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已有100000+的家庭關注我們」
經常能在網上看見這樣的言論:
炸雞是催生出來的,吃多了會性早熟!
蔬菜瓜果只能吃當季的!反季的有激素!
豆漿不能給娃喝啊,喝多了性早熟!
……
小編特想問,照網上這麼說,這不能吃那不能吃,你讓寶寶吃啥?難不成一天三頓白開水配饅頭……
「性早熟食物黑名單」闢謠解讀
1
速生雞
這個是說的最多的,打了激素的雞!網上更是各種速生雞謠言。
這種速生雞也叫「快大型白羽雞」,其實是為了滿足人們對高蛋白肉製品的需求,經由良種選育和科學飼餵的結果——即將長得又快又大的雞挑選出來,繁衍後代。
國家農業部的《全國肉雞遺傳改良計劃(2014-2025)》中明確提到了這一點,選優秀的雞,培育長得又快又好的雞,是國家級的戰略計劃,很顯然培育這類長得快又長得好的雞是非常安全成熟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圖片來源:國家農業部官網
電視上曝光的問題雞是濫用了抗生素,跟激素沒有關係。如果真打激素,雞的健康狀況反而會不好。
2
催熟的植物
中槍第二名,要數果蔬了!
反季節蔬菜水果、頂花帶刺的黃瓜、催熟的香蕉、芒果、用了膨大劑的西瓜……
媒體經常說這些蔬菜瓜果是用「激素」催熟的,這個說法其實很不嚴謹。嚴格來講,這些所謂的「植物激素」其實叫植物生長調節劑,和人的激素是兩碼事。
動物和植物的生理生化機制完全不同,植物激素和人類激素也不存在化學結構上的相似性。
3
豆腐、豆漿等豆製品
有的媒體說,豆製品裡面含有一種類雌激素「大豆異黃酮」,可能導致嬰幼兒性早熟。
可是請大家注意「類雌激素」的「類」字啊!類雌激素並不等同於人體的雌激素,而且在豆製品中含量也十分有限。
但需要提醒各位,市面上一些大豆異黃酮的保健品吹噓有各種神奇功效,這些產品會不會為了達到效果,「暗度陳倉」偷偷加真的雌激素,可就只有天知地知廠家知了。
4
牛初乳
不推薦寶寶吃牛初乳的原因不是什麼性早熟,而是:
牛初乳沒那麼好:尚無有效證據表明牛初乳有提高免疫力、讓寶寶少生病的功效。
牛初乳可能有害:牛初乳的營養結構並不適合寶寶,蛋白質比例偏高,會增加寶寶腎臟負擔;牛初乳還有導致寶寶過敏的風險。
5
嬰幼兒奶粉
2010 年,媒體曝出「XX 奶粉性早熟案」,衛生部對事發產品的樣品進行了檢測。對比這個奶粉和牛奶、母乳,結果是這樣的:
事發產品:雌激素 0.2~2.3,孕酮 13~72
牛奶:雌激素 0.16~4.4,孕酮含量最高可達 98
母乳:雌激素 7.9~18.5,孕酮 10~40
(單位:微克 / 公斤)
也就是說,XX 品牌的奶粉裡的雌激素遠沒有母乳多,孕酮和普通牛奶也沒啥差異,很多跟母乳孕酮水平相當。
最後包括醫生在內的專家組都判定,當初報告的幾個案例都是個案,並不是由奶粉引起。
性早熟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廣州天使兒童醫院內分泌科龍軍主任表示:性早熟分為真性性早熟和假性性早熟。引起真性性早熟的原因可能是顱內感染、外傷或腫瘤,也可能是找不到任何原因的所謂「特發性的中樞型性早熟」;
假性性早熟的病因也很多,比如說卵巢和睪丸長了腫瘤,刺激身體分泌性激素,導致過早發育。
所以如果孩子出現性早熟問題,先要儘快去醫院排除器質性病變。
如何避免性早熟?
龍主任提醒:家長們要想儘可能避免孩子性早熟,不要吃雞肉、不要吃反季節蔬菜、完全吃素等建議統統不靠譜,比較可靠的有這麼幾點:
■合理搭配穀物、蔬菜、肉蛋奶,避免營養過剩。
■口渴儘量喝白開水,少喝果汁、飲料,避免能量攝入過多。
■鼓勵孩子多出去玩耍、運動。
■家長如果在服用避孕藥,一定要收好,避免孩子翻出來誤服。
■減少使用塑料製品。
■如果孩子出現性早熟跡象,首先應該去正規醫院就診,排除疾病的可能。
所以,如果孩子出現性早熟跡象,首先應該去正規醫院就診,排除疾病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