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成績只代表過去,未來還需要不斷努力,不管此時是得意還是失意,都請記住,高考不是結束,未來仍需遠航!
——來自985院校的學姐
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花期
高考成績發布在即,現在你的緊張程度絕對不比高考時候的低,作為一個過來人,有一些話我想對考生們說,希望可以讓你此時緊張的心情得到一點緩解。
可能大家都喜歡那種從小成績不好但是在高考中一鳴驚人的孩子,但現實中,這樣的孩子並不多,大多數人的成功,都是日復一日的努力,而這其中滋味,只有自己能體會。
那一年,高考出分是在6月25日凌晨,晚上6點的時候我就格外的緊張,沒有一點工作的心情,等到8點的時候,我跟領導請假回到自己租的房子裡,其實那個時候,班主任的手裡已經有了成績單,但是我不敢問。
等到了凌晨,查出了成績,總算沒有辜負自己多年的努力,給爸媽打了一個電話,然後和好朋友聊了聊天,從忐忑不安到塵埃落定的心情,記憶猶新。
作為過來人,我很清楚大家此時的心情,但是我想告訴大家的是,與其忐忑的等待,倒不如從容的面對,雖然這很難做到。不管你的成績好還是不好,這都不是你成功還是失敗的標準,你需要知道,每個人都是一朵花,有的花在春天爭奇鬥豔,有的花在寒冬傲雪凌霜,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努力的成長!
別讓他人的成績,破壞了自己的幸福
其實不管你考的好或者不好,你都依然是父母手心裡的寶。高考出分之後,身邊的親戚朋友難免會多問一句「你考了多少分」「考上了哪所大學」,還有人可能會告訴你,誰家的孩子考了多少分,誰家的孩子考上了重點大學。
小時候,我每次放假回家,隔壁的大媽都會跑到我 家問,你考試考了多少分,考第幾名。而這只是因為他們家有一個跟我同級的孫子,即使那時候我的成績比她孫子的成績要好很多,我依然不想回答她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為什麼需要他人的成績來做參照物?
也曾有這樣一件事例,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父母辛辛苦苦的供孩子上學,雖然孩子高考成績一般,但是對於父母來說,家裡總算有個大學生了,一家人並沒有覺得沒有考上重點大學是遺憾。可是正當一家人享受著這種快樂的時候。一位熟人來到他們家裡,聊天中得知了孩子考上的大學,很直接的說,這學校不行,畢業後不好找工作,還舉了例子說誰誰家的孩子考上了北京的哪個學校,畢業後工資都特別高。這一句話,打破了一家人的幸福,可能有人會說,這個熟人的情商不高,但是我想告訴大家的是,考上現在的大學孩子們已經拼盡了全力,無論是誰都不能否定他們的成功,打破他們的幸福,因為過去的三年,他們真的付出了很多!
所以,我想告訴各位家長,高考成績出分後,不要打聽別人家孩子的成績,你家考生考的好,別人家考的不好,只會讓別人不開心。而別人家孩子考的好,你家考生成績一般,也只會給自己添堵。不管成績出來如何,請給自己的孩子一個擁抱,這是他努力的成果,然後跟他一起準備志願填報,為全新的旅程做鋪墊,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高考不是結束,未來仍需遠航
高考並不是學習生涯的結束,讀書是這一生需要堅持的事情。
高考出分之後就是志願填報,然後你們將要開始四年的大學生活。在今後的路上,我們會遇到很多人,並錯過很多人。有的人走著走著消失在生命的旅途中,而有的人走著走著就成了老朋友。而在這樣的路途上,就是成長的過程。
之前有人告訴你說,大學學習比較輕鬆,確實,大學只有期末考試,大學的課程很少。但是我想告訴大家的是,大學的課程並不少,大一大二的時候你們還可能有早晚自習,一上午兩節課不假,但是兩節課就是一上午。大學是自由的,老師不會強制你學習,也不會不讓你上課玩手機,但是期末的時候,你們想找老師畫考試的重點,老師會告訴你,整本書都是重點。大學不及格是不會挨罵,但是會影響你畢業。
說這些就是想告訴大家,大學的四年不是打打遊戲、談談戀愛、混個籤到就可以的。高考的成績好不好,只決定了你畢業證書上寫的學校名字,個人能力強不強,卻影響著你這一生能到達的高度。大學畢業找工作,沒人會問你高考考了多少分,只會在乎你大學帶過什麼項目,有多少專業知識和技術。高考已經是過去式,未來更需要你努力,請不要放鬆自己,你的人生才剛剛啟程。
關於高考志願填報
最後說說志願填報吧,可能不到成績出來大家的心裡都還沒有十分明確的目標,近期各位家長也應該是向不少人打聽學什麼專業好,哪個專業更有前途。前天問起我表弟,對什麼感興趣的時候,他說,不知道幹什麼,但是比較喜歡生物和化學。於是,我便跟他講了幾個專業的學習內容及方向,他告訴我,這跟他想像中的不太一樣。
對於大多數考生和家長來說,都沒有填報志願的經歷,作為高考的過來人,我想告訴家長和考生以下幾點:
一、不要盲目跟風。人們都有從眾的心理,很多人在沒有目標的時候都會把身邊人的選擇當成自己的參考。大家有時會選擇早些年自己親戚朋友選擇的專業,覺得他們現在發展的很好。但是我想告訴大家的是,可以去跟他們了解專業的學習方向,但是不要拿別人的路指導自己的人生。
二、專業一定要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的,專業的選擇關乎自己的以後的職業發展,如果未來的幾十年都要在自己不感興趣的領域裡工作,幸福指數應該不會很高吧。有多少人在畢業後並沒有選擇自己大學的專業領域而是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工作領域,這就是當時志願填報時沒能真正的了解自己吧。
三、知道自己的短板,才能更好的發展。大多數人在選擇專業的時候會考慮自己喜歡什麼,但是自己不喜歡什麼更加重要。木桶效應告訴我們,決定高度的是最短的那塊木板,對於廣大考生來說,明白自己不擅長什麼更是發展的關鍵。知道你不擅長的科目,在專業的選擇上加以規避,沒有人能夠成為全才,只需要在自己擅長的領域裡做到極致就好。
四、考生和家長多溝通。有人說,孩子拼分數,家長拼志願,志願填報就是家長的事情,這樣的說法是不對的,大學是孩子來上的,在這件事情上孩子的意願是十分重要的。父母經驗豐富,孩子思想單純,家長一定要以孩子的興趣為根本,選擇最適合的孩子發展的專業。
寫在最後:多年後,再回憶當時,人生中最拼命最無憂的時光,便是高中三年。不管明天你的分數如何,你都是大家心中最靚的仔,不和過去說再見,再努力,追尋更美好的遠方,願所有的考生,都能在未來,遇見更美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