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網絡
圖/圖蟲
12月3日晚,南京市秦淮區某小區,一名49歲的外賣騎手突然倒在出租屋內,再也沒有醒來,讓人痛心和惋惜。目前,具體死亡原因尚未公布。記者調查發現,外賣小哥工作時間比較彈性,從六七小時到十幾小時不等。有的小哥為了多勞多得,甚至跑單到凌晨,十分辛苦。
對此,專家建議,監管部門應該出臺相應機制,強制勞動者進行休息,平臺也應給勞動者提供定期體檢等關懷。
01
49歲外賣騎手在出租屋內死亡
12月3日晚上8點多,秦淮區朝天宮附近一小區出租房內,跳完廣場舞回來的張女士打開房門,發現鄰居老吳癱倒在客廳,沒有了生命體徵。她立刻報了警。
據了解,老吳是一名外賣騎手,今年49歲,當天白天他還在送外賣。老吳的母親得知消息後連夜趕來南京,悲痛不已。
12月4日中午,記者來到事發的小區,院子裡停著一輛電動車,車上,外賣箱、車把棉手套,裝備齊全。據室友回憶,老吳前兩天回了一趟老家馬鞍山,回來以後,似乎變得更加拼命。「早上7點左右就去上班,一直到晚上8點左右才回來。出事那天中午,他回來弄了點飯,吃完以後又立馬出去跑單了。晚上我回來的時候,在樓梯上看到一個本該放樓下的痰盂,痰盂裡面還有嘔吐物,他身體可能不太舒服。」室友稱,雖然平時交流不多,但是萬萬沒想到,老吳會突然倒在家中。
由於身負債務,老吳已在外漂泊了十多年。去世時,電飯煲裡還熱著飯和鹹肉。
" 去時,現場保留著。他人躺在一樓客廳,頭對著電飯煲。" 弟弟吳德明說,電飯煲裡熱著飯,還有一碗鹹肉,因為豬肉最近比較貴,吳德宏捨不得買,鹹肉是大姐特地帶給他的。桌上還有兩盤剩菜:煮青菜和大蒜炒蛋。
△家裡的剩菜
吳德宏的身上還穿著外賣工作服。吳德明說,一般哥哥不會那麼早回家,有時候八九點鐘了,他跟哥哥聯繫,發現哥哥還在外面跑著,等跑完了最後一兩單,才會回到出租屋。
來到吳德宏的出租屋,這裡是即將拆遷的老巷子,他住的是一處兩層的自建房,外面是一間已經塌了一大半的房子,殘存的房梁搖搖欲墜。吳德明說,哥哥跑外賣三四年了,住的地方是跟一對夫婦合租,哥哥一個房間月租1200 元。夏天太熱時,聽說哥哥只能睡在一樓地上。
02
曾為了趕時間爬27層樓,內衣都汗溼了
家人說,吳德宏 1971 年出生,個子有 1.78 米,平時身體很好,不光是沒有說過不舒服,甚至沒吃過藥打過針。吳德宏的手機裡有一些生活照,他衣著乾淨,喜歡戴墨鏡,人長得也很清爽。
吳德明判斷,出事那天,哥哥可能是打算吃點飯繼續送外賣,但電動車沒電了。" 否則他應該早換掉工作服了。"
平時工作的苦,他們偶爾也聽吳德宏說過。他們家兄弟姊妹三個,大姐吳德英說,送外賣要趕時間,整天心慌慌的,有一次,他到一家大廈送外面,恰好電梯上去了,結果他爬了 27 層的樓," 當時聽他說,自己內褲都溼掉了。"
△手機的外賣軟體裡還有 100 多元沒有結算的送餐費
吳德宏的電動車被偷過兩輛,最後這一輛是今年 2 月份買的。吳德宏平時不喝酒,他去世時,身上只找出來兩個一元硬幣,一包紅南京香菸。他一張銀行卡裡只有 400 多元,另外兩張卡上只有幾元錢,手機裡還有 100 多元沒有結算的送餐費。
03
有人跑單到凌晨 每天要走兩三萬步
雖然老吳的死亡原因尚不清楚,但外賣行業是否工作強度大?現狀又是怎樣的呢?
4日中午,北京商報記者來到南京新街口的中山電子城,大廈內的不少商戶都做外賣生意,這裡也是外賣小哥聚集地。
張師傅今年40多歲,他告訴記者,天氣冷了,最近訂單量增加了不少,一天中最忙的時間是上午10點半到下午1點半,馬不停蹄。因為超時送達要被扣錢,10分鐘內扣4元,超過10分鐘,一單就白做了。有時投訴多,一天就白幹了。他說,一般下午2點到5點,就是一些零星的單子,一小時也就兩三單,就寬鬆多了。5點到8點又迎來了「晚高峰」。
張師傅說,送外賣的小哥有些是專送騎手,全職,由站長來排班;還有不少是「眾包」騎手,7天24小時都可線上接單。這兩種都有保險。
「上班的時間主要看個人情況,多勞多得。」他說,自己是從上午10點做到晚上8點,強度還好,一天30多單,一月下來收入在六七千元,「要想月薪過萬,就得熬時間、拼體力了。」他說,有些人早上7點就出門接單,一直忙到凌晨,每天就睡四五個小時,一天接五六十單。
外賣小哥宋師傅說,外賣這行賺的就是辛苦錢。他們夏天曬得脫了皮,冬天凍得直哆嗦,遇上雨雪等惡劣天氣,就更受罪了。但是往往雨雪天,一單的收入又比平時多,所以很多人還是會選擇出門接單。因為趕時間,出現交通剮蹭也是常有的事,有一次送外賣,他的車就被撞了,車頭撞壞了一大塊,所幸人沒事。
宋師傅手機裡的運動記錄,平均每天都在25000步以上,一直位居朋友圈榜首。宋師傅說,「一天幹下來,晚上11點多才到家,腰酸背疼的,連澡都不想洗。」
一些小哥表示,幹這行久了,他們腸胃都不太好,因為飯點時,剛好是他們最忙的時候。有不少小哥表示,他們經常是下午2點後、晚上8點後才顧得上吃飯。
04
快速擴張的外賣行業
老吳的死亡是一個普通外賣員的故事,故事的背後頗具悲涼,卻揭示了小城鄉鎮的現狀:底層打工族機會難尋,外賣行業撐起來一個龐大的經濟產業鏈,並在不斷擴大當中。
外賣本身是一門人工成本佔比非常大的服務性行業,由於生活節奏加快和密集的人口分布推動了中國外賣行業的發展。
CNNIC發布的第44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6月,中國網上外賣用戶規模達4.21億,佔網民整體規模的一半左右。
最近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中國外賣產業2019年上半年市場約為2623億元人民幣,預計2019年全年的交易金額將從2018年的4613億元增長到6035億元,名義增長超三成。
據國盛證券此前預計:2019年我國食品消費市場在線率有望突破20%,食品消費電商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2,430億元。
從市場格局來看,外賣市場高度集中,美團外賣2019Q1市佔率達63.4%,領先優勢持續擴大,但同時也受到餓了麼與口碑整合後逐步發力帶來的挑戰。
據第三方數據機構DCCI顯示,2019年初美團外賣、餓了麼和餓了麼星選的市場份額分別為64.1%、25%和8.7%。這也意味著,進入2019年後,網絡外賣行業依然延續著「631」市場格局。
05
外賣騎手被稱「銀河護胃隊」
今年10月1日的國慶盛典上,群眾遊行中的「當家作主」方陣出現了一群特殊的身影,外賣騎手令人印象深刻。
每天穿行在道路街巷中的外賣小哥,曾被不少網友暖心地稱呼為「銀河護胃隊」,而事實上,網絡訂餐的發展的確改變了國人的生活方式。
外賣究竟給社會做出了多大的貢獻?一組數據可見一斑。
今年5月,美團點評發布首份社會責任報告,其中顯示,美團外賣的日完成訂單量最高已突破2500萬單,而根據中國科學院大學網絡經濟與知識管理研究中心的研究測算,美團外賣每單能為消費者節約約48分鐘,在餐廳往返間的路途時間和到店後的等餐時間都可節約大半。
在助力商戶提高效率的同時,外賣也帶動了新就業。僅美團外賣一家,2018年就帶動勞動就業機會1960萬,其中包括270萬配送就業機會,並帶動商戶就業機會1600多萬個,相較於2017年220多萬人的騎手數量,這一數字增加了50萬。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如今眾多生活服務類的電商平臺在促進就業、優化就業結構、提升勞動質量等方面承擔著比以往更多的社會責任。
東南大學經管學院副教授浦正寧認為,外賣、快遞等行業,勞動者工作時間長、時間不固定,多處於弱勢。想要保護他們的權益,平臺方和監管部門都該做出努力。
浦正寧稱,現在一些網約車公司,在司機工作時長達到一個數值之後,平臺會自動關閉,強制勞動者休息,外賣平臺也可以效仿。另外,如果平臺給勞動者更高的分成比例,讓利給勞動者,或許可以減少現在這種「拼命」的情況。不僅如此,平臺也應給勞動者全方面的關懷,例如定期體檢、心理諮詢等。此外,社會保障監管部門,應該出臺完整的監管機制,來規範商家行為。
48歲外賣小哥猝死事件也引起了熱烈的討論。有感概吳德宏的人生際遇,也有評價外賣行業現狀。有網友感概道:都不容易,現在點外賣都會給小哥小費了,其中點讚最高的下面這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