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遛娃,49歲媽媽偶遇49歲奶奶,差距之大,讓媽媽自慚形穢

2020-12-02 家有小甜椒兒

甜椒兒媽媽,一個時間相對自由的全職媽媽,喜歡分享,喜歡傾聽,希望把經歷過的、看到過的、聽到過的,用文字的方式表達出來,對觀者在育兒上、情感上有所啟發……

文|家有小甜椒兒(專注優質原創,抄襲必投訴維權,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們常說,冷暖自知,旁人的冷嘲熱諷不重要,關鍵是看自己的真實感受。

尤其是在照顧寶寶這件事上,別人的看法或者是閒言閒語完全不需要走心,只要我們覺得付出所值,覺得得到的樂趣要遠遠超過自身的辛苦就行了。

可是有的時候,自己就先心酸了。


49歲媽媽外出遛娃,偶遇49歲奶奶,差距大到讓媽媽自行慚穢

王姐本來沒有什麼事情了,獨生子27歲了,已經結婚了,老公工作穩定、十分顧家,她從孩子出生開始就辭掉了工作,自己繳納保險,現在每天除了收拾房間、看看電視,基本上已經過上了退休般舒服的日子。

可是前兩年她心血來潮,想要二胎,希望趁著自己年輕把孩子養起來,反正在家閒著也是閒著。

她產生這樣的想法主要還是起於跟兒子兒媳鬧矛盾,小兩口稱做丁克,不打算要孩子,為此跟兒子吵過好幾次,拗不過兒子。

既然兒子不生,索性自己生。


王姐也算是爭氣備孕一年,到去年順利分娩一個女兒,王姐可以說是稱心如意了。

可是接下來就讓她陷入了極大的痛苦中,照顧小寶寶太辛苦了,尤其是老公要上班,需要充足的睡眠,為了不打擾老公,兩個人分房睡,照顧嬰兒的重任就落在自己頭上。

起早貪黑,有的時候整晚上都睡不好,要抱著缺乏安全感的小傢伙,月子還沒出,頭髮先白了很多

時隔二十幾年再要孩子,她的身體已經吃不消了,照顧孩子的精力也跟不上,時常丟三落四,忘東忘西。

孩子一天天長大,她卻一天天見老。

如今再對比小區裡帶娃的奶奶們,一個一個穿的時髦打扮的靚麗,看起來比自己年輕十幾歲,再看看自己難免心酸,對比之下自行慚穢,一時間後悔把自己推到這條路上。


為什麼年齡相同的媽媽和奶奶,狀態差距如此之大?

1、 需要付出的精力不同

奶奶幫著兒女帶娃,也就是白天的幾個小時,晚上帶娃的重任一般會落在年輕人頭上,老人晚上還是可以睡個好覺的。

而睡得好不好,直接影響一個人整體精神面貌,睡眠質量好,這個人看起來就年輕十歲。

49歲當了媽媽,沒有人幫忙帶娃,日夜操勞之下,身體肯定吃不消,看起來一定會顯老。

2、情緒和心理不同

另外就是情緒是有差距的,49歲當了奶奶,跟49歲當媽媽,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狀態,前者只能是精力充足、且很有滿足感,到哪裡都有優越感,而後者則截然不同,會明顯情緒上低落,不願意提及自己的年齡。


3、留有的個人時間不同

49歲當奶奶,個人時間還是很充裕的,一些喜歡打扮的老太太,完全可以把自己打扮的很年輕,然後高高興興帶娃。

但是49歲的媽媽,時間全部給了小傢伙,晚上哄娃睡覺,白天帶娃,有這個空閒還要趕緊補覺,根本沒有時間顧及自己。

要二胎還是要三思而後行

想要二胎,還是三思而後行,考慮事情要周全,避免像上位49歲媽媽一樣,只剩下後悔。

而且現在養孩子付出的不僅是精力和時間,還有金錢,孩子喝奶粉、用尿片,每個月的消耗是很大的。

1、先考慮自己的年齡問題

二胎政策開放是給年輕人開放的,雖然不限制年長的媽媽們,但是媽媽們要二胎還是三思而行,年齡太大,孕育生命已經不合適了,首先威脅的是個人的生命安全,其次威脅的是胎兒的健康,不要因為一時衝動,最後害了自己、害了一個家庭。


2、考慮家庭問題

除了年齡問題需要考慮,還有家庭問題也需要考慮。就像上文中提到的,49歲再要孩子,照顧孩子的任務要落到自己的頭上,很難找到一個可以無償幫自己照顧寶寶的人,即便父母健在,年齡太大了,也不適合照顧寶寶。

3、考慮家庭經濟條件

其實如果錢多,很多問題都不是問題,比如說是去年轟動一時的山東棗莊的67歲超高齡產婦。

孩子生下來以後可以重金請專業育嫂幫忙,給孩子買輔食機都買2000多元的,很多年輕人都捨不得買。

如果家庭生活比較富裕,有充足的存款,不需要每天算計著生活費,住得起最好的醫院,有最好的專家保駕護航,很多問題都可以忽略。

4、家庭成員的態度問題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家庭成員的態度問題,就像開篇提到的案例,49歲的媽媽完全是因為兒子不要孩子,一氣之下自己要了二胎,兒子兒媳對此支持的可能性不大,這就容易引發家庭矛盾。

之所以要重視家庭其他成員的態度,關鍵是孩子出生以後是否會有更多的人愛護和幫助,這對上了年紀的父母來說很重要。


超高齡產婦需要考慮的實際問題

35歲以後要孩子就已經是高齡產婦了,而50歲前後再要孩子,甚至是60歲以後再要孩子,已經算是超高齡產婦了。

對於這樣的人群,需要考慮的問題就更多了,除了有以上提到的幾點,還有一些很容易影響到個人的生活。

1、對比之下的心情

遇到同齡人之後,別人已經基本上進入了頤享天年的時候,而這些媽媽卻還在為照顧嬰兒發愁,白頭髮一天比一天多,整個人一天比一天頹廢。

假使沒有任何流言蜚語,媽媽們自己能夠接受這樣的鮮明對比呢?

2、 孩子的心情

即便我們不辭辛苦,把孩子拉扯長大,孩子順利入學了,這個時候孩子的心情家長能夠理解呢?

當有人嘲笑他說「你媽媽真老,為什麼看起來像你的奶奶」,孩子無法接受,媽媽該如何面對?

而出生在這樣家庭的孩子,勢必會從小就飽受人們的言語之苦,很有可能會影響孩子的性格。

3、媽媽能夠等到孩子可以獨立生存

再有需要考慮的一個問題是,媽媽能否堅持到孩子獨立生存?人都會變老,人都無法抵抗衰老,當衰老來臨的時候,孩子還沒有長大,年幼的孩子該如何在這個社會上生存?

如果不能保證孩子安全地長大,獨立於這個社會,那麼讓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是不負責的行為。

相關焦點

  • 同樣外出遛娃,49歲二胎媽媽和49歲奶奶差距明顯,讓人心酸
    歲的王阿姨執意生下二胎,在偶遇之前同事後卻心生後悔鄰居王阿姨在小區裡也能算得上一個「名人」,不說別的,光是拿在49歲那年堅持生二胎這件事來說就足夠轟動我們當地了。王阿姨看著眼前這個和自己同歲,卻已經是奶奶的同事,生活如此豐富,想到自己帶娃的辛苦,不由得懷疑起自己當初的堅持到底正不正確。一想到還有起碼二十年的養娃生活,王阿姨也不由得犯愁。
  • 49歲媽媽和49歲奶奶接孩子時偶遇,差距一目了然,現實很殘酷
    在眾多二胎家庭之中,有一類人顯得有些格外特殊,那就是一些年紀比較大的高齡父母。49歲媽媽和49歲奶奶接孩子時偶遇,差距一目了然,現實很殘酷白女士今年49歲了,她有一兒一女,大女兒已經成家立業了,現在嫁到了很遠的大城市裡面,一年到頭也回不來兩次。
  • 同一小區遛娃,47歲奶奶和47歲媽媽差距明顯,網友:冷暖自知
    同一小區遛娃,47歲的奶奶和47歲二胎媽媽差別有多大?樓下小區有個小花園,很多老人和寶媽喜歡在裡面遛娃,最近,曬娃的家長裡面,多了不少二胎寶媽。其中還有幾個二胎寶媽,年齡已經不小了。小區的陳姐,今年47歲,孩子結婚早,去年有了娃,因此她每天都在小區幫孩子帶娃,這天遇到個年齡和她差不多的女士,以前沒見過,陳姐見對面也帶了個一歲左右的寶寶,還以為和自己一樣,於是湊過去打招呼說:「帶孩子遛彎呢?這是你孫女嗎,真可愛。」
  • 49歲媽媽帶5歲女兒旅遊,偶遇49歲奶奶,奶奶一句話讓她心酸
    歲媽媽遇到49歲奶奶,兩人差距不是一星半點廖大姐是一位高齡二胎媽媽。雖然已經49歲,但這位張大姐看起來很年輕,身材高挑,穿一身紅色旗袍,淡妝長發,看起來也就30多歲的樣子。更讓廖大姐驚訝的是,這位張大姐已經當奶奶了,孫子今年2歲了。和張大姐站在一起,廖大姐和她的差距簡直不是一點半點,特別是生完女兒之後,人更是老了不少。
  • 同一個小區遛娃,50歲奶奶和50歲媽媽碰面,差距全寫在臉上
    導讀:同一個小區遛娃,50歲奶奶和50歲媽媽碰面,差距全寫在臉上,心酸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同一個小區遛娃,50歲奶奶和50歲媽媽碰面,差距全寫在臉上,心酸!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同小區遛娃,50歲媽媽與50歲奶奶相遇,差距明眼人一看便知
    同小區遛娃,50歲媽媽與50歲奶奶相遇在一個小區裡面抱著孩子出來散步的家長就有無數,同樣是溜娃的選手但是年齡卻是參差不齊,有兩位50歲的家長抱著孩子,但是明顯能感覺到這兩位家長的不同,明眼人一看便知。,一位是孩子的奶奶,但是另外一位卻是孩子的媽媽。
  • 放學的校門口,49歲媽媽和49歲奶奶差距一目了然,現實很殘酷
    49歲媽媽和49歲奶奶差距令人唏噓,現實很殘酷>周女士已經49歲了,已經育有一兒一女,大女兒已經成家立業,而且離周女士也比較遠,一年到頭幾乎不回來幾次,前些年大女兒曾提議把老兩口接到家裡住,但是去住了一段時間後,周女士覺得周圍沒有親朋好友,而且在這還給子女添麻煩。
  • 同樣是小區帶娃,46歲媽媽遇到46歲奶奶,兩人差距一目了然
    文丨小哥(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帶娃本身就是一件比較辛苦的事情,而且早生孩子和晚生孩子的差距很大。尤其是選擇生二胎的那些母親,她們的處境會比當其他的女人更不同一些。只不過自己還是一個媽媽,而對方都已經當奶奶了。這位奶奶同樣是帶著孩子在小區閒逛,當她看到王女士的時候也是隨意地說了一句:「你孫子實在是太可愛了,很像你。」聽完對方說出這句話之後,王女士感覺到很尷尬。因為自己明明可以當奶奶了,卻還是要當媽媽。
  • 48歲媽媽小區遛娃,偶遇48歲奶奶帶娃,高齡產婦適合生二胎?
    陝西一名48歲的陳女士,大女兒已經22歲了,剛剛大學畢業。大女兒畢業後就留在了外省工作,很少能回家陪陳女士。陳女士覺得很孤單,於是在二胎政策開放之際,產生了要二胎的想法。家裡人聽說後,都不怎麼同意,但陳女士卻很堅持。
  • 48歲媽媽遛娃,48歲奶奶也遛娃,兩人之間的差距一目了然
    48歲媽媽遛娃遇見48歲奶奶,兩人差距,明眼人一看便知,老人花費些精力給老人帶娃,也是對子女的最大幫助了。而奶奶帶娃,在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就會被父母接回家一起生活,然後奶奶還會有自己的晚年生活,可以跟自己的老朋友一起喝喝茶,散散步,也是很愜意。
  • 48歲媽媽遛娃,偶遇48歲奶奶帶娃,高齡產婦適不適合生二胎?
    陝西一名48歲的陳女士,大女兒已經22歲了,剛剛大學畢業。大女兒畢業後就留在了外省工作,很少能回家陪陳女士。陳女士覺得很孤單,於是在二胎政策開放之際,產生了要二胎的想法。家裡人聽說後,都不怎麼同意,但陳女士卻很堅持。
  • 45歲外婆和45歲媽媽,同在小區裡帶娃,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這下家裡又忙碌了起來,每天不停地餵奶,換尿不溼,忙個不停,孩子慢慢長大,到了在家呆不住的年齡,劉大姐現在需要每天帶著娃去小區裡玩。有一天,劉大姐像平常一樣,在小區樓下遛娃,恰巧遇到一位和她年齡相仿的大姐,兩人便聊了起來,劉大姐誇對方家的女兒長得漂亮,對方卻回應說:「這不是我的女兒,這是我的外孫女,我是在這幫閨女帶娃的!」
  • 45歲媽媽接娃時偶遇46歲奶奶,兩人年紀相仿,差距卻很是明顯
    前幾天王阿姨還遭遇了一件極為尷尬的事情,她在接娃放學的時候遇到了一個同小區的人接孩子,一聊天才發現她46歲了,今天是來接孫子放學回家,接著這名46歲的奶奶問王阿姨是不是也來接孫子,而這時兩人的孩子同時出校門,那個人的孫子在校門口就衝她大喊奶奶,而王阿姨的小兒子則是小跑過來抱住王阿姨喊了一聲媽媽,這一幕讓王阿姨有些尷尬。
  • 小區裡,48歲媽媽和48歲奶奶同帶孩子,兩人差距不是一般大
    一些人結婚早,結婚四五年後才選擇要寶寶,出現這種現象也可以理解,畢竟現階段女性的壓力急劇升高,生完娃之後既要照顧好孩子,又要兼顧事業,這兩座「大山」壓得女性朋友喘不過來氣,但是即便存在這樣客觀的緣由,也不要一味地無條件推遲結婚和生育的年齡,這樣對寶寶成長非常不利。小區裡遛彎,經常看到兩個不相上下的女人帶孩子,逐漸跟她們熟悉之後對兩人的情況有了一定的了解。
  • 47歲媽媽遛娃,遇47歲奶奶帶孫子,兩人的「差距」一目了然
    國家允許生二胎之後,很多家庭都把生二胎納入到當下的生活規劃中,其中也包括一些年齡比較大的家庭女性。醫學上把年齡超過35歲以上懷孕生產的女性稱為「高齡產婦」,隨著二胎政策的實行,高齡產婦在原有5%佔比基礎上呈現逐漸增加的趨勢。
  • 同小區溜娃,46歲媽媽碰上46歲奶奶,兩人「差距」很明顯
    ,46歲媽媽碰上46歲奶奶,兩人」差距」很明顯王大姐年輕時一直有一個要二胎的想法,但是由於各種原因這個想法年輕時一直沒有實現。可是生完孩子不久之後王大姐就發現了高齡產婦的不便之處——恢復期長,身體弱。面對著孩子越來越旺盛的精力,王大姐越來越覺得難以應付。
  • 帶娃遛彎,46歲媽媽碰到46歲奶奶,差距不是一星半點帶娃
    兩個人交談的時候才發現,她和曉麗一樣大,都是46歲,但是她是帶著孫女遛彎。曉麗不禁大吃一驚。之後幾天,兩個人也會相約一起帶孩子遛彎,隨著了解深入,曉麗發現,雖然她們兩個人年紀相同,但差距不是一星半點。讓我們一起來看看,46歲的奶奶和媽媽都有哪些差距吧!
  • 同一小區遛娃,年齡不相上下,一個當奶奶一個當媽媽,現實差距大
    自從計劃生育政策放開後,生二胎的家庭數量越來越多,而且有意思的一點是,現在的年輕人倒是沒多大生育願望,不過很多中年人和「高齡」媽媽們,卻對待此事的態度非常熱情。張阿姨按照慣例,先是去到了位於小區正中間位置的小涼亭,和幾個朋友聊會天。剛聊了一會後,張阿姨就發現又過來了一個「新人」,於是張阿姨就主動過去和人說起話來。「這個是你孫女啊,還是外孫女啊,長得可真好看。」
  • 45歲媽媽和45歲奶奶,誰更尷尬?過來人說出心聲:都不好過
    小區裡有帶娃的奶奶比較多,大多都是五十多歲,也有幾個奶奶已經過了60大關,在這一群奶奶中,五十剛出頭都是年輕的。不過有一位年年比較特殊,是唯一個被帶娃的奶奶和媽媽們問:你是寶寶的奶奶還是媽媽?這個奶奶看起來很年輕,得知她的年齡之後,奶奶們都很羨慕,才只有45歲。當她說出自己的年齡的時候,一起帶娃的一個媽媽紅了臉,因為這個媽媽虛歲也45歲了。這位媽媽對這位奶奶說:「年輕真好,我是迫不得已,以前想生孩子不能生,這兩年才有了想法,這麼大年紀了才生二胎。」
  • 45歲奶奶與45歲媽媽小區相遇,一句話令寶媽尷尬
    45歲奶奶與45歲媽媽小區相遇,尷尬瞬間爆發楊女士如今已有45歲,當初生育投胎時她已經30有餘,晚育雖然為其帶來了一些煩惱不過好處也很是明顯,如今楊女士的女兒剛上初中,楊女士早先在職場打拼攢下的積蓄負擔起孩子讀書完全沒有壓力,如今事業穩定,孩子的事情也不用多加操心,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楊女士升起了生育二胎的念頭,想多出個寶寶讓枯燥的生活添加一分色彩