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過了冬至,春天也即將到來,那也就意味著,這一年四季即將結束,新的一年又要來了。每當到了年末,很多人都會感到煩躁。因為很多人都會問自己,這一年的目標有沒有達到?過得有沒有意義?
其實這一年畢竟已經快過去了,再怎麼感慨也沒用,不如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思考未來。在這雪花飛舞的冬至裡,不如靜下心來,感受一下冬天的美。下面為大家分享三首詩詞,領略一下古人在冬天裡的風採。三首冬日詩詞,美得心碎,美得心醉。
《冬至後招於秀才》(唐·王建)
日近山紅暖氣新,一陽先入御溝春。
聞閒立馬重來此,沐浴明年稱意身。
【導讀】這首詩的前兩句寫景寫得非常好,意境清新脫俗,十分唯美。古人的人生四喜,就是「久旱逢甘露,它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詩中的主人公在金榜題名的時候,又遇上了冬至,就好像你中了一百萬,又是在大年初一,能不開心嗎?
《冬至》(宋·朱淑真)
黃鐘應律好風催,陰伏陽升淑氣回。
葵影便移長至日,梅花先趁小寒開。
八神表日佔和歲,六管飛葭動細灰。
已有岸旁迎臘柳,參差又欲領春來。
【導讀】一般的冬至詩寫的都是團圓、思鄉之情居多,但這首詩主要寫景,意境唯美至極,但卻沒有表達冬至的節日之情。雖然沒有冬至之情,但作者也通過冬天的梅花和梅花的品質,表達了作者對未來滿懷希望的豁達之境。人生就是要想梅花一樣,只有熬過了寒冬,才會迎來「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江城子·龍陽觀冬至作》(元·尹志平)
六陰消盡一陽生。暗藏萌。雪花輕。九九嚴凝,河海結層冰。二氣周流無所住,陽數足,化龍升。
歸根復命性靈明。過天庭。入無形。返復天機,升降月華清。奪得乾坤真造化,功行滿,赴蓬瀛。
【導讀】對於作者尹志平,大家是不是有幾分熟悉呢?沒錯,他就是金庸老先生《神鵰俠侶》中出現過的那個尹志平。尹志平,字太和,為金末及元代蒙古時期著名全真道士。這首詩的意境完全融入了到家的精神,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浩然之境,但也不是九九歸一的清流之意,給讀者的意境真的唯美至極。
讀完這三首詩詞,有沒有感覺生活的壓力似乎沒那麼大了呢?其實有時候喝一杯茶,看一本書,或者在古詩詞中,體驗一下文人的風趣,也可以說是人生一大雅。在寒冷的冬日裡,兩首詩,一闋詞,感受唯美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