語老師朗讀一段英文,他就能把整段的英文複述下來,連語音、語調都很像,但是卻不懂是什麼意思。由於他們的視角獨特,也有些孩子會在畫畫等方面有獨特的天賦。

3歲前是最佳治療時機

「自閉症的發病原因目前還不是很明確。」李英輝說,這種病應該跟遺傳有關,懷孕期間的感染、孕婦生產時候的胎兒腦損傷等生物學因素也有一定關係。

「從目前的情況看,後天的家庭環境因素也有一定的關係,家長的不重視延誤最佳治療時機。」李英輝稱,現在的養育方式是環境因素中的一部分。患兒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個共同點,那就是過分關注孩子的智力和認知的發展,跟孩子的互動交流少。

「越早發現有自閉症進行幹預越好,自閉症兒童在3歲之前能接受治療是最好的了。」李英輝稱,孩子在小的時候大腦還沒有發育完全,大腦的可塑性比較強,如果能夠在這個時期接受治療效果是最好的。此外,5歲之前也有治療的機會。

兒童心理醫生建議,家長在孩子一歲多的時候就要開始關注孩子眼神的交流,如果感覺到孩子有眼神呆滯、不與人眼神交流、語言發育遲緩等症狀時,要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篩查。周圍人也不要以異樣的眼光看待這些「星星的孩子」,讓他們在一定的熟悉放鬆的環境中,才能與他們更好地溝通。

相關焦點

  • 孩子"調皮"也可能是自閉症 三歲之前治療最佳
    自閉症又被稱為孤獨症,所以有些家長覺得孩子性格內向才是孤獨症,其實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越是患孤獨症的孩子越是「調皮」。    案例全家「宅」,孩子患自閉症    今年11歲的孩子樂樂(化名)自小就不愛與別人交流,學習說話也比正常孩子晚了很多,但這被家人稱為「金口玉言」。
  • 1300多萬自閉症兒童 6歲前治療最佳
    自閉症又稱孤獨症,是一種以社交溝通障礙、興趣或活動範圍狹窄以及重複刻板行為為主要特徵的神經發育性障礙,症狀多在三歲前出現,患者多為兒童。  「媽媽,我生病了!」  「他們不聾不啞,也不是傻子,他們就是不能正常交流。」醫學專家曾這樣形容患有自閉症的孩子。所以,儘管自閉症兒童備受病痛折磨,他們卻無法說出那句:「媽媽,我生病了!」
  • 兩成自閉症兒有超常智力 3到6歲為最佳恢復時機
    本報訊 (記者 劉妍) 昨天,廣州、成都兩地60多位患有自閉症的兒童和100多名家長,共同為分隔千山萬水的兩名小壽星舉行生日宴會。據有關專家介紹,20%的自閉症兒童有超常智力。另一名孩子才5歲,已經將《鐵達尼號》完整地看了1000遍。平時孩子不停吵鬧,只要家長打開電視機播放《鐵達尼號》,孩子就奇蹟般地安靜下來。轉自搜狐  「重複行為,如多次重複看一部戲,或重複開關抽屜等,這都是自閉症兒童的表現之一。」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兒童發育行為中心主任鄒小兵告訴記者,兒童自閉症是一種嚴重的神經系統發育障礙性疾病。
  • 3歲前是自閉症黃金治療期
    【深圳商報訊】(記者 張 妍)昨日是第五屆世界自閉症關愛日,市兒童醫院兒保科、和康兒童康復中心及深圳貓網共同舉辦自閉症關愛活動。記者從活動現場了解到,自閉症發病率約為千分之六,我國兒童佔人口比例為22.76%,以深圳常住人口1200萬計算,深圳約有273萬兒童,自閉症患兒約有16000多名,但目前深圳自閉症兒童的發現率和治療率都非常低。
  • 自閉症是先天還是後天 如何治療自閉症
    自閉症引起廣泛的關注,對於自閉症的認識其實並沒有那麼詳細,因為自閉症是先天還是後天的我們就沒有辦法確定,所以對待自閉症需要格外的用心,因為可能我們無意中的一個動作就會傷害到孩子。那麼自閉症怎麼治療呢?自閉症發病的影響因素很多,今年來尤其是兒童的發病率很大,其實主要的因素應該是家長不夠重視的原因,所以後天的環境也是不可避免的病因之一。
  • 孩子「高冷」,當心是患了自閉症,太和專家:3歲前是治療黃金期
    太和醫院兒童康復中心主任趙峰說,自閉症患者猶如天上的星星,一人一世界,獨自閃爍,表現出「高冷範」。如果孩子出現這種情況,家長要引起重視。自閉症寶寶不愛說話不理人3年前,家住房縣的陳女士生下兒子亮亮(化名)。亮亮還在嬰兒期,陳女士就感覺他跟別人家的孩子不一樣。不管大人怎麼逗,他都沒什麼反應。
  • 自閉症成人數增長最快嚴重病症 6歲前矯正最佳
    自閉症成人數增長最快嚴重病症 6歲前矯正最佳 2012年04月02日16:47 來源:中國廣播網
  • 三歲前是治療自閉症的良機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親子>兒童心理>幼兒心理>正文三歲前是治療自閉症的良機 2011-03-26 02:12 來源:新浪親子
  • 三歲前是自閉症治療黃金期
    目前的觀點認為,自閉症是多基因遺傳背景與異常妊娠等危險因子共同作用所導致。上海鴻慈兒童醫院主任蔣燕清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自閉症最好的治療方法是早發現、早治療,而三歲前是自閉症治療的黃金期。  三點結合判定是否患病  記者:自閉症兒童主要症狀有哪些?   蔣燕清:自閉症兒童的主要症狀有社會行為障礙、語言交流障礙、行為異常等。
  • 走出矮小的誤區,不要讓你的錯誤觀念,讓孩子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
    曾經聽說過這樣一個案例,晗晗今年7歲了,但是身高卻一直是同伴裡最矮的,晗晗媽媽在家裡也沒覺得她有這麼矮,可是一起約出玩的時候尤其明顯,比別人家孩子矮了半頭,晗晗媽媽很著急,怕孩子會一直矮小。有一些家長覺得吃得好睡得好就不需要做管理了,然而等到孩子骨骺線完全閉合,一切都為時已晚!面對身材矮小的孩子父母總是說孩子長個分為「早長、晚長」現在矮點沒關係,以後還會長。正是不少家長的這種錯誤觀念讓很多身患「矮小症」的孩子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以致遺憾終生。
  • 兒童自閉症治療誤區
    來源:網絡1、自閉症誤區  自閉症是一種兒童廣泛性的發育障礙性疾病。他們像天上的星星一樣孤獨地閃著微弱的光芒,因此被稱作星星的孩子!小兒自閉症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地治療,嚴重地會導致孩子無法融入社會,身心受到嚴重地折磨。
  • 香港近7000兒童患自閉症 研究指3歲前治療最好
    香港近7000兒童患自閉症 研究指3歲前治療最好 2008年04月03日 15:19 來源:中國新聞網     黃珍妮(左三)表示,自閉症患者的治療黃金期是3歲前,及早訓練可改善症狀。
  • 孩子被診斷為自閉症後該怎麼辦?
    警惕兒童自閉症治療誤區自閉症是一種兒童廣泛性的發育障礙性疾病,又稱孤獨症,通常在3歲前起病,全球發病率0.02%-0.13%,多見於男童,男女比例約為4-6:1。近年來由於其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已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的嬰幼兒家長們的關注和重視,生怕錯過「早發現、早治療、早幹預」的最佳治療時機,以防萬一,但也有一些家長孩子被確診為自閉症後走進了治療誤區,而耽誤了孩子最佳治療康復期。因此如何有效地規避小兒自閉症治療誤區就成了自閉症治療的關鍵!
  • 詳解自閉症的表現和症狀、測試、診斷、治療
    自閉症又名孤獨症,是廣泛性發育障礙中最有代表性的疾病。目前尚未找到發病的確切病因,通常起病於3歲前,會對人際社交、語言溝通、興趣和行為模式等產生影響。本片文章帶您一步一步了解:自閉症的症狀有哪些?自閉症的篩查和診斷?自閉症的治療?
  • 自閉症治療四大誤區,快來看看!
    他們像天上的星星一樣孤獨地閃著微弱的光芒,因此被稱作星星的孩子。近年來,隨著自閉症兒童數量的增多,看著孩子和同齡兒童的差距,父母心裡就愈發著急,一心想為孩子找到有效的方法,可能會出現病急亂投醫的情況,加之受到一些不負責任的醫療機構的廣告宣傳,這時候就容易被誤導,甚至延誤自閉症兒童的治療時機。
  • 話少、愛發呆,寶寶3歲前出現這些症狀,當心是自閉症!
    有一次和亮亮媽媽一起聊家常,說到亮亮的病情,她說自己很後悔,因為在3次歲沒能及時發現病情,讓孩子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沒錯,自閉症的例子就在我們身邊,如果家長能早發現早治療,對該病給予重視,也能挽救無數家庭的幸福。可偏偏,還是有許多家長沒有自閉症概念及意識,今天小編給大家普及一下該疾病。
  • 孩子個子矮 不要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專家表示,由於家長沒有充分重視,一些孩子因為求學、就業等需要時,發現身高不足時才來就診,這時孩子的骨骺接近或已經閉合,生長潛力已非常有限,因而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應定期給孩子測量身高體重成勝權副主任醫師提醒,家長要特別關注孩子的兩個生長高峰期。第一個生長高峰期是在2歲以內,越小時生長越快,在出生後前4個月每個月可長3~4釐米,4個月至1歲每月可長1~2釐米,1歲以後生長速度再減速半,2歲至青春期前則每年以5~7釐米速度勻速生長。第二個高峰期是青春期。
  • 3歲自閉症男孩康復良好 因經濟困難放緩治療(圖)
    記者 王璐琪 攝  在濱州市金鑰匙兒童康復中心,記者看到了正在接受康復治療的郭智辰。小智辰在2歲的時候被檢查出患有自閉症,接受一年治療後康復效果良好,但是由於經濟困難,小智辰的父母不得不放慢治療步伐。  周金蘭家住濱州市霑化縣馮家鎮,當小智辰一周歲的時候,她發覺兒子只能叫爸爸、媽,當時家人以為孩子發育晚,所以學說話比較慢,但是後來,郭智辰不僅不愛說話,學走路也比別的孩子晚。  2013年10月,小智辰兩歲時,周金蘭和丈夫帶著他到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就診,醫生診斷有自閉症傾向;兩人又帶著孩子到濟南齊魯醫院,診斷孩子患有自閉症。
  • 兒童自閉症確診,需要做哪些檢查?
    自閉症確診需做哪些檢查?點擊視頻,看劉莉醫生的靠譜解答答:確診自閉症,通常需要進行以下幾方面的檢查:1、體格檢查:測量身高、體重等,採集全面詳細的生長發育史;2、精神檢查: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兒童的心理、生理等特點,充分了解患兒的病史,需由醫生充分觀察孩子的行為、表現、互動交流時的反應,包括是否具有刻板行為、特別執拗的反應、語言交流方面的障礙等標誌性症狀;3
  • 治療自閉症的五個階段
    很多家長對於兒童自閉症缺乏了解,不能理解孩子的行為和某些表現,反而責怪和打罵孩子,給孩子幼小的心靈造成了巨大的傷害。那麼家長該如何判斷自己的孩子是不是自閉症呢?家長又該如何治療呢?家長判斷孩子自閉症可通過以下五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