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的新書《心》:成功和幸福,離不開「利他之心」

2020-12-12 妖妖的微笑

有個罪犯,挾持了一個男孩。剛要滅口,男孩哭求:「你別殺我,我是獨生子,要是死了,我爸媽還有爺爺奶奶以後怎麼辦啊?你也有媽媽,你如果就這麼死了,你媽媽回來找不到你,她會怎麼樣啊?」

罪犯哭道:「我媽才不管我死活呢!我在與不在,他們都不管我!」

沒想到,男孩說了這麼一句話:「那這樣的話,你要是不嫌棄我,你把我認作乾兒子,等你老了,我陪你,我把你接過來,為你養老。」

罪犯最後把男孩放了,這是2003年發生的一個真實案件。著名犯罪心理學家李玫瑾說,她後來接觸過這個男孩,小孩天性善良,有一顆「利他之心」。

關鍵時刻,利他之心能救命。當然,這是一個極端案例。實際上,宇宙間的一條真理是:懷有利他之心,最終會走向利好,讓自己受益。

稻盛和夫說:「當我們擁有幫助一切事物向更好的方向前進的願望,擁有幫助他人獲得幸福的美好心靈時,就與『』宇宙之心』產生了協調和共鳴,就能自然而然的將事物導向更好的方向。」

利他之心,是稻盛和夫80多年人生哲學和經營理念的核心所在。

這位原本普普通通的老人,一路通過修煉這顆「利他之心」,不但罕見地扶植出兩家世界500強企業,而且在接手已破產的日航後,僅用一年時間,就做到了三個世界第一:利潤世界第一,準點率世界第一,服務水平世界第一。

利他之心真有這麼神奇麼?有。

稻盛和夫在他的新書《心》裡說:人心的核心部分,是「真我」,「真我」所發出的利他之心,擁有改變現實的力量,自然就能喚來好運,把事情引向成功。

看完這本書,我可以確定地說,稻盛和夫絕不是在道德說教,也不再僅僅停留在經驗層面,而是有著更為深廣和牢固的哲學根基。

放眼當下,無論是個人還是社會,多半時間都忽略了這種心懷利他的精神,導致個人常因失敗而焦慮浮躁,社會發展過程中也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

也許,我們都該沉下心來,著重理一理稻盛和夫的這個「利他之心」,探一探任正非嘴裡的「我不如稻盛和夫」、以及馬雲三次登門求教這位老人的背後玄機。

1、利他之心具體指什麼?

按理說,向好向善、助人為樂的心,可以說人人都有,從小父母和老師就這麼教育我們,現在還拿出來說,有什麼新鮮的呢?

實際上,擁有是一回事,而把它當成信念乃至信仰是另一回事。

一個人,遇事偶爾發善心、幫助人,和把為他人著想作為信念信仰,事事都為他人盡力,是不一樣的;

一個企業也是一樣,偶爾地發發福利、安撫員工,和把追求全體員工的幸福作為企業信條,更是不一樣的,後者必然發展更為長久。

人所能擁有的、最為崇高最美麗的心,就是關愛他人的善良之心,就是有時候犧牲自我也要為他人盡力之心,這樣的心,用佛教的語言,就叫「利他之心」。

稻盛和夫說:不管想做成什麼事,不管面對怎樣的命運,只要我們活著,目標就應該是培育一顆為他人著想、為他人努力的善良之心。

2、為什麼要有利他之心?

宇宙間的一個法則是:如果動機是善意的,事情就會朝好的方向發展,如果動機是利己的,或者邪惡的,那麼不管多麼努力,事情都無法順利推進。

一個人,首先要為身邊人做力所能及的事;一個企業,首先要為客戶為員工的利益著想,最終,才會讓自己受益。

稻盛和夫重建日航時,其中重要的一步,是實施為期一個月的領導者教育。一開始,大家都覺得,公司都處在這麼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了,還不緊不慢地開什麼教育學習會啊!這不耽誤事兒麼!

稻盛和夫在會上講的,不是管理方法,也不是技巧手段,主要就是他的這套「利他之心」「感謝之心」的理念和思維方式。他覺得,雖然大家似乎對這些道理都懂,但根本沒掌握、更沒能實踐,而這才是招致公司破產的元兇。

說不清具體什麼時候,員工的心靈果然起了變化。他們開始主動做出對客戶好的行為,而這些行為是手冊上沒有的、也沒有任何指令指示他們這麼做。他們開始主動思考、自發行動「現在該為客人做什麼」這件事。員工有了利他之心,企業就有了靈魂,又活過來了。

稻盛和夫的一生中,「利他之心」不只這一件事。回憶過往,每當他持一顆患得患失、自私自利之心時,人生就充滿了挫折,而當他不得不改變利己心態,在利他的方向上思考和行動時,人生就進入正向循環,接連取得成功。後來,他構建了一套利他哲學體系,不僅自己的人生無往不利,還幫助很多人走上幸福成功之路。

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做一件事,究竟是基於利己之心,只顧自己的動機,還是基於利他之心去使用自己的能力,結果會有天壤之別。

3、怎樣做才算是有利他之心?

稻盛和夫的經驗是,不管在商業上,還是人生的其他方面,凡是根據「讓對方受益」這一基準所做的判斷,都算是利他之心。

那怎麼平衡「利他」與「利己」?畢竟,每個人都是有利己之心的,這是本能。

稻盛和夫說,作為凡人,我們能做的,就是提升一個降低另一個:儘可能地降低「利己」之心所佔的比例,提升「利他」之心的比例。而這正是磨鍊心性、提升人格的過程。

如果遇上了心術不正的人,想利用這一點佔我們的便宜怎麼辦?最好的辦法,就是遠離。千萬不要為了回擊也耍陰謀詭計,那就變得跟他們一樣了。

總之,每做一件事,可以先思考自己的動機。

我個人的經驗是,一件事,如果利己之心多,那就不會做長久,頂多是獲利一時;但如果利他之心多,這件事就會做長久,你早晚會從中受益。

作為一名講書人,我很喜歡把自己覺得好的書分享給大家,共同探討交流感想,這是一種熱情。如何讓這種熱情不是「三分鐘熱度」?

那就是多給別人提供有用的內容,提供能幫到他們的技巧和方法,這樣下來,別人有所收穫,就會一直支持我,而我個人,一方面通過分享對內容加深了理解,另一方面用輸出倒逼輸入,讓自己讀更多的書,形成良性循環。

每個人擅長的不一樣,多挖掘自己,你也可以找到一件自己感興趣的事兒,並把它堅持下來。

除了利他之心,稻盛和夫的這本《心》裡還有很多內容,比如如何磨鍊心靈,如何提升人格,「作為人,何為正確」等等,他不是泛泛之談,而是讓人深思,尋根求源,最終達到真我境界。

無論如何,都要記住:心靈,才是塑造人生最重要的因素。人生由「心」開始,到「心」終結,這是稻盛和夫80多年人生得到的至上智慧,也是度過美好人生的終極秘訣。

最後,真誠推薦《心》這本書,原價59元,現價只要48元,是一次難得的增值自己的機會。

————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有意思,可點個讚鼓勵一下。謝謝。

我是【妖妖的微笑】

一個熱愛讀書、寫作、講書、旅行的女子。

相關焦點

  • 稻盛和夫:一切成功都歸結於利他之心
    、失敗也好,所有一切,歸根結底,要看我們能不能把自己的「利他之心」發揮出來。答案寫在了稻盛和夫所著《心》這本書中:「一切成功都歸結於利他之心。」稻盛和夫是日本商界的經營之神,創辦京瓷大獲成功,商海沉浮半個世紀。
  • 稻盛和夫:一切成功都歸結於利他之心(收藏)
    文|金子(富書專欄作者)成功歸結於利他之心一個完全不懂航空的門外漢,接手一家瀕臨破產的航空公司,竟然在短短一年內,讓公司業績從谷底到頂峰,十分罕見。他就是稻盛和夫。一個外行人,在危急時刻挽狂瀾於既倒,保住了三萬多人的飯碗,他究竟做對了什麼?答案寫在了稻盛和夫所著《心》這本書中:「一切成功都歸結於利他之心。」稻盛和夫是日本商界的經營之神,創辦京瓷大獲成功,商海沉浮半個世紀。
  • 《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借到利他之心,朝著幸福和成功前進
    而這種「真我」的狀態便是稻盛和夫先生提出的「利他之心」。他人優先,將自己放在後面,是稻盛和夫先生最早的利他之心的開始。002 善意動機,走向成功如果動機是善意的,心態是積極樂觀的,那麼事情就會朝好的方向發展;如果動機是利己的,或者邪惡的,那麼可能不管多麼努力,事情都無法順利推進。
  • 稻盛和夫的人生哲學:一切成功都歸結於利他之心
    《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是《活法》的續篇,稻盛和夫基於對自己八十多載人生經歷的思考,將一切成功歸結於利他之心,他認為,「凡是能夠確信是基於利他、發自『善意的動機』的事業,最後無一例外,都能獲得好的結果。」那麼,稻盛和夫是如何貫徹這一人生哲學呢?
  • 稻盛和夫:「自利則生,利他則久」利他之心為地基建立成功的大廈
    沒有『自利』,人就失去了基本的生存動力;而『利他則久』,『利他』也是人類天性中的一部分,沒有『利他』,人的生活和事業就會失去平衡,最終只會是一敗塗地。」————稻盛和夫在如今物慾橫流的現代社會,人們的欲望不斷膨脹,很多人為了自己的利益,開始丟失了自己的初心,忘記了自己來時的路。
  • 稻盛和夫的人生秘訣:利他之心與貫徹正道——《心》書評
    稻盛和夫的人生秘訣:利他之心與貫徹正道:《心——稻盛和夫一生的囑託》書評九月初的時候,我去當了兩天交通志願者。主要的工作內容就是站在十字路口協助交警引導行人和騎行者遵守交通規則。《心——稻盛和夫一生的囑託》是日本著名企業家、管理者稻盛和夫的收官之作,稻盛和夫在這本書中回顧了自己的一生,介紹了自己的管理理念、人生哲學,同時結合了自己創辦京瓷、KDDI(第二電電)和重振日航的人生經歷,細細品讀,讓人受益匪淺,對於管理思維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稻盛和夫是何許人也?
  • 稻盛和夫的人生法則:所謂的人生贏家,不過是擁有「利他心」
    日本著名的企業家稻盛和夫在《心》中講到,實現成功和幸福的唯一關鍵,就是要有「利他」之心。這份「利他之心」就是關愛他人的善良之心,就是在生活中要有為他人盡力的心。這聽起來似乎跟一貫認知的「成功學」背道而馳,但是這其中蘊含著很深刻的道理。
  • 《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成功的終極秘訣不是利己,而是利他
    企業和個人如何穿越迷霧,獲得良性且持久的發展,是大家共同面對的難題。那麼在無常之下,企業以及個人如何駕馭人生的輕舟,在浪湧中駛向幸福的彼岸呢?曾將日本航空公司扭虧為盈的企業家稻盛和夫,在他的新書《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中給出了答案。
  • 《心》|稻盛和夫的經營哲學:利他之心之路
    稻盛和夫小學考初中兩次沒考上,高中考大學失利。小時候家庭貧困,母親賣掉自己的和服等物品,辛苦籌措,支撐貧困的家庭,養活家人。多麼艱難的開始,一個窮小子通過自已一斷的努力,一步步達到了經營的頂端!而這一切都是源於心,源於利他之心!
  • 稻盛和夫:一切成功都歸結於利他之心
    稻盛先生在新書《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中給了答案。 他說:「心在哪裡?心就是良心,心的本質是真善美!」。 而良心,就要「利他」。比如「水利萬物而不爭」,利萬物便是利他,再比如「君子厚德載物」,要能承載一切,必須要有利他之心,同樣在孔子眼裡「仁者愛人」,仁愛者,沒有利他之心怎麼能稱得上仁愛。
  • 《心》:一個人的成功,從三個利他心開始
    是什麼原因讓一個鹿兒島的窮小子白手起家,最後創業成功,成為經濟界的傳奇人物呢?稻盛和夫在他的封山之作《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裡,解答了這個問題。這本用他的一生集成的大作,是他在87歲高齡時寫下的新作。不僅記錄了他的成功之路,更是他對世人的囑託。
  • 稻盛和夫:如果硬要說我為什麼會成功,我都歸結於有一顆利他之心
    稻盛和夫把成功歸結於有一顆利他之心一個完全不懂航空的門外漢,接手一家瀕臨破產的航空公司,竟然在短短一年內,讓公司業績從谷底到頂峰,十分罕見。他就是稻盛和夫。2010年,78歲的稻盛和夫應邀擔任日本航空公司的會長。
  • 稻盛和夫收官之作—《心》一切始於心,終於心
    ,全面復盤自己一生的所思所為,凝結出了他的最新著作,也是收官之作——《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每個人如何找回內心的平靜,收穫幸福人生?曾在危機中奇蹟拯救日航的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在他的新書《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中給出答案。
  • 稻盛和夫:以利他之心做經營
    在這個宇宙間,常吹著一股「他力之風」,它推動森羅萬象、一切事物不斷向著更好的方向前進。然而,如果一味地強調「我呀我的」,在用「利己之心」揚起的風帆上,因為布滿了孔洞,任憑「他力之風」如何吹刮,那風都從孔洞中穿過,無論風帆升得多高航船也不會前行。
  • 《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當利他思維遇上裝滿水桶的人生指南
    一旦我們欺負、挖苦別人的時候,就成了「舀水人」,不但舀空了別人的水桶,連自己的水桶也會被舀空,此時對方和自己都是糟糕難過的。當我讀了稻盛和夫的最新書籍《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時,才發現老先生在書中一直提到的「利他」,不就是《你把水桶加滿了嗎》裡面說到的「裝滿水桶」原理嗎?
  • 稻盛和夫65歲出家,13年後首相親請再發力,一切始於心,終於心!
    就在大家都以為已經78歲高齡的稻盛和夫會拒絕首相,因為他已經78歲了,不管是精力還是身體的情況都讓人堪憂,可是沒有想到,稻盛和夫竟然答應了首相接手日航,而且僅用一年時間就讓破產重建的日航扭虧為盈,而且再一次躋身世界500強。這簡直就是奇蹟的締造者。  有人將稻盛和夫的成功歸結於運氣,他在事業上的成功看上去太一帆風順了。
  • 《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稻盛和夫給年輕人這些忠告!
    近日,稻盛和夫塾長又一力作《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正式對外出版發行,本書是稻盛先生復盤自己一生的經營哲學、人生智慧的凝結升華,從「道」的層面鼓勵人們培育美好心根,從而穿越逆境,收穫事業的成功以及幸福的人生。
  • 稻盛和夫用一生的成功要訣告訴我們,凡事先考慮利他之心
    所以難得的是能保持清醒的頭腦和多為別人考慮的利他之心。正如日本著名的企業家稻盛和夫在他的新書《心:稻盛和夫一生囑託》中強調的:「人生的目的,就是提高心性,磨鍊靈魂。」這本《心:稻盛和夫一生囑託》是稻盛先生的晚年力作,他把自己畢生成功的要訣歸功於心性的提高,下面一起來看看心性對我們人生能起到什麼關鍵作用?01| 提高心性的關鍵還是在於自身的精進 《心:稻盛和夫一生囑託》書中提到關於:如何提高心性?
  • 稻盛和夫的7句話,喚醒你沉寂的「心」,心富有,人才能真正富有
    恰當利用「利他」之心,才能成為真正的贏家。當時日航瀕臨破產,首相請稻盛和夫出山去掌管日航。僅用一年多的時間,稻盛和夫就讓瀕臨破產的日航重獲新生,成就日航三個第一:一個是利潤世界第一,一個是準點率世界第一,一個是服務水平世界第一。
  • 稻盛和夫成功的人生法則,曾國藩200年前就悟到了,利他就是利己
    曾國藩的成功在於他捨得投入,我們現在常掛在嘴邊的「利他就是利己」,原來稻盛和夫的利他之心,曾國藩200年前就悟到了。他能給你的,是普通人蛻變的心法。 他教給你的,就是既讓別人舒服,又讓自己舒服的至高格局和情商。適合身處複雜人情社會的你,品讀、學習。「利他主義」才是一個人成功的關鍵,自私的人永遠走不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