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各成員單位和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全市認真實施《牡丹江市婦女發展規劃(2016—2020年)》和《牡丹江市兒童發展規劃(2016—2020年)》(簡稱「兩個規劃」),建立健全保護婦女兒童權益的工作機制,完善落實保障婦女兒童權益的政策措施。隨著全市國民經濟的平穩增長和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婦女兒童的健康狀況明顯改善、生活環境不斷提高、合法權益得到進一步保障,全市婦女兒童事業呈現出與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的良好態勢。
一、「兩綱」發展規劃實施基本情況
(一)婦女兒童事業不斷夯實
2019年,全市經濟穩步發展,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城鎮和農村收入再上新臺階。2019年,全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32811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422元,同比增長5.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45元,同比增長8.6%。2019年末全市戶籍人口總數250.4萬人,其中女性125.2萬人,佔比50%,男女比例基本穩定。為更好的促進婦女、兒童事業發展,加快實現終期目標,2019年,全市加大對婦女兒童工作的財力投入,市本級醫療衛生支出2.5億元,同比增長13.6%;婦幼保健經費投入405萬元,同比增長43.6%;投入教育經費13.9億元,同比增長7.9%。
(二)婦女兒童衛生保健水平明顯改善
為全面提高婦女兒童衛生保健水平,全市進一步增大醫療衛生經費的投入力度,加強婦幼保健工作,落實和完善婦幼保健的政策和措施,依靠科學技術手段,確保出生人口質量,全面提高全市廣大婦女兒童的身心健康水平。一是兒童生命質量不斷提高。2019年全市嬰兒死亡率為3.98‰,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為4.93‰,均在市控制指標之內;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B肝疫苗、乙腦疫苗和流腦疫苗接種率分別達到100%、99.34%、99.24%、99.74%、99.16%和99.03%,均已提前實現規劃目標。0-6個月嬰兒純母乳餵養率達到66.66%,遠高於市目標60%的要求。二是孕產婦保健水平不斷提升。2019年孕產婦住院分娩率、孕產婦產前檢查率、孕產婦系統管理率分別達到100%、98.58%、95.28%,均已實現規劃目標。婦女常見病定期篩查率為86.27%,高於規劃目標1.27個百分點。
(三)婦女兒童受教育程度顯著提高
近年來,全市堅持實施教育優先的發展戰略,優化育人環境,整合教育資源,加大投入力度,改善教學條件,使婦女和兒童受教育水平不斷提高。一是學前教育迅速發展。2019年,在園幼兒數15508人,同比上升4.5%,學前3年兒童毛入園率為84.5%,超過《規劃》制定的80%的目標。二是義務教育水平進一步提高。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100%,小學初中在校生中女生所佔比例達到48%;普通高中在校生中女生所佔比例達到51.3%。三是中等職業教育穩步發展。中等職業學校在校生人數9180人,同比增加33.2%,女生所佔比例達到49.9%;建有兒童之家的城鄉社區比例達到100%,鄉村(社區)婦女之家覆蓋率達到100%,使廣大婦女兒童受教育的權利得到了全面保障。
(四)婦女享有勞動權利得到有效維護
就業是婦女實現各項勞動權利的前提條件,而性別歧視是勞動就業過程中的最大障礙。近年來,全市認真落實《勞動法》、《婦女權益保障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建立健全保護婦女平等就業的勞動管理機制,不斷拓寬就業渠道,優化就業結構,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實施再就業扶持優惠政策,為婦女就業和再就業創造有利條件,促使婦女經濟地位逐步提升。2019年全市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女性人數達到1.9萬人。由就業培訓中心和民辦職業培訓機構舉辦的職業技能培訓中女性所佔比例達到54%。技能勞動者中女性所佔比例為51%,公有經濟企業、事業單位高級專業技術人員中女性所佔比例由26.8%上升到46.9%;執行了《女職工勞動特別保護規定》的企業比重達到97.4%,執行了《女職工禁忌勞動範圍的規定》的企業比重達到98.5%。
(五)婦女參政、議政能力穩步提升
婦女參政議政是婦女社會政治地位的重要標誌,也體現著一個國家和地區的政治民主程度。近年來,全市各級黨委及組織部門加大培養選拔女幹部工作力度,採取公開選拔、競爭上崗、輪崗交流等多種方式選拔使用女幹部,把優秀女幹部選拔到重要崗位和正職崗位上,充分發揮女幹部的優勢和作用。2019年,市級政府工作部門領導班子配有女幹部的班子比例由上年的42%上升到47%,縣級政府工作部門領導班子配有女幹部的班子比例由上年的48%上升到50%;市級政協委員與政協常委中女性比例都上升2個百分點;市級政府工作部門領導班子中女幹部人數同比上升4個百分點,縣級政府工作部門領導班子中女幹部人數同比上升3個百分點;縣級政府工作部門領導班子配有正職女幹部的班子比例同比上升2個百分點。
(六)婦女兒童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健全
婦女兒童社會保障是為保障女性平等參與社會經濟生活,保障婦女兒童的身體健康和兒童成長而實施的一系列社會保障措施的總和。近年來,全市以婦女和兒童為對象的專項社會保障計劃有條不紊的進行,同時又組織部門配合聯動,加大對貧困、傷殘婦女兒童的特殊保障。一是婦女參與社會保障量大面廣。2019年,全市參加城鎮職工和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女性人數為79.3萬人;參加城鎮職工生育保險的女性人數為7.8萬人;參加工傷保險女性人數為12.4萬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女性人數38.1萬人,同比增長7.0%;參加失業保險女性人數8.0萬人,同比增長2.6%。二是對貧困婦女的保障力度不斷加大。貧困婦女納入醫療救助和重特大疾病救助的人數1720人;孤寡、殘疾、低收入貧困婦女納入社會救助的人數10339人,救助比例達到100%。三是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工作積極推進。全市殘疾兒童康復服務機構3家,共有362名殘疾兒童接受了基本康復訓練和服務;貧困和大病兒童得到醫療救助的比例達到75-100%。
(七)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進步優化
婦女兒童的權益是否得到有效保護,不僅關係到廣大婦女積極性和創造性的發揮,同時也是衡量社會文明和諧的天然尺度。在各級領導的重視和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全市深化普法教育,更新維權理念、提升維權效能、完善維權機制,努力維護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加大對各種侵害婦女兒童權益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2019年,全市共有家長學校500餘所,培訓人次達5.5萬人次,建立家長學校或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點的城市社區、行政村比例為99.3%、59.3%,同比分別上升33.6%和21.9%;全市受暴婦女兒童救助(庇護)機構1個,家庭暴力傷情鑑定機構7個,婦女獲得法律援助274人,獲得司法救助16人,侵犯女職工勞動權益案件的仲裁結案率達到100%;得到法律機構援助的未成年人數為134人,未成年罪犯佔同期罪犯的比例下降1.7個百分點,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率下降0.7個百分點。
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2020年是《規劃》的收官之年,截至2019年底,多數指標已實現《規劃》預期目標,但婦女參政水平、婦女就業、兒童家庭教育等關鍵領域的指標距《規劃》目標還有一定差距,還需相關部門引起重視,加大推行力度。
(一)婦女婚前醫學檢查參與率低
婚前醫學檢查是預防傳染病、遺傳病的重要舉措,是預防嬰兒出生缺陷,保障出生人口素質的重要途徑。近年來,由於新《婚姻法》實施取消強制婚檢規定,群眾思想認識不足、自願婚檢參與率低,導致全市婚前醫學檢查率近三年平均僅為28%。受婚前醫學檢查率降低、非婚生育、高齡孕婦劇增等因素的影響,傳染性疾病、遺傳疾病增多,出生缺陷嬰兒數上升,大大影響了人口質量,加重了社會負擔。2019年,全市出生缺陷發生率由2015年的56/萬上升為66/萬,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因此,防治工作不容忽視。
(二)婦女參政議政所佔比例不高
提高婦女參政議政水平是落實男女平等的基本國策,是實現男女協調發展、和諧發展的重要手段,也是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總要求。2019年,市級人大常委中女性所佔比例24.4%,同比下降8.9個百分點;市級黨委工作部門領導班子配有正職女幹部的班子所佔比例7.7%;縣級黨政領導班子正職女幹部所佔比例5%;鄉鎮領導班子正職女幹部所佔比例6.8%。由此可見,無論是在市級還是在縣鄉級,都存在女性幹部擔任正職所佔比重低的問題。
(三)居家養老服務未達到全覆蓋
隨著老齡化社會來臨,養老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與機構養老相比,社區居家養老是最基本、最重要的養老模式,同時也是我國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最大短板。推進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健康發展,是 「十三五」 期間我國養老服務發展的重中之重。2019年,全市城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平臺覆蓋率為80%,千名老年人口擁有「醫養結合」型服務床位數僅為7張,與全市的規劃目標還有一定的差距。
(四)兒童家庭教育服務資源匱乏
家庭教育對於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對孩子習慣的養成與人格的塑造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決定性的影響。目前,家庭教育在教育體系中的基礎地位和重要作用尚未得到足夠重視;基本公共服務還不能滿足群眾需求,指導服務質量有待提高;尤其是面向留守、流動兒童及家庭的農村家庭教育資源較為匱乏。2019年,全市行政村建立家長學校或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點的比例59.3%,與全市規劃目標大於等於80%還有一定差距。
(五)侵害婦兒權益行為時有發生
婦女兒童權益保護程度是衡量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從總體上看,當前全市婦女兒童仍處於弱勢地位,2019年,全市受救助(庇護)婦女兒童達到20人次,侵害婦兒權益的違法犯罪行為還時有發生,少數企業存在婦女工資明顯偏低的現象,重男輕女的觀念仍然存在。
三、對策和建議
(一)進一步宣傳婦女婚前醫學檢查
婚前醫學檢查和疾病防治工作不容忽視。一是建立健全出生缺陷防控體系,進一步完善孕前、孕期、新生兒各階段出生缺陷防治的服務制度,逐步加強兒童殘疾篩查和幹預,促進出生缺陷和發育障礙的有效綜合防治。二是加大婚前醫學檢查宣傳力度。採取多種方式和渠道開展健康講座,提供婚前保健和生育知識的指導,提高群眾對婚檢重要性的認識,採取措施實行生育保險社會統籌和免費婚檢等相關措施,適當運用行政手段提高婚前醫學檢查率,推進婚前醫學檢查工作。
(二)進一步提高婦女參政議政水平
為提高婦女參政議政水平,今後應大力培養選拔女幹部。一是要加強制度建設,出臺有利於婦女參政的措施,為婦女參政議政保駕護航。二是政府職能部門要保證婦女享有與男子平等的教育機會,加大財政投入,免費為婦女開展各種培訓,提高婦女的綜合素質、心理素質和戰略思維能力,增強在工作中處理複雜問題、應對突發狀況的能力。
(三)進一步擴大居家養老服務覆蓋率
推進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健康快速發展,一是要加快構建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滿足多樣化養老服務需求。二是改革創新,激發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活力。支持企業和機構運用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等技術手段與養老服務深度融合,推行 「政府搭建平臺、專業化管理、市場化運營、志願者參與」的運營機制。引進智能居家養老服務技術手段,以普惠性為目的,切實為老年人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
(四)進一步完善兒童家庭教育服務
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教育必須引起重視。一是要持續普及家庭教育知識,努力縮小城鄉差距,擴大家庭教育知識宣傳普及覆蓋面。同時構建家庭、學校、社會和諧交流的平臺,實現三者的良性互動與協調教育。二是加大基層家庭教育服務站點建設力度,多領域凝聚人才,構建社會化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隊伍。廣泛吸納熱心家庭教育公益事業的教師、兒童工作者、衛生保健人員、在職黨員、專業社工和大學生等組成志願者隊伍,為家庭教育活動提供義務服務。形成專兼結合、指導能力強的家庭教育工作隊伍。從而培養兒童良好道德行為習慣,促進兒童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促進兒童和家長形成和諧的親子關係,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五)進一步加強婦兒權益維護工作
為維護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一是繼續廣泛深入宣傳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的法律法規,加大執法力度,對侵害婦女人身、財產、婚姻等方面的合法權益的犯罪活動堅持嚴打、常抓不懈,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二是充分發揮公、檢、法、司、勞動、信訪等部門的職能作用,明確部門分工和工作職責,促進維權力量和資源的高效整合,進一步健全社會化維權網絡體系。三是發揮新聞媒體的輻射作用,提高對婦女兒童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對維護婦女兒童權益的工作情況、突出問題、典型案件以及相關的法律政策等,利用媒體向社會公開,增強她們的法制觀念,提高她們依法維護自身權益的意識和能力。進而保障婦女兒童的人身安全,全面推動婦女兒童工作的順利實施。(信息來源:省統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