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高考放榜季,自7月23日(前天)始,各省(區市)教育考試院陸續公布本專科各批次錄取分數線及一分一段表排名,並開通考生查分通道,至25日(今天)下午,僅有三四個省(區市)尚未公布。目前,全國絕大多數考生已經得知自己的高考成績,還有少數考生尚在忐忑不安的煎熬等待之中。
每年至此,高考成績都會成為全國人民關心的社會熱點話題,引起各類媒體和社會輿論的廣泛關注,考生和家長更不必說了。這也難怪,在中國,高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考成績關係到萬千孩子的前途,眾多家庭的幸福,自然會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那麼,高考出分前後,在這個人生中的重要時刻,考生與家長應該如何做呢?
首先,要保持一顆淡定的平常心,坦然面對查分結果。每年的這個時候(今年由於疫情推遲了一個月,往常比這早)總是幾家歡樂幾家愁,考好的歡欣鼓舞,一般的不驚不喜,低於預期的鬱悶難過。年年如是,喜愁亦屬人之常情,但應有度,結果已定,難以改變,重要的是要想好接下來該幹什麼。
其次,根據考試成績,確定今年是走是留。「走」即選擇去讀大學,這也將會是絕大多數高三學子的選擇;「留」指決定復讀,部分感覺高考失利,心有不甘的考生會做此決定。
再次,做出決定後著手進行相關準備。確定「走」的同學要趕緊做填報志願的相關準備,注意如下幾點:一是熟悉本省填報志願的時間安排和流程,一定要牢記時間節點;二是熟讀本省志願填報的基本規則及要求,吃透文件的基本精神,切不可在對規則理解不透徹對具體要求似是而非的情況下憑著感覺盲目填報;三是根據自己的高考成績排名確定一些目標院校,可參照各高校在本省近三年的錄取人數及分數線等情況大致確定自己可能考取的大學,再根據自己的興趣喜好及相關學校的專業設置地理位置等情況綜合考量,還要參考有意向學校今年在本省的招生計劃;四是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等情況確定自己喜歡的專業,專業選好的前提是對專業有一定的了解,高考出分後填志願的時間短暫,短時間內弄清專業情況是需要抓緊時間全力以赴去做功課的。;五是之前報了特殊類型招生(今年主要有綜合評價,專項計劃,強基計劃)的同學,特別是報考「強基計劃」的同學,分數出來後要隨時關注自己是否入圍,入圍後更要關注報考學校的校測考試安排,記清時間地點,按要求做好相關準備,今年由於疫情,各校可能都有防疫的特殊要求,一定要提前做好準備。
確定「留」的同學一定要合理評估,慎重決定,不能因成績未及預期一時衝動而賭氣做出決定,畢竟再讀一年高三也是挺不容易要付出許多努力的,而且結果也未可知。其實,能走上一個可能不太中意的大學,選個感興趣的專業,到大學好好學習再考理想學校的研究生,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當然,如果對明年再戰很有信心,意志堅定,那就無需顧慮太多,收拾心情,重整旗鼓,準備復讀即可。這些同學要注意兩點:一是本省明年是否進行高考改革,高考科目及分值是否變化,如有,要根據變化後的要求作準備。比如江蘇省就變化很大,復讀可能還得多學一門科目。二是算清時間帳,今年由於疫情高考推遲了一個月,距明年六月正常高考僅有十個月的學習時間,復讀的話現在就需要開始準備了。
最後,祝各位學子抉擇正確,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