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大頭朝下不散黃》快報一則信息把讀者搞糊塗了
快報7月10日第29版《新聞超市》登了這麼一則信息:夏天雞蛋放得太久,蛋黃容易粘殼或變散。這是因為時間長了蛋白中的黏液素會在蛋白酶的作用下慢慢變稀,就無法固定蛋黃了。
如果把雞蛋大頭朝下放,蛋頭內有一個氣室,裡面的氣體就會使蛋黃無法貼近蛋殼,就不易出現散黃和粘殼的現象。這條信息見報當天,讀者李先生致電85100000:以前我家的雞蛋老是壞掉,怎麼放不易壞?上網一查,說是應該大頭朝上,所以,半個月前我開始這樣放雞蛋。今天看了快報,說是大頭朝下才對,我糊塗了,又上網查了一下,大頭朝上朝下兩種說法都有。
我都是從老家拿本雞蛋的,一般一次拿100個左右,每天吃一個,要吃三個月,放到兩個月左右,有的雞蛋就貼殼,再放下去蛋裡面變黑髮臭。到底哪種方法好,你們能不能弄弄清楚?讀者葉先生也致電快報:前幾年,我不知從哪張報紙上看到雞蛋應該大頭朝上放的,所以常對老婆說,你怎麼又小頭朝上了,跟你說過多少次了,要大頭朝上的。看了快報,覺得還是大頭朝下比較有道理,所以今天我對老婆說了,你歪打正著了。
照兩位讀者的說法,上網到google一搜索,發現主張雞蛋大頭朝下放的相關網頁有1840個,比主張大頭朝上放的多得多,但主張大頭朝上的也不少———看看下面這則來自南寧政務信息網的信息,你覺得是不是也有道理呢?
夏天存放雞蛋有沒有什麼好方法?據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工作人員介紹,很多家庭都習慣把雞蛋存放在冰箱的保鮮箱中,由於蛋黃的比重比蛋清小,時間一長蛋黃上浮貼殼,雞蛋就容易變質。科學的存放方法是將雞蛋大頭朝上豎放在冰箱的雞蛋格裡,因為雞蛋的大頭部分有一氣室,蛋黃接觸不到蛋殼,就能延長雞蛋的保鮮時間。
在菜市場賣雞蛋的王師傅 推論推出大頭朝上放更好
雞蛋保鮮,大頭朝上還是朝下放更好?浙大搞食品衛生研究的一位專家說,這個問題聽也沒聽說過,我們研究得沒這麼細的。
建德的陳建忠,辦養雞場十多年了,每三天發一車雞蛋到杭州,裝200多箱(每箱30斤)。他說,他們裝雞蛋都是大頭朝下的,因為這樣更平穩,路上不會破得太多。至於雞蛋保鮮,不知道橫放豎放有啥區別,他說最重要的是要通風,如果放在太潮溼悶熱的地方,雞蛋會像人出汗一樣滲出水分,四五天就會貼殼、散黃了。
在松木場農貿市場賣蛋的黃師傅說,有位老先生常來我這裡買蛋的,有一次,他要雙黃蛋,在我給他挑時,他說:「雞蛋應該豎著放,你曉得嗎?」我搖搖頭,他說:「這個你應該知道的,我是從中央電視臺看來的。」但我一批批地進來、賣掉,雞蛋從來就是這樣亂放的。
聽見有人在說雞蛋保鮮的事,王家弄菜場的王師傅剛剛還賴在躺椅上,一下子來了精神。「雞蛋是有生命、會呼吸的,最要緊的是適當的溫度、溼度,像黃梅天氣,一星期就會壞掉。先是蛋清變色,再是蛋黃貼殼、散黃,最後就變成臭蛋了。「蛋黃為啥貼殼?一開始蛋清包圍著蛋黃,蛋清重,蛋黃輕,打幾個蛋在碗裡看看就知道了,蛋黃會浮在蛋清上的。所以蛋黃會動的,一動,時間一長,不是碰到蛋殼了?這樣說來,雞蛋不能橫放的,因為蛋黃一浮起來,很快就會貼殼。我看是應該大頭朝上放的,雞蛋大頭有塊是空的,蛋黃浮上來也不大碰得到蛋殼,對不對?」
有位小學生做了個實驗 大頭朝上保鮮時間更長
光說道理沒用,最好是看實踐。雲南省昆明市盤龍區東莊小學學生李曦淼做過實驗,是在六七年前做的,獲得第十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論文組一等獎。下面摘自實驗報告:
對雞蛋儲藏放置方式及包裹方式的實驗觀察
一、實驗目的
為了證實「把雞蛋豎放可以延長它的儲藏時間」這一說法,我於1999年9月5日至2000年2月20日進行了一系列實驗,目的是為了初步了解雞蛋不同放置方式對雞蛋儲藏時間的影響,以及包裹與不包裹和不同包裹方式對雞蛋儲藏時間的影響,從而找出儲藏雞蛋的最好方法。
二、實驗材料
1.雞蛋來源從農貿市場購買同一箱中同種顏色雞蛋90隻,共5.2千克。
2.實驗用具溫度計4隻、超薄塑膠袋、捲筒衛生紙、小櫃及冰箱、雞蛋觀察盒、觀察筒、25瓦電燈、照相機、攝像機等。
三、實驗實施
1.檢測雞蛋對同日購買的雞蛋進行檢測,要保證雞蛋完好。
2.檢測溫度計3.雞蛋隨機分組將所購90隻雞蛋分成室溫、冰箱兩大組,每大組按以下方法分小組:不包裹橫放;不包裹豎放大頭朝上;不包裹豎放大頭朝下;包紙橫放;包紙豎放大頭朝上;包紙豎放大頭朝下;包塑料皮橫放;包塑料皮豎放大頭朝上;包塑料皮豎放大頭朝下。以上不同放置和包裹方式分成9個小組,定期觀察記錄,最後統計,對比。
四、實驗結論
1.雞蛋橫放、豎放、在不包裹的條件下平均儲藏保鮮時間有一定差距,但不太明顯。
2.雞蛋儲藏保鮮不能使用塑料薄膜包裹。
3.雞蛋儲藏保鮮使用具有一定透氣性的衛生紙包裹,採用大頭朝上,豎直放置方式,可以延長雞蛋保鮮時間30天以上。
五、收穫經過
171天的實驗觀察,證實了「雞蛋豎放可以延長它的儲藏時間」這句話是不全面的。從這次實驗觀察,我懂得了檢驗事物的方法:實踐。
有此一說:雞蛋是不能洗的,壞蛋這樣可看清
雞蛋表面布滿了人眼看不見的小孔,被一層膠狀物質封住,細菌不能侵入,蛋殼內的水分也不容易蒸發,保護了雞蛋。如果用水衝洗,蛋殼上的膠狀物質就溶解了,蛋殼小孔全部暴露,細菌就會乘虛而入,使新鮮雞蛋很快變成壞雞蛋。
另外,雞蛋不可和蔥、姜、辣椒等含揮發性物質的調料放在一起,因為強烈氣味會通過蛋殼上的氣孔滲入雞蛋中,加速雞蛋變質。
雞蛋新鮮不新鮮這樣辨別:一看:鮮蛋的蛋殼較毛糙,並附有一層霜狀的粉末,色澤鮮亮潔淨;陳蛋的蛋殼比較光滑,臭蛋的外殼發烏,殼上有油漬。
二聽:用手指夾穩雞蛋在耳邊輕輕搖晃,好蛋音實;貼殼蛋和臭蛋有瓦碴聲;空頭蛋有空洞聲;裂紋蛋有「啪啪」聲。
三照:雙手握蛋如筒形,對著日光或燈光透視,好蛋呈微紅色、半透明、蛋黃輪廓清晰。
四轉:將雞蛋放置平面上,用手指輕輕一轉,新鮮蛋轉動時,蛋殼裡有阻力,轉兩三周便停下;壞蛋則轉得久且快;如蛋轉得不快不慢,則證明已不夠新鮮。
五漂:把蛋放在15%左右的食鹽水中,沉入水底的是鮮蛋;大頭朝上、小頭朝下、半沉半浮的是陳蛋;臭蛋則浮於水面。
(記者張海軍 都市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