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完出分過後,都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考的好的,開開心心的填志願,考的差的,就要糾結是否復讀。有的人復讀一年逆襲上清北,也有人復讀依舊渾渾噩噩,推脫逃避,不願面對。面對高考失利,到底要不要復讀,一定要清楚這三件事。
復讀絕對不是一件心血來潮的事情,因為選擇復讀,就意味著要再來一年,而這一年你可能要承受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
1時間壓力
自己的同學們已經開始進入大學階段,你要重新再讀一年,等到步入大學時,自己會比周圍人大一兩歲,一兩年內可以變化的東西真的很多,談到某些話題的時候可能就出現「代溝」了。偶爾打開朋友圈,看到以前的同學到各地旅遊打卡,還有的同學在吐槽四六級的作文題等等,而這一切都與你無關。這個時候,你是否能做到內心平靜,不受影響。
2政策的變化
近幾年,各地的高考政策都開始有了變化,每個省的情況都是不同的,如果明年高考政策變化,考試的內容有了新的改變,自己能否及時的應對?一定要了解自己未來將會面對怎樣的處境,想清楚再決定。
3再次失敗的風險
選擇復讀不意味著萬事大吉,最終的結果失敗和成功,各佔一半,就算覺得自己一定會成功,也要考慮最糟糕的情況,萬一再次失敗,自己該何去何從,要想好這樣的結局。
4家庭的壓力
家庭的壓力主要來源兩方面:
第一,再次復讀父母會比原來更加關注你的學業成績,希望這次考得更好,無形之中又給你施加了壓力,同時你自己可能也會覺得給父母帶來了的痛苦和麻煩,不能很好地平衡自己的心態安心學習。
第二,高昂的學習費用,大部分復讀學校是按照高考成績收費的,如果分數徘徊在一本線附近的學生,學費會很高,要上萬,如果是二本線附近,費用又會翻一番,再加上住宿費、夥食費、書本費等等,雜七雜八,一年下來也要好幾萬,對於家庭條件不是特別好的,這方面因素也是要考慮的。
糾結要不要復讀時,認真的問自己幾個問題:
1、你高考是否出現了重大失誤,比如你高考成績低於模擬成績50分及以上。
2、你是否確定自己還有很大的潛力沒有發揮出來?
3、你的心理素質是否足夠強大,可以面對復讀時的種種壓力?
4、復讀的一年裡,你是否能做到嚴格要求自己,抵住外界的一切幹擾因素,保持學習的勁頭,堅持到最後。
如果以上所說的問題有一個答案是肯定的,那麼復讀可以是一種選擇。選擇復讀不代表失敗,而是讓你擁有重新書寫答案的機會,但是也會有一定的風險,所以一定要各方面都考慮清楚,看看自己究竟是不是真下定決心要復讀。如果你打心底裡就覺得自己不是學習的材料,不願意下苦功夫,提起高考,心裡就會有厭煩感,那你真的不適合復讀。
對於在高考中真的失利的考生,如果不復讀,還有什麼更好的選擇?這就要看你的具體情況:
1、如果成績原本來可以上985、211,但現在只能上一個還不錯的本科,不復讀的話,本科中其實也有綜合實力比較強的學校,可以挑選一個好的專業,大學期間努力提升自己,未來也可以有好的發展,以後還可以通過考研,在研究生階段進入自己理想的大學。
2、如果成績原本可以上一個不錯的本科,但現在只能勉強上一個三本,如果不復讀,能上本科就一定要上,至於專業可以不用太挑,入學以後還有轉專業的機會,到時候可以好好把握,最重要的是先能進本科院校。
3、如果你的成績只能上專科,又不想復讀,那麼選擇上專科並不代表沒有前途,專科也有比較不錯的院校,比如邢臺職業技術學院、石家莊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等,都是重點建設示範院校。另外,還可以通過專升本繼續提升自己的學歷。
無論怎麼選擇,都要想清楚利弊,一旦決定,就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路都是自己走出來的,高考不能直接決定自己一生是否成功,盡力而為,不負自己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