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典詩詞中,對於秋天景色的描寫從來就不在少數。譬如,謝靈運的「野曠沙岸淨,天高秋月明」;王勃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黃庭堅的「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等等。而要從中選擇出最能驚豔整個秋天的詩句,我會選擇唐代詩人杜牧《山行》中的「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不只是因為楓葉的絢麗,還因為它不嘆愁緒,只言秋好。
《山行》是杜牧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的內容很普通,只不過記述了杜牧的一次遠山旅行,但是它從蕭瑟秋風中展現出的動人山林秋色,卻足以驚豔整個秋天,美得令人心醉。尤其是杜牧還將自己的高懷逸興,同秋天的自然美水乳交融在一起,具有令人賞心悅目的藝術效果。下面我們便來具體看看杜牧的這首《山行》: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首句「遠上寒山石徑斜」,點出此詩的主旨,是杜牧的一次遠山旅行。它的意思是說,一條彎彎曲曲的綿長小路,伸至深秋的山頭。「遠」字,在這裡不是簡單說形容距離遠,而是為了突出山路的綿長。「斜」字,同樣也不是簡單說山是斜的,而是為了突出高而緩的山勢。這樣寫既可以把人們的目光引向下句中白雲生處的人家,也為了後面馬車可以上山起到了鋪墊作用。
次句「白雲生處有人家」,即沿著這條綿長的小路往上看的話,你會發現在白雲升騰起來的地方,隱隱約約有幾戶人家。這裡的「生」字用得工妙,白雲仿佛是從山嶺上生出來的一樣,既寫出了白雲的飄浮繚繞之感,也突出了山的高峻。而白雲遮擋住了人家,自然也遮擋了白雲之上的廣袤區域,便給人留下了無窮的想像空間。
第三句「停車坐愛楓林晚」,杜牧重點描寫了楓林晚景。這句詩的意思是說,杜牧停下馬車來是因為喜愛深秋楓林的晚景。結合前面兩句來看,白雲以及白雲生處的人家,只是引起了杜牧的好奇心,但並沒有使得他動心,反而是楓林讓他驚喜萬分。所以顧不得前行,便停下來領略這楓林晚景。因為杜牧直接表明是楓林晚景,其實之間應該有一段時間差,說明他是一直欣賞到傍晚時分的。
最後一句「霜葉紅於二月花」,則是杜牧闡述自己之所以會停下來欣賞楓林晚景的原因,是因為深秋的楓葉比二月的春花還要火紅,還要豔麗。至此,我們便可以看到杜牧對待秋天的思想,不是自古以來文人一貫的「悲秋」,而是不嘆愁緒,只言秋好。畢竟秋天有著獨屬於它的絢麗景色,且也呈現了同春天一樣的生機勃勃的景象。
綜觀杜牧的這首詩,無疑它所歌詠的是秋天大自然的美麗景色,體現出了杜牧高懷逸興的思致。總的來說,山路、人家、白雲、紅葉,構成了一幅和諧統一的山林秋色圖,驚豔了整個秋天,美得令人心醉。對於秋天,你是什麼感受呢?你最喜歡秋天的哪一種景色?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