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中國婦女報記者 胡楊
受訪專家/ 北京拜博口腔醫院副院長 於鵬
劉女士:咬牙切齒「口之痛」
近日,50歲的劉女士來到位於北京磁器口附近的北京拜博口腔醫院醫院就診,她的苦惱是:最近早晨起來「張嘴」出現了問題,更無法立即進食。近一年來吃東西的時候劉女士可以聽到下巴發出的清脆響聲,嘴張不大,張大就還會痛。以前削好一個蘋果,她大口啃著就吃了,可現在不得不削成小片,咀嚼非常困難。劉女士想:是不是自己多年前拔了牙,沒及時鑲牙引起的?帶著這樣的疑慮她來到拜博口腔醫院。
接待她的是於鵬大夫。根據劉女士的口述,於大夫診斷她患上了「顳下頜關節紊亂症」。於大夫說,顳下頜關節紊亂症是口腔科的常見病之一,一旦患上,非常難以根治。「顳下頜關節周圍肌肉和神經較為集中,此處關節一旦發生炎症及病變,就會出現關節腫痛、張口受限、關節響聲等症狀,還會出現偏頭痛、耳鳴、肩腕手指麻痺等間接症狀。」
牙醫忠告:拔完牙請儘快鑲上
於大夫告訴記者,雖然劉女士的「顳下頜關節紊亂症」不能說全部因為缺牙造成,但是也不無關係。
「在生活中,大家往往像劉女士一樣,覺得掉顆牙沒有什麼大礙,以致長期缺牙不管。等到出現問題想起治療時,往往問題已經很嚴重了。俗語說『牽一髮而動全身』,無論什麼原因造成的個別牙齒缺失或牙齒全部缺失,若沒有及時進行修復,最終都有可能對身體健康造成不可以預估的傷害。」
於大夫總結了「不及時鑲牙」的4大惡果:
1.影響發音功能。牙齒是發音的輔助器官,牙齒與舌、唇、頰肌相互配合,控制著氣流經過口腔的路線和流量,從而發出不同的聲音。掉一兩顆牙齒,感覺好像對發音影響不大,其實說話既費力又不清楚。這是因為舌尖失去了原有的發音定位標誌,氣流經過的路線中少了一道控制的關口,所以說話聽起來就像漏風一樣。
2.影響消化系統 。食物進入口腔後被牙齒逐漸嚼碎,不停地混入唾液形成食團,然後進入胃腸被消化吸收。當個別牙齒缺失或牙列缺失後,咀嚼效率隨之降低甚至喪失,唾液分泌減少,胃腸蠕動減慢。食物還未嚼碎就進入胃腸,消化系統的負擔隨之加重,不僅影響營養成分的吸收,嚴重的還會出現消化系統疾病。
3.口腔關節受影響。當牙齒缺失較多時,剩餘牙齒會出現傾斜、移位或向對側伸長等現象,使咬合關係紊亂,阻礙了下頜骨向前伸或左右運動。有時因一側缺牙,常用另一側咀嚼,形成偏側咀嚼習慣,肌肉出現張力不平衡,長此下去肌肉會出現疲勞,髁突後移,關節盤水腫,關節區會感到不適,甚至出現疼痛、張不開口、關節彈響等症狀,臨床上稱為顳下頜關節紊亂症。
4.影響美觀,造成面部變形。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可是很多女性朋友不知道,牙齒缺失可能造成臉龐兩側不對稱。由於上、下頜骨間失去了支持,而且牙槽骨或整個頜骨因缺乏正常咀嚼力量的刺激,將會逐漸蛻變、萎縮,造成下巴的長度變短,面頰部和周圍肌肉鬆弛,唇、頰部內陷,口角下垂,面部變形及皺紋增多,人看起來要比同齡人老得多。
所以,於大夫提醒:無論從美觀還是健康考慮,拔完牙都要儘快鑲上!
鑲牙方式有多種,美觀首推「種植牙」
烤瓷牙,活動義齒以及種植牙,鑲牙方式越來越多,於大夫說:「種牙是將人工牙根植入缺牙部位的牙床內,當牙根與牙床長牢後,再在牙根上接一顆逼真的瓷牙,這樣,種好的人工牙既牢固又美觀,而且結實耐用,被譽為人類的第三副牙齒。」
植牙運用的人工植體材質相當多,有純鈦金屬、純鈦金屬加上磷鈣奈米材質,也有羥氧化鈣、鈦合金,不同的材質,有不同的功效,當然價位不一。但於大夫強調,價錢只是參考目標之一,貴的不一定就好,重要的是挑選合適本人的材質。
將精密設計的種植體植入牙槽骨1~3 個月後,當人工牙根與牙槽骨密合後,再在人工牙根上製作烤瓷、全瓷牙冠。
「種牙很疼嗎?」記者問。於大夫說:「其實種植牙不算大手術,只要沒有嚴重的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或其他血液病,手術疼痛比拔牙要好一點,種好後兩三天內會有脹脹的感覺,適應了就好了。」
於大夫說,牙齒種植對醫生技術水平和設備均有著較高的要求,不是所有的牙科醫生都能夠做種植牙。冠美種植牙專家,臨床經驗至少12年,以保障每一個種植方案的精確到位。
「那麼一顆種植牙的壽命有多長?」記者問。
於大夫說:「瑞典一名患者種植牙使用了40多年,直到他去世。種植牙的壽命因人而異。」
「年齡大的人,是不是就不能種牙了?」於大夫解釋道:「種牙跟年齡無關,其實沒有單純的對性別、年齡有界定。臨床主要看骨脊寬度,骨量多少,牙齒位置以及對頜關係。比如劉女士的情況,根據CT片子看,她的上頜骨脊寬度只有4釐米,而種植至少需要6釐米,顯然上牙只能做活動義齒,而下牙則可以考慮種植。」
於大夫說,種植牙是小手術,其過程並不特別複雜,一般的過程有術前準備、口腔檢查、骨質評估、備好過渡義齒等等。手術過程有,要先切開牙齦暴露骨組織,然後在牙槽骨上定位,並為種植體準備窩洞,最後將種植體放入,再將牙齦縫合,使種植體在牙齦下慢慢與骨癒合。通常情況下,待三個月種植體長牢後,再在種植體上安裝假牙冠。
一顆種植牙的「昂貴」之旅
在醫院記者看到一份種植牙收費清單,有德國、瑞士、韓國、美國等諸多品牌,收費一般都在1萬元上下。這也難免很多患者對種植牙「愛你在心口難開」。
對此,於大夫解釋道:「 植入人工牙根是一項複雜又精細的外科手術,需要通過麻醉、切開牙齦、牙槽骨鑽孔、植入人工牙根、縫合牙齦等一系列步驟才可完成。首先要確保安全,既不能造成病菌感染,也不能損傷上頜竇、下頜神經等危險區;其次人工牙根要按預先設計的角度、深度植入,並與牙槽骨牢牢地長在一起,讓上部牙齒獲得堅固的力學支撐。很多牙骨萎縮病例甚至需要通過植骨手術來獲得充足的骨量。此外,上部牙齒都是個性化定製的產品,無法批量加工。如何定製色澤自然、咬合舒適、易於清潔的牙齒,取決於牙醫及技師的經驗。如果上部牙齒不精密,可能出現咀嚼無力、易塞食物、牙周炎症等後遺症,甚至會影響種植牙的壽命。如何規避危險區,確保手術安全,制定最合理的種植方案,這些都說明種植牙技術是口腔醫療領域最複雜的診療技術之一。」
據了解,目前中國種植牙均價在1萬元左右,是香港種植牙價格(1.5萬元)的66%;美國種植牙價格(2.5萬元)的40%。種植牙經過多年的發展,的確產生了不少新品牌,比如瑞士、瑞典、美國、法國、韓國都是種植牙技術較先進的國家,各有著名的種植品牌,種植系統也各有優勢,不存在絕對的哪個更好,但是在效果上確實存在差異。
諾貝爾種植牙來自瑞典,它的歷史非常悠久,是知名度非常高的一個品牌,是種植牙領域內的頂尖品牌;而ITI種植牙來自瑞士,採用高科技材料,優良的性能是目前性能最穩定的種植系統。從目前來看,諾貝爾種植牙的價格稍微便宜一些,符合多數人的選擇。當然ITI種植牙價格稍貴也是有其原因的,它是目前國際齒科領域上權威專家一致公認的最穩定的種植系統,在全球都處於領先地位。
隨著醫學科技的不斷發展,缺牙修復領域的新技術也不斷湧現,而瑞典諾貝爾種植牙和瑞士ITI種植牙也只是其中的兩種,種植牙還分不少檔次,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選擇。
採訪結束時,忙碌了一天的於大夫對記者說,劉女士只是大量患者中的一位,既不是最簡單的也不是最複雜的。他每天面對的都是相同的工作,平凡而又簡單,單調而又枯燥,但是他始終認為——把簡單的事、平凡的事一千遍一萬遍地做好就是不簡單、不平凡。最後於大夫說:「每一位患者來到這裡都是對我的信任,我不能辜負了這份信任。當看到患者愁眉苦臉地來,自信開心地去,我打心眼裡為他們高興;當聽到患者發自內心的說一聲『謝謝』,我除了感動還是感動,這也是我工作前進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