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智辰在媽媽的陪同下玩滑板,鍛鍊腿部力量。 記者 王璐琪 攝
在濱州市金鑰匙兒童康復中心,記者看到了正在接受康復治療的郭智辰。小智辰在2歲的時候被檢查出患有自閉症,接受一年治療後康復效果良好,但是由於經濟困難,小智辰的父母不得不放慢治療步伐。
小智辰的母親周金蘭看到活潑好動的孩子,臉上顯出無奈,因為看小智辰在玩耍時的表現,發覺不出他與其他健康的孩子有什麼差別,但是在與人交流上,郭智辰就表現出語言發音不清晰、有些話不知道如何表達等,只能一個字一個字地發音。
周金蘭家住濱州市霑化縣馮家鎮,當小智辰一周歲的時候,她發覺兒子只能叫爸爸、媽,當時家人以為孩子發育晚,所以學說話比較慢,但是後來,郭智辰不僅不愛說話,學走路也比別的孩子晚。
2013年10月,小智辰兩歲時,周金蘭和丈夫帶著他到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就診,醫生診斷有自閉症傾向;兩人又帶著孩子到濟南齊魯醫院,診斷孩子患有自閉症。回到濱州之後,周金蘭找到金鑰匙兒童康復中心,開始為小智辰進行康復治療。
起初,小智辰進行全天的治療,有大動作訓練、語言表達訓練、認知等課程。為了讓孩子每天按時接受治療,夫妻兩人在濱州市區租了間房子,周金蘭也放棄了工作,專心陪著孩子治療,但是漸漸地,家裡的積蓄都花完了。從去年診治到現在治療一年的時間,花了3萬多元。
周金蘭的丈夫現在幹勞務,每天能賺100塊錢,除去房租和生活費,根本不夠支付兒子每個月1000塊錢的治療費。結婚蓋房子欠下的貸款也壓得夫妻倆喘不過氣來。如今,周金蘭讓兒子只治療半天,這半天的課程享受國家救助,下午孩子不治療,她就給孩子找了一對一教學的語言老師,這樣的課程價格便宜,一下午20元。
濱州市金鑰匙兒童康復中心院長孫銘香告訴記者,小智辰初來時沒有語言能力和理解能力,別人叫他,他也沒有反應,但是經過訓練,他能根據老師發出的指令行動,模仿能力漸增,語言上可以斷斷續續表達,是現在接受治療的十幾個孩子中,康復效果最好的。因為智力沒有問題,所以進行強化訓練,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按照這樣的恢復進度,孫院長估計小智辰在6周歲時應該能夠像其他正常孩子一樣上小學。3-6歲之間是兒童治療自閉症的最佳時期,小智辰在上了半年的全天課程之後突然改為半天課程,導致訓練跟不上,治療速度放慢。
「現在有一部分國家救助,只靠我個人的力量照顧不了那麼多的孩子。」孫銘香說,希望社會愛心人士可以主動聯繫周金蘭幫助小智辰繼續接受康復治療。
周金蘭電話:15266779368;
齊魯晚報愛心公社救助熱線:0543-3211123。(記者 王璐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