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因為嫉妒爸爸只打姐姐不打她,竟然離家出走!這叫什麼事

2020-08-15 神通奶爸

一直以來,我們都在強調父母不要打孩子,想當然的覺得孩子肯定不會喜歡被別人揍,覺得這樣教育會傷害孩子自尊。所以我們現在的教育一直在宣揚尊重、平等教育。

而今天看的這個有些顛覆我這原有的三觀。

視頻中,兩個小姐妹離家出走,媽媽報警後,被警察找到了。

一開始兩個女孩子警惕性還挺高,懷疑警察是假的,不跟警察走。後來警察撥通了媽媽的電話,孩子們才相信,跟警察到了派出所。

到了派出所,兩孩子就開始哭起來,說為什麼離家出走。

原來妹妹覺得爸爸不愛他,因為爸爸總是打姐姐而不打她,並且哭著喊著要爸爸打她,不然她不知道哪裡錯了。

看完這個視頻,我是徹底暈了。

這讓我想起周星馳電影中的經典臺詞,「大家都聽到了,是他叫我打,我才打的」,「像這種要求,我這輩子都沒見過」。

雖然看著有些搞笑,但卻反應了這麼一個問題:二孩家庭的爭風吃醋。

老大VS老二

現在國家已經徹底放開了二孩,鼓勵生二胎,因此也有越來越多的家庭的擁有了兩個孩子。

我是山東的,眾所周知,山東一直以來就是生育主力軍,生二孩的意願極其強烈。我的周圍,跟我一起的同齡人,大部分都有了二孩。雖然我沒打算要,並且明確告訴父母不想再要孩子了,但是我父母依然沒有斷了這個念想,尤其是我媽,三天兩頭就念叨我一遍。不僅如此,我周圍的朋友也沒有放過我,平常逢年過節聚餐吃飯,少不了一番動員我,讓我趕緊再要個。搞的我如果不要個二胎,就好像對不起父母,對不起家庭,對不起國家,要自絕於人民一樣。

要個二孩固然有很多好處,但是要個二孩當然也存在很多麻煩,不然也就不會有很多人像我一樣不要了。而其中特別突出的一點就是兩個孩子為了爭奪父母的愛而引發的各種爭端。

我現在只有一個女兒,沒有體會過有兩個孩子的感覺,但是,我卻有個親姐,切身體會過跟我姐的爭端。

小時候我跟我姐打架那是家常便飯,應該說各種問題都可能成為戰爭的導火索。

因為爭奪電視遙控器打架,因為爭奪食物打架,因為爭奪遊戲空間打架……我記得特別清楚的一次,我小時候把我姐姐的書撕了疊成寶,結果讓我姐姐追著我跑了半個村。晚上我媽還不讓我吃飯,我當時脾氣也倔,不吃就不吃。多虧我老爹疼我,哄著我吃飯。唉,遙想當年,我小時候也是個小混蛋。

應該說,凡是有二孩的家庭,老大和老二起爭端,打架是太稀鬆平常,很少有父母能很好的平衡好兩個孩子的關係的。父母每天都要做法官,給他們評判對錯。雖然很多父母儘量的爭取保持公平,自以為是公正無私的,但是在孩子眼裡卻不是那麼回事,他們往往覺得父母偏袒另一個,比如視頻中的小妹妹,在她眼裡,「打」竟然成了表達愛的一種方式。

所以,二孩有很多歡樂,但是不懂得教育的父母也常被孩子的問題整的焦頭爛額。

如何平衡兩個孩子的關係

很多父母認為,平衡兩個孩子關係的關鍵是公平,不讓他們覺得父母有私心。因此父母給孩子買東西都買一樣的,做法官評判對錯時儘量保持公平公正。但是父母會發現,無論父母怎麼努力,好像孩子都會覺得父母偏心,事實上父母也不可能做到完全的公平。

什麼是公平?

很多父母覺得給孩子買一樣的東西,評判對錯時以客觀事實為依據就是公平了。但是,這是父母理解的公平,孩子會這麼認為嗎?對於老大來說,他會覺得自己是老大,吃得多用的多,當然得給自己多買。而老二呢,可能還覺得自己小,就應該照顧自己。公平是一個相對概念,在不同的人眼裡公平是不一樣的。所以,父母覺得自己公平了,但那只是父母從自己的角度出發,而孩子看問題的角度跟父母不一樣,當然也就覺得不公平了。所以,無論父母怎麼做,無論怎樣都追求公平,在孩子眼裡都不會公平,都不討好的。

那麼父母應該怎麼做呢?

公平的特點就決定了,父母是實現不了絕對的公平的,因此父母總是期望通過追求公平來解決孩子之間的問題是不現實的。

父母應該把兩個孩子看作一個團體,而不是看作一個個獨立的個體。

當成為一個團體之後,你的行為就是針對這個團體來的,當然對兩個來人來說就是一視同仁的,也就沒有了公平與否之分。

比如說要買玩具,就告訴孩子,我準備拿多少錢給你們買玩具,具體買什麼玩具,你們兩個商量。再比如給他們分食物,這些就是給他們都,讓他們自己決定怎麼分。這樣他們團體內部解決,他們也就不會覺得父母不公平了。

有的人可能會說了:這樣老大肯定佔便宜,老二吃虧了啊。

事實上,並不一定,關鍵看父母的引導。因為當我們把他們看作一個團體時,那肯定就有一個領頭的,就有一個要對這個團體負責。兩個孩子之間,肯定是老大當頭,要對他們這個團體負責。因此如果老二犯錯了,出現問題了,我們也會算到老大頭上,要收拾老大。也就是說,老大要承擔起負責起教育和照顧老二的義務,這時他就不可能完全什麼都自己佔便宜的。

就在上個月,美國的一個6歲的哥哥為了保護妹妹與惡狗搏鬥,而保護妹妹的結果是他在醫院被縫了90針。

而後世界拳擊協會為表彰他的英勇,獎勵了他WBC金腰帶。

是什麼支撐了這個男孩這麼英勇嗎?絕對不是他跟妹妹天天競爭,互相嫉妒,誰看誰都不順眼,而是他們作為一個團體,作為老大照顧老二的責任。這在把孩子看作一個個個體,天天製造競爭的家庭中是不可能出現的。

所以,父母要想避免兩個孩子天天雞飛狗跳,就不要再去追求什麼公平,而是把孩子當做一個整體來看待。

相關焦點

  • 妹妹因媽媽不打離家出走,姐姐因總被媽媽揍離家,這屆當媽太難了
    你不打我,我都不知道我到底犯了什麼錯。她打姐姐,我就覺得她只愛姐姐,只管她,不管我。」姐姐更委屈了:「我這些都是她(媽媽)打的傷疤。」原來,姐姐因為貪玩,總是玩到很晚才回家,就時常挨媽媽的揍。姐妹兩各有不平,最終一起離家出走。
  • 因為媽媽不打她,女孩離家出走:孩子被父母忽視,比挨打還痛
    有個讓人哭笑不得的新聞:一個妹妹因為媽媽只打姐姐不打她,於是離家出走。鏡頭前這個妹妹哭著說:你不要總是不打我,你不打我,我都不知道我到底犯了什麼錯。 她打姐姐,我覺得她只愛姐姐,只管姐姐,不管我了。,覺得媽媽不愛她,不管她,於是跟姐姐出走。
  • 媽媽不愛我,只打姐姐不打我!家有二胎,如何平衡兩寶之間的關係
    近日,廣東河源的一個8歲小姑娘竟然覺得媽媽偏心不愛她,離家出走了。「媽媽只打姐姐不打我,媽媽她不愛我了。」「我就覺得她只愛姐姐!她不打我我都不知道自己到底犯了什麼錯,不打我就是不愛我!」有的父母會選擇一人帶一個,一個媽媽管,一個爸爸管。有的父母會講求絕對公平,所有的東西都一式兩份,誰都不要羨慕別人。在真實的帶娃經歷中,要真正做到一碗水端平是非常的困難。三歲的男寶纏著正在餵奶的媽媽,只要媽媽抱。五歲的大寶會問你,為什麼三歲的弟弟能跟爸爸媽媽一起睡?六歲的大寶問你,為什麼三歲的妹妹不刷牙?
  • 「媽媽,你總打姐姐,一定是很愛她吧!」
    廣東河源市的一對姐妹深夜離家出走,民警找到後問她們原因,8歲的妹妹答道:「我和媽媽說過,你不要總是不打我,你不打我我就不知道自己犯了什麼錯。」「媽媽只打姐姐,我覺得媽媽只愛姐姐,只管姐姐,不管我。」原來,媽媽會因為姐姐總是回家晚而打她。
  • 8歲女孩深夜離家出走,只因媽媽「光打姐姐不打我」,媽媽不愛我
    最近,就有這樣一件令人又好笑又心疼的事情:廣東省河源市有一對姐妹花離家出走,民警問道離家出走的原因,8歲的妹妹泣不成聲地說出了原因,卻令人哭笑不得:「媽媽總打她不打我,我就覺得她只愛姐姐,不愛我!」「她不打我我就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
  • 姐姐為愛離家出走9年,媽媽重病突然回來,是為親情還是財產?
    可是如今妹妹卻不讓姐姐見自己的母親,讓姐姐幾度哽咽,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今天小編就跟大家分享這對姐妹的事情吧!這事還得從9年前說起,來自福建農村這對姐妹,原本有個幸福的家庭,爸爸外出打工,媽媽在家照顧妹妹,姐姐在縣城裡打工。可是因為姐姐談了一個男朋友後,一些都發生了變化。
  • 因數學考88分被爸爸打 12歲女學生離家出走(圖)
    因數學考88分被爸爸打 12歲女學生離家出走(圖)   讀者反映 昨日胡先生致電導報熱線968801:我朋友老陳有一個12歲的女兒,17日上午,這孩子因成績不理想被他打了,就賭氣離家出走
  • 因媽媽「不打自己」離家出走,這件事比體罰更令孩子不滿
    最近看到一則新聞《小女孩因媽媽只打姐姐不打自己離家出走》,看這標題還覺得有點啼笑皆非,怎麼還有孩子上趕著去挨打呢?可看完整篇報導才知道,原來是妹妹覺得媽媽只愛姐姐,只打姐姐,媽媽不打她,她都不知道自己哪犯錯誤了。
  • 妻子離家出走,3歲孩子自閉恐懼,丈夫:不該打她
    最愛孩子的肯定是父母,父母為了孩子是可以付出很多的,但是在河南卻有一位女子直接拋棄了孩子拋棄家庭離家出走了,現在小孩才只有三歲半,媽媽走了之後整天都不想吃東西,孩子的父親非常著急,可是這事件的起因確實非常令人氣憤,孩子的母親之所以出走,是因為她被打了。
  • 孩子:我們離家出走了,孩子的敏感和無奈,你了解多少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飽含了無盡的等不及的遺憾,而對於那些不能陪伴孩子長大的家長來說,又何嘗不是一件憾事呢?孩子的每一天都在變化,在長大。當有一天,你忽然驚覺,我的孩子已經很久不曾和我聊天了;或者無法理解孩子某種行為的時候,那就表明你和孩子之間的「溝通危機」已經形成。這不,最近一對離家出走的姐妹讓她們的媽媽哭笑不得。
  • 因媽媽「不打自己」離家出走,比體罰更令孩子不滿的是……
    最近看到一則新聞《小女孩因媽媽只打姐姐不打自己離家出走》,看這標題還覺得有點啼笑皆非,怎麼還有孩子上趕著去挨打呢?可看完整篇報導才知道,原來是妹妹覺得媽媽只愛姐姐,只打姐姐,媽媽不打她,她都不知道自己哪犯錯誤了。
  • 爸爸打哥哥,只因為妹妹哭了:二胎父母不偏心真的很難嗎?
    一天,朋友家6歲的兒子來家裡做客,正玩兒得高興,突然抬頭對我說:「阿姨,我一點兒都不愛我爸爸。」我問他:「為什麼呀?你爸爸讓你不開心了嗎?」他說:「我爸爸老是罵我,說我欺負妹妹,還經常打我。」我問他:「那你是真的欺負妹妹,就想讓她哭嗎?」小男孩搖頭:「我不想讓妹妹哭。
  • 兩人相識15秒「一見鍾情」四天內閃婚 懷孕後離家:他連嶽父都打
    劉文金今年48歲,她說在去年5月12號,自己的兒媳婦懷著兩個月的身孕突然離家出走,去了外地,而且一走就是半年多,期間兒子多次上門找人可是每次都被兒媳婦給趕了出來。如今,她聽說孩子都已經生了,更是心急如焚。她希望兒媳婦能夠早點帶著孩子回家。說起這段婚姻的開始,還帶著些許戲劇性。
  • 小男孩離家出走,崩潰大哭:姐姐罰我抄古詩2000遍
    小男孩點點頭但是問到為什麼不回家時小男孩低著頭不說話了民警問他是不是被媽媽罵了聽到這兒小男孩再也忍不住委屈地大哭起來「是我姐姐我作業沒完成她就罰我抄兩千遍古詩!」隨後民警聯繫了小男孩的家屬很快男孩的姐姐來了在民警的勸說下她意識到自己可能也有些不對表示以後會注意的最後小男孩同意跟姐姐回家姐弟倆對民警表示感謝溫馨提示據調查,孩子出走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幾種1、家庭教育簡單粗暴家庭教育簡單粗暴、經常被打罵的孩子
  • 雙胞胎女兒患病 90後爸爸帶上最後積蓄離家出走
    拋下可愛的女兒,爸爸離家走了河南商報記者 張鬱/攝河南商報記者 姬中貴半年前,文語、文言姐妹倆結伴來到世上,卻同時被下了病危通知書3個月前,姐妹倆的爸爸離家,至今未歸。同時消失的,還有家中僅剩的醫療費。女兒患病,爸爸離家出走了昨日上午,在中牟縣人民醫院病房裡,24歲的年輕媽媽李鵬真不停抽泣。身旁,女兒文語躺在病床上。文語有個妹妹叫文言,2012年10月3日,姐妹倆結伴來到這個世上時,同時被下了病危通知書。
  • 姐姐拒帶弟弟離家出走,網友:重男輕女背後,是別人看不見的辛酸
    沒有料到的是,寶寶長到兩三歲時,照顧弟弟的工作落在她的身上。小媛非常苦惱,不願把時間花費在帶弟弟的事情上,留下一個字條,上面寫著:想過一段沒人打擾、開心的日子,已經將弟弟送去幼兒園了,你別忘接回就行。背著簡單的行裝離家出走了。
  • 【糾心】邳州三名初二女生因為厭學,竟然相約離家出走
    潘先生說,侄女出走前留有紙條,紙條內容主要是說因為厭學準備離家出走等情況。潘先生得知兩位女生乘計程車離開後,他們立即趕到邳州市市政公司,經過一番努力,查到了女生乘坐的計程車,得知兩名女生是在邳州市新客站下的車。而此時,已經是10月7日深夜。
  • 姐姐吃了弟弟零食發生爭執,姐姐想不開帶著8歲妹妹自殺:我幫她解脫了
    雖然家人懷疑女孩的不理智和家中的弟弟有關係,可是女孩留的一封遺書中,恐怕暴露出來的問題遠不止孩子之間的矛盾那麼簡單。 據孩子家長稱,事發前一天晚上,15歲女孩與弟弟妹妹都在家,當時女孩吃了弟弟的零食,弟弟不願意於是就和姐姐發生了口角。令家人沒想到的是,接著姐姐就帶著妹妹離家出走,整夜未歸。家人遲遲不見兩個孩子回來,心裡也著急趕緊報了警。
  • 20歲女孩被家人多次侵犯,離家出走被暴打:自己就像個洩慾工具
    女性安全一直是大家始終繞不開的一個話題,近幾年來,關於女性安全的新聞也是越來越多,這個話題也再度被推上了風口浪尖。一名20歲的女孩兒多次被家人侵犯,離家出走被暴打,女孩聲稱自己就像是個洩慾工具。小時候養父對她自己特別嚴厲,她甚至都沒有童年,從小就在農田裡幹活,每天都非常累。長大之後養父卻多次對這個女孩兒動手動腳,甚至多次侵犯女孩,因為女孩兒是養父養大的,對他的話言聽計從,不敢有一點反抗。
  • 又一小孩離家出走!孩子受欺負父母要做的不是責備,而是這3件事
    鄰居家小孩從小比較調皮搗蛋,整天跟別人打架,他的父母也經常被叫家長,他們對於孩子整天的惹是生非已經免疫了,哪天他家孩子安安靜靜的不惹事他們還覺得不正常呢!聽家裡人前段時間這個孩子家裡還出了不小的事,連派出所都驚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