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馬大頭佛 一身好武藝

2020-12-22 大洋網


新橋大頭佛成為番禺區一張非遺文化名片。

大洋網訊 傳統舞獅表演中,大頭佛不可或缺。隨著醒獅高樁表演的興起,大頭佛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珠三角地區表演大頭佛的藝人越來越少,番禺區大龍街新橋醒獅團成為廣州市唯一能表演大頭佛完整套路的獅隊。團裡的「靈魂」人物周珠仔今年73歲,他還是省級非遺武術(南拳)傳承人、市級非遺醒獅傳承人、區級大頭佛傳承人,一人挑起三個非遺傳承大梁。

頭大大,眼睛大大,嘴巴總是咧開笑起來,臉頰兩邊有個明顯鼓起來的紅臉蛋,這就是大頭佛。在番禺大龍街新橋村,很多人都熟悉這樣可愛的形象,新橋大頭佛已成為番禺區一張非遺文化名片。

說起新橋大頭佛的由來,73歲的周珠仔條理很清晰,「最早由祖籍番禺新橋村的佛山鴻勝館第三代傳人湯錫師傅從佛山傳入,後來,村裡有請來該武館趙榮師傅,把舞獅與大頭佛表演套路教授給了我和其他師兄弟。」

「在此之前,番禺有人耍大頭佛,但是基本上沒有套路。」周珠仔說,自己在融會貫通了鴻勝館大頭佛表演要領後,發展出來「睡佛採靈芝」「醒獅出洞」「大頭佛耕作」等表演套路。

周珠仔介紹,「睡佛採靈芝」內容大概是:大頭佛練拳練累了,在蹺凳上睡覺,由於蹺凳很窄,睡著睡著快要跌倒在地上時,突然騰空翻了一個跟鬥,醒來後打開天窗,發現已經五更天光了。之後做一連串如洗面、上香拜神、掃地等一系列情節,「其實演繹的是少林寺武僧日常起居,將故事編得更加幽默、詼諧化。」

周珠仔

記者了解到,在傳統的醒獅套路中,獅子是要由大頭佛引出來的,大頭佛一般由獅隊的大師傅表演。「大頭佛對師傅的要求很高,因為表演完大頭佛採靈芝這個故事大概要半小時,每走一步都是馬步,地上有什麼道具,就要撿起來舞上一段,這要求師傅十八般武藝都會。」

周珠仔說,在新橋村醒獅特色項目基礎上,他創新性地將大頭佛與醒獅結合起來,編排了「獅子上樓臺」的表演套路。故事講的是睡佛採靈芝後,用靈芝把獅子引上樓臺,降服了獅子,大頭佛與醒獅表演融合在一起,更加精彩。

在周珠仔客廳裡,他隨手拿起長凳向記者示範了一番大頭佛基本動作。周珠仔頭戴大頭佛面罩,端坐在長凳上,只聽「咚嗆」一聲,一個趔趄,人就「栽」了下去,沒想到,靈敏的大頭佛頭撐地,一個翻身又穩穩站了起來,動作相當靈敏,演示完「翻跟鬥」,周珠仔又拿起空盆、毛巾演示起大頭佛洗面,沾水、擦臉、揉洗毛巾……每一個動作都十分逼真,讓觀者驚嘆。

解碼:

大頭佛有套路 每一步都暗藏功架

據了解,大頭佛其實是單獨表演項目,每個動作都有固定的項目,無須配合獅子,自成一家。大頭佛是帶著獅子遊玩的一個重要的角色。為此,過去能玩大頭佛是一種地位的象徵,一般是武館裡的重要人物才能擔任此角色。

說起當下很多地方的大頭佛表演,周珠仔直言「走樣了」,「在珠三角很多地方,大頭佛表演動作滑稽,搖搖晃晃,像小丑一樣,而新橋大頭佛就保留了大頭佛表演的靈魂——每一步都暗藏功架,整個表演也都有故事套路可尋。」

「新橋大頭佛表演動作雖誇張,演繹的卻是少林寺武僧的日常起居,暗藏蔡李佛拳的武術功架。」周珠仔介紹道,表演者可根據自身的武術基礎,配合不同的鼓點,靈活設計表演動作,變化多端,這些特點也讓新橋大頭佛更具有生命力。

大頭佛演繹的是少林寺武僧日常起居。

周珠仔告訴記者,在整個珠三角地區,能完全熟記原來傳統套路的人不多了。近年來,一些外地武館的人找到自己,表示願出錢購買大頭佛的表演套路,但被他一一謝絕。「表演套路是新橋大頭佛的靈魂,如果丟了這個,就沒有新橋大頭佛了。」

習武:

夜晚甘蔗地 撐竹竿驅蛇學拳

「沒有一點武術功底,大頭佛是舞不起來的,甚至連學都不敢。」周珠仔不僅是新橋大頭佛傳承人,還是省級非遺武術(南拳)傳承人、市級非遺醒獅傳承人。在他看來,這些非遺項目背後有一個相同的內核——武術。

周珠仔10歲開始習武,至今未間斷。如今,年過七旬的他每天還會練拳,「一天不練都會生疏。」他家客廳門口擺著一個兵器架,上面有刀、劍、棍等多種兵器,他信手拈來就能舞上一段。

「小時候,父親覺得我體弱,認為學武能強身健體,適逢當年村裡有武館,就走上了習武之路。」近日,周珠仔向記者講述了他習武學藝之路。「我表哥曾滿是番禺石碁首位跌打醫生,在武館當教頭。我10歲起在武館練洪拳,練了三四年。」後來,周珠仔又回到新橋村學蔡李佛拳。

回憶起那段艱苦學藝經歷,周珠仔說:「當時,師父在生產隊負責看甘蔗,我每晚都去找師父學蔡李佛拳。晚上田地裡有很多蛇,我們會拿竹枝在前面撐著走,這樣可以趕蛇。」周珠仔說,自己表演大頭佛的武術功底也是這時打下的。

周珠仔表示,1968年,村裡從佛山鴻勝館請來趙榮師傅來教舞獅和大頭佛。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學習期間,每晚都要對著鏡子練習,熟練每個動作,做到心隨意動,經過數年時間練習,終於才表演出一個「活靈活現」的大頭佛。從1973年開始,周珠仔跟隨番禺工人武術隊,在番禺、南海和順德地區表演大頭佛。1974年就開始當教練,在南沙黃閣鎮,番禺石碁、市橋、鍾村等地開課,傳授舞獅與大頭佛表演。

雖然當了教練,但周珠仔的學藝之路並未停止。2000年,他還跟隨廣東省龍獅協會教練梁巨發學習獅藝。2010年,他又跟馬來西亞蕭斐弘師傅學習了鶴山裝獅藝。

「年輕時耍拳、舞獅,耍到衣服都溼透,都沒有人認為我是那塊材料。」很多人沒有想到,經歷長時間的勤學苦練,今日的周珠仔已成為了新橋醒獅團、新橋大頭佛的靈魂人物。如今,周珠仔集洪拳、蔡李佛拳、南太極(太虛拳)於一身,成為國家一級龍獅裁判員、廣東省精武會龍獅團副團長、中國武術段位六段。

傳承:

九成書院開課 培養大頭佛傳人

番禺區新橋醒獅團現有團員30多人,他們都是醒獅的業餘愛好者,每周都會堅持訓練。據周珠仔介紹,在番禺,能表演大頭佛完整套路,單獨成為一個節目的獅隊,只有新橋醒獅團能勝任。大頭佛成為他們獅隊的保留節目,每次表演,大頭佛詼諧的動作總引得觀眾大笑。

周珠仔對目前大頭佛表演淡出人們視線表示無奈,他告訴記者,除了高樁獅興起等原因外,怕丟臉也是一個因素。「現在,大頭佛相當一個丑角的角色,很少人願意來學。我們要嘗試改變這種現狀。」 

為了讓大頭佛傳統表演傳承下去,近年來,周珠仔有意識地開始培養大頭佛傳承人。目前,張崇格和湯金華兩名徒弟已基本掌握大頭佛的表演,能獨自表演。張崇格不僅是周珠仔的徒弟,還是其外孫,從小就跟著他學習武術,有很好的功底。湯金華從部隊退役後就加入了醒獅團,「從小就看獅隊表演,耳濡目染喜歡上了醒獅。」湯金華說。

孩子們跟隨周珠仔做起了大頭佛動作,有板有眼。

孩子們圍著周珠仔請教動作細節。

除了收徒傳藝,周珠仔還將大頭佛表演帶入學校。從2003年開始,周珠仔每周幾次到石碁中心小學教小學生醒獅和大頭佛表演。近年來,周珠仔又在新橋小學開課,專門教授孩子們學習大頭佛表演。

位於新橋村內的九成書院是大頭佛培訓的地點。這間書院始建於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是番禺古書院的代表。今年,番禺區投入150多萬元將九成書院修繕一新,變成了新橋小學學生研習傳統文化的地方。

11月30日下午,記者與周珠仔一起來到新橋村九成書院,12名孩子已在書院門前的小廣場上等候周珠仔。周珠仔快速換上大頭佛服裝,孩子們也一人一個頭罩,男生手拿「老和尚」,女生拿「婆婆」,跟隨周珠仔做起了大頭佛動作,有板有眼,練習結束後,孩子們還圍著他請教動作細節。據了解,這12個孩子是從眾多自願報名學生中挑選出來的。看著這幫小傢伙認真在學,周珠仔很是欣喜。

大頭佛的起源

作為嶺南古老民間藝術的大頭佛,史料記載起始於清末。關於大頭佛的起源,周珠仔說,師傅曾告訴他兩個版本:一個版本據傳出自《西遊記》中的記載,唐僧師徒四人往西天取經,路過南方一處偏僻小村莊時,看見村莊前死人遍野,想必是妖魔作怪。眾僧擇地露宿,當晚深夜,南海觀音託夢給唐僧說:「你等千辛萬苦到西天取經,無非是教人學善,眼下死人遍野,為何不管?」唐僧回答說:「我等未到西天取得真經,無法可施,請娘娘賜教救人之道。」觀音喜答:「我賜你法寶兩件,一是長命草,二是蒲扇,你等到離此處四十裡外的大山洞中,洞裡有一隻千年雄獅,用長命草引雄獅出洞,繞山莊一周,村民的病魔即除。雄獅如發怒即以蒲扇降之,可保無恙。」觀音說畢,留下二寶,駕雲而去。次日,唐僧令沙僧帶著二寶來到山洞,依法而行,果然,村民的病魔盡除。從此,南獅又稱雄獅。

另一個版本則說民間有一次舞獅,有一個胖小孩,頭大如佛,好像一個大頭佛那樣在獅隊前玩耍,走來走去,人們看上去覺得舞獅更加生猛好看,於是有了大頭佛做「引獅郎」的表演。

文/廣報全媒體記者肖桂來   圖/廣報全媒體記者黎旭陽

統籌、策劃/廣報全媒體記者嵇沈玲

相關焦點

  • 尉遲恭降服精鐵,生擒水獸,半路去收帳,得一套裝備,學一身武藝
    看到「尉遲恭降服精鐵,生擒水獸,半路去收帳,得一套裝備,學一身武藝」這個標題,熟悉隋唐主線小說故事的朋友,是不是覺得對這事兒相對有些陌生呢?的確,如果單純從《隋唐演義》或者《說唐》等主流小說中尋找的話,我們是看不到的,而且這幾部書裡,對尉遲恭的來歷交代得都比較簡單,無外乎是說他為人豪氣,孔武有力,《隋唐演義》還說尉遲恭文化水平也可以,是個文武全才,但並沒有講述皂袍大將更多的師承來歷。
  • 楊紫真是長不大,一身格紋西裝配闊腿褲,魚骨辮增添鬼馬氣息
    這次,一組楊紫的活動照曝光了,你看楊紫真是長不大,一身格紋西裝配闊腿褲,魚骨辮增添鬼馬氣息。楊紫在上衣上穿了一套黃色細格子西裝。英國復古魅力中不乏甜美青春氣息。它有著寬鬆的輪廓,休閒隨意,灑脫的氛圍。穿著黃色印花圓領套衫,清爽舒適。它底部穿著淺藍色牛仔褲。時尚潮流,褲子是捲起的,呼應著上衣捲起的袖口,幹練整潔,帥氣,穿著白色高跟短靴,百搭時尚。
  • 萬聖節:鬼馬搞怪大膽挑戰創意家居裝扮【圖】
    萬聖節:鬼馬搞怪大膽挑戰創意家居裝扮【圖】 2013-11-01 13:29:06 來源:網易 作者:家紡     萬聖節流傳到今天已經完全沒有了宗教迷信色彩
  • 李鍾碩上傳可愛大頭照 自我調侃:小肚子總是露出來
    李鍾碩上傳可愛大頭照 自我調侃:小肚子總是露出來    13日上午,韓國演員李鍾碩在個人SNS公開了自己的近照,搞怪的樣子吸引了粉絲們的視線。    在公開的照片中,李鍾碩比著「V」手對鏡頭露出笑容,隨性的著裝和坐姿讓他看著如鄰家男孩般親切又陽光,另一張則是李鍾碩的嘟嘴大頭照,可愛之餘更令粉絲心神蕩漾。
  • 南懷瑾:不要搞得一身佛氣,遇見自己比遇見佛更重要
    一、學佛學解脫,學道學逍遙從古至今,多數學佛的人,別說一臉佛相,簡直大腹便便。最明顯的就是張口閉口的阿彌陀佛。和人交流。出口則談「供養」和「功德」。在南懷瑾看來,這大概就是學佛不通。因為真正通透的人,已經超出了庸俗的界限,得到了解脫,不再汲汲於「供養」、「布施」、「因緣」。難道嘴巴上玩弄玩弄就是禪?作個莊嚴的樣子其實讓人覺得很反感。
  • 5歲孩子玩起舞龍、舞獅、大頭佛
    鑼鼓聲聲中金龍飛舞,獅子、大頭佛也來湊熱鬧。5歲的孩子演繹佛山這些傳統技藝,別有一番風味!
  • 5歲孩子玩起舞龍、舞獅、大頭佛!
    鑼鼓聲聲中金龍飛舞,獅子、大頭佛也來湊熱鬧。5歲的孩子演繹佛山這些傳統技藝,別有一番風味!
  • 黃磊鬼馬快語愛當"小小少年" 扮嫩搞怪狂賣萌(圖)
    趙寶剛曝孫紅雷收藏40副眼鏡  在臺下眾人的歡呼聲中,趙寶剛一身帥氣模樣帶領黃磊、汪俊等眾愛將走上舞臺。主持人見一群人均佩戴眼鏡,問是何造型?趙寶剛這才取下眼鏡,「其實就是這麼安排的,當時在拍宣傳片的時候,有好多演員都戴了眼鏡,所幸我們就全戴上了。尤其是孫紅雷,而且他在家裡就藏了40多副眼鏡」。
  • 格鬥型男《一站到底》故意答錯只為秀武藝
    一位是格鬥型男河森堡霸氣答題,他身姿挺拔看似斯文,但答起題來有如格鬥,邊答題邊拳擊十分強悍,他還故意答錯題目只為展示格鬥武藝;一位是新東方最帥的90後演講師宋智鳴,小夥一身白襯衫陽光帥氣,開場跳《Pen-Pineapple-Apple-Pen》畫風突變,他還未答題就被對手評為《世說新語》中的美男子。
  • 金庸筆下最低調的5個人,個個武藝頂尖名字卻如路人,其一是主角
    (木婉清劇照)不同於《天龍八部》中的掃地僧,那掃地僧是壓根就沒有姓名,因為他也完全不需要一個姓名,他宛如「佛的化身」,他的出現就是為了要讓書中群雄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而下面要提到的五位高手首先要提到的是登場於《倚天屠龍記》中的阿二和阿三,此二人是那趙敏手下的,他們都是西域金剛門的門人,兩人的武藝之高震驚武當群雄,至於他們究竟有多強?原著也有介紹。
  • 武藝家是真有錢20年前媽媽就背香奈兒包包,難怪不火也不著急
    武藝應該是不少90後們初中的偶像吧?小編依稀記得武藝參加《快樂男聲》爆紅那年小編上六年級,應該還是非主流殺馬特的時代,當時武藝的粉絲名叫午飯,應援色是銀白色,就因為這個應援色,鬧出了不少笑話。當時武藝在溫州演出,粉絲「為表示聲勢浩大的支持」,準備了20萬銀色氣球、1000個銀色手袋、200張橫幅、1000銀色燈牌、1000個銀色旗幟,還弄了個白色路虎車隊、以及自行車隊在街上緩慢行走。聽起來好像覺得沒毛病?銀白色本來就是武藝的應援色。可是大家想像一下這個畫面,200多人全體白服白旗白傘黑字,還緩慢行走,真的不覺得彆扭嗎?
  • 大頭瓠子
    只見旁邊一位同學朝著他怒吼一聲:大頭瓠子,快滾開,別擋住我!後來,在上下學途中經常遇到放牛的大頭瓠子,多數都是這樣的場景:先是一群孩子圍著他不停地叫喚:大頭瓠子、大頭瓠子!然後是被激怒的他,攆著孩子們奔跑,並不時撿起路邊的碎石或土渣砸去。臉紅脖子粗地罵著:我去問你們老師是怎麼教你們的!本來走路就不利索的他,這下更顯得磕磕絆絆,感覺就要摔倒似的。
  • 鄧文迪曬「大頭」自拍照,表情嬌俏笑容甜美,51歲狀態太好了
    11月3日,喜歡和大家分享日常生活的鄧文迪,在個人社交帳號曬了一張「大頭自拍照」,一身粉色造型顯得她格外嬌俏迷人,51歲的年紀面對如此近的鏡頭都能輕鬆hold住,戀愛後的狀態確實不錯。這樣的「大頭照」對五官和皮膚要求很高,但鄧文迪還是很好地駕馭住了,一身芭比粉服裝,佩戴同色系的耳飾,相互呼應顯好衣品。戀愛中的女人狀態果然不一樣,笑起來的時候格外好看,似乎散發著戀愛的蜜糖味。
  • 《童言有計2》熊爸逼瘋應採兒 萌娃買菜「拔河」武藝博破音
    熊爸惹急袁詠儀應採兒 萌娃買菜「拔河」武藝博破音  節目開始,袁詠儀、應採兒帶萌娃們來到超市買菜,開啟一百元買菜挑戰。在分組過程中,小夥伴們爭相想和「人氣王」天天一組,最終可愛二毛贏得天天信賴,兩人組成萌兄妹組合,而金句王武藝博和帥氣小王子肯尼組成好兄弟組。
  • 蒸水蛋蒸出新花樣,「鬼馬蒸水蛋」做法簡單,清爽不膩老少皆宜
    可是「鬼馬蒸水蛋」你知道怎麼做嗎?說起「鬼馬蒸水蛋」宅男也是幾年前吃日本料理的時候才知道原來蒸蛋還可以蒸出個「鬼馬」來!68元一份的「鬼馬蒸水蛋」宅男我也很好奇這個「鬼馬」到底是什麼鬼?我們今天要做的是一個我國中國口味的「鬼馬蒸水蛋」不用什麼「日本蛋」我們用土雞蛋或者柴雞蛋就好了,做法非常簡單。今天放假早上去外面買了油條和豆漿做早餐,但是由於小女友要睡懶覺,油條還剩下1根沒吃,中午的時候本來想直接吃掉發現油條好像變硬了,不酥脆了就想到了做這個「鬼馬蒸水蛋」正好家裡有老家帶過來的土雞蛋。
  • 冰箱裡放雞蛋到底大頭朝下好還是大頭朝上好?
    今天看了快報,說是大頭朝下才對,我糊塗了,又上網查了一下,大頭朝上朝下兩種說法都有。  我都是從老家拿本雞蛋的,一般一次拿100個左右,每天吃一個,要吃三個月,放到兩個月左右,有的雞蛋就貼殼,再放下去蛋裡面變黑髮臭。到底哪種方法好,你們能不能弄弄清楚?
  • 手繪貝兒Q版圖曝光表情鬼馬萌萌噠 蝴蝶結髮箍成標誌
    手繪貝兒Q版圖曝光表情鬼馬萌萌噠 蝴蝶結髮箍成標誌 手繪貝兒Q版圖曝光表情鬼馬萌萌噠 蝴蝶結髮箍成標誌 手繪貝兒Q版圖曝光表情鬼馬萌萌噠 蝴蝶結髮箍成標誌 手繪貝兒Q版圖曝光表情鬼馬萌萌噠 蝴蝶結髮箍成標誌
  • 滿臉桑萌,一身傲嬌,難得為愛痴狂;大頭情聖,上演草根人生逆襲
    戲裡的優質渣男,戲外的純情老公,註定成為人型梗王的好演員。是翟煦飛的不停開導和好兄弟郭京飛的喝酒談心,才讓他重拾信心,讓他知道除了演戲和舞臺之外,他首先是個男人,男人就不該讓愛他的女人傷心,就該承擔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振作起來的他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上海話劇中心。兩個在外漂泊的人,很難有歸屬感,而這個時候小兩口成為了彼此的道標。
  • 戴維斯頑皮鬼馬
    原定昨午與「香港拳王」曹星如現身旺角的「AD」,該活動最終移師其下榻的酒店舉行,不過昨早與鵜鶘續約的「AD」出席活動時依然心情極佳,席間更戴上拳套跟曹星如「過招」,盡顯頑皮鬼馬一面!  與鵜鶘續約6年  「AD」昨早在家人陪同下正式與鵜鶘籤約6年,下年開始將取得5年1億4500萬美元的全NBA最高總額薪酬,他亦即時在個人社交網誌發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