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街上的人們有的穿夏裝有的穿秋衣。
廈門網-廈門晚報訊 閩南氣象諺語云:「二八月,亂穿衣。」意思是說農曆二月和農曆八月,是冬春、夏秋季節的交替階段,天氣變幻莫測,人們的穿衣比較亂。而眼下快到農曆十月了,居然也是這種情況:受副熱帶高壓西伸控制影響,接下來幾天,我市將進入夏天的節奏,不過到周末時,又將迎來一波明顯降溫。
面對像蕩鞦韆一樣的氣溫,到底該穿什麼樣的衣服,讓很多人無所適從。這幾天,廈門大街上的人們,有的穿著長袖的秋裝,有的則是短衣短褲,一副夏天的打扮。不少人抱怨:「也不知道這天氣怎麼啦,真折騰人!」
文/記者王東城 通訊員偉山 圖劉東華
【表現】
預計本周末最低溫降至20℃左右
前天是霜降節氣,東渡狐尾山國家中心氣象站的午間最高溫度居然達到33℃,完全是夏天的節奏。昨天上午9點左右,氣溫居然一下子掉到22.3℃,一夜之間進入秋天。這還沒完,從昨天中午開始,隨著冷空氣減弱,氣溫又一路回升,昨天晚上10時許,氣溫回升至24℃左右,比白天的氣溫還高。今天氣溫將繼續回升,最高氣溫有望重回30℃大關。
氣象部門說,接下來幾天都會像夏天,午間最高氣溫都在30℃左右。轉折出現在本周末,屆時,一股較強冷空氣將南下,我市氣溫將進入回落模式,預計最低溫度降至20℃左右。
【預測】
月底或氣象入秋,但仍會反覆
霜降是秋天的最後一個節氣。霜降已過,廈門的天氣還這樣變幻不定,這到底怎麼回事?
氣象專家說,按氣象標準界定,廈門目前還沒有氣象入秋,氣象入秋的標準是連續5天平均氣溫低於22℃,之所以是5天,是因為5天能反映一個短時間內的大氣穩定狀態。
氣象專家說,眼下的暖溼空氣和副熱帶高壓還不甘心退出天氣舞臺,而冷空氣也不是很猛烈。兩者暫時還處於均勢狀態,副熱帶高壓暫時佔優時,氣溫就升高,冷空氣佔優時,氣溫就降下來,這正是這段天氣變化莫測的原因。
至於廈門何時會氣象入秋,氣象專家說,從目前的資料分析,今年的氣象入秋時間預計要到本月底,也就是周末這波冷空氣,預計它的影響時間較長,有望把廈門拉入氣象學意義上的秋天。如果月底能成功入秋,那麼今年廈門的入秋時間屬於正常水平。從2000年以來,我市2003年入秋時間最早,為10月14日。2015年入秋時間最晚,為11月24日。其餘大部分年份的入秋時間都在10月下旬和11月上旬之間。
氣象專家提醒,氣象入秋對我們生活起居只有參考作用,即使氣象入秋了,天氣出現短時間的反覆也是有可能的。
【釋疑】
颱風季已結束,市民們不用擔心
很多市民很關心,接下來,廈門還會不會受颱風影響?
氣象專家說,目前,廈門的颱風季已結束,即便有颱風生成,位置也是偏南,對廈門的影響不會大。
氣象專家說,從8月份進入拉尼娜狀態後,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溫顯著偏高,赤道西太平洋上空對流活躍,有利於颱風生成。從數據來看,9月份以來,西北太平洋和南海颱風活躍,生成颱風11個,比常年偏多2.5個;而且這些颱風強度偏強,有8個最大風速超過12級。預計11月將有3到4個颱風生成,可能有一個會影響我國,但廈門市民不用擔心,接下來生成的颱風,移動路徑一般偏南,正面襲擊廈門的可能性非常小。不過需要提醒的是,颱風如果行進到華南的話,容易與南下的冷空氣結合,加大氣壓梯度力,放大東北大風。
【小資料】
拉尼娜年份
秋颱風佔比高
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公開的資料顯示,歷史上由厄爾尼諾轉為拉尼娜的年份(1973年、1983年、1988年、1995年、1998年、2007年和2010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溫偏高,秋季颱風個數佔全年比例高。除1973年(42%)和2010年(43%)外,其餘5年秋季颱風生成個數均佔全年總數的一半以上。秋季後期,除「莫蘭蒂」之外,7年中最強登陸颱風是2010年10月23日登陸的第13號颱風「鯰魚」,登陸時最大風力達到12級。
【健康提醒】
氣溫驟降,當心身體吃不消
廈門大學附屬心血管病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肖國勝提醒,心血管對氣溫變化最為敏感,氣溫驟降對年輕人來說可能沒什麼感覺,但對那些本來就有高血壓、心臟疾病的老年人則是一種考驗,會引起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耗氧量增加、心臟負荷加重等。突然的寒冷刺激,還會引起冠狀動脈痙攣,使人出現急性心肌缺血,誘發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平時沒有這些疾病的中年人,天氣劇烈變化時也要當心,防止突然病症發作。要加強血壓監測,警惕胸悶、血壓升高等危險因素。患冠心病等心血管病的人群,一旦出現病情不穩定或陣發性心絞痛、胸痛胸悶等,不論早晚,都要及時到醫院就診或第一時間呼叫救護車。此外,要保持平靜狀態,打開領口,呼吸新鮮空氣,同時注意保暖。若有攜帶硝酸甘油等急救藥物,可舌下含服。此外,高血壓患者應密切監測血壓,及時到醫院調整用藥。
另外,市民應注意隨氣溫變化及時增減衣物;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多喝水、多鍛鍊,提高自身免疫力。 (記者蘇奇)
展開閱讀全文
本文系轉載,不代表廈門網的觀點。廈門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