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自利則生,利他則久」利他之心為地基建立成功的大廈

2020-12-12 阿金愛讀書

「『自利則生』,『自利』是人與生俱來的一種天性。沒有『自利』,人就失去了基本的生存動力;而『利他則久』,『利他』也是人類天性中的一部分,沒有『利他』,人的生活和事業就會失去平衡,最終只會是一敗塗地。」

————稻盛和夫

在如今物慾橫流的現代社會,人們的欲望不斷膨脹,很多人為了自己的利益,開始丟失了自己的初心,忘記了自己來時的路。

我有個兄弟,出生在農村,家裡有四個兄弟姐妹,家裡可以說十分的清貧,但是他從小就很努力,想通過知識改變自己的命運,後來,因為吃過太多的苦以及考試失利,導致他性情大變,一度的沉淪在酒吧、網吧等玩樂場所,然而,他從小就擁有的正義感都沒有改變

有次,他剛從酒吧出來,步履蹣跚地走回自己租的出租房,在途中,看到幾個社會閒散青年在拉扯一位學妹,我這位兄弟一見就上去踢倒一個青年,得虧長的個頭大,幾個混子看打不過又理虧就全跑了。那個學生妹嚇得站在原地不敢說話,我朋友上前說沒事了,我跟你是一個學校的,我送你回去吧。那學妹連說謝謝,但是要去找一個地方複習,明天有一個很重要的考試。他不放心她,給她送到肯德基裡面,看著她複習的背影

他想到,他曾幾何時也像她一樣,為了一個重要的考試,在宿舍複習怕打擾到別人休息,就偷溜出來準備通宵複習。那一晚,她通宵,他也沒睡,後來發生了什麼,誰也不清楚,只知道我兄弟從那天開始就沒再去酒吧了,遠離了那些玩樂場所。許多年以後,我聽到了他退伍回來,開了一家安保人力資源公司,也把農村的家人接到城裡住下。

本來因為一時的困難,導致他最初的心迷茫了,如果沒有當初他幫助那學妹解圍,他可能不會醒過來吧,這也許就是稻盛和夫先生說的「利他之心」帶來的吧。

以利他之心為地基,可以建立成功的大廈——稻盛和夫

稻盛和夫在創業初期,秉承著「把我個人的技術發揚光大」這樣的經營理念,但不久就遭到了員工的不滿,大家紛紛遞交辭職申請。但稻盛和夫通過與其促膝長談和不斷反省後,終於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明白了利他之心的重要性。並得出結論「公司的存在,不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個人抱負,而是為了守護員工的生活,給他們帶來幸福的人生。「

於是,他心思一轉,確定了公司的使命:追求全體員工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的幸福。從此,公司的員工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公司不斷發展並壯大起來

前段時間,我賦閒在家,閒來無事的就把家裡裡裡外外打掃一遍,沒想到整理出來很多」古董「,讓我很矛盾的是,我現在家裡整理得挺乾淨了,像這些書,我估計都看過了且應該不會再去翻了,扔了又可惜,還有一些之前玩具

後來,我想起我外婆家裡的表弟表妹,就把書都送給表妹,對於喜歡沒事就捧著書看的表妹來說,我那些百科全書還有歷史傳記,她估計會很喜歡,我把我現在沒玩的玩具都送給他了,之前玩的滑輪鞋,遊龍板還有溜溜球。看到他們收到這些禮物很開心,我心裡也很滿足、

正如稻盛和夫老先生所言,以美好的利他之心為社會、為世人傾注力量時,我們的人性就能得到磨練,幸福感和充實感就會降臨,我們的人生就有了更深的意義和更大的價值。

後記:

人生就是一個不斷修心的過程,在得意的時候,需要學會謙虛;在失意的時候,更要學會堅強。如果你也想學習稻盛和夫的「利他之心」的精髓,推薦大家看看這本《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願你未來的路上,可以做到始於心,終於心。

相關焦點

  • 稻盛和夫:自利則生,利他則久
    稻盛和夫先生說:我們身為實業家,是企業的經營者,追求正當利益,通過盈利來養活員工、貢獻社會。這一過程中,我一直相當重視「利他」之心,即有利於他人。一般而言,經營者以自身利益為第一考慮,先行追求自身利益,若有餘裕再分給他人。這是普遍做法,但卻並不可取。
  • 稻盛和夫的人生秘訣:利他之心與貫徹正道——《心》書評
    稻盛和夫的人生秘訣:利他之心與貫徹正道:《心——稻盛和夫一生的囑託》書評九月初的時候,我去當了兩天交通志願者。主要的工作內容就是站在十字路口協助交警引導行人和騎行者遵守交通規則。《心——稻盛和夫一生的囑託》是日本著名企業家、管理者稻盛和夫的收官之作,稻盛和夫在這本書中回顧了自己的一生,介紹了自己的管理理念、人生哲學,同時結合了自己創辦京瓷、KDDI(第二電電)和重振日航的人生經歷,細細品讀,讓人受益匪淺,對於管理思維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稻盛和夫是何許人也?
  • 稻盛和夫的新書《心》:成功和幸福,離不開「利他之心」
    利他之心真有這麼神奇麼?有。稻盛和夫在他的新書《心》裡說:人心的核心部分,是「真我」,「真我」所發出的利他之心,擁有改變現實的力量,自然就能喚來好運,把事情引向成功。人所能擁有的、最為崇高最美麗的心,就是關愛他人的善良之心,就是有時候犧牲自我也要為他人盡力之心,這樣的心,用佛教的語言,就叫「利他之心」。稻盛和夫說:不管想做成什麼事,不管面對怎樣的命運,只要我們活著,目標就應該是培育一顆為他人著想、為他人努力的善良之心。
  • 稻盛和夫:一切成功都歸結於利他之心
    、失敗也好,所有一切,歸根結底,要看我們能不能把自己的「利他之心」發揮出來。答案寫在了稻盛和夫所著《心》這本書中:「一切成功都歸結於利他之心。」稻盛和夫是日本商界的經營之神,創辦京瓷大獲成功,商海沉浮半個世紀。
  • 稻盛和夫的人生哲學:一切成功都歸結於利他之心
    《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是《活法》的續篇,稻盛和夫基於對自己八十多載人生經歷的思考,將一切成功歸結於利他之心,他認為,「凡是能夠確信是基於利他、發自『善意的動機』的事業,最後無一例外,都能獲得好的結果。」那麼,稻盛和夫是如何貫徹這一人生哲學呢?
  • 稻盛和夫:一切成功都歸結於利他之心(收藏)
    文|金子(富書專欄作者)成功歸結於利他之心一個完全不懂航空的門外漢,接手一家瀕臨破產的航空公司,竟然在短短一年內,讓公司業績從谷底到頂峰,十分罕見。他就是稻盛和夫。一個外行人,在危急時刻挽狂瀾於既倒,保住了三萬多人的飯碗,他究竟做對了什麼?答案寫在了稻盛和夫所著《心》這本書中:「一切成功都歸結於利他之心。」稻盛和夫是日本商界的經營之神,創辦京瓷大獲成功,商海沉浮半個世紀。
  • 88歲的「經營之聖」:利己則生,利他則久
    自利是本能,利他是智慧,自利說狹隘一點就是只想到自己一人,但不是一個人自私自利,而是只管做好自己的事業,而沒有考慮其他。但是利他就不一樣,利他就是你把自己的事做好,然後懂得去分享,分享你的財富,有一種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感覺,就比如稻盛和夫一樣,懂得去幫助他人。
  • 稻盛和夫:以利他之心做經營
    在這個宇宙間,常吹著一股「他力之風」,它推動森羅萬象、一切事物不斷向著更好的方向前進。然而,如果一味地強調「我呀我的」,在用「利己之心」揚起的風帆上,因為布滿了孔洞,任憑「他力之風」如何吹刮,那風都從孔洞中穿過,無論風帆升得多高航船也不會前行。
  • 《心》|稻盛和夫的經營哲學:利他之心之路
    稻盛和夫小學考初中兩次沒考上,高中考大學失利。小時候家庭貧困,母親賣掉自己的和服等物品,辛苦籌措,支撐貧困的家庭,養活家人。多麼艱難的開始,一個窮小子通過自已一斷的努力,一步步達到了經營的頂端!而這一切都是源於心,源於利他之心!
  • 稻盛和夫的人生法則:所謂的人生贏家,不過是擁有「利他心」
    日本著名的企業家稻盛和夫在《心》中講到,實現成功和幸福的唯一關鍵,就是要有「利他」之心。這份「利他之心」就是關愛他人的善良之心,就是在生活中要有為他人盡力的心。這聽起來似乎跟一貫認知的「成功學」背道而馳,但是這其中蘊含著很深刻的道理。
  • 《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成功的終極秘訣不是利己,而是利他
    今天提到的這本《心》中,稻盛和夫著重強調了一個觀點,那就是始終保持利他之心。稻盛和夫回顧他八十多年的人生,總結超過半個世紀的職業生涯,他告訴大家,不管企業還是個人,一切成功都歸結於利他之心。1.什麼叫利他之心?我們不妨舉個例子來解釋什麼是利他之心。
  • 《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借到利他之心,朝著幸福和成功前進
    稻盛和夫在書中是這樣回憶他高中時代所從事的「紙袋行商」如何獲得成功。他們家本是以印刷業為生的,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下簡稱」二戰「)的空襲中,家和工廠都被燒毀。一直辛勤工作的父親,因失去房屋而失魂落魄。母親賣掉自己的和服等物品,辛苦籌措,支撐貧困的家庭,養活家人。
  • 稻盛和夫:一切成功都歸結於利他之心
    稻盛先生在新書《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中給了答案。 他說:「心在哪裡?心就是良心,心的本質是真善美!」。 而良心,就要「利他」。比如「水利萬物而不爭」,利萬物便是利他,再比如「君子厚德載物」,要能承載一切,必須要有利他之心,同樣在孔子眼裡「仁者愛人」,仁愛者,沒有利他之心怎麼能稱得上仁愛。
  • 《心》:一個人的成功,從三個利他心開始
    是什麼原因讓一個鹿兒島的窮小子白手起家,最後創業成功,成為經濟界的傳奇人物呢?稻盛和夫在他的封山之作《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裡,解答了這個問題。這本用他的一生集成的大作,是他在87歲高齡時寫下的新作。不僅記錄了他的成功之路,更是他對世人的囑託。
  • 《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當利他思維遇上裝滿水桶的人生指南
    稻盛和夫先生是一個成功的經營者,他的三家企業——京瓷,KDDI,日航,都是世界級的知名企業,在這本《心》中,老先生將他一生的經營經驗,用人生哲學的方式,慢慢道出。他將人生一切得失,歸於一個字:心。他說,「一切成功都歸結於利他之心,心靈塑造現實,心靈驅動現實。
  • 稻盛和夫成功的人生法則,曾國藩200年前就悟到了,利他就是利己
    曾國藩的成功在於他捨得投入,我們現在常掛在嘴邊的「利他就是利己」,原來稻盛和夫的利他之心,曾國藩200年前就悟到了。他能給你的,是普通人蛻變的心法。 他教給你的,就是既讓別人舒服,又讓自己舒服的至高格局和情商。適合身處複雜人情社會的你,品讀、學習。「利他主義」才是一個人成功的關鍵,自私的人永遠走不多遠。
  • 稻盛和夫:成功的終極秘訣不是利己,而是利他
    稻盛和夫的家庭過去以印刷業為生,後來,由於戰爭,他們的房屋和工廠被毀,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困境。那年,稻盛和夫上了高中,決定幫助家人。於是他去找父親,讓他自己做紙袋賣。一開始,他把幾十個紙袋裝進竹框裡,騎自行車,沿街兜售,走到哪裡就去哪裡。
  • 稻盛哲學:自利則生,利他則久。優秀企業做對了什麼?
    人間一切美好事物皆因愛心,帶著愛心去經營,帶著愛心去工作,你就有利他之心我認為,中國傳統精神的履行責任、敢於擔當、服務社會與自主經營所倡導的利他之心非常相似,它們決定了企業的經營境界。讓人印象最深的是,很多優秀的企業對暫時性虧損持一種無所謂的態度。
  • 稻盛和夫:如果硬要說我為什麼會成功,我都歸結於有一顆利他之心
    稻盛和夫把成功歸結於有一顆利他之心一個完全不懂航空的門外漢,接手一家瀕臨破產的航空公司,竟然在短短一年內,讓公司業績從谷底到頂峰,十分罕見。他就是稻盛和夫。2010年,78歲的稻盛和夫應邀擔任日本航空公司的會長。
  • 稻盛和夫:懂得這3句話,想不成功都難,可惜知道的人太少
    稻盛和夫是世界上最出名的商人之一,他是馬雲,張瑞敏,任正非等人的偶像。他結合自己的經歷寫成了一本書《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在讀完這本書的之後,有三句話特別的觸動我,而且也值得每個人去品讀和思量。但是在現實中,有許多的人,面對挫折就喜歡抱怨,然後就開始向挫折低頭,這樣的人永遠都不可能成功。而稻盛和夫面對困難從來就不會屈服,而是很積極地去面對,正是因為這些可貴的品質才能讓稻盛和夫獲得如此多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