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鉛筆揭開的美國專利史一角——讀《鉛筆:設計與環境的歷史》

2020-12-16 中國證券網


  《鉛筆》  設計與環境的歷史  (美)亨利·波卓斯基 著  楊幼蘭 譯  浙江大學出版社  2018年3月出版

  由鉛筆揭開的美國專利史一角

  ——讀《鉛筆:設計與環境的歷史》

  ⊙林 頤

  我們都知道《瓦爾登湖》與亨利·戴維·梭羅。不過,除了作家、哲學家與環保主義者的身份之外,梭羅還是一位革新者——他製作出了那個時代品質最好的美國鉛筆。

  1841年,戴維·梭羅與兄長約翰·梭羅的教職工作受挫。次年,約翰意外病逝。戴維·梭羅與父親關係一下子變得緊密。老梭羅從事鉛筆製造業近二十年,兩個兒子的學資都來自鉛筆的利潤。但那時的鉛筆還很粗糙。據梭羅的好友、作家拉爾夫·愛默生說,梭羅當時腦子裡裝著的全是如何改善鉛筆流程和鉛筆。梭羅查閱了大量典籍,做了大量實驗,調整黏土與石墨比例造出了不同軟度的各類鉛筆,改良後的「梭羅公司」鉛筆從1844年起就在市場上大受歡迎,並且屢獲工匠協會、博覽會獎項。

  當然,「梭羅」鉛筆不是梭羅個人的榮耀。梭羅家族企業是老梭羅在偶然機會裡跟自學成功的發明家約瑟夫·狄克遜學會了製造鉛筆的方法而奠基的,而狄克遜也不是美國鉛筆製造第一人。據美國科普歷史作家亨利·波卓斯基在《鉛筆:設計與環境的歷史》中的記述,19世紀是個講求獨立自主、自修成學的時代,很多人投身剛萌芽的工程學,蓬勃發展的鉛筆製造業吸引了很多從業者,因此鉛筆的發明起源非常模糊,不過相比橋梁、建築史等而言,還是簡單得多。因此,「借著鉛筆的『拋磚引玉』,我們可由簡入繁,一窺建築史或工程史等『大學問』的堂奧」,並且「從鉛筆起源的不確定性中,我們甚至能獲得『曖昧』的教訓。」

  雖然像鉛筆這種小物件,我們的確容易忽略其在歷史上留下的痕跡。作者歸溯源頭的一番努力,讓我們看到了歐洲筆藝和書寫技術的發展,從龐貝城壁畫裡拿著鐵筆的女孩到文藝復興時期達·文西的手稿,從歐洲古老的筆刷、鵝毛筆到管狀的鉛珠,再到石墨的應用,人們盼望使用方便的筆具的心願推動了這項技藝的發展。

  然而,問題也來了:為什麼經過了漫長文具演化史的歐洲沒有成為近代鉛筆的製造中心,反而讓美國佔了上風呢?

  誰也不知道石墨是如何被發現的,它在遙遠的古代似乎就有過應用,不過引起注意據說是在伊莉莎白女王時代,有個牧羊人在野外看到被大風連根拔起的大樹的根部帶著奇怪的「黑鉛」。人們意識到這是很好的書寫原料。此後一個多世紀,歐洲人直接用石墨寫字作畫,這當然很不方便、很不經濟。17世紀晚期,德國紐倫堡木匠想出了把石墨嵌進木條裡的主意。英國鉛筆製造者憑藉博羅代爾石墨礦佔據了先天優勢。但這種優勢隨著資源枯竭很快就丟失了。德國工匠依靠高超技藝和石墨與陶土混合的技術後來居上。到19世紀初,由於固守傳統的交易以及行會規定,再加敝帚自珍的家族企業的發展模式,德國鉛筆製造業日益衰退。而在大洋另一邊,充滿活力的美國成了培育發明家和新發明的樂土。

  美國最古老的文具製造商之一輝柏公司的創始人約翰·艾哈邁德·輝柏,1822年生於德國斯坦恩,他和兄長羅塞爾接手了家族的鉛筆企業。他們在設立美國分公司、與美國人打交道的過程中深深被新大陸吸引,1872年歐洲廠房的一場大火成為促動他們「鉛筆移民」的契機。進入20世紀,鉛筆更以讓人眼花繚亂的方式推陳出新,相伴而生的還有削筆機和精密器械工業,以及回應消費者「苛刻」的「尖」持要求,電子圖像設計必然代替原始的人工實驗。鉛筆這項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微妙地展示了工程史的一個剖面。

  根據經濟學家烏爾裡奇·文根羅特的描述,德國工業有個特定的創新優勢:許多改進和相當多的技術突破可追溯到小型獨立供應商。這些小企業對德國工程的高質量和複雜性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大企業和小企業之間的關係網絡被稱為「一種新的混合型批量生產戰略」,其中小企業充當著「製造能力的外部來源」,但在19世紀,小企業成為工業化的受害者,直至20世紀30年代重新被提升為德國競爭力的重要支柱。

  那為什麼美國的機械大生產沒有傷害到小企業的創業熱情呢?這就必須提到美國的創新機制了。美國的專利體系以較合理的成本保護了發明者的智慧財產權。此外,美國專利局還通過給研究人員提供研究經費、在期刊上刊登相關專利信息等一系列措施,積極鼓勵技術信息擴散。與僵化的行會制度相比較,更靈活、更寬鬆,也更能刺激專利保護。

  美國模式當然也有弊。亨利·波卓斯基在另一部科普作品《日用器具進化史》裡說,「勇於挑剔」是發明家的共同特質,也是發明的靈感源泉。愛默生說,梭羅的口袋裡總放著「他的日記,還有鉛筆」。我覺得這個細節反映了梭羅熱衷於高品質鉛筆製造的另一層原因。這位作家那麼喜歡散步,隨時陷入思想,隨時記錄靈感,若沒有趁手的文具,而需攜帶累贅的墨水瓶和鵝毛筆,肯定會煩惱不堪。可是,在造出了品質優良的鉛筆後,梭羅為何放棄了進一步研究?當朋友們紛紛祝賀他開闢了一條致富之路時,他卻回答:「何必呢?」波卓斯基說梭羅「滾石不生苔」,不願長久地幹某一行,憑興趣做事,賺很多錢從來不是他的想法。對梭羅家族來說,由於銷售石墨的利潤更高,在1853年之後就把製造鉛筆視為其次的產業。梭羅的行為正是美國創意精英最典型的表現:提供的產品遠比一般更好就夠了。企業更期望改良產品能迅速投產並佔領市場,並不樂於因精益求精而延誤市場回饋,在激烈競爭的市場裡,掌握先手的時機太重要。波卓斯基將之歸納為「研發的妥協」,這種歸納有些輕描淡寫,迴避了其中顯現的資本魅影。對資本來說,「剛好」比「最好」更有利。必須承認,美國的專利保護既推動了發明,有時也以隱蔽的手段將許多有價值的發明束之高閣。

  梭羅當年在《瓦爾登湖》裡說過,「大多數奢侈品,大部分所謂生活的舒適,非但沒有必要,而且對人類進步大有妨礙。」筆者並不贊同波卓斯基所描述的梭羅作為技術人員的高傲心理,反而覺得這是梭羅以一種悲憫的眼光洞見了時代的病症。

相關焦點

  • 日本鉛筆的工業歷史,第一支日本鉛筆
    在這樣的時期,而且至今為止在鉛筆的歷史上從未出現過的人物在仙臺。源吾從仙臺藩的百石取兄道亨那裡聽說了前述獻給仙臺藩的美國鉛筆(A.W.FARBER公司製造的2B鉛筆)的詳細情況,或者得到了拿到手的機會,源吾在鉛筆這之前從未知的筆記具製造業是米船來航嗎?僅僅4年後的安政6年,源吾34歲的時候。
  • 關於鉛筆的那些誤會:名叫鉛筆,其實不含鉛
    除了軍事用途,鉛筆還十分適合藝術和設計家的草圖繪製,整個歐洲對鉛筆的需求量都十分巨大,石墨的走私活動也開始出現。藉由這種方式,鉛筆悄悄流傳,到了16世紀60年代末,已經傳遍整個歐洲。用美國人亨利·波卓斯基所著《鉛筆:設計與環境》一書裡關於鉛筆製造的說法就是:「首先,製作者得博學多聞,對全球的幾百種染料、蟲漆、各類樹脂、各式各樣的黏土、石墨、酒精、溶劑、數百種天然與人造顏料,以及五花八門的木材,全都了如指掌。
  • 削鉛筆,削鉛筆和削鉛筆
    前幾年,當我第一次開始完整接觸當代孩童的學校生活,教室一角的這個「設備」給我流下了蠻深刻的印象。
  • 史上自動鉛筆最佳設計:晨光MP-1001全鋼身自動鉛筆
    文 蘭桂姬這不是一則廣告,而是實實在在地本著個人長期以來的體驗對一個產品的發自肺腑的肯定,就像熱衷於各行各業各種領域裡的偉大設計和偉大產品或者現象一樣,而在自動鉛筆的領域,晨光MP-1001全鋼身自動鉛筆無疑就是那個最打動我的一款偉大的設計和產品
  • 《鉛筆淡彩》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了解鉛筆淡彩畫在工具、材料、色彩等方面的特點,初步掌握鉛筆淡彩的方法。【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欣賞、討論知道鉛筆淡彩畫的特點,並通過淡彩畫記錄身邊的事物,掌握淡彩畫的具體方法。
  • 鉛筆不含鉛為什麼叫鉛筆?
    魚香肉絲裡明明就沒有魚,螺螄粉裡也沒有螺螄,而鉛筆不含鉛卻偏偏要叫鉛筆。這不是難為人嘛?今天爆爆就先帶大家了解一下,為什麼鉛筆叫做鉛筆?鉛筆的前世今生鉛筆這個名字並非空穴來風。因而在早期時期,大家錯誤的將石墨做成的筆,稱為鉛筆,並一直流傳至今。鉛筆的舊貌換新顏從1564年石墨被發現,再到1761年鉛筆雛形出現。
  • 太空筆與鉛筆
    美國人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花費數百萬元美元,制出一種筆桿充壓的原子筆,在失重的狀態下,筆桿末端的壓力裝置能將油墨壓向筆珠,保證筆尖書寫流暢。        這種太空筆一時間成了美國高科技的象徵,除了太空人在太空中使用外,還成為參議員和高官們贈送高貴客人的禮品。後來,美國太空總署聽說蘇聯的太空人使用的筆與美國不同,便派情報人員全力偵察,最後終於搞清楚了。
  • 《彩色鉛筆素描教學》
    每一張示範作品根據教學的不同階段都有嚴格的專業規範,使教學能由淺入深,持續地、逐步地靠近專業的教學效果。第四,注重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家長三者之間的互動性。如教師會研究不同年齡和學習階段的孩子的認知心理,在設計教學示範作品所表現的內容會儘量與學生感興趣的事物結合起來,與社會生活結合起來,讓他們能興致勃勃地投入到繪畫學習中。同
  • 抗疫居家,好書讀起來:《鉛筆的故事》
    神奇的鉛筆,有一個人將他的故事寫成了一篇短文,名字叫做《我,鉛筆(I PENCIL)》,作者,倫納德·裡德(Leonard E.Read ),後來這篇文章被我們國內的學者秋風翻譯成了中文——《鉛筆的故事》一支鉛筆雖然是「最普通的木質鉛筆,只要是能讀會寫的男女老少都再熟悉不過」,但是在文中它卻被描述為「要比樹木、比日落、比閃電更加神秘」。那麼問題來了,人們熟悉不過的東西為什麼說它如此神秘?是作者炒作的噱頭?還是另有一番獨到見解呢?
  • 小小鉛筆,大大學問
    由於比原來的鉛棒要軟又脆,削成棒條容易折斷,所以人們就將筆芯以繩子一圈圈纏起來使用。而後來又發現將筆芯放入剖開的樹枝中間,再將兩片木頭綁起來使用起來會更為方便,第一支現代鉛筆的雛型就此誕生。所以使用者無法以此作為標準判斷質量的優劣,而須以其他因素條件來衡量質量的好壞。目前全世界大部分的國家及全歐洲都以一套所謂歐洲系統的標示法(EUROPEAN SYSTEM)來標示他們的產品。這系統定於1900年代,由美國卜門(BROOKMAN)鉛筆廠所發展出來並使用至今。
  • 啥,鉛筆不含鉛?
    梭羅的父親製造鉛筆,在梭羅研究當時的鉛筆後,他相信他將會做出更好的,果然他完成了。那為什麼他後來不是以製造鉛筆出道的呢?他說:「我做過一次的事情,我決不再做。」 說得好像他以後再也不洗臉似的。後來,美國人傑瑟夫·迪克森,研究出了機器批量生產鉛筆,並把圓形鉛筆改造成六邊形,因為這樣跟簡單,浪費更少。
  • 【8.16開團】最專業的鉛筆丨德國LYRA藝雅鉛筆系列
    ,所以推薦德國LYRA藝雅,這個系列鉛筆獲得紅點設計大獎,並且有200多年歷史,我們團購的店鋪也有正品授權,人體工學設計引導孩子憑直覺正確握筆,握筆凹洞設計 幫助兒童掌握正確的握筆姿勢,圓滑的三角筆桿 適合長久書寫 更省力,防斷的優質鉛芯 字跡容易擦拭,筆桿還可書寫姓名,藝雅細杆鉛筆分3個型號:  2B   HB   2H ;所有鉛筆成分不含有鉛,成分是高嶺土,石墨和fsc認證木板,大部分鉛筆是被削掉的
  • 關於鉛筆的誤解不少,甚至連名字也充滿誤會
    除了軍事用途,鉛筆還十分適合藝術和設計家的草圖繪製,整個歐洲對鉛筆的需求量都十分巨大,石墨的走私活動也開始出現。藉由這種方式,鉛筆悄悄流傳,到了16世紀60年代末,已經傳遍整個歐洲。英國坎伯蘭鉛筆博物館內景。
  • 【鉛筆測評】11款三角鉛筆洞洞鉛筆小學新生如何選?內附彩蛋
    所以,低幼段的寶寶還是多塗鴉就好,處於幼小銜接的孩子,就一定要準備好鉛筆啦!品質好的兒童鉛筆應書寫順暢、不易斷裂、不累手指,讓小朋友寫字體驗更愉快,所以,在孩子書寫啟蒙期,選擇合適的鉛筆還是十分重要滴。什麼樣的鉛筆對於初學的孩子而言是優質的呢?
  • 美國消費者團體公布10大危險玩具 彈弓鉛筆上榜
    原標題:美國消費者團體公布10大危險玩具 彈弓鉛筆上榜   資料圖:又可寫字、又可當彈弓的「彈弓鉛筆」,被評為危險玩具之一。該組織認為,削尖的鉛筆不該被當玩具,何況上面還附有彈弓。美國麻省一個消費者保護團體前日公布本年度10大最不安全玩具名單,彈弓、玩具槍等。   據報導,這一名單由「全球反對危險玩具」(W.A.T.C.H.)組織公布。該組織說,「空氣風暴火焰弓」有可能射傷眼睛,「特種部隊電子機關槍」則可能被誤認為是真槍,引發悲劇。   此外,對於又可寫字、又可當彈弓的「彈弓鉛筆」,組織認為削尖的鉛筆不該被當玩具,何況上面還附有彈弓。
  • 塗色鉛筆知多少,主流彩色鉛筆介紹!
    我去~~~~~~~來點實際的吧,今天小編就推薦幾款主流水溶性彩色鉛筆!彩色鉛筆一般分為,油性彩色鉛筆和水溶性彩色鉛筆.油性彩色鉛筆:一般情況下,我們說的彩色鉛筆,通常指的就是油性彩色鉛筆。它相對好掌握,也適合初學者的起步練習。軟一些的筆芯比較容易混色,可以塗出厚重的色彩;而硬性的筆芯則比較適合來畫清晰的輪廓。不同品牌不同顏色,筆芯的軟硬程度也不一樣。
  • 日本鉛筆的進化史,凡爾賽的和約中採用了日本制鉛筆
    當時甚至被形容為「CASTEL鉛筆遍及安第斯山脈的頂峰」。這支德國鉛筆將從全世界銷毀,日本的鉛筆生產者也為了填補世界市場的空白,加緊了批量生產。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為契機,日本鉛筆產業開始轉向鉛筆工業,生產機械化,先進國家的生產設備進口,隨著生產、銷售量的增長,流通也逐漸完善。
  • 「鉛筆+橡皮=橡皮鉛筆」式的創新
    這時候,很多客戶都會強調:我這是「鉛筆+橡皮=橡皮鉛筆」式的創新,雖然橡皮和鉛筆都是現有的,但是鉛筆橡皮的出現是有創造性的。今天,我就想和大家分析分析,橡皮鉛筆的創造性是怎麼來的。橡皮鉛筆,解決了橡皮和鉛筆分開的狀態下使用攜帶不方便的問題。毫無疑問,橡皮鉛筆是符合上面說到的第1點和第3點的。接下來我們就第2點,說說橡皮鉛筆的技術方案跟現在有的橡皮和鉛筆有哪些區別技術特徵。
  • 10個冷知識:現在的鉛筆已經不含鉛,為什麼還叫做鉛筆
    10個冷知識:現在的鉛筆已經不含鉛,為什麼還叫做鉛筆古代01.守株待兔、買櫝還珠、野人獻曝、揠苗助長等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這些故事有一個共同點,都以「從前有個宋國人」開頭,這是歷史上最早的地域黑。微生物06.隨著人類發現越來越多的微生物可以在火山口或者冷凍海水中的極端環境中生存,有一部分科學家開始猜測,在木衛二的冰層下也許藏著海洋,那裡極有可能存在著生命。
  • QHQ漆膜劃痕鉛筆硬度計
    通過犁破漆膜的鉛筆硬度等級測定漆膜硬度試驗。塗膜硬度是塗料制、塗料使用(塗裝)行業進行質量認定的必測指標。鉛筆劃痕法測試塗膜硬度是自八十年代以來被國際普遍採用測試的方法。我國也已在塗料的發展研究和工業生產中推廣這種測試方法。本儀器是根據國家標準「塗膜硬度鉛筆測定法」GB/T6739-1996設計製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